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是宇宙間生命現象的中心現代天文觀測已可探測刮100億光年以外的天體。由那些天體傳來的光線經歷了上百億車才到達地球。所有的天文觀測都證明宇宙物質構成和運動的規律是統一的,遠在100億光年的類星體裡所發現的也是普通元素,原子所發出的光和地球上處於相同狀態下的原子所發出的光相同。一切天文觀測都證明:地球只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極其渺小的行星,絕不是宇宙的中心。奉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之一的微波宇宙背景輻射,及對遙遠天體觀測更證明:宇宙根本不存在任何中心。宇宙間任何觀測者都是對等的,所觀測到的自然規律完全——致。對生命現象來說,宇宙間條件適當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產生並發展,宇宙間的生命現象也不應該有任何特殊的中心。以宇宙之宏大,地球之毫末,地球不可能是宇宙間生命現象的惟一中心。在宇宙中不計其數的類似太陽系的恆星系中,具備與地球相似條件的行星並非絕無僅有,沒有理由排除在那些地方可能誕生生命。有人估計銀河系之內約有l%的恆星可能帶有存在生命的行星,其總數約為10億顆。在太陽系附近具有行星系統的6顆恆星中,以半人馬座。三合星(中文名南門二,距太陽4.35光年)中,;最大的那顆子星和太陽最相似,其質量為太陽的1.3倍,年齡也約為4.6X10。在它的行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然而,具備了條件的行星並不一定都能孕育出生命,以太陽係為例,至今還沒有發現地外生命。金星表面以其高溫(450~C)排除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木星有幾萬千米深的液態氫海洋,其餘較重元素都沉積到高壓下的核心部分,不可能形成有生命的物質。除地球外,在太陽系內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是火星及木星的某些衛星。1976年晦盜號登陸艙先後兩次在火星表面的兩個地方探測,雖然未發現生命,但發現火星表面確『明顯的乾涸河床和水流衝刷痕跡,證明過去曾有過大量流動水體,有大量液態水和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這使它具備了地球上誕生原始生命的類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