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所在深海潛水器耐壓艙用鈦合金保載疲勞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1-01-15 瀟湘晨報

深海中蘊藏著生物和礦產資源,深海潛水器是深海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的主要運載工具,「耐壓艙」是其核心部件,是人類進入深海的安全屏障。潛水器的每一次作業,耐壓艙都承受一次不斷變化的海水壓力(升載-保載-卸載)作用,這種載荷譜下的疲勞稱為保載疲勞(Dwell fatigue)。新型高強韌鈦合金是耐壓艙的首選材料,研究其保載疲勞特性對於深海潛水器的設計和可靠性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發現,耐壓艙鈦合金的三種保載疲勞失效模式,即疲勞失效、延性失效及疲勞與延性混合失效。保載與疲勞載荷的相互作用加速了試樣的失效,並導致不同失效模式之間的競爭。研究進一步發現保載疲勞壽命與第一周次累積最大應變有關,二者在雙對數坐標下呈近似線性關係,間歇加載時間對鈦合金的保載疲勞行為沒有影響。實驗結果和理論分析揭示了鈦合金的保載疲勞機理,即保載產生的塑性變形增大了試樣的實際應力,這促進了已形成裂紋或損傷的擴展,同時,疲勞載荷部分導致的局部塑性應變增大了保載疲勞塑性應變的累積。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LNM微結構計算力學課題組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完成,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海裝備耐壓結構體、材料耐壓特性及評估技術研究」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上,力學所孫成奇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圖1.(a)「奮鬥者號」潛水器;(b)耐壓艙;(c)常規疲勞波形;(d)保載疲勞波形

圖2.保載疲勞3種失效模式。A-1~A-4:疲勞失效;B-1~B-4:延性失效;C-1~C-4:混合失效

圖3.(a)保載疲勞壽命與間歇加載時間關係;(b)保載疲勞壽命與第一周次累積最大應變關係

【來源:力學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潛水器四大突破,尤其「鈦」最厲害
    奧古斯特於1952年又設計了「的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的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仍採用航空汽油壓載(因汽油在海水壓力下的變化很適宜於海中沉浮),在兩個漏鬥狀的容器裡面裝滿滾珠軸承用的鋼丸作為上浮時棄重(據說「的裡雅斯特號」每上升3000英尺大概要拋掉1噸重的鋼丸)或者排放少量汽油。
  •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為目前世界最大萬米級載人艙
    10月25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31日,記者從無錫惠山區前洲街道西塘鍛壓得知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載人潛水器球殼由該企業負責衝壓成型。據悉,該型號載人潛水器已實現95%構件國產化,這是繼4500米級「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成功後,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突破。
  • 「鈦」厲害!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採用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為「奮鬥者」號建造了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為完成萬米海試的潛水器建造載人艙球殼...
    記者王笑梅報導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採用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為「奮鬥者」號建造了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為完成萬米海試的潛水器建造載人艙球殼
    人民網瀋陽11月29日電 (王斯文)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採用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為「奮鬥者」號建造了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深海潛水器助力探索未知世界目前,我國已形成1000米、4500米、7000米到萬米級全海深潛水器能力,作業功能覆蓋海洋科研、大洋礦產資源開發、搜救打撈、旅遊觀光等。各類深海潛水器競相取得突破,標誌著我國深海裝備建設向前邁進,也使得我國科學家探索人類知之不多的深海世界邁出了堅實步伐。
  • 「奮鬥者」號潛水器用它做外殼,10909米水下,外殼「完好無損」
    雖然,人類深海探險,困難重重。但是,人類不會放棄對大海探險的夢想。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而在「地球第四極」探險,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承受這麼大的海水壓力。缺少好的潛水器,那是事倍功半。
  • 核心構件取得突破!一起看萬米潛水器的載人艙是如何煉成的?
    正在建造的中國載人潛水器計劃2020年挑戰下潛海底萬米深度。近日,萬米潛水器的核心構件——載人球艙衝壓成功,為潛水器的建造奠定了基礎。核心構件載人球艙衝壓成功所謂衝壓,就是將一塊巨大的鈦合金板材用垂直的圓柱體打壓變形,使它變成一個「碗」,兩個「碗」扣在一起,就成了載人潛水器的球艙。
  • 「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鈦」強大
    「奮鬥者」號載人艙完成電子束焊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29日電(記者王瑩 高爽)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值得一提的是,其可搭載3人的載人艙球殼,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載人艙作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關鍵部件,是人類進入萬米深海的硬體保障和安全屏障。此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全海深潛水器是美國2019年5月完成萬米下潛的「極限因子」,其載人艙可搭載2人。「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採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當天,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築夢深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直播特輯中,海南被多位嘉賓頻頻提及,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李波也參與直播,呼籲大家保護海洋。
  • 電鍍硬鉻工藝對TC6鈦合金性能的影響研究
    ,安徽蕪湖241007)     摘要:研究了電鍍硬鉻工藝對TC6鈦合金的影響,利用氫測定儀、拉伸試驗機、疲勞試驗機等設備對鍍鉻後TC6鈦合金的氫含量、力學和疲勞等性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鈦合金;電鍍硬鉻;氫含量;力學性能;疲勞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2.4.009     中圖分類號:TG174.44;TQ15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053(2012)04-0049-04     TC6鈦合金是一種典型的α+β兩相鈦合金,使用狀態一般為普通退火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此外,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到異構中剪切帶的萌生和傳播模式主要取決於軟硬區之間的硬度差異,刻畫了其相關性規律。這些研究結果為設計與調控具有優異動態力學性能的異構金屬材料奠定了科學基礎。  針對強韌性匹配優異的跨尺度晶粒異構中熵合金,進行了在廣溫域 (4.2 K–373 K)衝擊加載條件下的裂尖塑性區微結構演化和裂紋擴展行為研究。
  • ...殼「鈦」強大|載人艙|奮鬥者|焊接|鈦合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奮鬥者」號載人艙完成電子束焊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29日電(記者王瑩 高爽)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值得一提的是,其可搭載3人的載人艙球殼,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於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潛水深度達到300米。而從百米到千米我們用了十年時間,終於在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俄羅斯14位科學家犧牲生命,深海潛水器為什麼如此重要?
    日前,俄羅斯發生的一起事故引起全世界關注:一艘深海潛水器發生火災,造成14名船員死亡。事故發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痛心地表示——深海潛水器上的人員都是高素質的專家,遇難者中包括7名海軍上校,以及2名獲得「俄羅斯英雄」稱號的人。
  • 爭做鈦行業的領跑者_鈦材,鈦合金,鍛件 - 鋁道網
    4500米載人潛水器TC4載人艙球殼、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嫦娥探月及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以及C919大飛機部件的鈦合金材料,都由寶鈦集團「智造」,目前寶鈦集團在國內、外鈦行業內有著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