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作家·其人其文】一個煙火氣十足的快樂作家

2021-01-17 貴州作家


我是先認識何文,再讀到他的小說的。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文學的黃金期行將落幕,我和一幫同齡人開始小說之旅,某種程度上也算趕了個晚集。當時,還有一些定期筆會,我也因此認識了省作協的工作人員何文。那時候並不知道何文會寫小說,只把他當成一個筆會的組織者。

何文長得很像陳佩斯,尤其年輕時,鷹鉤鼻,自然留長的捲髮,很自然就聯想到還不及變胖的「陳小二」。及至我因為寫作而調入文聯,與何文成為同事,才發覺何文不僅外貌有趣,內心也豐富異常——因為這篇文章,我想起了許多與何文有關的趣事,比如他堅決不學電腦,不用手機。前者只是自己的事,後者卻要連累他人。有一年中國作協在貴陽頒「駿馬獎」,身為東道的省作協,獨獨何文一人無法聯繫,領導急了,不得不勒令他立馬配一部。何文不知從哪兒借來一隻手機,會期一過,又還復原來,他的話,太麻煩啦!何文即使不是我平生所遇最傳奇的人,也算得上特立獨行!

何文另一個醒目的特徵是他的吃相。他有一副好胃口,不僅食量大,吃起來還吧嘰有聲,有人替他記數,有一次某地筆會,何文早餐共吃掉了主辦者兩碗牛肉粉,一碗餛飩,外加兩個雞蛋,一大杯牛奶。這份對食物的熱情常常會感染到他的同桌。我們私以為何文的激情,應當是他當知青留下的後遺症,因為他在當知青時常常餓飯,何文說那時最高興的事就是街上死人了——因為「甑子一開,不請自來。」雖然我們較他年輕十年,但對食物的態度總是自嘆不如。

酒足飯飽後,何文的聲線立馬加大,說什麼事都言之鑿鑿,比如某地某事如何,旁人說來總似商量,何文一說,卻板上釘釘。我的印象,何文罵起人總是痛快淋漓的,所以最好不要得罪他。

我囉嗦了一段何文的逸事,是想說何文的小說寫到究竟還是應了古人的話,文如其人。講一點何文的事跡,雖然不搞索隱,對理解何文的小說不無裨益。

讀何文的小說,如見其人,文字耿直爽利,情節跳脫傳奇。韓東當年在《芙蓉》組稿時,就上過類似的當,據此認定何文是個70後,向他索要照片,一看簡歷方才作罷。據說早年何文也嘗試過抒情,行文也很書面,原因是把喜歡的普寧等作家作為範本,但不知為何總是隔靴搔癢,不得要領。有一次前《山花》副主編黃祖康先生點撥,「一定要寫自己的東西!」誰知這句平常話,卻在何文這兒振聾發聵,立馬有了驗相。他恍然自己跟風不對,於是閉門數日,很快就有了發韌之作《前程似錦》。

這篇小說雖然在業內影響不大,但熟悉何文的朋友卻以為翻天巨變。我也是看了這篇小說,才開始關注何文。《前程似錦》是道地的貴州小說,除了行文中漫布的方言,人物的性情,行為方式乃至舉心動念都是蠢蠢欲動的貴州小人物的縮影。我佩服何文精準的描述,如爬壁虎一樣絲絲入扣,而人物的內心脈動則可像他豢養的動物,可能一網打盡。等我再看到《岔路》、《老爸貴幹》,又深為何文的執著,不為利益驅動的平常心所感動,便利用朋友關係,四處介紹。惜乎那些名刊編輯大多被何文的方言限制,理解成了問題。我常說國內寫小說的作家,用的方言最多的兩個人,一個是曹乃謙,一個就是何文。曹乃謙現在有諾獎評委馬悅然馬博士撐腰,別人只有遷就的份兒,何文沒這樣的靠山,寂寞是當然的。

何文最獨特的人生閱歷就是下鄉當過知青的那段時間,但此知青已非《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裡的正經知青。何文當的知青估名「後知青」,這些人不再務農,(據說一年收成才幾斤穀子),因為無法維持生計,他們不得不走街穿巷,到處遊走,各處打秋風,坑蒙拐騙。這是何文對底層生活景況體會最深的一段時間,也是他對各種騙術伎倆領略,甚至濫熟於心的時候。或許我們要感謝這段苦難,它多少有些高爾基在伏爾加河上流浪的影子,於是我們能夠看到這些快心的故事,各色鮮活的小人物。但我仍要提醒一下,這些人物可能僅僅只是何文的趣味所在,而非他的人生必然。這句話絕非多餘,很多人還是習慣把作者與主人翁等同起來,以為這就是作者的歷史,當然這種效果也從側面說明,何文的小說是何等的「真實」。

何文的小說幾乎通常都有一個模式,它的核通常很簡單,人物一男一女,至多兩男一女,兩男中也有強男與弱男之分,他們大多很年輕,最大也不超過三十歲;故事背景與外界是獨立的,航班停運的小島,一家低檔次,伸手不見五指的鄉村旅店,再不就是破爛卻井井有條的百姓家;時間也多數選在黝暗,恍如夢境的晚上。

事情通常由弱男挑起,由於利比多的作用,他靠近那個為他吸引,且渾身散發母性的女性,企圖佔小點便宜,或者僅僅要點溫暖。女人則拿腔拿調,裝模作樣,如有強男在場,則會被挑唆,讓弱男吃一些身體上的虧……

寫到這兒,我忽然又想起何文早期也走過情感路線——為什麼現在他的小說裡,感情因素已經被肢解得幾近為零?全然已被欲望,和欲望的戰鬥所替代,難道說何文的理解中的情感交流已經是戰鬥?而文中女性雖也妖嬈風流,卻多半勢利成性,近乎迂痴……我不忍想下去,是什麼在促使何文在執意這種重複?

弱男於是使出渾身解數,不停地抖機靈,利用各種場景,製造麻煩,製造懲罰,懲罰強男,也懲罰痴女。潑水溼衣服,衣服丟到外面雨篷是何文愛用的細節,(包括一些方言的使用,我曾經提醒過,但對這些何文基本是不聽的)。如果抽出何文小說的一個模式,那就是戰鬥,抽出其中的一個詞,就是懲罰,這是智力較量,智力的勝利,「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這句古訓在何文的小說中獲得濃厚的體現。當然這種勝利是何文給予的,所以與其說是弱男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何文自己的勝利。當然,獎勵通常又很吝嗇,勝利者弱男仍然會與痴女分道揚鑣,且常常一無所獲……

有一段時間,國內忽然間時興起所謂的底層關懷,進而有人提出所謂的底層寫作,作家們紛紛把注意力投射到拾荒者、乞丐、流浪漢、妓女弱勢群體,最後再給予他們以同情心,留下一個亮色的尾巴。這種風氣愈演愈烈,連一些大作家也不能免俗,紛紛為關懷生拉活扯,強編硬造,評論家李敬澤在一次發言中不得不提醒,「至少你不要這麼輕易地就『關懷』了!」

但我想,如果真有所謂的底層關懷,那也應當是何文的這種。至少他的眼光不是俯視,而是平等,是參與其中,感同身受,同喜同悲的。我想以何文的閱歷和能力,找幾個苦情故事,寫幾個苦難作品應當並無難度,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走這條討巧的路線,而是全然聽憑自己內心的需要,創造一個全新的心靈世界。當然那個世界的尺度是非常規的,那些人物,似乎生來就是灰暗、貪婪、惡俗的族類,註定就要來挑戰我們的道德底限和承受力。

我曾經和一位老師討論過何文的小說,當時下過這樣的結論:「一百年後,貴州能剩下的大概就是何文的小說!」當時這麼說可能發過一點狠心,現在回想,這是我的真實感受,我願意為這句話負責。

小說作坊欄目中的幾篇小說,不僅是何文作品的一次匯總,也是他寫作秘密的一次展示,當然,我們也可從中看到作者刻意的求變,以及這些篇什之間某種微妙的遞進。至少在我看來,何文的小說又有了進步。比如《人相》,雖然延用弱男智鬥痴女的套路,但小說情節更見起伏跌宕,方言的運用也更為傳神準確,尤其是,結尾處陡現崢嶸,似神來之筆——小吃店的老闆竟然就是七點半上床,行動不便的叔叔!痴女更對叔叔言,我沒有背叛你吧?這一次是弱男受到的是「叔叔」的懲罰。打個比方,就好比鐵砂掌高手,一路剛猛的拳路裡忽然間有了一股柔勁——《人相》也因為這個意外,忽然有了一種寓言氣質。何文化實為虛,讓這個故事的格局猛然間有了一個大背景……

有一點何文是沒變的,他仍然酷愛戰鬥,酷愛青春,這兩樣和起來就是一個紅塵世界。《另一邊》雖然寫了一個貌似老知青故地重遊,與情人重敘舊好的故事——但何文的重心,顯然還是想探討同行的侄子,和姨父兩代人對此事由於認知不同造成的那層緊張。敘述者「我」應當不滿二十歲。中間有我們熟悉的各種小伎倆,也有何文喜歡的,不時出現的討價還價,但這些都在末尾「我」內心升起的疑惑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我」顯然贊同姨父離婚,但他走向新生活的努力,為什麼在結尾全部化為烏有?讀到此處至少我同敘述者一樣都有些無明的感傷。

「百鍊鋼化繞指柔」,何文的小說較之過去,已獲得某種難得的靈動,這種悄然發生的進步,應當引起何文小說的愛好者,以及專門從事貴州小說研究的朋友們足夠的重視。


何文:作家,貴州省作協副主席。

謝挺:作家,《山花》副主編。


每天上下班從作協門前經過,瞄一眼就知道何文在不在。

何文如果不在,中午幾個人一起出去吃飯,明顯地感覺沒那麼熱鬧了。說起吃飯,總是我們明天幾個先去點菜,等到開始上菜了,打個電話過去,何文才會姍姍來遲。無論這是個小毛病,還是他特有的一副派頭,反正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是真的,一起去採風或者參加筆會什麼的,當一條大紅布幅橫在眼前,上面寫著歡迎什麼作家蒞臨之類的字樣,環顧左右,你會發現似乎只有何文像個作家。他那副一以貫之的造型和款式,頗有藝術家氣質,出現在這種場合再恰當不過了。話又說回來,一到中午,何文可能會更忙一些,比如有人事先約好了,從市縣趕來作協辦個會員證什麼的;或者一個哥們吃飽了找上門來,倆人越聊越來勁兒,以至於耽誤了吃飯時間。倘若是在單位食堂吃了午飯,且無人造訪,何文不是關門休息了,就是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這時候也許樓道裡太安靜了,我們在編輯部趕著編稿子,猛然間聽到了何文的聲音——不曉得跟什麼人通話,也聽不清談話內容,只覺得他一個人在那裡談笑風生,甚至搞得整幢樓都沸沸揚揚的。

何文是個快樂的人,從某種角度上看,他也是個快樂的作家。我們聽人說過,何文當年是個時髦人物,屬於最早一撥兒穿喇叭褲的人,而且是一條極其誇張的果綠色的喇叭褲,褲腳直徑一尺二寸。如今他跟時髦幾乎沾不上邊了,儘管還是那副幾十年不變的好身材,卻總是一成不變的休閒裝束,只不過穿出了他自己的風格而已。似乎也是一種風格,大概一兩年之前,何文從不摸電腦,不會上網,最不可思議的是,他連手機都沒有。一個沒有手機的人,有時真令人頭疼,萬一有什麼要緊的事,萬一他不在家也不在辦公室,管你天王老子都別想聯繫上他。有時為手機的事,領導和群眾對他都很不滿意,但也無可奈何。說到何文的快樂,據我所見多半是在小飯館,幾個人在一起,喝著小酒聊天的時候。大家東拉西扯,聊著聊著就讓何文搶了先機,霸了話語權。當然也是閒扯,比如他說起北京的秋天,說起他在蘭州的黃河邊上和當地作家喝酒的情形,或者說起一部外國電影,諸如此類,關鍵在於他那股打心底湧現的快樂勁兒,把一切渲染得美倫美奐,大放異彩。

更早前我就領教過,何文是一個聊天高手。此前我倆不是很熟絡,只是見面打個招呼而已。那一次,因為一個散文詩筆會,我們去了貴定的洛北河。連日的陰雨天,住在河邊簡易的木板房裡,開會和吃飯得坐船到對岸去。那天上午我從會場溜出來,遇見何文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正對著煙雨朦朧的河水抽菸發呆。我溜出來也只是想抽支煙,沒想到倆人一見面就聊了起來。現在想來都奇怪,自始至終,我們都在聊餘華的《活著》,就像看電影一樣,把這部小說從頭到尾溫習了一遍。我也喜歡這部小說,純屬難得,還曾為裡面的一些情節落過淚。印象中,好比一場兩個人的賽詩會,你出上句,我對下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往往是我出上句,他不止對下句,而是把整首詩都背了下來。最終結果,自然是何文贏了。這部十二萬字的小長篇就好像是何文新手寫的,他如數家珍,每一個人物都非常熟悉,甚至任何一個細節都可以活靈活現地複述出來。儘管對這些我也記憶深刻,但差就差在沒有何文那份充滿激情與自信的敘述能力。

和聊天一樣,吃我們也吃不過何文,前提是他喜歡吃的東西。那幾年好像都過得既輕鬆又鬱悶,喜歡湊在一起,通常是在文聯附近那家小飯館。長期以來,對這家小館子我們極度不滿,戲稱其為某某大酒店。他家的盤子又小又淺,淺得幾乎成了一塊平板,而且是隋圓形的,大小僅夠盛一條大一點的鯽魚。加上菜的味道也不咋樣,因此每上一道菜就會有人數落幾句。算我們犯賤,再怎麼不滿仍然照吃不誤,只不過是圖個方便,省點錢罷了。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家冬天生了火爐,可以一邊吃著小火鍋一邊烤火。菜真的乏善可陳,除了隅爾有的手工水餃。一旦有水餃,你得盯緊點,否則一不留神極有可能被何文幹掉大半。要知道,何文對他感興趣的東西,所投入的熱情,無人可比,下手又快又準。這裡不得不提到西瓜,因為時不時地就會有人提起這事。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飯,老調重彈,這時有個傢伙站起身,雙手比劃著捧起起一塊想像中的月牙狀的西瓜。只見他「刷」地一口下去,從這一端刷到那一端,剎那間就只剩一塊皮了。後來我發現並沒有這麼誇張,親眼所見,同樣一塊西瓜,同等時間,也許你吃了一塊,何文只不過才吃了三塊。

記得省文聯當年曾有個「青年文藝人才培養工程」,資助幾個人出版一套文學叢書。通知早發了,而且一路發到了縣裡,何文對此竟然一無所知,直到徵稿截止的前兩天,他在我們辦公室才聽說這事。何文寫了那麼多年的小說,而且還被韓東這樣的行家看好過。可惜陰差陽錯,韓東不再主持那份文學期刊,也就沒把何文推出來。在公費出書比較容易的年代,何文一次也沒輪上,眼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好歹你給他說一聲啊!問題出在哪?沒人說得清。何文緊趕慢趕,趕在評審會召開之際,把整理好的書稿《走過四季》交了上去。這套叢書有六本,我和何文都很幸運,一人出了一本薄菲菲的小說集(按規定,不得超過15萬字)。這裡順便說一下,還有一本小說集是羅漠的,這傢伙當初想放棄,擔心評選只是走個過場,也許有什麼貓膩在裡面。說實話我也沒信心,覺得在某種現實下,一切皆有可能,無論多麼噁心。但我還是要給羅漠打氣兒,我說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參選,至於評上評不上,那是別人的事。似乎就是這樣,我們都不是走市場也混不進主旋律的作家,寫作完全出於個人的興趣和內心的需要,只管埋頭寫就是了,管他最終能有個什麼結果。

何文的小說我讀過一些,還編發過幾篇,讓人感覺寫得輕鬆愉快,妙不可言。印象很深的一篇,故事大概發生在三十年前的鄉鎮,有一條河,有個小碼頭,幾個身份背景有點模糊的小混混,其中有一女的,幹了什麼偷雞摸狗的勾當,一會翻牆跳窗,一會又化險為夷,非常精彩。關鍵是那饒有味道的貴州方言,被何文用到了極致。你會覺得他一點也不裝模作樣,不會投機取巧,抑或玩深沉,玩主流,最終玩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何文的小說率真,率性,仿佛一個天性快樂的人,既興奮又自信地講著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一如幾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講得風生水起,活色生香。當然,這種既輕鬆又順手的狀態,一方面讓人羨慕嫉妒恨,一方面又讓人擔心,有沒有可能忽略或漏掉了某種稍微厚重一點的什麼東西。也許是我挑剔,而且瞎操心,反正我一直等著何文再上一個臺階,進入某種更佳狀態。看何文的小說,謝挺要比我厚道多了,他一本正經地說過,若干年後,我們這些人最後能留下來的,說不定就是何文的作品。的確如此,有時我感覺何文距此只一步之遙,就差一口氣了。


何文:作家,貴州省作協副主席。


楊打鐵:作家,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花》雜誌編審。



相關焦點

  • 貴州作家·微刊|貴州區域詩展之石阡篇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 【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582貴州作家·石阡詩篇編者按:千年風韻,百年新詩。為區域性展示貴州詩人風採及貴州現代詩歌創作成果,貴州作家·微刊開設了「貴州區域詩展」專欄,陸續對全省各縣(市、區)堅持創作的詩人及其現代詩歌作品進行集中展示。歡迎各地作協、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熱心人士積極參與!(組稿以縣為單位,每位詩者精選2至3首滿意詩作並附作者簡介及照片)。來稿請註明「區域詩展」投稿至gzzjwx@qq.com郵箱。
  • 美女作家與文學公牛:一個是「肉色」 一個是智慧
    四川文藝出版社的「公牛書系」其鮮明的風格和高雅的「書相」頗為引人注目。第一輯四冊即東西的《我為什麼沒有小蜜》、鬼子的《遭遇深夜》、墨白的《事實真相》和汪的《孤獨與激情》。這是一個文學公牛的方陣。這套叢書的雄性風格,便是由「公牛」們決定的。  「公牛」是創造力的象徵,是雄性剛毅的象徵,是勇猛善戰的象徵。
  • 方舟子質疑作家蔣方舟文章為其母代筆
    蔣方舟(資料圖)央視網消息  與青年作家韓寒「代筆」的口水仗還未結束,7月31日,「打假鬥士」方舟子又發微博公開質疑蔣方舟作品《白字先生》為其母親、作家尚愛蘭代筆。31日下午,「打假鬥士」方舟子發布微博稱「南方報系捧出的另一個文學」天才「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並在南都開專欄、11歲出版長篇小說)在剛出道不久就被多位網友證明過是其母親、作家尚愛蘭的代筆,幾年前她破格被清華錄取時又被證明了一次。證據眾多而確鑿,較強的證據之一是尚愛蘭寫的和以蔣方舟名義發表的文章有大量的雷同,寫穿幫了。」
  • 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作家數量達1750萬,網絡文學用戶達4.6億,網絡小說總量達到約2500萬部。 「寫什麼,怎麼寫?」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另類青春作家又將掀起一個文學叫春時代
    目前,在網絡各種BBS與博客上,關於這份「性禮物」的討論層出不窮,有人繼而悲觀斷言,少年寫作已經成為作家們的集體意淫。  這是一隻情色成分十足的「孔雀」。小說講述了一群大學生畢業後殘酷而快樂的生活。幾個一起成長的好友四處尋愛,有人為愛死去,有人為愛受傷。「80後」的這批人,在作者筆下似成為一群無目的享受性愛的孌童。性派對、同性戀等先前少年寫作的禁區,被一一打破。
  • 閱文需要感性,網絡作家需要理性
    在這次事件中,早期閱文明顯缺失的,恰恰就是感性的一面。閱文旗下810萬網絡作家,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也就1000人(根據紅星新聞的報導),金字塔頂端的「白金」「大神」作家也就428位。這些人可以說具備了基本的商業意識和習慣,主要交流方式可以放在談判桌上。
  • 作家李敖,自稱其字是「最後的文人書法」,真實水準到底如何?
    在《李敖語妙天下》某期脫口秀中,他曾於眾中漫言,自述其字,是等級最高的「文人書法」,充溢著文人氣和書卷味,非一般書家所能為,只有那些讀書破萬卷的大家才寫的出來。他如此自詡說:「我是一個中國最後一個文人,那種會寫好毛筆字的文人。我有書卷氣,現在人寫的毛筆字,不是毛筆字,是用帶毛的筆寫字,所以亂搞一氣,那怎麼是毛筆字?」
  • 當AI與人類科幻作家共同創作,其意味遠不止一部作品那麼簡單
    從操作層面看,人類作家們與模型的交互十分簡單,只需要給定場景與人物關鍵詞,AI 就能自動生成幾個段落供作家們選擇。人類作家可以在其基礎上進行修改,而後 AI 將在經過修改的前文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創作,如此往復,完成人類作家和 AI 的「共同作品」。
  • 貴州作家·微刊|九位青年女詩人的詩和淳本的評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641貴州作家·百花園地嚴小妖的詩嚴小妖:1989年生,貴州人,金牛座,喜歡紫色,著有詩集《前面後面都好》。
  • 阿根廷眾作家論馬拉度納,塞薩爾·艾拉被迫闢謠
    多位阿根廷作家表達了對他的看法。    「迭戈在我心目中遠遠超出了一個偶像,或一個傑出的足球運動員,或一個反抗強權的戰士。他是我的親人,是從小就在我生活裡的人。」作家塞爾希奧·奧爾京(SergioOlguín)告訴美洲通訊社,「他不能死,也不該死。」
  • 90後作家洪紹乾(筆若)作品研討暨讀者分享會在貴州貴陽隆重舉行
    其中,多家文學組織領導、公司領導及代表、讀者、粉絲、學生近50餘人參與了該次研討活動;據了解,該活動由貴州尚坤易通眾創空間主辦,貴州尚坤管理集團、貴州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貴州作家報》報社、筆若文學網、筆若詩歌網承辦。畢節作家網、貴州《打擾了陌生人》FM電臺、貴州今日黔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典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優亦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 貴州作家·微刊|春節特刊·故鄉年俗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 【貴州作家·微刊】以展示貴州作家創作成果、關注文學新人、多視角反映貴州文學生態為己任。每周一、三、五更新  NO·601貴州作家·春節特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張莉:一個作家的重生——蕭紅與中國當代文學
    他是一個漂亮溫和的年輕人,我一看就很喜歡他。」(《鄉村舞會》)「在庫委,我每天都會花大把大把的時間用來睡覺——不睡覺的話還能幹什麼呢?」(《在荒野中睡覺》)。「我聽到房子後面的塑料棚布在譁啦啦地響,帳篷震動起 來。不好!我順手操起一個傢伙去趕牛。」她的開頭總是那麼直接和自在,是屬於年輕女子獨有的天真之氣,自然、率性,而非矯揉造作。這讓人不知不覺想起七十年前的蕭紅。
  • 作家方方「武漢日記」走紅,震撼多少人心!
    大家也知道,最近武漢當地火了好幾篇讓人啼笑皆非的文章。 面對疫情,某些作家的腦洞真是大到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武漢不全是這樣的文字工作者。 今天就要介紹一位疫情良心作家。
  • 聊聊閱文2020年的新晉大神作家
    「2020閱文原創文學白金作家及大神作家」名單在前段時間更新了~很多書友留言讓我聊聊~既然如此,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吧~對了,私貨時間有條網文行業的重磅消息~正式開始之前,需要知道的一些背景知識:1.這是閱文家的榜單,會覆蓋起點,創世,雲起,紅袖,小說閱讀網這些旗下原創站的作者,不會涉及競品家的作者,簡單來說,就是中文在線,縱橫,掌閱,阿里文學,刺蝟貓
  • 德國知名作家克萊因:寫日記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怎麼才能讓自己快樂起來?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寫日記!德國知名作家斯特凡·克萊因2日在英國切爾特納姆科學節上說,快樂和外語一樣,是一門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的技能,而掌握這門技能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寫日記,當然,是要記下每天讓你高興的事。克萊因說,義大利心理學家喬瓦尼·法瓦先前一項研究顯示,寫日記的確能讓人高興起來。
  • 閱文起點大學「職業作家訓練營」第一期開班,血紅任特邀導師
    上海市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和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閱文起點大學教務長楊晨出席;閱文集團白金作家、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網絡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長血紅擔任特邀導師,近三十位籤約作家入學,作為首批學員在未來進行為期三天的網絡文學寫作相關課程學習。 據悉,閱文起點大學自2020年11月20日宣布成立起,便備受行業矚目。
  • 漫畫作家富豪榜周洪濱居首 日本作家中國吸金忙
    今年「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一共由主榜單中國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漫畫作家富豪榜及外國作家富豪榜三個子榜單組成,這四大榜單最終呈現的結果中,讓吳懷堯感到震撼的是網絡作家富豪榜。  據吳懷堯介紹,每年制榜工作從年中就開始籌備了,他和他的團隊會去全國各地的書店做實地採樣調查,最後採訪出版人、作家,面對面深入溝通,一項項核對數據。
  • 美女作家七英俊 擔任小花仙手遊劇情架構師
    《小花仙》手遊今日再度公開超級玩家團的新成員——知名網絡作家七英俊。七英俊畢業於全美文理學院排名前20的漢密爾頓文理學院,畢業回國後開始創作,現今是中國作家協會90後一代的佼佼者,其作品向來以腦洞清奇而著稱,正因如此,《小花仙》手遊特意邀請這位學霸美女作家擔任劇情策劃,希望以她豐富的創作經歷和魔性的腦洞,為拉貝爾大陸增添新的色彩。
  • 「作家抵制川普」:阿特伍德等千餘名作家已加入行動
    截止至9月7日,在官網籤名參與該運動的作家達到了1304人,已經上傳視頻的作者有79人,其中包括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知名作家。 9月5日,「作家反對川普」運動的官網更新了最新的活動進展,由搖擺州北卡羅來納州的兩名作家吉爾·麥考克爾(Jill McCorkle)和吉林·詹森(Jillian Johnson)主持的一次討論在線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