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邦國際股價下跌套牢增持者 定增決議有效期兩次延長
定增方案多次調整的騰邦國際(300178.SZ),6月3日公告再次將定增決議有效期延長12個月。
而騰邦國際的股價,目前已經創下兩年多來的新低。
「因為證監會批文的有效期為半年,定增決議有效期要保證覆蓋批文的有效期。」騰邦國際相關人士6月5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對於大股東來說,發行價越高越好,這樣對大股東持股比例的攤薄是最低的。」
除了定增再融資延宕,曾經率先推出實際控制人為員工增持股票兜底的騰邦國際,其響應增持的員工,目前均處於深度套牢當中。
折騰定增再融資
據公告,騰邦國際2015年6月推出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於當年9月獲得證監會受理,但直至2016年12月7日才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今年4 月27日收到批覆。其間,騰邦國際已在去年6月對本次定增決議有效期進行了12個月的延長。
騰邦國際的定增再融資,過程頗為折騰。
歷史公告顯示,2015年6月3日,騰邦國際發布定增預案,擬向實際控制人鍾百勝在內的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7000萬股,募資15.98億元用於O2O國際全渠道運營平臺、差旅管理雲平臺(第一期)等5個項目,其中鍾百勝認購金額不低於1.6億元。
之後,騰邦國際在2016年6月將募資從擬定增再融資15.98億元,調整為12億元,相應取消了擬利用募資投入的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第一期)和旅遊及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平臺(第一期)項目。
但僅一個月後,騰邦國際再次調整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擬募資金額降至79813萬元,並取消了利用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的1.25億元,而保留的募投項目O2O國際全渠道運營平臺、差旅管理雲平臺(第一期),利用募資的金額也分別從89465萬元和18035萬元,降到63949萬元與15860餘元。
這兩次定增方案的調整,騰邦國際公告皆解釋為「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規劃、投資項目實施進度等因素」。
「定增方案的修改主要是政策的變化和根據窗口指導。」前述騰邦國際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解釋稱,「其實,公司的戰略非常清晰,定增募投的項目已經在做了,即使定增沒做,對戰略也沒有影響。」
該人士還透露,騰邦國際的本次定增,已經完成路演,市場反饋相當不錯,「對於發行對象來說,股價低等於給了足夠大的折價,更有利於定增實施。」
其實,上述定增方案推出之後,騰邦國際至少還有兩次無果而終的定增計劃。
按照2015年11月16日公告,騰邦國際擬以現金和發行股份方式收購作價8.8億元的喜遊國旅55%股權,同時擬以15.05元/股向鍾百勝、騰邦國際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等募集配套資金8.8億元。
到了2016年5月,騰邦國際卻以條件不成熟為由終止了這個項目。
而在此前的2015年7月31日,騰邦國際為維護股價,推出了定增再融資4.5 億元計劃,募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該次定增的惟一對象是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並且29元/股的定增價較停牌前37.38元/股的股價存在較大折價。
可是,宣稱存續期為48個月的騰邦國際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卻由於股價跌跌不休,兩者倒掛超四成,最終在當年10月公告終止。
「公司有準備推出新的員工持股計劃。」上述騰邦國際相關人士稱。
增持全線套牢
面對股價持續下挫,員工持股計劃波折不斷的騰邦國際,其員工早前增持的公司股票,亦處於虧損累累的狀態。
「是浮虧,沒有賣掉只是數字而已。」前述騰邦國際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按照2015年7月9日公告,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鍾百勝鼓勵騰邦國際及其下屬參控股企業從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於2015年7月9日至15日期間內增持股票並連續持有6個月的,若因增持股票產生的虧損,由鍾百勝個人給予補償。對於此次兜底增持,鍾百勝沒有對增持數量設限。
當時,這種「賺了是自己的,虧了由老闆補償」的員工增持託底保證,在市場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鍾百勝也被稱之為「中國好老闆」。其間,亦有多家上市公司推出類似鼓勵員工增持自家股票的方案。
據公告,鍾百勝倡議全體員工增持公司股份之後,根據員工自願申報的數據統計,上述期間持續買入騰邦國際股票為103.78萬股,買入均價為34.91元,佔總股本的0.19%。此外,鍾百勝及其他董事和高管也在持續增持。
對於此次鼓勵員工增持,鍾百勝及董事高管通過公告表示,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認為目前公司的價值已經被嚴重低估,具備投資機會。鍾百勝還稱,未來將根據資本市場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再次倡議員工增持公司股份,並對增持股份造成的損失作出託底保證。
但騰邦國際員工此次花費3622.9萬元的增持,卻遭遇了大幅虧損。查詢發現,騰邦國際員工增持持有6個月後,當時的買入均價已經成了遙遙難以企及的高峰,截至今年6月5日收盤,騰邦國際的股價僅為12.43元/股,員工增持的帳面浮虧超過60%。
「有的已經賣了,有的沒賣。」上述騰邦國際相關人士說,「賣掉股票的員工,確實有資金需求,賣掉之後虧多少就補償多少,還有一大部分一直沒賣。」
被套牢的還有騰邦國際的董監高及股東,據公告,騰邦國際其他董事和高管人員從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總金額不低於1300萬元,而騰邦國際第二大股東華聯集團認購「菁英時代新機遇2號基金」,自2006年2月29日至2016年5月11日,增持騰邦國際110.24萬股,增持金額2109.93萬元,增持均價為19.14元/股。
但個人浮虧最大還是鍾百勝,其於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20日,累計增持增持騰邦國際183.69萬股,增持均價為28.33元/股。之後,鍾百勝又在今年1月11日和12日,分別以均價16.69元/股和17.27元/股增持490.27萬股與555.12萬股。
「(股價下跌)沒有壓力,股票只是大股東資產的一部分。」上述騰邦國際相關人士認為,「公司股價持續下跌,我理解是系統性風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