2019年國家傑青:湖大教授夫妻共同入選,她曾發55篇SCI

2020-12-08 騰訊網

本文來源:中國光學期刊網、湖南大學、武漢大學、納米人、募格課堂

近日,2019年國家傑青的最終評定結果已經確定,最終公示296項。袁荃是湖南本次入選唯一女性,出生於1982年的她,曾獲得榮譽: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2017),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015),第二批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015),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4)。

不僅如此,湖南大學本次入選國家傑青的還有她的丈夫廖蕾。

圖源:青塔

袁荃,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化學系專業,碩博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化學系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11年12月進入武漢大學化學學院工作,2017年9月加入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任化學化工學院博士,教授。

她曾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源刊論文55篇(IF>10論文16篇),包括Proc. Natl. Acad. Sci. 1篇, J. Am. Chem. Soc. 4篇, Angew. Chem. Int. Ed. 2篇, Adv. Mater. 2篇, ACS Nano 5篇, Adv. Funct. Mater. 2篇,Adv. Sci. 1篇。

「80後」教授夫妻

曾經因武漢晨報2012年的一則消息,被廣大網友關注:袁荃29歲便成為教授,那時,任職於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的「實力派美女教授」 袁荃。

而袁荃的丈夫廖蕾也是一名武大的「80後」教授。廖蕾出生於1981年,目前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也是楚天學者特聘教授。

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副院長廖蕾

根據該院網站上的簡歷顯示,廖蕾200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09~2011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系博士後,2011年-2016年至今武漢大學物理學院任教任職教授。2017年至今,任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學院副院長。

博士期間,從事一維過渡族金屬氧化物納米線和碳納米管等材料物性研究和器件研製方面的研究,研製單根納米線場效應電晶體、鐵電儲存器和氣體傳感器。博士後期間主要從事石墨烯高速電晶體的研發。現主要從事高性能電子器件的研究。

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5年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在國外學術刊物Nature,PNAS,Nano Letters等上發表論文 60多篇。其中20篇代表論文列表 (總Citation > 10000, H = 61)。

袁荃近期學術成果

2019年6月14日, 武大袁荃教授加州大學段鑲鋒教授在Science (《科學》)上,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在納米孔過濾薄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論文題為「Large-area graphene-nanomesh/carbon-nanotube hybrid membranes for ionic and molecular nanofiltration」(《大面積石墨烯納米篩/碳納米管薄膜在離子和分子納濾中的應用研究》)。

長期以來,石墨烯膜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難以更進一步。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石墨烯納濾膜的規模化生產一直停滯不前。目前,石墨烯納濾膜的設計主要有兩大策略:1)製造具有特定納米孔的單層石墨烯;2)氧化石墨烯堆疊形成具有特定二維納米通道。

有鑑於此,武漢大學袁荃和湖南大學/UCLA段鑲鋒等團隊合作,報導了一種新型的釐米級納米多孔石墨烯的製備方法,有望更容易實現石墨烯納濾膜的規模化生產。

這項研究首次報導了一種具有優異機械性能的大面積石墨烯納米篩/碳納米管薄膜,具有高的水滲透率、離子和分子截留率以及優異的抗汙染性能。此項研究克服了二維材料在實際分離領域的局限性,是將二維材料推向實際分離應用的關鍵一步,代表了二維材料和碳納米材料分離薄膜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式突破。

石墨烯納米篩/碳納米管納濾膜選擇性分離示意圖

該研究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2017YFA0208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675120)、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袁荃帶領課題組的科研生活

通過袁荃教授帶領的課題組的官網也可看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課題組的近期研究成果發表論文的展示,同時也有課餘生活的豐富日常:或是實驗室大掃除、或是春遊、或是聚餐、還有緊張刺激的密室逃脫,可以見得課題組的成員們擁有著嚴謹又不失愉快的科研生活。

譚蔚泓院士訪問課題組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5/1057?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3位教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分別為:萬謙、趙海波、周軍。近5年來圍繞糖化學的關鍵問題(立體選擇性、高效合成等)開展研究工作,以通訊作者發表包括JACS和Angew在內的論文30餘篇,獲得ACP Lectureship Award (2016,2018),張樹政優秀青年糖科學獎(2017),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德國, 2018),新和成《中國化學》創新獎(2019)和T.
  • 2019「國家傑青」名單公布 湖北16名科研人員入選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8月4日,記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獲悉,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發布,我省邵成剛等16名科研人員入選。其中華中科技大學5人,武漢大學3人。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3個榮譽畢業生發表的文章分別為:榮譽畢業生A: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榮譽畢業生B:SCI論文30多篇。榮譽畢業生C:發表SCI論文31篇,影響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並列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0篇。
  • 檢驗領域國家傑青都有誰?
    論文四十餘篇,其中I區論文1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國家傑青基金每年受理一次,自1994年正式設立以來,2019年首次擴增到300人,而往年入選國家傑青名單僅有200人。評審過程十分嚴格,平均資助率不超過10%。
  • 檢驗領域國家傑青都有誰?
    入選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 國家傑青基金每年受理一次,自1994年正式設立以來,2019年首次擴增到300人,而往年入選國家傑青名單僅有200人。評審過程十分嚴格,平均資助率不超過10%。目前「傑青」獲得者大多成為各自領域內的權威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並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領軍人物。
  • 報考湖北大學2021年研究生人數創新高,湖大歡迎你!
    (111計劃)」的一員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拿到湖北高校第一個「優秀」在湖北省屬高校中湖大博士點、碩士點、省級重點學科最多有湖北唯一雅思考點中國大學第94名,綜合類高校第39名造就學術人才榜單第74,自然指數世界500強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傑青排行榜,安徽這所211表現亮眼
    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傑青排行榜》,其中,合肥工業大學位列第47位,在2016-2019年中,學校有3人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是中國為促進青年科學與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而特別設立的國家級科學基金。
  • 從傑青榜單看「代表作」的重要性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300名擬資助的新科「傑青」中,全部具有博士學位;294人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6人具有副高級職稱。阿旺對入選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產出很感興趣,就隨機選擇了榜單中的4名傑青開始「挖」。
  • 「2019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廣東8所高校14人上榜
    文/製圖 金羊網記者 張璐瑤 實習生 嚴家慧 8月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通告,公布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記者留意到,本次公布入選的「國家傑青」共300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校。
  • 國家「傑青」張榜,看看今年深圳入圍的3位「小院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示時間為8月11日至25日。據記者統計,今年入選國家傑青建議資助名單共300人,其中深圳有3人入選。
  •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同期連發兩篇Nature
    2017年落選中科院院士後到美國普林斯頓任教,一年多後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在2020年普林斯頓大學教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2篇論文在Nature同時上線。這兩篇文章,Nature的收稿日期均為2019年5月24日,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在線發表日期為2020年1月6日,被Nature錄用的日期為2020年3月17日。這是顏寧今年的「CNS首秀」,也是其學術生涯的第33、34篇CNS論文。自2004年以來,她以平均每年約2篇CNS的速度產出。
  • IEEE2021年 Fellow 名單中CAAI多位會員入選
    此次全球 282 人入選,華人學者高達 75 人,佔比 26.6%,接近三成。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員:北京郵電大學馬華東教授、清華大學唐傑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汪萌教授、清華大學吳文傳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嶽東教授、北京大學喻俊志教授等多位教授入選。在此,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向以上會員及所有入選者表示祝賀!
  • 2019年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排名,南京大學位居榜首!
    最近,2019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候選人名單正式公布,對於這些新進入選的國家傑青而言,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各位同學都知道,2019年的國家傑青人數由往年的200人增加了300人。而對於這些入選人,除了其當前的工作單位之外,其本科都就讀於哪些高校也是備受關注的。
  • 歷屆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南京大學位列高校第二!
    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統計排名結果(截圖)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
  • 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一路開掛的她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在入選名單公布後,李飛飛發推致謝:「感謝!真心希望人工智慧能夠通過改善醫療服務來幫助我們的臨床醫生和患者。」兩代博士生,10幾位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近10位斯坦福醫學院醫生和教授,兩所北美高校醫院,十幾篇AI論文和半打醫療期刊論文,終於匯成這篇Nature文章。」
  • 33歲入選國家傑青,這位70後科學家在雙非大學崛起
    不僅因為這裡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老家,這裡還曾走出諸如名將狄青等英雄兒女。1974年1月,張靖出生在這塊人傑地靈的寶地上的一個工程師家庭。從小學到中學,他的成績就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初中時,受父親的影響,他喜歡上了物理課。有了紮實的基礎,他順利地讀完了高中。
  • 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一路開掛的她近日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在入選名單公布後,李飛飛發推致謝:「感謝!真心希望人工智慧能夠通過改善醫療服務來幫助我們的臨床醫生和患者。」兩代博士生,10幾位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近10位斯坦福醫學院醫生和教授,兩所北美高校醫院,十幾篇AI論文和半打醫療期刊論文,終於匯成這篇Nature文章。」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2019年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標兵、寶鋼獎學金、「創新創業之星」獲得者。6、張寶收,航海學院博士生,兵器科學與技術專業,導師為宋保維教授。綜合測評744分,連續3年在學院全年級博士中排名第1。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篇:含10篇SCI論文(6篇為一區,本學年2篇),並連續三次獲得「標兵」稱號、「國家獎學金」等。
  • 官宣:南京航空5位專家,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和優青項目資助
    # 「 2020年傑青名單出爐「 202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優青資助名單 99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立項名單,
  • 深圳新添4名「國家傑青」 3名來自深大 1名來自南科大
    深圳新添4名「國家傑青」 3名來自深大 1名來自南科大 2019-08-03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