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與文學公牛:一個是「肉色」 一個是智慧

2021-01-09 搜狐網

  四川文藝出版社的「公牛書系」其鮮明的風格和高雅的「書相」頗為引人注目。第一輯四冊即東西的《我為什麼沒有小蜜》、鬼子的《遭遇深夜》、墨白的《事實真相》和汪的《孤獨與激情》。這是一個文學公牛的方陣。這套叢書的雄性風格,便是由「公牛」們決定的。

  「公牛」是創造力的象徵,是雄性剛毅的象徵,是勇猛善戰的象徵。面對所謂「陰盛陽衰」的文壇,「公牛書系」推出的幾位作家,都是屢次掀起衝擊波的實力派男性作家。他們的作品,與「美女作家」形成一種對極。與「美女作家」的文字相比,這是一種絕對迥異的風景,是一個絕對的醒目的視界。如果說,讀「美女作家」的作品,你醒著的感官可能處於亢奮狀態的話,那麼,閱讀文學公牛的作品,也許可以啟開你某些沉睡著的感官。天地乾坤,黑白陰陽,合二方能為一。讀罷「美女」讀「公牛」,猶如吃罷甜點之後喝黑咖啡,從美麗花園來到原始森林,告別迷離夢境潛入混沌深海,繾綣小橋流水之後渴望疾風暴雨……

  聽說出版社編輯在策劃圖書選題時,在宏觀和微觀方面都頗費周章。所謂「宏觀方面」,大概是指整個圖書市場而言。中國的圖書市場自八十年代末出現萎縮以來,現在已經逐步復甦。經濟書籍熱了一陣之後,文學類圖書開始出現某些春天的景象。「公牛書系」正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製作出版的。而在所謂「微觀方面」,我想,在「美女作家」們燥熱了一陣之後,文學出版必然會出現一個新浪潮,「美女作家」的對極必然應運而生。「公牛書系」穎悟了這個先機,邀請鬼子、東西等在文學上屢獲大獎,又在電影和電視創作上戰績不俗、知名度頗高的作家首批登場,因此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為是與「美女作家」的作品聯繫起來談論,一個問題就總是迴避不了。這就是那個仍然敏感的話題——文學中的性描寫問題。的確,某些作品的性描寫完全在「藝術」的範圍之外,但又硬要自詡為藝術。實際上,這樣的「性描寫」只能說是性本能的反應,而不能說是藝術地描寫了的性。「公牛書系」中當然也有性描寫,但它們與為性而性的描寫判然有別。有何不同﹖我想先舉一點姊妹藝術的例子來談談。比如世界電影中的帕索裡尼,表面上看他影片中性的表現比較多,但細究起來,準確地說,他的影片實際上表現的是性的死亡——「與其說是對情慾的歌頌和讚美,不如說是對情慾的葬禮和輓歌。」路易·馬勒說:「我在影片中表現了混亂的性關係,觀眾看這些影片往往很刺激,但短暫思索之後又馬上說:「這是可恥的。」還有一些十分耐人尋味的例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本來有一場床上戲,刪去以後,觀眾雖然看不到任何性愛場面,但卻仍說這部電影「如此性感」。而在十分重視商業性的好萊塢影片中,《英國病人》的激情戲雖然發生在密室中,但卻是穿著衣服的。導演安東尼·明奇拉說:「我至今仍認為那是一場美妙的激情戲。」在「公牛書系」中,這些男性作家在描寫性的時候,應當說是既大膽又著眼於藝術的探索,既開放又有藝術的節制。《事實真相》中的幾篇如《模擬表演》、《夏日往事》等,可以說都是以「性」為母題來結構作品的,但是,除了性本身外,或者說在性的背後,作者墨白所揭示出的東西,遠遠超乎其上。

  用情感寫作,是一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男性作家們的情感往往比較「堅硬」,能讓他們動情的人和事,寫出來往往能感動更多的人。一般說來,男性作家忸怩作態的可能性相對要小些(這樣說,並不是要貶低女作家,誰都知道中國有優秀的女作家和女性作品),他們在自己的情感驅動下進行選材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與女性作家形成區別,即便是同樣的題材,不同性別的作家也絕對會有迥異的處理。在這套書中,鬼子的情感目光集中在他的「瓦城」、「瓦」;東西卻有他的福克納式的南方;中原大地上的墨白,情有獨鐘的還是他的「潁河鎮」。無論是「鬼魅之氣」時現民間的南方,還是曾為中華文明中心的中原大地,男性作家們再現於筆端的,都是經過他們的情感過濾之後的獨特呈現,而這種呈現的字裡行間又浸透著他們的情感。

  墨白的《事實真相》中糾纏不清的是生活在最底層者的情緒與思緒。他小說的主人公大都是民工,從「潁河鎮」走向城市的打工者。現代文明尤其是商業文明的巨大衝擊,使傳統的文化格局和生活方式面臨崩潰的命運。墨白的人物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場的,而墨白是以「敘述我身邊的那些忍受著生活苦難和精神苦難的底層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為創作初衷的。由此一端,也可以想見情感在他作品中所佔的分量!可以說,墨白以他的勞作,開闢了「打工小說」的新生面。鬼子的《遭遇深夜》更是如此,幾乎每一篇都是對讀者的情感重擊。他的雖經精心編織卻又讓生活的原生狀態絲毫無損的故事,他那些浸透著庸常生活的無奈和傷痛的人物,以及作者靈魂與之共舞——顫慄、嘆息、咀嚼、思索和吶喊的情感,尤其在人物以那種不可預測的戲劇化方式走向死亡的時候,讀者不能不受到強烈的震撼。在《孤獨與激情》中,汪對自己筆下的知識分子有著複雜的情感。他們想改變生活但最後被生活所改變,甚至成為「多餘人」,汪雖然對他們時而冷嘲時而熱諷,有時直逼靈魂地進行拷問,但他的字裡行間總是隱含著絲絲縷縷的溫情。

  與「美女作家」的又一區別,是「公牛書系」作者的「用智慧寫作」。如果說人生智慧和文化智慧是小說創作的底蘊,那麼,直接作用於創作實踐的,則是作家的「小說智慧」。「小說智慧」是作家對生活的藝術感悟,又是作家經營匠心的綜合呈現。

  魯迅文學獎得主——東西的小說智慧,集中地表現在他善於將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多種異質的創作方法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形成同構。評論家馬相武形象地將東西喻為「『東扯西拉』的先鋒」,並說東西本人是一個多種創作主義的矛盾體。這也許是作家東西本人也認同的一種評論。我想,正因這樣,東西雖是十足的先鋒作家,但他的作品並不像別的先鋒派那樣令人感到晦澀難懂,而總是讓讀者有一種發現的快感。我想,東西小說智慧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結構的機智。亨利·詹姆斯曾說:「小說之所以存在,其惟一理由就是它致力於再現生活。」同時他又指出,小說「乃是作者個人對於生活的直接印象」。東西可謂深諳此道,他正是通過結構的機智,使自己的作品既再現了生活,更表現了自己對生活的直接印象。也就是說,再現生活是其作品的形,而「直接印象」是其作品的魂。讀《肚子的記憶》,當你為最後的發現而激動的時候,你不能不為作者結構的機智而拍案叫絕。再說《反義詞大樓》吧,為了表現自己的「直接印象」,東西融合了荒誕、抽象、正話反說等等手法,以不長的篇幅營造一個陌生化的環境,當讀者剛剛覺得經歷一種「超驗」的時候,幾乎就在同時,那「超驗」便轉化為「體驗」。

  如果要成為一家有影響的文藝出版社,那就應當每年都出版多一些的「正宗」文學作品。從讀者的閱讀情況來看,中短篇其實應當是主流。現在的人們都處於快節奏的生活之中,就連我們這些所謂「搞文學」的人,讀一部長篇都要鼓足多大的勇氣、下定多大的決心才行,更何談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奔忙的人們!據我看到的一些資料,國外的讀者,其實閱讀最多的也是中短篇作品,國外的出版業也以中短篇賺錢的居多。我相信我國的出版業也會有這樣的一天的。但這一天不能等,要創造。學者、詩人龔明德先生有首小詩可以引在這裡:「如果花兒要等春天來了它才開/如果春天要等花兒開了它才來/那麼/春天永遠也不會來/花兒永遠也不會開」。再說,高雅的閱讀興趣,讀者的選擇品位,確實是需要培養的。培養閱讀趣味的惟一途徑,就是閱讀趣味較高的作品。「公牛書系」當屬這一類圖書,而且,它又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還是舉例說明吧:東西是一位南方作家,他的寫作深受美國南方作家福克納的影響。與福克納比較,東西的作品很好讀,可又與書系中鬼子等人的作品不一樣,在可讀性方面他們各有千秋。福克納最有影響的作品《喧譁與騷動》,許多人讀來都感到不適應,作者的意識流手法極富創造性,令讀者有很強的陌生感,往往覺得如同墜入魔宮的迷霧。主人公班吉(那個白痴)的跳躍的思想,線索難尋。為此,評論家們費盡心機為他列出場景轉換表,分出十六個層次,九十九個片斷。這樣,普通讀者才能順暢地欣賞《喧譁與騷動》,從而產生閱讀快感。東西的作品不必要讀者或評論家挖空心思去分什麼層次排什麼片斷,這些中短篇可以隨讀隨嚼,時有發現。高雅的閱讀趣味正是在這種閱讀中培養起來的。閱讀趣味的不同,當然會造成對作家作品的不同選擇和評價。例如,一位書評者寫道,他「討厭像餘華這樣的作家」,他覺得讀《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味同嚼蠟」,而他讀美女作家的作品卻「心碎」,「仿佛在精神上酣暢淋漓地做了一次愛」。其實,誰在「三十三天」上,誰在「三十三天」下,是用不著多言的。關鍵是,人應當要求自己的閱讀趣味不斷上揚,而不是日益下沉。(東方瀟)


相關焦點

  • 另類青春作家又將掀起一個文學叫春時代
    面對《孔雀》的出版,評論界的反應是:易術又將掀起一個文學叫春時代。  易術對此並不在乎。「性是青春送給我們的禮物。」易術說,不是每個青春事件都是很美好的,而性和愛卻是。性愛很青春很乾淨,不必刻意迴避。
  • 肉色絲襪是冬季美女們必備的光腿神器,保暖又凸顯美腿頎長
    看這個美女,她上身穿一件藍色針織毛衣,衣服加上了白色英文字母做裝飾,藍色搭配白色顯得清爽又大方,深V領設計充滿了時尚大氣的感覺。美女下身選擇了一條黑色三分短褲,搭配一雙圓頭高跟鞋,腿上穿一雙肉色絲襪,展示出一雙頎長的美腿。這個搭配,讓美女更顯高挑挺拔,很有都市麗人的範兒。
  • 張莉:一個作家的重生——蕭紅與中國當代文學
    作為同行,《街與道的宗教》是作家孫惠芬之於蕭紅的一種致敬,從她對蕭紅寫作特點的理解上也可以感受到,與孫惠芬其它作品相比,《街與道的宗教》因其「隨性」而更接近《呼蘭河傳》由內容和形式共同編織的「自在」神韻。四當然,今天,討論到蕭紅之於當代文學的關係時,我們無法繞開的一個名字是遲子建。在遲子建初登文壇時,她就已經被聯想到蕭紅。
  • 作家劉廣元:文學是世界的語言 人性是文學的氣質
    中新網杭州2月3日電(見習記者 高怡)叱吒風雲加勒比,南洋巨賈是作家。在朋友們的眼中,劉廣元便是這樣一位集政治、經濟、文學三方面成就於一體,又頗具氣質和情懷的成功人士。  劉廣元將自己的成就淡然歸因於勤於思考生活所衍生出的立意和格局:「我覺得還是要找出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寫出自己的觀察角度。」
  • 西班牙美女裸體扮公牛太誘人!盤點重口味裸體事件
    西班牙美女裸體扮公牛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據報導,不少西班牙美女將自己脫得精光之後在頭上裝上「牛角」,打扮成公牛的樣子站在紙做成的黑色棺木中,目的在於抗議馬上將開始的奔牛節。    其實這種裸體抗議事件在國內外有不少,例如同樣在西班牙上演的「裸體午餐」事件等等。現在就來看看那些重口味裸體事件。
  • 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對我們而言,文學到底有什麼用
    我們都是「吃」故事長大的  在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門前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巴金先生的一段話:「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傑作,他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讓我們做得更好、更善良、更純潔、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是使人變得更好。」
  • 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
    入行網絡文學、成為一名網絡文學編輯十餘年;並且,親歷網絡文學創作近七年以來(備註:此文寫於2019年),我,一個網絡作家,深刻地認識到,當前各階層各領域對我們網絡作家的重視。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能夠親眼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生逢其時。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文學青年」,曾是李少紅身上的一個標籤,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故事。在字節跳動和人民文學出版社「書房計劃」的發布會上,導演李少紅、作家李洱、作家郝景芳,和主持人駱新作為嘉賓出席,他們一起聊了聊有關文學與創作的話題,也從創作者的視角關照著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
  • 文學「內卷」了嗎?來自不同文學圈層的作家說:文學的天空從未像...
    參與討論的嘉賓有大眾印象中的「純文學」代表人物,如作家金宇澄(代表作《繁花》)、《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也有網絡文學「大神」作家貓膩(代表著《慶餘年》《間客》)、懸疑作家蔡駿(代表作《謀殺似水年華》)、諜戰作家海飛(代表作《麻雀》)、編劇常江(代表作《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沒藥花園」自媒體號創始人何襪皮等類型文學作家。
  • 世界文學維度下,青年作家寫什麼
    那一時期拉美的代表作家包括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卡洛斯·富恩斯特、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等等。而「Paf」一代呢?「我之前在詩歌節碰到一個智利年輕詩人,85年的,比我還小。他送我一本詩集,詩集名就叫Paf,用了擬聲詞。」範曄說,「我覺得他們這一代詩人有一個特點,我稱之為無焦慮寫作,或者叫無護照寫作。」
  • 白人作家壟斷英語經典文學?出版巨頭開始關注邊緣作家
    儘管出版業仍舊偏向白人男性,特別是在文學小說領域,但仍有許多偉大的作家和出版社致力於讚美來自邊緣的聲音。2017年,在小說和詩歌界外圍徘徊多年,亞裔美國作家成為了焦點。阮越清、珍妮·張等二代移民作家將自己的經歷轉化為寫作,東亞和東南亞文學形成了一股浪潮。
  • 一個偉大文學的時代已經悄然消失|閻連科專訪
    最活躍的50、60後的這批作家,將近70歲或已經年過半百了,回頭看大家近年都寫的作品,應該說「狠老漢不如當年」。從一代人的生命說,50、60年代的作家,都已近著60歲或正在走向70歲,所以說一個偉大的文學時代已經結束、或正在結束,其實也是正常。但也許,另一個偉大的文學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對於一代作家來說,到了要好好收場的時候了。我知道這話會得罪很多朋友和作家,但我覺得事實就是這樣。
  • 談古代文學作品描寫美女外貌的鼻子缺失
    《簪花仕女圖》(局部)中描繪的古典美女形象  古代文學作品對美女外貌的描寫可謂觸目即是,但極少寫到美女的鼻子。雖然如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寫美女有「瓊瑤鼻直起天庭」之句,可確屬少數。古今類書,如《藝文類聚》「人部·美婦人」、《淵鑑類函》「人部·美婦人」、《子史精華》「婦女部·容貌」、《分類詞源》「婦女類」、《古典詩詞百科描寫辭典》中「人物門·美女類」中,均沒有對美婦人鼻子的描寫。
  • 美女作家七英俊 擔任小花仙手遊劇情架構師
    《小花仙》手遊今日再度公開超級玩家團的新成員——知名網絡作家七英俊。七英俊畢業於全美文理學院排名前20的漢密爾頓文理學院,畢業回國後開始創作,現今是中國作家協會90後一代的佼佼者,其作品向來以腦洞清奇而著稱,正因如此,《小花仙》手遊特意邀請這位學霸美女作家擔任劇情策劃,希望以她豐富的創作經歷和魔性的腦洞,為拉貝爾大陸增添新的色彩。
  • 作家居住地:地理的中心就是文學的中心嗎
    馬原說,自己一生中要朝拜兩個文學偶像,一個是託爾斯泰,一個是《好兵帥克》的作者哈謝克——布拉格居住地幫他完成了後者。在布拉格的國家圖書館做關於哈謝克的演講時,一個工作人員對他說,「哈謝克代表不了我們捷克」,馬原聽了表示不接受,「那就是我的文學偶像」。    有時候,對遠方的夢會傳染,自己做了,也想讓別人做一做。
  • 法語文學翻譯家談文學與城市:現代都市是作家的鏡子
    ,與中國作家互動交流許鈞:當下法國文學「多元之中有頂峰」記者:經歷了古典文學時期之後的法國文學,其實有了更新的面貌。文學翻譯是需要傳承的。從1898年《茶花女》在中國翻譯開始,法語翻譯界形成了很好的傳統。一個好的翻譯者有三個標準,首先是選好書,要有好的目光。選好書是翻譯者的責任,中國文學走出去也同樣如此,要將最好的中國文學介紹給法國讀者。第二個標準是譯好書,一旦你選擇了好書,你就要精神與文字相通,將作品譯好。
  • 餘華對話澳大利亞作家弗蘭納根:文學,生生不息
    此次活動是第十一屆澳大利亞文學周系列活動之一。理察·弗蘭納根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其作品曾獲英文小說界最高獎項「布克獎」,代表作有《深入北方的小路》《一個巴掌能拍響》等。而餘華的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上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的十部作品。  《深入北方的小路》好在哪兒?
  •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圍繞作家的作品銷售情況、網絡及社會影響力、文學和商業貢獻等維度,評選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男頻作家影響力TOP50及女頻作家TOP50,並進行相關分析解讀。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拓寬,考量一個網文作家影響力的標準也日益多元,不僅作者筆力和銷售成績舉足輕重,作品的IP價值、IP改編情況、粉絲及網絡影響力亦動關大局。縱觀榜單,2020年中生代作家佔據重要地位。愛潛水的烏賊憑藉《詭秘之主》斬獲男頻榜單榜眼,天下歸元以《山河盛宴》女頻榜單奪魁,會說話的肘子位列前五,宅豬、淨無痕、丁墨、吱吱等穩居榜單前列。
  • 作家二字怎樣定義 顏歌:就是一個職業類似司機
    本期話題:作家  {本期關鍵詞} 文學雜誌 書 寫作  張曉媛:那天看到作家王躍文的一條微博,寫得很實在——「寫字的人都知道,在正兒八經的文學雜誌上發表作品,比在出版社出書難多了。有人以為同雜誌社編輯拉拉關係就可以發表文章,基本上也是扯淡。理由很簡單:雜誌發爛作品活不下去,編輯發爛作品混不下去。雜誌要活命,編輯要臉皮。
  • 不可不讀的「最文學」輕小說,這是一個文學少女的故事
    想像一下,在一天繁忙的課後,如果有這麼一個社團教室,它周圍的環境輕鬆而安靜,當你推門進去,一個穿著水手服的少女就出現在你的眼前,她看著手上的書,突然注意到了什麼似得抬眉看了你一眼,給了你一個淡淡的微笑之後繼續看書,你放下背包,也在周圍的書架上挑選了一本喜歡的書,坐在她對面安靜的看了起來,午後的陽光懶洋洋的灑在社團教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