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點地理——下次的日全食是什麼時候?

2020-12-05 學點兒地理

人們總是說,這一輩子如果不見一次日全食,就白活了。為啥呢?那什麼又是日全食呢?日全食,說白了就是日食中的一種,那麼,什麼又是日食呢?在了解完日食的知識後,我告訴你下次日全食是什麼時候,哈哈。

一、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日食,又作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對地球上的日全食部分地區來說,月球擋住了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這就是日食。日食只在發生在朔(農曆每月初一),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用圖來表示,就是這樣的:

理論上來說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日食發生,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意外,在實際生活中日食並不常見。而日全食又是三種日食中最為罕見的,因為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時,在該區域的人才能夠觀測到日食。日全食是一種相當壯麗的自然景象,所以時常吸引許多遊客和天文學家特地到輾轉到全國各地去觀賞日全食的景象,旅行社也會針對性的制定日全食的遊覽路線。

最近中國大範圍能夠觀測到日全食的是2008年8月01日日全食(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區可見全食。其中,甘肅省金昌市是一個較佳的觀測地點)和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中國最佳觀測區在長江流域且持續時間長。此外,中國其他大部地區可見程度不等的日偏食)。尤其是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家裡的老人說,大白天的天怎麼黑了,再不亮就回去睡覺了。我只好給他們解釋了什麼是日食什麼是月食。

二、日食的分類

前面提到了日偏食,那麼日偏食又是什麼呢?日食其實可以分為日環食、日偏食和日全食。

1、日全食

在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感覺它們的大小是差不多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太陽比月球大多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雖然太陽比月球寬400倍,但離地球也是400倍遠,所以我們抬頭看見它們在天空中差不多。由於對稱的緣故,月球的暗影,也就是落在地球表面的陰影,寬度正好可以遮住整個太陽。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月球剛好全部把太陽擋住時,這就是日全食。下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日全食。

然而日全食只在月球位於近地點時發生,此時月球的本影錐長度較月地之間距離長,本影錐才能掃到地球表面。由於太陽的實際體積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因為月亮的本影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所以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日全食很罕見了吧。下圖為日全食的形成和消失過程。

在全食區之外,所見的食相是偏食

2、日偏食

前面說過太陽實際上遠遠比月球大很多,月影區域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大多數時候月球都不能把太陽完全擋住,這就形成了中國史書上稱「日有食之,不盡如勾」。

觀測者落在月球的半影區中,觀測者就只會看見一部分的太陽被月球的陰影遮蓋,但另一部分仍繼續發光。太陽和月球只有部分重合,依據兩者中心的視距離遠近(太陽被月球遮蓋的最大直徑)來衡量食的大小。

通常日偏食是伴隨著其他食相發生,如日全食或日環食或日全環食。但是發生在極區的某些日食會是單純的日偏食(不伴隨其他食相),這是因為月球與黃道面的距離稍遠,只有半影碰到地球表面。下圖就是日偏食。

3、日環食

當月球處於遠地點時,月球的本影錐不能到達地球;到達地球的是由本影錐延長出的偽本影錐。此時月球的視直徑略小於太陽。因此,這時太陽邊緣的光球仍可見,形成一環繞在月球陰影周圍的亮環。這是很深奧的說法,通俗點來說,就是月亮和太陽是同心圓,月亮比太陽小,月亮只擋住了太陽的中心部位,外面還有一圈在發光,就像一個金色的光環戒指一樣,這就是日環食。個人覺得,日環食是最美麗的,所以就多上幾張圖。

4、全環食

全環食只發生在地球表面與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或月球與地球表面的距離和月本影的長度很接近的情形下。由於地球為球體之關係,而本影影錐接觸地球時為日全食(常為在食帶中間),在食帶兩端由於影錐未能接觸地球,致只能有偽本影到達地球之下,所看到的是日環食。所以,當全環食發生時,隨著地月之間的相對運動,會先後出現環食→全食→環食,當然,對於某一個具體的地點來說,在一次日食過程中是不會同時看到全食和環食的。全環食發生機率甚少。

三、日全食的過程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1、初虧

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2、食既

從初虧開始,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

3、食甚

食既以後,日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到食甚。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

4、生光

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貝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5、復圓

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四、關於日食的傳說

作為自然界最壯觀的之一,日全食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好奇、恐懼甚至是膜拜的對象。作為萬物之源——太陽的突然 "隱身",讓迷信的古人們又敬又畏,在世界各地也流傳著諸多關於日全食的趣聞傳說。

古代人大多認為日全食的發生是天上的動物吞食太陽所致,因此對之誠惶誠恐。至於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各國眾說紛紜。古印度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土著人認為是巨龍,中國人認為是天狗,越南人認為是青蛙,阿根廷人認為是美洲虎,西伯利亞人則辯稱是吸血蝙蝠。此外,古希臘人還把日全食解釋成是太陽拋棄了地球。

公元前2134年10月22日,中國發生的一次日全食曾讓兩名佔星官丟了性命,原因是他們沒能及時預報日全食,導致人們來不及準備弓箭和鑼鼓 "嚇跑天狗"。同樣出於對日食的無知,1600年北美印第安人誤以為天火被盜,爭先恐後地向天上發射火箭,試圖重新點燃太陽。

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也有關於日食的記載。在 《荷馬史詩》中就有英雄遭遇日食的故事;古希臘作品中也有因發生日全食鏖戰雙方當即停戰休和的記載,認為這是天神生氣的預兆;而古代巴比倫天文學家則詳細記錄了發生在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年的所有日食景觀。

其實,在近、現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日食的身影。如今,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人類已能準確預測日全食發生的時間,誤差不超過1秒,更多的人們帶著觀奇覽勝的心態看待日全食--這一充滿奇趣的自然天象。

五、觀賞日食

1、日食出現的時間

說了這麼多,那麼下次日食在什麼時候呢?下面給告訴大家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的日食。

下次日食就在今年的6月21日,大家不要錯過了喲!下次我國能看到日全食就要等到2034年3月20日了,大家加油!

2、特別提醒

千萬千萬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學設備(如望遠鏡等)直視太陽!而應該佩戴專用的巴德膜日食觀測鏡,也不能用深色太陽鏡或墨鏡來代替。同樣地,想要拍攝日食的愛好者們,也要在相機鏡頭前加上合適的巴德膜減光,以免強光對感光元器件造成不可逆的損毀。此外,要想觀看到日偏食,還需要當地天氣晴好,雲少,不下雨哦。

佩戴專業的日食觀測鏡
小孔成像觀測
在相機鏡頭前加上合適的巴德膜減光

3、日食的看點

日食觀測項目 日食觀測的內容非常豐富,僅就一般愛好者力所能及的內容列舉一些在下面:

(1)日偏食時測定月球邊緣和太陽兩次接觸的時間(即初虧和復圓)。

(2)月球邊緣的觀測。在月球橫過日面時,由於月面的山峰,其邊緣並不是完整的,而是有些很微小的、不規則的突出或凹陷現象。觀測時,可特別留意月球的邊緣,並可用繪圖法記錄下來。

(3)日全食時測定月球邊緣和太陽邊緣的四次接觸(即初虧、食既、生光和復圓)的時間。食既的時刻以貝利珠消失的時間為準,而生光則以貝利珠重現的瞬間為準。

(4)日冕的觀測。日冕是太陽的外層大氣,溫度高達幾百萬攝氏度,而密度比人類製造的真空還要空,可以說是能看得見的真空,日冕只有日全食時才觀測得到。每次日全食時所見的日冕形狀、大小及結構都不同。在太陽黑子活動活躍期,日冕呈圓盤形;黑子活動衰期,日冕的形狀則不大規則,且沿太陽赤道區可見射光,在兩極附近地區呈扇形的結構物。觀測時,可利用繪圖法記錄下來。

(5)氣象變化觀測。日全食時,陽光突然消失,氣溫迅速下降,氣壓和風向都有所變化。可用儀器記錄這些變化。

(6)日全食時,可以利用這珍貴的幾十秒,進行彗星、內行星(金星和水星)的搜索。

用相機對日全食的全過程拍攝,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記錄日全食的全過程;還要對貝利珠、日珥、日冕的進行特寫。能拍 攝到一次日全食照片,將是一個難忘的永久回憶,請記住,未來兩年的日全食可能是幾百年來的少有的幾次,也可能是你一生中能看到的唯一的兩個,可能沒有第三次了。

關於考試中的日食,我們會在明天講完月食以後一併說。

大家想要了解地理相關的知識的,可以給我私信,我可以挑選大家感興趣的給大家找資料講解。

相關焦點

  • 下次中國日全食是什麼時間?觀看最佳時間?上一次出現時間是2008年8...
    首先,就全球而言,日全食是常見的天文現象,每3年出現兩次。日全食帶在地球上最寬不超過300公裡,最窄只有幾十公裡。綜合歷史上有效的日全食記錄,對於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而言,平均每370年才能觀測到一次,因此有「370年一遇」的說法。但是,「370年出現一次」的說法也不夠嚴謹。因為日全食會受到太陽和月球軌道、地球自轉等因素的影響。
  •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是什麼時候?北京7月3日清晨,地球迎來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天文學盛宴——日全食。但是可惜的是,此次發生的日食發生在南美的部分地區。大多數人無法親臨現場觀賞這一壯觀的天文學景觀。  日全食是蔚為壯觀、動人心魄的罕見天象。
  • 五百年一遇日全食看什麼?怎麼看?
    7月22日上午,重慶和長江流域40多個城市的市民,將陸續見證本世紀最壯麗的日全食奇觀。  幾百年一見的天文奇觀,誰都不想錯過。昨日,本報請來重慶氣象科普協會理事、重慶大學教授吳志倫,教你日全食出現時看什麼、怎麼看,並提供自己繪製的時間地點分布表給大家分享。
  • 9日上海可見日偏食 下次觀測日全食還要等293年
    此次日全食又被成為「印尼日全食」,持續時間可達4分9秒。  對於我國民眾而言,受地理位置所限,雖然無緣欣賞日食發生的全過程,但我國南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可以在9日上午看到日偏食。上海地區能觀測到20%左右的日食景象,發生時間為:北京時間,初虧08:41、食甚09:25、復圓10:10。
  • 中國下次看到日全食在30年後 天文學家嘉興追日
    浙江在線日全食前方報導組各點位滾動報導 7月22日上午,堪稱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觀將呈現,作為位於最佳觀測點長三角群的浙江,如何見證這一千載難逢的奇觀?浙江在線記者分赴杭州、嘉興、舟山、安吉等地,從上午7時起,為廣大網友進行日全食進程滾動報導。
  • 超級日全食橫穿美國打臉歐文地平說,地理老師:歐文誤人子弟!
    原標題:超級日全食橫穿美國打臉歐文地平說,地理老師:歐文誤人子弟! 北京時間8月22日凌晨,美國迎來一場百年一遇的超級日全食盛宴,從美國西海岸的俄勒岡州到東海岸的南卡羅萊納州,日全食沿著一條寬度約為110公裡的日食帶,橫跨美國的14個州。
  • 我國將於7月22日迎來日全食 奇觀300年一遇(圖)
    據介紹,此次3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將幾乎覆蓋整個長江流域,我市37個區縣都能全部或部分看到這一奇觀,其中忠縣觀測時間最長,為5分09秒。  長江流域可看日全食  據推算,67天後的7月22日上午9時16分,我市天空會突然黑下來,太陽會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就猶如一個掛在天上的「黑餅」,周圍圍繞著一圈耀眼的光芒……  崔辰州博士說,這樣的日全食再現重慶,一般要等待300年左右,有幸目睹這樣的天象奇觀實乃一大幸事,因為要看下次日全食,得等兩三百年。
  • 日全食/日偏食是什麼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據報導,近日,一場精彩絕倫的日全食奇觀即將上演,我國無緣目睹全食發生的全過程,但南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的公眾可欣賞到一次日偏食。日全食是什麼?日全食多少年一次?日偏食又是什麼?  日全食全過程圖片視頻:在太陽的光芒之下,月球拖著長長的影子繞地球旋轉。
  • 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
    天氣晴好前提下,長江流域約3億人可以觀賞到日全食,全國至少10億人可以觀賞到日食,例如北京可以看到最大偏度為72.9%的日偏食。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在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門委員會舉辦的「科學與媒體對話之一――探秘日全食」會上,天文學家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
  • 超級日全食倒計時:放眼美國全境,最好的觀測點都在哪兒?
    簡言之,日全食將會在一個月後光臨地球。由於此次日全食的覆蓋範圍極廣,自大西洋延續至太平洋,因而又被冠以「超級日全食」之名。上一次人類目睹類似規模的日全食,還是在1918年6月8日,當時的可觀測軌跡從美國的華盛頓州延續到佛羅裡達州。
  • 今天日偏食具體時間什麼時候 中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時間食甚時間
    今天日偏食具體時間什麼時候 中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時間食甚時間時間:2019-12-26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日偏食具體時間什麼時候 中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時間食甚時間 今天中午,2019年的最後一場日環食天文大戲即將上演。
  • 日環食與日偏食、日全食的區別是什麼?為何錯過這次要再等十年
    那麼日環食、日偏食、日全食到底有什麼不同?日環食是由於月球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在食甚的時候,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日環食可觀測的現象比日全食要少很多。日環食過程分為初虧、偏食、環食始、食甚、環食終、偏食、復圓。日偏食就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發生時,僅僅是月球的半影區落到地面上,這個區域的人們只能看到日輪的一部分缺失。日全食則是月球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
  • 調查:三成高學歷者不知日全食形成原理
    72歲的李先生和77歲的祝先生都表示,由於沒有觀測的設備,而看日全食對眼睛有刺激,擔心把眼睛弄壞了,所以乾脆不看算了。「我這麼老了,把眼睛整瞎了咋辦?」祝先生說,天上發生的東西太玄妙了,費心思。  而25歲的鄧女士在工廠上夜班,每晚忙到凌晨四五點後倒頭就睡,根本沒有精力起床。
  •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來源:新華網時間:2020-12-15 08:52:33 北京時間15日凌晨,南美洲將迎來一次日全食。這是2020年最後一次日全食。那麼,日全食是什麼?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理論的學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理論的學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理論是有關整個地理環境或其中某一廣闊領域的整體認識,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經過系統化後形成的知識體系。地理理論的學法就是通過綜合分析和系統歸納,使相關的概念和規律系統化的學法。
  • 天文館館長介紹「中國日全食」
    2009-07-16 08:50:37中國網: 朱館長,剛才我們提到,這次日全食將在7月22日發生,它具體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最後能不能看到日全食,一個是和地理因素有關,但更主要的是氣象因素。比如說陰天,就看不到日全食,可能在全食帶裡面能經歷幾分鐘的天黑。這次的特點是,從一進入到我國的全食帶,在它的中心線上全食的時間已經超過4分鐘,一直到上海已經接近6分鐘了,所以整個全食帶中,只要是天晴,全都是最佳觀測點。你看4分鐘的全食和看6分鐘的全食是沒有區別的。 真正有區別的,是你到底能不能看到。
  • 日全食要來了!今年唯一,哪裡能看?
    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想必很多人都很期待,它將發生在12月14日,也就是下周一。哪裡能看呢?國內是看不到了!只有南美洲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此次日全食。非洲部分區域只能看到日偏食。智利是個觀看日全食的好地方,好幾年的日食都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當地還有很多供觀看日食的特殊景點。
  • 美國日食多長時間 美國日全食上一次是什麼時候?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08月21日訊  除了炮轟總統川普近期的荒唐表現之外,這兩天最能讓美國人民歡天喜地的消息,應該就是即將在下周一到來的那場超級日全食了。
  • 日全食時間 未來日全食中國發生時間表
    導語: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幾種情況,其中,日全食算是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有時候一年幾次,有時候一年一次。但能在中國境內觀看的就比較少了。那麼,具體近幾年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看未來日全食中國發生時間表。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規律是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繫,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規律和地理演變規律三部分。學習地理規律從策略上一定要抓住「聯繫」,尋找地理事物本質聯繫的原因,明確地理事物聯繫的狀況,清楚地理事物聯繫的發展過程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