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圖/譯林出版社供圖(另署名除外)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安妮·卡森、品欽、殘雪、村上春樹……金秋十月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諾貝爾獎揭曉的時節,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將花落誰家?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2019年布克獎得主之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圖自網絡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女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家,阿特伍德應當說是國際女權運動在文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85年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的發表,令她一舉成名,獲提名普羅米修斯獎和星雲獎,以及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使女的故事》也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
有著逾五十年歷史的布克文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參考,布克獎官網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一份由布克獎走向諾貝爾獎的作家名單,其中包括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V.S. Naipaul)、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南非作家庫切(J.M. Coetzee)與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等。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曾四次提名英國布克獎,並在2000年以小說《盲刺客》摘得這一桂冠,2017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她也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
安妮·卡森:加拿大女詩人2019年居於諾獎賠率榜第一
安妮·卡森
安妮·卡森被譽為英語文學中最重要的在世詩人,深受哈羅德·布魯姆、桑塔格、翁達傑、艾麗斯·門羅、託賓等當代一流評論家和作家推崇,布魯姆更是稱其為「在世的諸天才之一」,可與近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女詩人艾米麗·勃朗特和艾米麗·狄金森相提並論。
《紅的自傳》《丈夫之美》兩部詩作代表了安妮·卡森的最高文學成就,譯林出版社將推出中文版,這也是簡體中文世界首度引進。安妮·卡森是一位古典功底極為深厚的詩人,同時她也是形式上的創新派,經常用當代的方式,創新的形式來重新闡釋古典——以圖像、研究和比較切入詩歌寫作,所出版的作品幾乎每一本都將多種體裁雜糅在一起,如詩歌、論文、翻譯等。
安妮·卡森今年剛剛榮獲了著名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獎,之前曾是T.S.艾略特詩歌獎的首位獲獎女性詩人,也曾獲得過格裡芬詩歌獎、麥克阿瑟天才獎、古根海姆獎。她是近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名單上的大熱門,2019年曾居於賠率榜第一的位置。
安圖內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安圖內斯
安圖內斯是繼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之後在國際文壇聲譽最高的葡萄牙作家,二人並稱「葡語文壇雙子星」。他被文學批評大師布魯姆盛讚為「21世紀最重要的在世作家之一」,曾獲卡蒙斯文學獎、奧地利國家歐洲文學獎、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耶路撒冷文學獎、羅曼語族文學獎等,近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遠航船》是安圖內斯直面大航海史的小說代表作,濃縮了葡萄牙海洋帝國波瀾壯闊的歷史興衰。歷史的真實與虛妄孕育出一幕幕荒誕的悲喜劇,野心與狂熱伴隨著帝國夢一起破碎在海浪中。遠航船從海上垂頭喪氣歸來,陸地上連接歐洲的火車卻在轟鳴作響。在這海洋與陸地、非洲與歐洲的一進一退之間,葡萄牙艱難地重塑著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品欽:長期位於諾獎賠率榜前列
品欽
今年春天,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巨著之一《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問世,讓讀者目光再度聚焦到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託馬斯·品欽身上。在布魯姆看來,品欽是當今美國小說家中最有活力,成就最少存疑的。品欽長期位於諾獎賠率榜前列,作品內容從社會學、歷史學、性心理學到數學、化學、物理學、彈道學、軍事學,幾乎無所不包,因此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應該是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應該是他的。
《致命尖端》是品欽的最新小說,也是品欽第一次以家鄉紐約為背景,獻給「大蘋果城」的禮物。對於這位83歲的老作家而言,此書很有可能是他寫作生涯的最後一本。成名後深居簡出的他,這次破例審讀了簡體中文版的序言,可見他對這本書的重視程度。
除了以上熱門作家,還有國內外讀者都很熟悉的「萬年陪跑」作家——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
米蘭·昆德拉: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米蘭·昆德拉 圖自網絡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說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其代表作有《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被背叛的遺囑》等,2019年11月28日,米蘭·昆德拉重新獲得捷克共和國政府的公民身份。2020年9月20日,獲得卡夫卡文學獎。昆德拉是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是非常強調小說的思想能力的。
上世紀80年代,「生活在別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媚俗」一度成為流行語,中國文學界、思想界言必稱米蘭·昆德拉。米蘭·昆德拉對中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他讓中國作家們從關注群體到關注個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敘事。昆德拉作品飽含的哲理讓他成為世界級文學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滿很多極具討論價值的問題,而且觸及深刻。他啟迪中國文學界:真正一流的作家應該首先是思想家。
村上春樹:今年會結束陪跑嗎?
村上春樹 圖自網絡
29歲開始寫作,所寫的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就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從1987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高達一千萬冊,引起「村上現象」。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所以也被稱作日本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應當說,從2006年起村上春樹的作品就連續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都未曾如願。年年上榜,年年「陪跑」,可謂是諾貝爾文學獎「萬年陪跑王」,今年他會結束長跑嗎?
此外,還有一些作家也在預測榜單之內——
大衛·格羅斯曼
以色列作家大衛·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1954-)關心社會現實,將筆觸探及以色列社會的諸多現實政治問題。1987年,格羅斯曼到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難民營採風,完成隨筆集《黃風》。2017年他憑藉《一匹馬走進酒吧》摘得國際布克獎,此作品由99讀書人引進中文版。更早之前的長篇作品《到大地盡頭》曾引起轟動。2018年底以色列作家奧茲去世,這對世界文壇來說都是一件憾事,瑞典文學院會不會因此對大衛·格羅斯曼特別青睞呢?
唐德裡羅
唐德裡羅,於1936年11月20日出生在紐約市布朗克斯區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時曾隨父母遷居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波維爾市;返回紐約後於1954年入紐約福德南大學就讀,1985年所發表的《白噪音》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被譽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作為美國當代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唐·德裡羅近年來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
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Laszlo Krasznahorkai,1954-)曾在2015年憑藉《撒旦探戈》獲得布克國際文學獎,他的作品以反烏託邦題材著稱。同時他也是一位電影編劇,與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合作的電影《撒旦探戈》已經成為影史經典作品。在經典化方面,他以卡夫卡為文學偶像,在經典文學的脈絡裡有所依附。他的《撒旦探戈》在2017年由譯林出版社引入中文版。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出生於1938年,美國小說家、詩人、評論家、劇作家。自1963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北門邊》以來,歐茨一直活躍於美國文壇,勤於筆耕,不斷有作品問世。因為歐茨的作品,素以揭露美國社會的暴力行徑和罪惡現象而聞名,涉及不同文體,採用不同的寫作技巧,反映著美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現實生活,特別是中下層階級和勞動階層的生活狀態,所以也被譽為「女福克納」。
而大家最關注的中國作家今年可能無緣諾貝爾文學獎,去年,Nicer Odds公開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餘華、楊煉等榜上有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殘雪排第三名,最終結果無緣諾獎。再者,令人遺憾的是,2019年10月瑞典文學院唯一可以直接閱讀中文的評委馬悅然溘然長逝,中國作家日後獲獎難上加難。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松子
審籤|呂航
實習生|陳愷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