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0月2日起,我們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頒獎季。截至目前,2017年幾個「高冷」的諾貝爾科學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院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已經相繼頒出。而今天,大家非常關注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也將揭曉。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不少人一定還記得,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歸屬。2016年,瑞典文學院將當年的文學獎頒給了75歲的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這在令外界驚訝之餘,也著實在媒體上熱鬧了好一陣子。比如,鮑勃·迪倫本人最終沒有親自現身頒獎典禮。就連他本人也在撰寫的獲獎感言中感慨:「我認為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差不多。」那麼,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還會如評論家所說的「妙想天外」嗎?目前,機構的預測榜單上,又有哪些作家最為熱門呢?
據了解,每一年,英國博彩網站「立博」Ladbrokes都會發布諾獎得主下注賠率排行榜,而這份榜單也常常是最後真正得主的一個風向標。今年在榜單上,位於前三名的作家分別有肯亞作家提安哥,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大家一直心疼的「陪跑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又上榜了,而且是排在第二位。
來自非洲的肯亞作家提安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後來成長為現代非洲文學的代表性作家,有人把他稱為非洲的託爾斯泰,形容他為「從未放鬆對社會的尖銳批判。他的代表作品有《孩子,你別哭》《一粒麥種》《血染的花瓣》《十字架上的魔鬼》等。值得一提是,1977年,提安哥曾因抗議當局對英語的強制性教育而被政府逮捕,拘禁超過一年,獲釋後與家人過著流亡的生活,直到肯亞阿拉普·莫伊當局下臺才終於得以安全回國。不過,由於政治和健康的原因,近年來他一直旅居美國。
村上春樹大家比較熟悉了,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他這次位居賠率榜的第二位,更有評論網站給出五分之一的獲獎機率。雖然說,村上春樹在世界各國有大量的讀者,但是總是多年陪跑。有分析認為,村上較為「文藝清新」的筆致以及其作品中私密化的題材,缺乏對日本的現實關照,這也許是他的弱點。
賠率榜第三位的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她是加拿大著名詩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以她的作品改編的美劇《使女的故事》可是橫掃了今年的艾美獎。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出生於1939年,半個世紀以來,阿特伍德獲獎無數,包括英國布克獎、加拿大總督文學獎、義大利普雷米歐·蒙德羅獎等,近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
除了以上三位之外,賠率榜單上的熱門人選還包括韓國作家高銀、以色列作家奧茲、敘利亞作家阿多尼斯等。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近日曾經透露說,諾獎的評獎標準為表彰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以及在理想方向上的最傑出的作品。他說,「大家習慣於把諾獎110餘年的歷史看成是一個連貫的整體,其實是錯誤的」。他透露說,在諾獎的頭10年裡,全體院士所共同認可的理想方向是把教會、國家和家庭視作神聖的絕對價值觀,提倡的是類似於歌德的古典主義美學,這也是為什麼託爾斯泰和左拉未得獎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國家和上帝提出了質疑。
雖然瑞典文學院始終以「理想主義」作為最高標準來評選作品,但事實上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對「理想主義」的理解也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