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作家·微刊|貴州區域詩展之石阡篇

2020-12-03 天眼新聞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 【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582

貴州作家·石阡詩篇

編者按:千年風韻,百年新詩。為區域性展示貴州詩人風採及貴州現代詩歌創作成果,貴州作家·微刊開設了「貴州區域詩展」專欄,陸續對全省各縣(市、區)堅持創作的詩人及其現代詩歌作品進行集中展示。

歡迎各地作協、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熱心人士積極參與!(組稿以縣為單位,每位詩者精選2至3首滿意詩作並附作者簡介及照片)。來稿請註明「區域詩展」投稿至gzzjwx@qq.com郵箱。對於您的支持,我們表示衷心感謝!今天推出「貴州區域詩展之石阡篇」,以饗讀者。

石阡名片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是銅仁市下轄縣。思劍高速公路縱貫縣境南北、江甕高速公路橫穿縣境東西,面積2173平方公裡,仡佬、侗、苗、土家等少數民族佔總人口數的68%。

石阡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巖溶地貌明顯,擁有堯上民族文化村、佛頂山、凱峽河、情人谷、府文廟、樓上古寨等風景名勝。

1992年,石阡縣被列為貴州歷史文化名城,2012年,石阡縣被評為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並榮獲「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中國溫泉之鄉」「中國苔茶之鄉」等稱號。

貴州區域詩展之石阡篇(7人)

馬曉鳴→

他們有各自的領地(組詩)

蘇瓦匠

整整一個上午

蘇瓦匠在天空中排兵布陣

一張又一張瓦片稍息、立正

半空中是陽光、碎片和灰塵

是一個翻動的影子

一塊白雲搭在蘇瓦匠頭頂

原來是清風送給他的汗巾

夕陽被一根煙杆叼著

天上下來的人

不是神,不是仙

只是蘇大人

看石阡木偶戲

手持方天畫戟的薛仁貴

在摩天嶺前

唱幾句,又打幾個回合

說石阡話的薛仁貴

借一塊石阡的地盤

還原一段殺聲四起的演義

薛仁貴的身後

兩名姓傅的老人手舉木偶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小小的舞臺戰鼓聲聲、鐵騎滔滔

唐朝的一幕再現眼前

入木四分

仡佬毛龍

在仡佬族興旺的地方

也姓仡佬

老鄉們

把仡佬毛龍舉過頭頂

空出一丈高的天空

讓龍翻滾

讓神靈與凡夫有距離

敲鑼、打鼓、放鞭炮

老鄉們擔心龍會寂寞

一條和情歌有關的河

這條河——

洗過蘿蔔白菜小蔥大蒜

洗過衣裳竹籃鋤頭釘耙

這條河——

映照過小情姐中情姐老情姐

映照過少年郎壯年郎老年郎

這條和情歌有關的河

躺著是一曲叮叮咚咚的心跳

如果能站起來會不會是一聲長長的

嘆息

萬畝孤獨

群山不語、只顧遼闊,這是冬天

來去的風很高

沒有吹走我腰間的雲海

花們還在枝頭進行密謀

擦肩掠過的飛鳥道破天機——

映山紅將在春天出徵

南北延伸,佔領萬畝江山

明年比今年更紅一點

春天仿佛在對面的山頭

我已經按捺不住

在大火焰最高點

我的海拔是1584.1米

我的遺憾是萬萬噸

馬曉鳴:出生於黔東鄉村,在多家全國主要文學期刊發表過作品,已出版作品集多部。被評論界稱為「他為當下詩壇提供了最接地氣、極具鄉村情結的詩歌文本」。系銅仁市作協副主席。

滿筱竺→

時間在這裡慢慢空蕩(組詩)

時間裡的風景

像別人的,又像自己的

或者誰的也不是

它就在那裡,比人活得長

比風吹得遠。唯一的

你走過能看見它靜默在一旁

能身在其中,能置之度外

每一次閃光燈亮起

時間就呼吸一次,很輕

像美的一次凋零

時間,今夜我想哭

你不要問我為什麼

你知道我不會回答,你知道

語言說不出眼淚

我離信仰越來越近了,現在

你就是我的情人

你,看透我的衣不遮體

時間你好

時間你好,天晴了

桂花的香,找到了你躲藏的天空

藍色的河流,白色的情人

這是第二次,他們在同一條河流

相遇。第一次

是我。桂花也是這樣

開在你心口,你說,那

像我的溫柔

時間可以很長

時間可以很長。一頭連著一頭

一頭連著時間本身

知鳥的叫聲,始終沒有離開

不管是在我經過的陰涼

還是,黑掉了的日子

一天的早晨是怎麼走來的

從八點到九點,從一步到三步

所看到的,我不會說

所聽到的,我能告訴你

你去猜。有很長的聲音

在我走到的生活,不偏不倚

在你走來的路上

時間的失憶症

時間是個重度精神病患者

有意或者,無意

午夜之前開始失憶,開始

趕著丟失一半的黑夜共度激情

燈火照不明的白日

像星星永遠補不了夜空

時間的失憶症頻頻發作

把水當做我的乳液

擠出一滴,便當成它失憶的詩篇

不再記得昨夜的事,昨夜的人

以及,上一個黎明

滿筱竺:90後,仡佬族,在《山東詩人》等刊發表詩歌多首。

梁沙→

大河默默地流淌(組詩)

隱喻

世界從我面前走過

我看得見他們

他們看不見我

我們習慣了熟視無睹

此刻,白雲綻放成河流

春風明媚落滿山崗

親愛的,我們就要遠行

我們路過春光

路過飛鳥

路過光陰

如果我不能看見你了,親愛的

我就把自己種在路上

你是知道的,我會長成太陽

亮得像死

作繭自縛

一些事物在悄無聲息地龐大

直到把人們包裹在裡面

比如初冬的雨,陰冷持續了好幾天

比如早已預謀的痛,顛覆了晝夜

人們說,每一個女子都是花朵

錯落有致,一些人來了一些人又走了

那些恨在人們眼裡生根發芽

發達的藤蔓寄生在別人的心臟

一旦觸及。全世界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愛或恨

沒有人會莫名其妙地疼痛

不相信你就拉開自己的皮囊看,看懂了再說話

行走,或者蟬鳴

走過你種的樹。必須說明這是偶然的

它已經枯竭。如同我的髮絲

或許我不是個合格的女子

那些背影孤獨的行走

抓不住,戀人時光裡的手

一隻蟬在月色裡歇斯底裡

不懂它要表達什麼

亦不懂它如何能在純潔的月色裡安身立命

宿命

夜晚在黑裡,蟬的叫聲來自遠方

振動的蟬翼拍打著七月的臉

虛張伸勢的呻吟和快感一樣詭異

窮極一生擺脫影子的重量

骨頭深處孕育了卑微

靜脈捲曲成一朵朵鮮紅的花

千瘡百孔的軀體

渴望回到子宮。母體已經乾癟

成一張紙,風一吹就散了

在公交車上

到達,總要經歷別離

斷斷續續的人流

像螞蟻,匍匐一生。背著生活東奔西走

面朝黃土,背後也是黃土

又一陣樂聲響起

有的人痛哭流涕

有的人正在走向空位

到站時,總會把時光過濾

餵養一隻繭掙脫枷鎖

翩然舞蹈。像迴光返照的人

沉默了一個冬的河水

梁沙:90後,貴州石阡人,貴州省作協會員。詩作散見《山花》《星星》《民族文學》《詩選刊》等,入選《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等選本。獲第二屆「尹珍詩歌獎新人獎」,第四屆「梵淨山年度文學獎」。

樹弦→

我在的城正在失去溫度(組詩)

孤獨書,遙寄友人

臨近午夜,我在一杯咖啡裡看見

白白的牆移動著,像一頁又一頁的書

我想看後記,最後還是做了困獸

於自設的房間,把影子追得無處藏身

影子悲劇地寫下遺書散布為降落的雪花

覆蓋了黑夜包裹住出租屋的心跳

溫度越來越低,低到咖啡結冰,低到白菜發抖

低到風夾緊尾巴,畏畏縮縮地逃跑

敞開窗戶打開門吧,就算躲過了和尚的盤問

也還要面對廟宇的晨鐘暮鼓

——「孤獨是一堂必修課,何不今天考過?」

墓志銘:懷死於夜裡的人

死於夜裡的人恰好吻合了十月懷胎

只是哭泣者角色交換

儘管,我只是在路過殯儀館記下你的名字

看到你的容貌,以及

看到那些弔唁者,我就猜測到你的身份

——這,不重要了

我依然為你寫下墓志銘:

五穀雜糧養育的軀體你還給了大地

你的名字刻在風裡他們慢慢忘記了

我被擋在門外

凌晨1點,我在撒哈拉沙漠尋找三毛

迷路,被風沙包圍

於是,摁下書,轉身,向著村口小賣部

黑漆漆的蔬菜園使小路驚慌,偶爾失措地響

或者笑,這可恥的男人

足足笑了10分鐘,被點燃的煙拍了耳光

才清醒,哦,沒有鬼,自己嚇自己吶

邊走,邊想三毛

還有她的先生荷西

至門口,是誰關了虛掩的門?

還把鑰匙丟在床頭

徘徊,雨打芭蕉,鞭打蔬菜

我躲在破塑料膜下,看城市燈火漸熄

再聯想晚年,醫院裡的三毛

——我被擋在了門外

我在的城正在失去溫度

天高地遠,我呼喚一個名字

風狠狠地扇了我,已經不能哭泣了

多麼可恥的場景呀,暗藏許多悲涼

我在的城正在失去溫度

像窗臺的水仙花無聲無息地凋零

沒有預兆,更沒有掙扎的餘地

就坦然接受了這恩賜

事實上,在我呼喚一個名字時

我的體溫也在降低,不然

誰會借一壺酒的力量去奔跑?

不知道,南北的地域差異

是否有兩座相似的城在比賽

像拔河般爭奪失去的速度

而我註定逃不出荒唐的鬧劇

呼喚一個名字,或為緬懷

或為想念,在恍然隔世之中

我在的城正在失去溫度

樹弦:本名吳勇,1992年生於貴州石阡,苗族。有詩歌、小說發表於《民族文學》《草堂》《雪蓮》《中國詩人》等刊,第三屆淬劍詩歌獎得主,入圍2018·草堂詩歌獎。

方李靖→

你遞給我你被血攥緊的天空

空地上的腳手架

一堆在空地上生鏽的搭扣

忙著組裝幾根輕盈的骨頭:

這是一些同樣鏽跡斑斑的空心管

而在幾天以前,這裡的

空間,還是未被賦予形狀的空曠。

鋼架在一層層重複:

仿佛,一副發育中的肋骨

圍合成初具容積的胸腔

空氣在其中節律地振蕩。

(會不會,有我肉眼不能看到的

氧化速度,催生更大面積的鐵鏽?

當風一陣陣穿透這具骨架,

他好像在試探呼吸的自由。)

而我已不會再像孩子那般耐心

搭建我們童年時代的積木——

當我也發育成人,

玩具的世界也有秩序在形成:

那經手的造物就將在我們手中

索要一個持存的證明。用不了多久

最後一顆螺釘就將等來一隻扳手。

因為一種更不耐煩的情緒

更早地把我們攫住:未完成的腳手架

他在我們的手中最先誕生

也最早面對,那終將會被拆除的命數。

一旦全部的工作最終完成

他將像被分解過一樣地重回空地

再把鐵鏽狀的菌斑靜靜餵養——

痛苦著,等待下一次的臨時組裝。

哈特克蘭

水永遠會用尖利的牙齒去噬咬

過於鋒利的天空。一座橋

在我們共同的記憶中脫臼

無數條河流伸出破碎的利爪,楔入它

也楔入我。仿佛布魯克林橋拼盡一生

也要緊緊抓住一面鏡子,仿佛兩端的城市

任憑白鬢從青絲中湧出。我的一生

都穿行在這片海上。

在白色的絞殺中駛離藍色的海面,海水

那豐腴的胸脯,用千萬次刀子媾和光

給予視線溫柔的凌遲。布魯克林橋

你篤定,你在你的鏡面上

你永遠面對著自己的幻影,你的另一面

多麼溫柔,在水波中追逐自由

任憑水面不斷地

將下一個時辰從冰冷的骨架上剔掉

或許,只有一個縱身,我才能

用一面垂直的懸崖去觸及那無比柔軟的底部

等待一個閃光的名字在星空中將我喊出。

一場戰爭從血液中將我擰緊

血,那片藍色的血

你遞給我你被血攥緊的天空

「你擲出一個完美的弧線

緊緊繞住永恆的一剎那」,布魯克林

那河水也終將不斷地用新鮮的來自異鄉的血

承接從你傾斜的塔尖上跌碎的陰影,並撕碎

一如白晝的瀝青冷卻。

那由純粹的水堆壘而成的荒冢

用眼角滲出的冰塊

建造起一個個小小的冬天。布魯克林

而我,我走過你,你那不斷破碎的鏡面

一塊在歷史的水中酣睡的冰

我只能跌入身體緊緊捆縛的藍色,在那裡

無數次突然闖入如脊背般浮現在水的臉上

歲月將從那裡高舉一柄柄新鮮的刀子

拉伸閃亮之帆划過倏忽即逝的倒影。

身體與讚美詩

—— for Mao Asada,假面舞會圓舞曲

為一次驚人的跳躍

而準備的減速滑行,

不應被視為對飛行的猶疑:

當你把脊柱對向我,

就是把一面懸崖放置在自己的後背。

現在你微微傾斜,那仿佛

被擠壓得變形的空氣

也和我一同承受這由反作用傳遞的力。

而這些終究會在你完全躍起的一瞬間

全部判為無效的助推:

你所有的勇氣來自你自己。

一道空中的拋物線

落向冰,還來不及映照身體的完美

冰刀的鋒利就深入了一塊被切割無數遍的

冰的面積:這透明與堅硬!

仿佛每一次旋轉都是一次

車工的工藝:為那即將進入鑽石內部的光,

準備好朝向每個角度的路徑——

於是光進入鑽石就像技藝進入你的身體。

一團柔軟的混沌中,

你賦予肌肉以繃緊的線條,

你壓平乳房,成為一名傳說中的亞馬遜戰士:

你用這復活奉獻出你所理解的古希臘文明。

所有令人驚嘆的女戰士

如今我只能在荷馬的詩篇裡

找到你們曾為勝利而練習了一生的技藝。

我最高的讚美是對美的眩暈,

我用全部的光追蹤那環繞你的軌跡。

註:Mao Asada 是一位花樣滑冰女選手。

方李靖:1989年1月生於貴州銅仁,現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生。獲第九屆未名詩歌獎,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林》等。

子晨→

風吹過,一條街道上什麼也不剩

坐在一群農民工的對面吃我的午餐

我就是熱愛他們

吃麵發出呼呼的聲音

喝酒嘖嘖地吧唧著兩片厚厚的嘴唇

把喉嚨裡的一口濃痰咳得震天響

粗獷的笑聲仿佛能把二兩白酒

灌倒在酒杯中去

我熱愛他們

那一口參差不齊的大黃牙

烏黑又濃密的絡腮鬍子

堅硬而碩大的喉結

在廉價啤酒瓶口一滾動

就能將滿噹噹的生活喝個底朝天

我熱愛他們

這一群可愛的人

他們來自遠山,村莊

和一丘細長的稻田

熱愛他們身後的故鄉

那裡也住著我的親人

工地上的四個女人

我數得非常清楚

一共有四個女人

盤旋在工地上一群男人的夾縫裡

就像巖石的縫隙裡長出的幾根綠苗

身體瘦弱,並且幾近枯黃

工地上的四個女人來自深山

也可能來自男人的身體裡

成為男人的一根肋骨

撐起被劣質香菸燻黑的軀殼

看吧!又一個嶄新的世界

正在黎明之前拔地而起

她們不吃麵包

乾癟的乳房養不活愛情

因此她們嫁給了一袋鹽巴

半桶油,和無米之炊的生活

她們多熱愛這樣的生活呀

就像熱愛下午的菜市場

談論起她們帶油煙味的愛情時

狅熱而激動的心臟

忍不住要迸出空蕩蕩的胸腔來

起風了

風吹過,一條街道上什麼也不剩

我剛走過的腳印

轉瞬便陷進濃濃黑色裡

起風了,一絲涼意在一株草的葉尖匍匐前進

或許這樣的夜晚才顯得更像秋天

我接過餐館老闆娘遞過來的盒飯

燙燙的溫度,讓我忍不住把它握得更緊了一些

戴眼鏡的老闆娘眼裡流著淚水

她說,一吹風就會流淚,多年的老毛病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她們同樣是分割黑夜的人

黑夜可以當作柴燒

把寒冷的夜晚燒成一張暖暖的床

我不知道這樣說你是否能懂

不過這並不重要了

因為,在陌生的城市吹一陣同樣陌生的風

我找不出任何責備黑夜的理由

一起虛度的時光

假如有人還愛著你

你該感覺到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像一池蓮花砰然綻放

哪怕做枝頭的一滴雨露

也該為此而變得更加晶瑩剔透

昨夜,我們又在夢裡相遇

跟著一條河流一直走到黃昏

把愛唱的歌,都重新再唱一遍

相愛的人,相擁著一起等候天亮

我們相愛的時光

儘管虛度,卻也值得珍藏

子晨:90後,貴州石阡人。有作品散見《詩選刊》《民族文學》《天津詩人》《銅仁日報》等刊,入選《2013南昌詩歌精選》等選本,現為江西某高校學生。

弦河→

他的墓地沒有鋤頭陪葬

老家的狗死了

老家的狗死了

我突然很傷心

父親說是醉死的

家裡那壇

釀了大半年的米酒

塵封的時間太長了

老家的話是釀得太狠了

吃不下去

母親把它拿去倒進了豬槽

老家的狗

它自己跑去豬舍裡

吃了太多

餘留的米酒渣

死了

電話裡,母親說狗肚子裡還有

幾個狗崽子

還說村裡的狗從山上

死到了山下

我家的狗死了後

這個村子就沒有狗了

花圃裡的海棠開成了海

花不能飲酒,醉的是君王

開的不是貴妃,也無君臨天下的胸懷

只是小小的你,開成了海

海下有魚。

聽潮口

潮聲沒有來,我在等。

彼岸從未抵達。

仿佛潮水漲了很久,從我離開就沒有停過。

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

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

從母體剝離出的靈魂,不是嗷嗷待哺的身體

也不是即將睜開的眼睛

這些虛妄,迷障

有人從泥土裡破出

那是種子。也可能是根莖

有人在子宮內發育,演化

那是生命,也是世界

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

光亮的鋤頭和泥土的摩擦

力道還是最初的力道

人卻可能不是最初的人

一生是鋤頭和泥土的摩擦

有人死後,客死他鄉

他的墓地沒有鋤頭陪葬

有人死後,鋤頭為他挖掘墓穴

鋤頭成了遺物,繼續和泥土產生摩擦

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

身上殘留的羊水需要身邊的人清洗

然後學著洗滌長大後沾染的汙穢

一生難得白白淨淨立於塵世

頭低下,便再難抬起

水下面還有好多的魚

那條魚漂在河面上

水是清澈的

那條魚很小

白色的

我想它可能是從

大海的另一個世界

跌落

沒有記者關注

因為它不是紅色的海豚

也不會寫詩

它漂在河面上

除了我沒人看見

水下面還有好多的魚

我要從漁翁家走過

但我不想把魚鉤拴上誘餌

也不想把網撒下去

我只想掙脫

牙齒上的鉤

飯局

他們開始討論詩

討論生

也討論死

後來討論宗教

討論哲學

討論了信仰

在場的不是我最小

但都在認真聽

我猜想他們已經抵達了

終點。比如

一局酒飯後

我把對應的名字

和面孔對上了號

回去的路上

我什麼也沒想

沒有思考他們說的話

也沒有想今天的飯局如何

我只想在這寒冬之夜

早點歸家

一不小心就被地上的一截枯枝

滑了腳

我只好停下來對它闡述

它為什麼只能是一截

遺棄路邊的枯枝

毫無疑問

它之所以是一截枯枝

完全是因為

擋住了我的道

而且還不懂得

向我致歉

弦河:1988年10月生,貴州石阡人。作品散見《詩刊》《民族文學》《星星》《揚子江》《詩潮》《山東文學》等刊,入選《中國最佳詩歌》等選集。現在上海、杭州等地打工。

新時期石阡縣詩歌管窺

作者:非飛馬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據有關方面考據和歷史記載,該縣古為夜郎故地,秦二十八年,置夜郎縣於今縣境西部,屬象郡。漢代,屬夜郎國、牂牁郡地。唐貞觀四年,置夷州;明永樂十一年,置石阡府。是貴州較早設立州府的地方。或許因為歷史文化的浸潤,或許是因為梵淨山和佛頂山的護佑,也或許是因為溫泉的滋養,雖然長期地處偏遠之地,但石阡作為「中國溫泉之鄉」、「中國長壽之鄉」聞名全國,而以木偶戲、說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享譽省內外。

但凡歷史悠久者,必然文化繁榮昌盛。過去,石阡可謂人才輩出,特別是清代以來,以成世瑄、徐培深、張海瀾三人同在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考中進士,成為石阡近200年來的美談。隨後,石阡縣的地域文化一直得到薪火相傳。近年來,石阡的詩歌創作較為活躍,引人注目,大有異軍突起之勢。仿佛一夜之間,就冒出一大批青年詩人特別是90後詩人。像方李靖、樹弦、梁沙、子晨、滿筱竺等,他們朝氣蓬勃、起點很高,不僅作品數量多,創作勢頭猛,而且創作能力強,作品成色整體較好,頻頻在國內刊物發表或獲獎,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詩歌新生力量。如:樹弦2016年獲第三屆淬劍詩歌獎、方李靖獲過第九屆未名詩歌獎、梁沙獲得過尹珍詩歌獎和梵淨山文藝獎等。他們的詩歌選材豐富、技法成熟、風格多元,呈現出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的景觀。

馬曉鳴是石阡縣本土詩歌的「旗手」,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石阡詩群中「年齡較長」,也不僅僅因為他是石阡縣作協主席,而是他的創作時間相對較長,作品相對成熟。馬曉鳴最近的詩,關注點回到故鄉、回歸本土,集中力量敘寫自己腳下的土地,描述正在「掉隊」的故鄉,我以為,這是一種成熟後的自覺,是一種肩負使命和聽命於內心的「退守」。比如他的近作《他們有各自的領地》,正是一組關照本土、回歸本源的頗具地域特色的作品,因為題材根植於石阡大地,因而攜帶著濃鬱的石阡文化氣息。《蘇瓦匠》是寫農村匠人的,「木偶戲」是石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毛龍」是石阡的文化標籤,是仡佬族的文化圖騰,就連他寫的那條河,也可能是《情姐下河洗衣裳》這首石阡民歌的發源地。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石阡人,馬曉鳴寫起本土文化和當下生活可以說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蘇瓦匠》一詩,寫得自然靈動,頗具童真意味。蘇瓦匠在房頂鋪瓦,在詩人眼中,是「在天空中排兵布陣」;蘇瓦匠工作的場景,是詩化的場景,也是戲劇化了的場景。「一塊白雲搭在蘇瓦匠的頭頂/原來是清風送給他的汗巾」,詩歌語言輕靈,精準傳神,蘇瓦匠的形象清晰可見。《看石阡木偶戲》,詩人遊刃有餘地穿越在戲劇與現實之間,既描摹出木偶戲的精彩之處,又表達了對木偶戲這個文化遺產的熱愛。《仡佬毛龍》對地域文化的神秘感和儀式感,以及以文化的眼光對當下、對自身存在的關照,亦可圈可點。這一組詩,表面上看,馬曉鳴是在寫風物、寫文化,實質則是在對自身存在進行獨特的審美觀照。但也存在個別詩作「用力過猛」、誇張手法的簡單使用導致情感有些「失真」(比如《萬畝孤獨》),在感染力上反而打了折扣。

滿筱竺的詩歌以前並不熟悉,這還是第一次閱讀。她的《時間在這裡慢慢空蕩》,主要是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認識。事實上,對「時間」的思考與表達,歷來是作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可以說是哲學家和文學家繞不開的一個「母題」。在哲學家那裡,「時間」是思索存在的切口,在康德的四個二律背反之中,第一個背反律就是時間空間的有限和無限;在文學家那裡,「時間」是思考生命的載體,中國古典文學「傷春悲秋」實際上就是對時間的審美外化的結果。滿筱竺這組詩歌,或許並不是要刻意地對「時間」進行形而上思考,而是更多地將詩意的筆觸伸進時間刻度上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她要麼敘寫自己對時間的感受(如《時間裡的風景》),要麼是寫自己生活中的某種感悟以及哀傷和迷茫(如《時間,今夜我想哭》《時間的失憶症》),要麼是寫自己對時間的認識和體驗(如《時間可以很長》)。令人欣喜的是,滿筱竺的詩歌寫作,已經不是簡單的感悟與嘆息,已經跳出了就事論事、哀婉嘆息的淺層次表達。她的詩既注重意象的選取、細節的捕捉,又講究語言的凝練、修辭的運用,能較好地把握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外在結構與內在邏輯的和諧統一。因而,她能寫出「每一次閃光燈亮起/時間就呼吸一次,很輕/像美的一次凋零」這樣感性與理性相得益彰的精彩詩句。

印象中,梁沙是一位「早慧」的詩人,她的早慧,體現在她的詩歌表達一開始就展示出較高的水準,有相當紮實的生活根底,有捕捉詩意的敏感神經,有準確表達的精準筆力。最近獨到她的《大河默默的流淌》,寫的是一貫的略帶曖昧與婉約的個人化情感體驗。她似乎傾心於表達內在的憂傷,向內的視覺,展現出對生活、對情感、對存在的審視。比如《作繭自縛》中,梁沙寫道:「一些事物在悄無聲息地龐大/直到把人們包裹在裡面/比如初冬的雨,陰冷持續了好幾天/比如早已預謀的痛,顛覆了晝夜」。這些詩,一開始就帶著靜觀和身臨其境的體味,風格是沉鬱而憂傷的,而作者是在場的。這種在場,不僅體現在視覺,還體現在身體的在場,無論是雨、陰冷、疼痛,都是詩人的切膚體驗。在這首詩裡,詩人的表達並未到疼痛止步,她還探討了疼痛產生的根源「愛恨」。她寫到:「那些恨在人們眼裡生根發芽/發達的藤蔓寄生在別人的心臟/一旦觸及,全世界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詩人不停地向人性的方向挖掘,並推己及人、由表及裡進行審視、思索、追問、研判,因而在結尾處她寫到「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愛或者恨/沒有人會莫名其妙地疼/不相信你就拉開自己的皮囊看,看懂了再說話。」在《行走,或者蟬鳴》裡,梁沙表達了對生活的茫然和質疑。在《宿命》一詩中,梁沙更是從鮮明的女性立場對疼痛進行描畫,她寫道:「千瘡百孔的軀體/渴望回到子宮。母親已經乾癟/成一張紙,風一吹就散了」。在這裡,梁沙試圖從個我的體驗出發,寫出整個女性的命運感。由此可見,梁沙的寫作已經開始從「小我」向「大我」過渡,其寫作視野、表達技巧與思考深度正處於蓬勃成長的狀態,如果下步寫作中,她能將視野和格局進一步打開,並處理好詩歌寫作情感含混紊亂等技術問題,相信她能走得更遠。

樹弦的詩歌有一種孤獨者的獨立和異質形態,寫作手法多樣,語言粗糲、思維跳躍,他能駕馭氣勢磅礴的長詩,也能將短詩打造得像一記風格怪異的重拳。他的《我在的城正在失去溫度》,情感沉鬱而冷寂,讓詩歌顯得凝重和冰冷。「天高地遠,我呼喚一個名字/風狠狠地扇了我」,詩歌以孤獨者的形象起筆,表達了作者面對生活現實所體驗到的悲涼感和無助感。或許是後現代的都市生活,讓詩人看到了許多冷漠,因而感覺自己的「體溫也在降低」,甚至覺得南北兩地的「兩座相似的城在比賽/像拔河般爭奪失去的速度」。的確,物慾裹挾的生活,原有的價值觀和人性中的良善一度被衝擊得七零八落,一方面,良善和溫情遭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另一方面,人性的冷漠和醜惡在一些角落滋生蔓延甚至越演越烈。紊亂無序的現實生活,反映在樹弦的詩歌書寫中,變成孤獨、荒蕪、悽涼、沉鬱、憤懣、迷惘等情緒的大集聚。在《孤獨書,遙寄友人》中,樹弦書寫了作為「漂泊者」的自己獨坐午夜的情態,略帶魔幻的情景書寫,讓孤獨的形象得到強化。《我被擋在門外》中,樹弦虛擬了「凌晨一點,我在撒哈拉沙漠尋找三毛/迷路,被風沙包圍」,孤獨感更讓人感同身受、為之動容。好在,樹弦並不在孤獨中沉迷,而是在孤憤中思索,在思索中清醒地奮起,因而,他在詩歌中寫道「孤獨是一堂必修課,何不今天考過?」這是一種成熟的表徵。從樹弦的詩歌,我相信詩歌是獨孤者的事業。孤獨意味著獨立思考,只有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表達,寫作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子晨是一個樂觀的90後青年,讀他的詩,能讀到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來源於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哪怕生活再苦、日子再艱難,他總能從艱難中看到希望,從苦楚中看到甜蜜,從陰雨中洞見陽光。因而,讀子晨的詩歌是令人愉快的。《坐在一群農民工的對面吃我的午餐》,開篇子晨就寫到「我就是熱愛他們/吃麵發出呼呼的聲音/喝酒嘖嘖地吧唧著兩片厚厚的嘴唇/把喉嚨裡的一口濃痰咳得震天響/粗獷的笑聲仿佛能把二兩白酒/灌倒在酒杯中去」。這樣的詩句,煙火氣十足、現場感十足、畫面感十足,生活的真味盡在其中。農民工們的生活,被子晨飽蘸激情與熱愛的筆,寫得富有生氣,一點也不像時下流行的底層寫作慣用的「悲情敘事」。子晨不打悲情牌,他打熱情牌,打得異常漂亮。在《工地上的四個女人》中,子晨對工地上的四個女人作了精到的素描,先是描繪了她們夾雜在男人中間,令人心疼的瘦弱的模樣,接著描寫了她們扛起家庭重擔的無奈,以及省吃儉用的窘境,儘管她們「不吃麵包/乾癟的乳房養不活愛情」,然而,她們因為心中有愛,進而對生活懷有激情和甜蜜。與前一首比較起來,這首視覺更寬闊、對比的抒寫讓表達更加有力。我以為,子晨對生活進行樂觀向上的閱讀和抒寫,並不是因為他正充滿青春和激情,而是他對生活充滿著無與倫比的愛和希冀,更因為他有一顆健康向上的心,並悟透了生活的真諦,即使生活艱難,但卻隱忍和寬厚著,「找不出任何責備黑暗的理由」。僅憑這一種胸懷和氣度,我們就可以對子晨的寫作和未來寄予更多的厚望。

在這一期石阡詩人中,或許我對弦河有更多一些的了解。在前幾年為《烏江》組稿黔東80後詩歌時,我曾對弦河的詩作進行過集中的閱讀。作為長期漂泊在外的詩人,漂泊的打工生活,一方面增進了他的閱歷,磨礪了他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消耗著他的精力,對他的寫作造成了困擾。但弦河對詩歌表現出來的熱情和專注,是令我格外敬佩的。在寫作之餘,他還編輯《佛頂山》詩刊,且在詩歌界有一定的影響,多次被《中國詩歌》予以推介。弦河的詩歌創作大體分三類,一是聚焦故鄉的懷鄉之作,二是愛情詩,三是書寫打工生活,他的近作依然書寫這三類題材。《老家的狗》《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就可歸為懷鄉之作一類,而另外四首,差不多都是寫作者打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老家的狗》用口語化的語言,記敘了老家的狗吃米酒渣醉死這件小事,平鋪直敘中,有對狗的懷念,有對家鄉深沉的愛,有家鄉凋敝的嘆息,題材尤其獨特,讀來親切,讓人感同身受。《一生是從出生的地方開始的》,標題本身就是詩眼,道出了本質、點到了要害。在這首詩中,弦河寫的並不是「故鄉」,而是對生存與死亡的思索。無論活著還是死亡,人一生從出生的地方開始,都要與大地發生聯繫,因而,弦河說,「一生是鋤頭和泥土的摩擦」。從出生到死亡,活著的意義不是在人世過完物理意義的時間,而是做一個真正的乾淨而純粹的人。因而弦河寫到「身上殘留的羊水需要身邊的人清洗/然後學著洗滌長大後沾染的汙穢//一生難得白白淨淨立於塵世/頭低下,便再難抬起」,這些句子閃亮而富有思想的力量,體現出弦河最近的創作正在向思想深處開掘。從近作看,弦河正在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態,還在艱難地嬗變。

最後談一談方李靖。之所以將她放在最後來談,是因為方李靖的寫作比其他幾位詩人更具難度。我感覺,方李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學院派背景,對外國詩人的閱讀、理工科的專業知識、標準的書面語表達等眾多因素雜糅交織、融會貫通,使得她的詩歌「知識分子」寫作的特徵異常明顯。無論是題材還是表達方式,方李靖的詩歌都迥異於其他六位詩人。她不像梁沙那樣,有著一眼就能看出的「女性意識」,雖然,她的詩歌語言有著綢緞一樣的細膩和質感;她不像馬曉鳴那樣聚焦鄉土,表達自己對鄉村的熱愛;她也不像子晨和樹弦,通過對底層和社會的關照來展現存在的思考,表現自己內心深處的種種心緒和體驗。我感覺,方李靖的詩不大注重意境的營造,她更注重細節的刻畫、節奏的舒緩和內部邏輯的整體和諧,她對事物的刻畫,既追求語言的綺麗繁複、靈活多變、富有質感,更追求整體的張力,凸顯詩的純粹性和暗示性。這樣的表達,最終抵達的不是情感,而是哲思,與情感抒發上的感染力比起來,她似乎更傾心於思想上的爆發力和殺傷力。最近讀到她的三首詩,幾乎都有這樣的特點。《空地上的腳手架》中,方李靖在對腳手架的刻畫上,展現了她的語言長板——她既有女性的細膩,更有機械一樣的精準。她用綺麗的語言為腳手架賦予生命,實際上是通過腳手架來寫一種存在的命運。「鋼架在一層層重複:/仿佛,一副發育中的肋骨/圍合成初具容積的胸腔,/空氣在其中節律地振蕩。//(會不會,有我肉眼不能看到的/氧化速度,催生更大面積的鐵鏽?/當風一陣陣穿透這具骨架,/他好像在試探呼吸的自由。)」在這裡,想像成為詩人對命運和存在的有力探測器,無論是「我肉眼不能看到的/氧化速度」,還是「穿透這具骨架」的風,其實都是一種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迴避的現實。接下來,詩人寫了自己童年時代搭積木,與搭腳手架巧妙形成了類比,並道出了謎底——「未完成的腳手架/他在我們的手中最先誕生,/也最早面對,那終將會被拆除的命數。」更為殘酷的是,「腳手架」無論是被臨時搭建還是臨時拆除,都是周而復始,只能「痛苦著,等待下一次的臨時組裝。」一種對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力之感油然而生。《哈特·克蘭》是一首向這位美國詩人哈特·克蘭的致敬之作。與哈特·克蘭的名作《橋》一樣,方李靖這首詩同樣寫的是布魯克林橋,通過對橋的描繪來寫這位詩人的命運。這位32歲投海自盡而英年早逝的詩人,長期窮困潦倒,加之有著同性戀傾向,精神壓力很重,最終在他從墨西哥回紐約的途中投海自盡。「水永遠會用尖利的牙齒去噬咬/過於鋒利的天空。一座橋/在我們共同的記憶中脫臼/無數條河流伸出破碎的利爪,楔入它/也楔入我。仿佛布魯克林橋拼盡一生/也要緊緊抓住一面鏡子」,在詩中,方李靖再次展現了她高超的語言天賦,多角度地對布魯克林橋進行描繪,並賦予一種命運感和沉重感,揭示一種與哈特·克蘭遭遇一樣的精神苦難。她對細節的精心捕捉和呈現,對詩意的深度提煉和挖掘,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深受感染,產生強烈共鳴。《身體與讚美詩》,副題為「for Mao Asada,假面舞會圓舞曲」,是一首寫給日本籍國際女子花樣滑冰頂級賽事冠軍淺田真央的「讚美詩」。方李靖用華美精緻的語言,描繪了淺田真央在賽場上的絕美風採。「仿佛每一次旋轉都是一次/車工的工藝:為那即將進入鑽石內部的光,/準備好朝向每個角度的路徑——//於是光進入鑽石就像技藝進入你的身體。」在詩中,方李靖深情地表達了對花樣滑冰女子的由衷敬意,她甚至將淺田真央比著荷馬史詩裡亞馬遜一族的女戰士。「所有令人驚嘆的女戰士/如今我只能在荷馬的詩篇裡/找到你們曾為勝利而練習了一生的技藝。/我最高的讚美是對美的眩暈,/我用全部的光追蹤那環繞你的軌跡。」如此漂亮的詩歌語言,如此至真至純的崇高讚美,方李靖的詩歌與淺田真央的滑冰技藝一樣,美得讓人眩暈。總體來說,她的詩歌學養豐富、思想深邃、文質兼美,值得品味。我非常迷戀她精妙的詩歌語言,冷靜的敘述方式,結構的整體張力,思想內涵的豐富多彩。客觀地說,由於自身學養的不足,尤其是詩歌理論素養的不足和對外國詩人研讀的欠缺,我仍然不能完全破譯方李靖的詩,以上這些解讀,或許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誤讀。

總體來看,石阡縣詩歌寫作有了良好的勢頭,放眼全市乃至全省,我還沒有發現哪個縣有像石阡縣那麼多的90後詩人,整體的創作勢頭好、作品質量處於較高的水準,有著值得期待的無限可能。有這樣一支新勢力的成長,我們完全可以認定,石阡縣的詩歌正在崛起,正以我們意料不到的速度和氣勢,迅速成長為貴州乃至全國詩歌森林中的一道旖旎的風景。

作者簡介

非飛馬:本名馬結華,土家族,1982年4月生於貴州印江。參加過全國青創會,主寫詩歌、評論,部分詩作入選《2007年度中國最佳詩歌》《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2011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詩歌卷)》等選本。著有詩集《愛的咒語》《像一片樹葉》等。貴州省作協會員,現居貴州銅仁。

精彩回顧

歡迎關注

貴州作家

文學貴州

貴州文房三寶

貴州作家·微刊

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

主管:貴州省作家協會

主編:魏爾鍋  

編輯部主任:黃山 

編輯:何衝 魏昉 蔡國雲

野老 老八 黃 勇

微信號:gzzjwx

投稿郵箱:gzzjwx@qq.com

相關焦點

  • 貴州作家·微刊|九位青年女詩人的詩和淳本的評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641貴州作家·百花園地嚴小妖的詩嚴小妖:1989年生,貴州人,金牛座,喜歡紫色,著有詩集《前面後面都好》。
  • 貴州作家·微刊|春節特刊·故鄉年俗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 【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601貴州作家·春節特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90後作家洪紹乾(筆若)作品研討暨讀者分享會在貴州貴陽隆重舉行
    其中,多家文學組織領導、公司領導及代表、讀者、粉絲、學生近50餘人參與了該次研討活動;據了解,該活動由貴州尚坤易通眾創空間主辦,貴州尚坤管理集團、貴州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貴州作家報》報社、筆若文學網、筆若詩歌網承辦。畢節作家網、貴州《打擾了陌生人》FM電臺、貴州今日黔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典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優亦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 貴州古樹王 綠色「活文物」|綠博園貴州展園貴州樹王館觀展側記
    以「山地公園省」著稱的貴州,因地處亞熱帶溼潤地區,氣候條件優越,地質構造獨特,造就了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加之貴州各族人民素有敬畏古樹、保護古樹的傳統,尤其是苗侗民族,把樹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不少千年古樹名木綿延至今,枝繁葉茂。不少古樹名木因久遠的樹齡及樹種的珍稀,堪稱古樹之王,構成了貴州鄉土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著貴州的歷史變遷,記載著貴州環境和氣候的演變。
  • 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作家數量達1750萬,網絡文學用戶達4.6億,網絡小說總量達到約2500萬部。 「寫什麼,怎麼寫?」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貴州大數據打造區域經濟「睛雨表」
    貴州大數據打造區域經濟「睛雨表」 貴州大數據打造區域經濟「睛雨表」 2017-07-04 16:50:13  來源:中國青年報貴陽、遵義、六盤水等在貴州地圖上「熱力不減」,貨物吞吐量也位居前列。 關鍵詞: 大數據   日前,在傳化智聯中國智能物流大數據(貴陽)中心的大屏幕上,正顯示著貴州地區物流的活躍指數。貴陽、遵義、六盤水等在貴州地圖上「熱力不減」,貨物吞吐量也位居前列。
  • 【貴州作家·其人其文】一個煙火氣十足的快樂作家
    《前程似錦》是道地的貴州小說,除了行文中漫布的方言,人物的性情,行為方式乃至舉心動念都是蠢蠢欲動的貴州小人物的縮影。我佩服何文精準的描述,如爬壁虎一樣絲絲入扣,而人物的內心脈動則可像他豢養的動物,可能一網打盡。等我再看到《岔路》、《老爸貴幹》,又深為何文的執著,不為利益驅動的平常心所感動,便利用朋友關係,四處介紹。惜乎那些名刊編輯大多被何文的方言限制,理解成了問題。
  • 貴州在哪裡
    「無論從雲貴高原的自然地理條件來看,還是貴州大部分區域原本就是雲南轄區的歷史來看,抑或是從民族多樣化的共同特徵來看,欲窺貴州之堂奧,必經雲南之門戶。」  最終,在反覆借鑑學術界概念之後,肖郎平將研究範圍定為狹義的西南,即雲貴和川西。並將這一區域命名為中國的「C形軟腹區」。
  • 貴州為什麼簡稱黔?有兩口千年黑鍋,貴州到底還要背多久?
    宋朝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詩人趙希邁被貶貴州,他從汴梁趕赴千裡之遙的貴州省,沿途寫下了對貴州山山水水的感慨:涉歷長亭復短亭,兼旬方抵貴州城。江從白鷺飛邊轉,雲在青山缺處生。趙希邁感嘆貴州山水之美,同時也感嘆自身被貶邊地之苦。這首詩是詠貴州的一首比較有名的詩。除此之外,還有一副詠貴州的對聯也相當著名。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江蘇山陽人李宗昉高中榜眼,被授予貴州學政的官職。
  • 貴州蘭展部分獲獎蘭花,隨便一株都是幾十萬,開花太漂亮了
    一年一度的國際蘭展在貴州舉辦,期待已久的獲獎蘭花,今天終於能飽眼福了,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中透草開中透花,特點是帽子大,花藝雙全,獲得貴州蘭展金獎。普通草開複色素心花,內捧緊扣開品好,獲得貴州蘭展特金獎。
  • 貴州舉行2020多彩貴州避暑旅遊和省內旅遊新聞發布會
    黃果樹龍宮喀斯特生態旅遊、荔波水上原始森林生態遊、銅仁梵淨山人與生物圈生態旅遊、湄潭鳳岡茶鄉休閒養生之旅、美麗鄉村農業觀光生態遊、民族村寨原生態民族文化遊等多條精心推出的經典生態旅遊路線,加上今年新推出「山水之美,放飛心情之旅」「夢幻奇特,身心舒爽之旅」「動感十足,探險健康之旅」「城市生態,便利養生之旅」等十條健康養生遊路線,讓您在涼爽的貴州擁抱自然,開啟別具一格「度假康養」之旅。
  • 集貴州礦產資源之大全!《中國礦產地質志·貴州卷》將出版
    這意味著一部全面總結貴州省礦產地質工作成果及區域成礦規律,為新時期找礦工作提供科學理論支撐、為政府部門提供礦產資源領域決策的參考資料、為地質工作者提供的工具書和為國民提供權威性的普及讀物即將出爐。 2014年,我國啟動新中國第一部《中國礦產地質志》的研編工作,研編內容包括各省、區、市礦產地質志,全國礦產總志以及全國區域成礦規律研究等三部分,每部分均有書、圖、資料庫及普及本,將匯集全國查獲的全部礦產資源及其開採利用的狀況,分析資源前景,並對找礦過程中獲得的豐富的找礦經驗和成礦規律認識進行階段性的總結。整個研編工作於2020年完成。
  • 為什麼說貴州是西部之光?貴州有哪些享譽全國的No.1
    多彩貴州山美、水美、人更美。近十年來,貴州在經濟發展上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一舉擺脫了貧窮落後的印象。貴州現在有太多的中國創造、中國製造享譽全國,今天小鵬有料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貴州這個西部之光是怎麼樣閃耀全國的?!
  • 貴州要辦「三疊紀」世界文化公園
    金黔在線訊 作為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的「重頭戲」,貴州古生物化石展也將隨年會一起開幕。5月24日,記者來到展會現場先睹為快。在現場,一具巨大的薩斯特魚龍化石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條魚龍長達15米,產於貴州關嶺新鋪,全球罕見。據了解,展品全部由承辦方之一的貴陽金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提供。
  • 貴州理工學院舉辦第六屆「創新 創業 創意」大學生學術科技節作品展
    日前,貴州理工學院舉辦第六屆「創新創業創意」大學生學術科技節作品展。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踴躍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和激勵青年學生勇於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自第六屆「創新創業創意」大學生學術科技節作品展組織實施以來,有14個教學單位積極組織報送16個科技創新類賽事。本次大學生學術科技展覽作品形式多樣,有土木工程學院的建築模型、機械工程學院的小型機器人、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的航模等作品在現場展出。
  • 貴州十大旅遊景點
    八山一水一分田,旖旎風光在貴州。貴州地處雲貴高原,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境內地勢西高東低,礦產資源豐富。貴州是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走在貴州你會發現處處是景,這裡是休閒養生度假勝地。有哪些景點值得一去呢?
  • 新書發布 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貴州省詩歌學會|貴州人民出版社
    本報訊 昨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貴州航空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_貴州職業學校
    貴州航空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貴州職業學校,學校以科學、良好的教學、管理模式教育好、培養好每一位學生,在組織教學、學生管理、校園安全、後勤保障等方面會不斷探索、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貴州重點公辦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 成考取得學籍後,合格畢業頒發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教大專文憑。
  • 貴州詩人南鷗新作《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致敬「天眼之...
    9月15日,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祭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據貴州作者南鷗先生介紹,本次分享會以紀念南仁東先生的書籍《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部作品出版首發的形式
  • 貴州龍,貴州的恐龍?
    貴州龍,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以為這就是發現於貴州的恐龍(化石)了吧?那麼,你只對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