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娜
編輯 | 簡佳
關於寶雞這座「工業老城」的討論已經很多了,譬如去年初時,我們曾在城市觀察系列報導中提到,寶雞用了28年的時間終於超越鹹陽(GDP),進擊為「陝C」。
其中,逆轉的關鍵仍然在於工業。
事實上,今年寶雞對於「工業振興」這條路徑已經下了重注。既有總投資500億的「正威寶雞新材料科技城」項目落地(寶雞史上最大招商引資項目),也有逾合計30多億的「汽車及零部件」項目上馬。
寶雞工業要崛起了?
史上最大:正威500億重注寶雞「鈦」
2020年12月9日上午,在第十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交流會上,總投資達500億元的正威寶雞新材料科技城項目正式籤約,落戶寶雞陳倉區陸港新城,據了解,這已經是寶雞市有史以來「最大」招商引資項目。
關注我們的糖豆一定知道,世界500強「正威」已經是陝西的老朋友了,其於2017年開始入陝投資,在本土有過幾次大動作。
1、建立百億產業園:主要是正威新材料納米谷產業園,2020年8月18日,該產業園於渭南大荔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總投100億元,首期即投了20億元,主要圍繞以納米銅為主的金屬納米粉體和上下遊產品等做生產,並且建成後產業功能豐富,包括微電子晶片與微線路、導電油、導電膠、潤滑油脂和航空航天。
2、結緣航空基地:這是個系列事件。在我們曾刊發的《「銅王」借殼 背後站著「閻良航空管委會」》一文中記錄過,深圳正威與閻良航空管委會旗下的航空投資公司合資成立「西安正威新材料」,並計劃「借殼」九鼎新材上市。然而此番合作因種種原因在去年9月底,以航空投資公司作價3.1億元轉讓西安正威新材20%股權劃上句號,當時我們亦刊文《買成不成仁義在!航空基地小別「世界銅王」》,做了具體分析。
雖然和航空基地的合作沒能落地,但顯然「銅王」還是相當看好陝西,不然不會接著砸了500億的巨額投資給了寶雞。那麼「正威寶雞新材料科技城」這個項目有什麼特殊之處?
首先是規模之大。據項目介紹「計劃總投資500億元,首期計劃投資200億元,產業用地約1000畝,將建設銅基新材料、鈦金屬新材料產業園、正威西北總部及配套等三大項目,建設期5年,在達產後年營業收入預計不低於50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科技城建成,將為當地提供數萬個就業崗位,以及每年可直接拉動陳倉區經濟增長超過十個百分點,帶來上億元地方財政,勢必成為帶動寶雞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
其次是優勢之強。正威新材料進寶雞,重點是看上了「鈦」。我們都知道寶雞是「中國鈦谷」,其鈦產品產量佔全國80%以上,佔世界產量的20%以上,上市公司寶鈦股份(600456)即位於寶雞市鈦城路,從產業協同上正威將有更大的空間。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鈦產業」認可度也在提高,我們曾在《本幫大爆發:朱雀金資嚴建亞「下單」寶鈦22億》一文中記錄過,去年5月本土金融力量聯合以定增方式給寶鈦也砸了22個億。
出於對公司本身和產業的看好,我們希望這個「史上最大」能夠得以順利落地。
靶向招商:30億加碼「汽車配套」
在新出臺的《寶雞市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明確表示,未來寶雞將發力做強「5大支柱產業」,即「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菸酒食品、能源化工、優勢裝備製造」。
除了重要性毋庸言表的「鈦」之外,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一位的支柱產業是「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事實上,寶雞對此的投資一直不斷,今年更是加大「汽車零部件」的項目投資數量。
2020年11月4日,寶雞在上海舉辦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推介懇談會,當場籤約投資3億元的雷射拼焊產品生產與裝備研發製造項目、2.6億元的汽車線束生產製造項目、2億元的年產60萬套多層共擠汽車塑料燃油箱總成項目和1億元的汽車排氣系統生產製造項目,總投資8.6億元。
2020年6月30日,寶雞市眉縣成功籤訂兩個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項目,均落戶於眉縣首善汽車配件製造產業園。其中,汽車制動器總成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2億元,汽車零部件及配套工模檢具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4億元。
2020年3月13日,寶雞市政府與陝汽集團籤訂「車架」、「車身」項目合作協議,其中僅車架項目投資12億元。兩個項目建成後,寶雞將實現整車及變速器、車橋、車身、車架等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
儘管專業的零部件術語比較陌生,但金融棒棒糖能明確的是,寶雞近30億的加注,打法在於完善夯實汽車產業鏈條,而這無疑是及時的響應了「招大引強,延鏈補鏈」的產業思路,除此之外,產業鏈的壯大背後體現的是寶雞汽車工業整體向上的規劃性發展。
1、 以整車集群為基礎。寶雞有陝汽、陝齒、法士特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存量企業,同時引進了吉利、通力專用車、華山工程車輛等龍頭企業。龍頭相會,首先鋪就了以重型汽車為火車頭,農用車、專用車共同發展的多元汽車產業集群之路。
▲圖:吉利在寶雞的整車廠
2、以零部件製造為優勢。這不是一個「新戰場」,寶雞本身有法士特系列變速器、雙中間軸變速器齒輪零部件、漢德重型車車橋、吉利沃爾沃發動機等核心配套供應產品。其在計劃中也赫然提到,力爭2022年寶雞汽車本地配套率達到80%,而更大的目標是將建成輻射中西部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年產值突破2000億元。
城市觀察:不想沉睡的寶雞
至此,我們通過寶雞市招商的提速和進擊,可以看出這個城市正在醞釀中的「工業重振」。而寶雞的轉型升級壓力,更適合放在多維度的角度下考量。
一、從工業發展進程來看:
寶雞的輝煌始於「民族工業西遷」,1949年以後,國家的戰略布局使寶雞入局「工業化重鎮」。尤其在「一五」和「三線」時期,一批機械、電子、軍工、航天、有色、鐵路等重點企業,如寶光電工廠、秦川工具機廠、寶雞橋梁廠、寶雞鏟車廠等大型國企的湧現。
但遺憾的是,在後續的特殊時期,寶雞工業出現了「滑落」跡象,短板逐漸凸顯——「產業層次相對較低、名牌效應不夠明顯,新興產業佔比偏小、產業鏈延伸不夠」,而昨日這些歷史遺留也是寶雞今日必須打開的「變局」。
二、從三產結構變化來看:
我們曾分析過寶雞的三產結構,過去10多年間,寶雞第一產業佔比略有下降之外,第二、第三產業基本保持平衡,尤其是近10年來,寶雞的第三產業佔比只提升了1個點,低於了全省的水平。
在三產不得勁兒的情況下,寶雞另闢蹊徑,選擇將「長板變得更長」,加碼製造業,並加大研發投入,有數據顯示,2019年寶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 R&D)經費投入共23.85億元,位於陝西第二位,工業「製造」正在逐步向「智造」轉變。
三、從人口流動情況來看:
寶雞人口淨流出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自2017年寶蘭高鐵正式開通後,每年末常住人口下降1萬人左右。
大量年輕人流失致使寶雞步入了「老齡化城市」,2018年的人口數據提示,寶雞市常住人口中同2010年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卻上升2.5個百分點。可以說,寶雞正在慢慢變老,而鼓勵新興現代製造業,也許是留住年輕人的好辦法之一。
結語:
在全省以「投行思維」部署「招大引強延鏈補鏈」之際,我們反覆提及榆林1500億元恆力項目、鹹陽40億元敏華智能沙發、韓城赴天津招引鋼後市場等事件,加上省委省政府領導從北向南展開的「現場觀摩會」,就是想展現陝西正在卯勁發力。
今日,寶雞因「亞洲銅王」和汽車產業鏈傳來新動靜,在「工業重鎮」重新崛起的預期下,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