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電領域最大實驗室封頂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27日上午,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我國光電領域最大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據悉,科技部日前正式批覆華中科技大學,在現有的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和已形成的優勢學科群基礎上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4.3億元,於今年1月9日開工建設,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內含各類實驗室104個、工作室313間、辦公室551間,各功能區域之間由32座造型各異小樓梯連接,形成連續不斷的景觀系統。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介紹,作為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新大樓,光電信息大樓建成後將在光電子器件與集成、雷射與太赫茲技術、能源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信息存儲與光顯示、光電探測與輻射六大領域發力,並增設新的研究方向,打造光電國家實驗室「升級版」,對國家光電產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記者 程遠州)

相關焦點

  •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造出世界最大雷射3D列印裝備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造出世界最大雷射3D列印裝備
  •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魏夢佳、田晨旭)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由北大作為法人單位建設的「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項目26日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新華社武漢11月27日電(記者徐海波 俞儉)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封頂現場會27日在武漢舉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武漢建設的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未來將建設成為引領光電科學發展的學術創新中心、學科引領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成果轉移中心。
  • ...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參與共建大氣環境監測領域首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12月24日上午,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在合肥圓滿召開,標誌著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啟動建設。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共同參與了此次盛會。
  •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核心項目--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是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海洋科研機構,有力提升我國海洋自主創新能力。
  • 基礎研究司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調研
    2017年3月31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基地處和科學處同志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進行調研,了解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副校長和實驗室有關同志陪同。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根據中建八局官網消息,這將是華為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 該項目大約在2019年10月完成建設方案,總投資約為18億元人民幣。短短一年,成功封頂,不得不再次嘆服於中國速度。 另外,光通信晶片的製造中,常涉及磷化銦(InP)這種半導體材料,而華為海思的磷化銦實驗室就建在武漢。
  • 標緻雪鐵龍-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聯合開放實驗室成立
    10月28日,標緻雪鐵龍-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聯合開放實驗室落成典禮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舉行,法國標緻雪鐵龍汽車集團全球研發總監Sylvain Allano先生和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常務副主任駱清銘為聯合開放實驗室揭牌
  • 2017年材料和工程領域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發布
    千龍網北京9月30日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17年材料和工程領域34個院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共有6個實驗室被評為A類,21個實驗室被評為B類,5個實驗室被評為C類,2個實驗室被評為D類。
  • 李燦院士訪問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邀請,4月18日至19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院士對其進行訪問,就國家實驗室的籌辦進行交流,並在第62期武漢光電論壇上作了專題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謝長生教授主持,研究人員與研究生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
    本站訊 (通訊員 傅瀟然)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等環節層層考評,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最終獲評優秀。  該實驗室依託國家 「985」、「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中的光電信息工程系和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為支撐,於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從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建設的「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獨立並發展壯大起來。實驗室現任主任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劉鐵根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莊松林院士。
  • 2020年我國石墨烯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光電等五大領域應用前景良好
    ,主要為鋰電池、複合材料、觸控屏等領域。,在總體發展、技術創新、產業化促進、綠色低碳與應用領域拓展五大方面提出明確發展目標。在此背景下,我國石墨烯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千億市場指日可待。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消費國家。
  • 我國太赫茲研究領域的實驗室概覽(圖)
    由於太赫茲波所處的特殊電磁波譜的位置,它有很多優越的特性,在材料分子的特殊光譜信息分析、材料與結構的無損探傷及三維層析、違禁物品反恐檢查、生物組織的活體檢查、高精度保密雷達、衛星間寬帶通信等方面的研究,在天體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光譜學、材料學、生物學、醫學成像、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科技創新紅利需徹底釋放
    該專利的發明人,正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的駱清銘教授和他帶領的研發團隊。  駱清銘教授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並擔任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他告訴記者:「這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內首個進行公開掛牌交易的科研成果。」  該儀器如何「直觀」地顯示大腦神經元網絡?昨日,經特許,記者換上工裝,經除塵後進入該實驗室。
  • 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半導體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半導體領域的科技競爭對於世界各國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儀器信息網特對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情況進行盤點。  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哪些?
  • 我國自主研製光電倍增管成功 用於多項大科學工程
    我國自主研製的2270隻高時間解析度的光電倍增管將在該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江門中微子測試基地也迎來了10000隻國產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其探測效率均值達到30%以上,成功超越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光電倍增管是高能物理實驗的關鍵通用部件,被稱作中微子實驗中技術含量最高、最關鍵的器件之一。
  • 長春光機所獲批中國科學院精密光電製造技術工程實驗室
    IT之家9月20日消息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發布,2020 年 9 月 16 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於設立天然活性多肽等 10 個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的通知》,長春光機所作為依託單位獲批建設 「中國科學院精密光電製造技術工程實驗室」,實驗室代碼:GC202007-07。
  • 長春光機所獲批中國科學院精密光電製造技術工程實驗室
    IT之家9月20日消息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發布,2020 年 9 月 16 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於設立天然活性多肽等 10 個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的通知》,長春光機所作為依託單位獲批建設 「中國科學院精密光電製造技術工程實驗室」,實驗室代碼:GC202007-07。
  • 美的攜手三安光電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
    近日,美的集團宣布與三安光電旗下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下稱「三安集成電路」)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第三代半導體聯合實驗室,並於2019年3月26日在廣東佛山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未來聯合實驗室將研發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及其系統應用需要的智能高集成模塊等高新技術產品,並將其導入白色家電,合作方向將聚焦在GaN(氮化鎵)、SiC(碳化矽) 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與IPM(智能功率模塊)的應用電路相關研發,並逐步導入白色家電領域。該聯合實驗室也將成為雙方合作的平臺和新技術科研成果的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
  • 我國首個導航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
    資料圖:2007年4月14日4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依託中國電科54所的衛星導航系統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10日正式掛牌運行。該實驗室是我國導航領域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將瞄準國際前沿,開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以求儘快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導航核心技術,在衛星導航系統與應用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