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永博 王露樺
審視《紐約時報》書評、亞馬遜榜單不難發現,彼得·凱裡、希拉蕊·曼特爾等白人作家的名字佔據主流。在2011年一份對《紐約時報》評論書刊的調查中,紐約時報評論的742本書,90%都由白人創作;據《衛報》報導,2007-2017年間英國童書作家中僅有不到2%為有色人種。有色人種、少數族裔仍是作家中的邊緣群體。女性也是如此,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創立至今,只有13位女性作家獲獎。
情況正在有所好轉。尤其在過去幾年中,越來越多的讀者發聲,想要閱讀不是異性戀白人男性寫的書。2014年美國發起了「我們需要多樣的書」(We Need Diverse Books)活動,美國的童書領域得到了改觀,之前90%的童書主角都是白人。儘管出版業仍舊偏向白人男性,特別是在文學小說領域,但仍有許多偉大的作家和出版社致力於讚美來自邊緣的聲音。2017年,在小說和詩歌界外圍徘徊多年,亞裔美國作家成為了焦點。阮越清、珍妮·張等二代移民作家將自己的經歷轉化為寫作,東亞和東南亞文學形成了一股浪潮。
美國半數5歲以下兒童為有色人種,90%的書均在描寫白人。
然而,喜愛經典作品的讀者則沒那麼幸運。異性戀白人男性,莎士比亞、狄更斯、歐裡庇德斯等歐裔白人的作品在漫長的歷史中留存下來,成為了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而其他身份的作家往往被出版界忽視。
「英語經典文學主要依附於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高雅文化,」布朗大學教授喬治·蘭多說,「作品登上諾頓或牛津選集固然是一種成就,但更為寶貴的是接觸廣大讀者的機會。值得關注的是,極少的女性和少數群體有這樣的機會。」
隨著英語經典文學逐漸向女性及有色人種作家開放,這種傳統也許將要成為歷史。近期,企鵝蘭登旗下的兩家出版社Penguin Classics和 Modern Library推出了兩個新系列,旨在重新發掘邊緣群體創作的被遺忘的書籍,推出鮮為人知同時又擁有很高文學價值的作品。
Penguin Classics和 Modern Library出版的英語經典文學作品,多年以來已經獲得了幾代讀者的好評。
「我們選擇了最能激起人們愉快和憤怒的作品。」Modern Library 「火炬手」系列的編輯米卡·卡蘇加說道,「愉快是因為故事精彩絕倫,憤怒是因為它們無人問津。」
出版社是導致作家缺乏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在美國出版的虛構類文學作品和詩歌中,只有不到1%是譯作,而這不到1%的譯作中,又有60%以上來自歐洲和加拿大。2015年,美國出版界79%的作者為白人,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許多出版社選擇將書的封面「白人化」,排斥或無視非白人作家書中體現的文化差異。作家克里斯多福·邁爾斯指出:「出版商堅持認為,年輕的白人讀者不會購買封面印著黑人的書,儘管數百萬張音樂專輯就是以那樣的包裝賣出去的。」
Penguin Classics和Modern Library專門出版被用於課堂教學的經典圖書,這讓它們推廣邊緣作家群體的努力更加具有影響力。「我們出版的某些書籍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反響。」約翰·西西里亞諾——Penguin Classics 「亞裔美國傑作」系列編輯認為,「他們喜愛的作品經過了我們的經典設計包裝並推出,通過我們的介紹這些書籍得到推廣,這提升了這些文學作品的地位。」
另一方面,兩家出版社的舉動也是對當前政治形勢的回應。2016年美國大選之前,卡蘇加專注於出版美國以外的經典作品。川普就任後出臺了一系列移民新政,2018年推出的限制年度移民計劃中,美國合法移民如果享受過歐巴馬醫保、食品券或其他福利,其入籍或取得綠卡的進程可能會受影響。該影響波及的合法移民,達2000萬人以上。
西西里亞諾決定將目光重新轉向美國。「作為出版商,我們的工作是讓文學成為對話的一部分。我希望向內看,強調美國文學的多樣性,以此回應移民局的所作所為。」「亞裔美國傑作」系列包含日裔美國作家約翰·岡田的二戰題材作品《不-不仔》和菲律賓裔美國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作品《美國在心中》,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一名菲律賓移民工人的故事。「這兩本書均在學術界有很高聲望。」西西里亞諾說。這一系列也包含非知名作品,兩部諷刺小說《吊在聯合廣場上》和《東去西來》則沒有那麼高的聲望。
Modern Library 的「火炬手」系列則將目光投向了女性。「對女性來說,這一時刻像是一個轉折點,或者更像是一次壓力測試。」卡蘇加說,「越來越多的女性站出來講述她們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但情況並不總是如此。重要的是,我們不僅需要認識到這一時刻的成功,也需要承認這一時刻的矛盾,理解我們是如何走向今天的局面。」
「火炬手」系列包括許多廣受英國人喜愛的、經久不衰的作品,如凱特·蕭邦的《覺醒》,夏洛蒂·勃朗特的《維萊特》,以及作家、社會活動家齊特拉的《美國印第安人的故事》。齊特拉是美國印第安人全國委員會的聯合創始人,也是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中提琴演奏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這確實令人震驚。」卡蘇加說,「我真的認為,她的生活和她的許多成就應該作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來教授。」
作家、社會活動家齊特拉
「出版商能做的是提供一個聚光燈,」她補充道,「在一個內容泛濫的年代,經典圖書出版商可以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人,這是一個講出了我們所經歷現實的故事,這本書有價值。我們開啟了一個對話的窗口,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榮耀,但能進行到何種程度,就看你們的了。」
而推廣少數族裔和女性作家作品僅僅是一個起步,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少數族裔作家的作品主題依然缺乏多樣性,顛沛流離的經歷是少數族裔作家文學作品的核心。美籍華裔作家、2014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獲得者伍綺詩提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亞裔作家湧現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意味著有更多故事可講。但主流社會依然認為亞裔作家只有一個故事可講,那就是移民故事。」
參考資料
https://www.vox.com/culture/2019/5/21/18564266/modern-library-torchbearers-penguin-classics-asian-american-heritage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apr/15/fewer-than-2-of-british-childrens-authors-are-people-of-colour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steverything/wp/2015/04/24/i-only-read-books-by-minority-authors-for-a-year-it-showed-me-just-how-white-our-reading-world-is/?utm_term=.64b2580dc6fe
https://www.writermag.com/get-published/the-publishing-industry/diverse-books/
作者 李永博 王露樺
編輯 張進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