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古樹王 綠色「活文物」|綠博園貴州展園貴州樹王館觀展側記

2020-11-06 用戶1151914672920072

以「山地公園省」著稱的貴州,因地處亞熱帶溼潤地區,氣候條件優越,地質構造獨特,造就了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加之貴州各族人民素有敬畏古樹、保護古樹的傳統,尤其是苗侗民族,把樹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不少千年古樹名木綿延至今,枝繁葉茂。

不少古樹名木因久遠的樹齡及樹種的珍稀,堪稱古樹之王,構成了貴州鄉土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著貴州的歷史變遷,記載著貴州環境和氣候的演變。這是大自然留給貴州的寶貴財富,是活著的綠色文物。今天,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腳步,走近貴州古樹之王,聆聽古樹名木的自然吐納,延續人樹合一的古老傳統,續寫綠色發展的時代華章。

這些古銀杏 到底誰是王

銀杏起源於2.5億年前,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裸子植物。貴州獨特的氣候與地理條件,滋養了眾多古銀杏,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銀杏樹,多在貴州境內。

長順「中華銀杏王」

在貴州盤州市妥樂鄉,600年樹齡以上的銀杏樹就有1000餘棵,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至今仍保留著「人樹相依」的樹文化,素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世界古銀杏之鄉」的美稱。

然而,最古老的銀杏樹並不在妥樂。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天台山有一株古銀杏,樹齡據稱已有4700多年,被譽為「中華銀杏王」。它由兩棵碩大的銀杏「老祖樹」和周邊無數棵高矮不等粗細不一的「孫子輩」枝幹緊緊包裹著生長而成,周長16.8米,樹高50餘米,需13名成年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樹冠遮地3餘畝;每年結果實3000多斤,單是掉在地上的銀杏樹葉就有千餘斤。

但「中華銀杏王」未必是真正的王者。據介紹,1993年,國家綠化委員會在全國的調查成果中,選出十棵古銀杏,最大的一棵就在貴州福泉李家灣。李家灣「銀杏王」高50米、樹圍16.1米,據當地人稱,已有6000多年樹齡,曾於2001年載入吉尼斯紀錄,被譽為世界最粗大的銀杏樹。

梵淨山紫薇王

紫薇樹,中國珍貴的環境保護植物,也稱之為百日紅、「痒痒樹」,輕撫一下它的樹皮,就會顫抖不止。

精彩的展覽吸引遊客打卡

觀展的同時,又增長了科普知識。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紫薇樹就在第五大佛教名山——梵淨山麓下的紫薇王保護園。「紫薇王」估測樹齡1380多年,樹高34 米,冠徑15米,胸徑1.9米。1998年被選入貴州省古、大、珍、稀樹名錄。因屬孑遺植物,科學界視為活化石。

「紫薇王」高大挺拔,筋骨嶙峋,每年脫皮一次,開花時花色紅白相間,朵大色豔,十分美麗。然而它只開花,不結籽,不繁衍,因而全國僅此一株。人們用「稀、奇、神、靈」來形容這株千年神樹。

稀:孑遺植物,絕無僅有;奇:樹一年開花三次,脫皮一次;神:種子落地不生,枝條嫁接不活,樹幹、樹葉均可入藥;靈:當地百姓和過往遊客奉之為神靈,香火旺盛。

「侏羅紀」最後的生命 ——赤水桫欏

桫欏,2億年前的一種高大木本樹蕨,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在地球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時期盛極一時,與大型爬行動物恐龍同生共榮。如今,恐龍早已滅絕億年,而在赤水的金沙溝,就有四萬多株桫欏躲過了地球上近兩億年的數次劫難,奇蹟般地繁衍至今。它們是「侏羅紀」最後的生命,也堪稱赤水植物王國最早的原住民。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角

1983年10月,貴州省人民政府組成「貴州省珍稀瀕危植物考察組」,深入赤水金沙溝考察珍稀植物——小金花茶。一位科學家因為內急而躲到溝谷邊小解,「不經意」地發現了一株奇特樹蕨。隨後考察組成員詳細地考察了這種樹蕨的特徵,確認這種植物就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桫欏,從而結束了赤水桫欏長期不為人知的歷史。

桫欏的發現轟動全國,赤水是國內和世界上罕見的桫欏天然集中分布區,被科學家譽為「桫欏王國」「桫欏的最後一塊避難所」。

貴州楠木王中王

楠木,俗稱金絲楠,中國特有的珍貴用材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金絲楠木質堅硬,經久耐用,耐腐性能極好,帶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蟲蛀。產於貴州等地的小葉楨楠,堪稱金絲楠中的上品。明清時期,金絲楠木為皇家所壟斷,將其作為御用之材,皇家的宮殿、陵寢、壇廟等建築多為金絲楠木製作。由於歷代砍伐利用,致使野生楠木資源近於枯竭。

在銅仁市思南縣,野生楠木儲量尚有15萬株以上,其中100年以上楠木古樹895棵,楠木古樹群15個,當地野生楠木數量之多、年代之久、分布之廣為中國僅有。其中一棵金絲楠木,巍然聳立在思南縣青槓坡鄉四野屯自然保護區內,高45米,胸圍8.92米,估測樹齡達1300餘年,冠幅南北長近46米,東西寬47米,被譽為「中國楠木王」,當地居民奉之為「神樹」。

貴州另一株樹齡更長的金絲楠卻低調得多。在都勻市石龍鄉甲壤村塘榜布依山寨,經都勻市林業部門調查,這一帶生長的珍稀瀕危野生金絲楠木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有108株。其中最大一株矗立於塘榜寨最前端,直徑3米左右,需7人圍抱一周,樹高80多米,樹幹胸圍約18米,樹齡約有1600多年。其樹質結實,樹形高大,主幹似擎天之柱,四季常青,成為黔南之冠。當地少數民族同胞自發組成義務護林隊不許任何人砍伐,默默守護著這片野生金絲楠樹林。

千年豆杉王

2014年10月26日,貴州黔東南州岑鞏縣客樓鄉下寨村,一株已有近兩千年樹齡的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紅豆杉被該縣林業部門發現。

這株紅豆杉胸圍5.85米,樹幹直徑1.86米,需5個成年人牽手才能合抱,樹高約30米,偌大的樹冠枝繁葉茂,如巨幅綠色傘蓋覆蓋了約500平方米的地面。經考證,這株「千年豆杉王」堪稱亞洲第一大紅豆杉。

這株「千年豆杉王」被客樓鄉的群眾尊為「風水神樹」,每年都要到樹下去燒香叩拜,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據當地林業部門走訪調查,在岑鞏縣海拔最高的客樓鄉境內還有千年古紅豆杉3株,大小紅豆杉總數在萬株以上,其中有兩個紅豆杉聚生群落,數量均在60株以上。

獨特的地理位置、潤溼的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當地群眾強烈的樹崇拜意識,是紅豆杉樹得以繁衍生存的主要因素。

古樹標本

千年「四球茶」

千年「四球茶」。處於世界茶樹原產地核心區域的貴州,是全國野生喬木大茶樹和灌木古茶樹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發現古茶樹達120萬株以上,其中200年以上的古茶樹15萬株以上,千年以上的古茶樹1萬餘株,最大的一株古茶樹,高達9米,冠幅9米,胸圍約1.7-1.8米,樹齡約3200年。這株古茶樹,正是「隱居」於普安縣青山鎮夜郎壩附近山中的「四球茶」古茶樹。

四球茶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茶樹品種。普安四球茶古茶樹是目前國內發現最為原始的、植株最大的古茶樹,是我國古茶樹的寶貴資源,在茶樹起源、演化和分類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除夜郎壩外,普安縣相關部門又在境內的江西坡、新店、雪浦等地相繼發現野生四球茶古茶樹居群,共有茶樹2萬多株,分布面積達上千畝。

更讓人震驚的是,1980年在普安與晴隆兩縣交界的雲頭大山筍家箐發現的茶籽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鑑定,確定為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萬年以上。

中國杉王的古今傳奇

中國杉王的古今傳奇。杉,在我國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常綠針葉喬木,又叫杉樹、杉木、沙木,樹高可達40至50米。

杉樹常見,然而古杉卻不常見。杉因生長迅速,樹幹挺直,在建築、木材加工等領域用途廣泛,因而是最容易遭受砍伐的樹種之一,這導致了古杉稀缺。正因為如此,生長在貴州習水縣東皇鎮太平村的一棵800年巨杉,在貴州眾多古樹名木裡雖然只是「小字輩」,但在杉樹圈裡卻是當仁不讓的「中國杉王」。

這棵古杉成名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中國多位資深林業專家考證,高44.8米,胸徑2.23米,冠幅22.7米,主幹材積84立方米。實為華夏之最,遂得中國杉王美稱,並載入中國農業資源規劃綱要和中國地名詞典。

中國杉王頗有傳奇色彩。相傳宋紹定六年春(公元1228年),將領袁世盟奉詔平播於此。為平息民族割地之爭,以神箭落地為界,倒栽一杉樹苗作為界牌。800年後,這棵杉苗成了中國杉王。

另據當地記載,1935年1月19日—3月2日紅軍轉戰黔北大地,中央紅軍在赤水河谷的元厚、土城、二郎灘及茅臺等渡口與敵作戰,四渡赤水。其間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兩次在杉王樹下小憩,這使「中國杉王」更增添了一種革命浪漫主義色彩。

(文/圖 黔南日報社記者 朱麗 劉江運 部分圖片來源於貴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航拍貴州都勻綠博園,園外停車一位難求,園內山水相依如畫卷
    這次到貴州自駕遊,因為路線設計的關係,經過了本不打算停留的黔南州都勻市。說到都勻這座城市可能很多外地的小夥伴都不熟悉,當然肯定也有愛喝茶的人知道都勻毛尖。來之前我對這裡也是除了毛尖以外沒有其他了解。到達這座城市以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環境非常好,街道錯落有致也很乾淨。
  • 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 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在貴州黔南閉幕
    依託貴州獨特山水資源,亭、臺、樓、閣、廊、榭多景觀薈萃,做到了生態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融合、交相輝映,對中國綠化博覽會「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的永久主題做出了貴州詮釋;是一次群英薈萃的綠色盛會。57個單位建設了56個展園,每個展園都集中展示最具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地域風貌,成為交流傳播國土綠化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的重要平臺;是一次民族團結的綠色盛會。
  • 綠博會在即,今天《人民日報》整版關注貴州黔南!
    順勢設計,妙用真山真水 綠博園展園內,園區中心山體之巔,高88米的綠博塔屹立,俯瞰大地;藍天白雲、綠樹紅花倒映於東湖水中,微風過處,波光粼粼,一幅湖光山色美景映入眼帘。 一步一風景,一眼一畫卷。「『順勢』是綠博園設計和建設的關鍵理念,就像給這裡的山水只做一個『微創手術』,用最小的代價去營造最美的景觀。」
  • 野性貴州 有問必答丨快看,綠博園裡的這種植物開得多燦爛,但你卻不知道它......
    、野生植物、野生石頭、野生空氣——解釋貴州野生的一切!綠博園十一月的都勻,天氣漸漸變冷,本來在秋冬季開花的植物就不多,綠博園裡的那些花兒也開始凋謝了。綠博園裡的木本曼陀羅綠博園裡的曼陀羅蒴果蒙汗藥可是武俠小說中不得不提的「寶貝」,不管《龍門客棧》還是《水滸傳》中都有關於蒙汗藥的描述,孫二娘那一碗酒喝下去,可能就要變成包子餡了。
  • 貴州十大旅遊景點
    八山一水一分田,旖旎風光在貴州。貴州地處雲貴高原,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境內地勢西高東低,礦產資源豐富。貴州是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走在貴州你會發現處處是景,這裡是休閒養生度假勝地。有哪些景點值得一去呢?
  • 貴州農博園:深挖農耕文化價值 打造農林景觀大觀園
    6月下旬,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綜合性農業旅遊示範園區的貴州農博園復甦跡象明顯,觀光大巴一輛一輛、南北遊客人來人往……貴州農博園負責人王需昌統計:今年以來接待的遊客數量已超過去年同期。
  • 貴州的大山裡究竟藏著多少「寶貝」?
    因此,桫欏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是已經發現的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攝影_何雄周春夏之交,風吹珙桐,滿樹白花,十分美麗,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命名為「中國鴿子樹」。
  • 貴州作家·微刊|貴州區域詩展之石阡篇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 【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582貴州作家·石阡詩篇編者按:千年風韻,百年新詩。為區域性展示貴州詩人風採及貴州現代詩歌創作成果,貴州作家·微刊開設了「貴州區域詩展」專欄,陸續對全省各縣(市、區)堅持創作的詩人及其現代詩歌作品進行集中展示。歡迎各地作協、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熱心人士積極參與!(組稿以縣為單位,每位詩者精選2至3首滿意詩作並附作者簡介及照片)。來稿請註明「區域詩展」投稿至gzzjwx@qq.com郵箱。
  • 我國貴州最神奇的樹,只開花不結籽不繁衍,全國僅此一株
    導語:我國貴州最神奇的樹,只開花不結籽不繁衍,全國僅此一株貴州的梵淨山上有一株很神奇的樹,這棵樹已經有1380多年的歷史,而且它還是貴州最神奇的樹,我們知道植物都會開花結果,進行繁衍,而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於,這種樹只開花不結籽不繁衍,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全國僅有著一株,大家知道是什麼樹嗎
  • 貴州文庫丨這些來自貴州的民俗,你聽說過嗎?
    作為我省重大出版工程,《貴州文庫》項目於2016年正式啟動,迄今已編輯出版貴州歷史文化典籍三批共52種239冊,涵蓋地方史料史志、時文公文、詩文雜著、書信日記、傳記年譜、文獻目錄學、題跋及民國人類學專著多個類別,數百年黔地文化傳承盡收其中。動靜特開設專題欄目「貴州文庫」,為您介紹這一系列來自貴州的傳世經典。  寨門土地、樹神、打戛……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
  • 天眼聚焦|這裡是貴州,探索不盡的貴州!
    3月18日起,《看,這裡是貴州》和《聽,這裡是貴州》兩組「到貴州·見不同」系列微紀錄片在天眼新聞等省內主流媒體陸續推出,通過中國著名歌唱家、一級演員閻維文,以及日本著名攝影師RK各自的視角,以音樂和影像的方式分別記錄了他們眼中的貴州。
  • 貴州省網絡扶貧公益廣告——「三綠一紅」貴州茶打出致富牌
    近年來,貴州大力推行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經濟快速崛起。如今,貴州綠水青山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要在保護青山,開展退耕還林的情況下,打好脫貧攻堅的硬戰,種茶成了兩全其美的選擇。貴州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溼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雨熱同季。
  • 貴州最佳旅遊線路,看網友的貴州靠譜的私人導遊和貴州旅遊景點
    貴州最佳旅遊線路,看網友的貴州靠譜的私人導遊和貴州旅遊景點上個月下旬我跟朋友到貴州旅遊了幾天,當時找的就是貴州導遊大阿哥帶我們玩的。我們本來是計劃自己玩的,看了幾篇攻略遊記後徹底頭暈了,像這些問題:貴州旅遊都有哪些必去的精華景點?大概要多少錢?玩多少天比較合適?
  • 貴州民間故事:稻子樹的傳說
    貴州的人文地理讓世界進一步認識貴州、了解貴州、走近貴州、關注貴州。   雲上烏蒙|獨家原創   貴州民間故事:稻子樹的傳說   開天僻地的時候,人們不會種田種地,只會採野果、打獵捉魚為生。種莊稼從田公、地母開始。
  • 綠色防控為貴州「乾淨茶」保駕護航
    綠色,是貴州茶葉的底色,更是貴州茶園的基本色。  綠色防控是貴州「乾淨茶」最重要的環節,也是確保茶葉質量安全最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大,貴州茶產業發展重點向質量提升轉變。  貴州不斷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要求,死守舌尖上的安全。
  • 貴州資源概況
    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現實經濟優勢明顯,是貴州礦業的主體,所創經濟價值高。截止至2007年底,貴州有41種礦產資源儲量排名全國前十位。在貴州發現的大量古生代的魚、龍化石表明,陸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現在這裡。此外,貴州還發現有舊時器時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興義人」文化遺址。貴州不僅是古生物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時期,牂牁國是貴州這塊土地上的大國之一,春秋後期夜郎國取代牂牁,日漸強大,今天,在貴州仍不難尋覓到夜郎文化的遺蹤。
  • 野性貴州 有問必答丨驚豔!這種像鵝絨似的植物,無濾鏡也美美噠
    這裡負責解釋貴州的野生動物、野生植物、野生石頭、野生空氣——解釋貴州野生的一切!其實蒲葦就是一種較常見的園林植物,在都勻綠博園裡就有,而且還種有不少,只怕你是相見不相識。綠博園裡的蒲葦蒲葦是一類禾本科植物,雖然喜歡溫溼氣候,但耐寒能力也很強。
  • 貴州百裡杜鵑
    遊客在觀杜鵑花之餘,還可以飽覽靈山、秀水、古樹、山珍、名藥。古樹名木有千年巨桑、杜鵑花王、御賜銀杏和沙江古刺楸等。百裡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喀斯特發育地區,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尤其是彝族、苗族的傳統節日--彝族年、火把節、插花節和跳花節等別具一格,令人神往;苗族的蘆笙舞、打鼓拳舞等原始古樸,神秘誘人;民族民間工藝--刺繡、蠟染、織布、漆器、服飾等獨具特色;水西特色美食宮保肉、騸雞豆花、黃粑等吊足胃口,令人垂涎;附近還有許多國家級名勝古蹟,如大方縣城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奢香夫人墓、奢香博物館,是紀念貴州西部開發先驅、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和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彝族文化的大型場館
  • 貴州龍,貴州的恐龍?
    貴州龍,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以為這就是發現於貴州的恐龍(化石)了吧?那麼,你只對了一半。
  • 這裡有一份觀展攻略請查收
    18位美麗的貴州姑娘歡迎大家來觀館啦「民族貴州」展廳內展示的龍船展現苗族龍船節這一民族風俗古生物王國——窺見貴州史前時代的生態面貌「古生物王國」展覽揭示了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的貴州生態面貌。以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為重點,幾大生物群的展示將一個罕見的史前海洋世界呈現在人們面前,可窺見生命的爆發及演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