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功率因素(PFC)和電源的性能的方法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為了消除給離線功率轉換器添加PFC前端級所產生的損耗,一些設計人員使用了各種各樣的PFC拓撲結構,例如:可降低開關損耗的PFC升壓跟隨器和/或能夠減少傳導損耗的交錯式PFC。降低損耗的另一種方法是,設計一個使用前沿脈寬調製(PWM)的主級(第1級)和使用傳統後沿調製的次級(第2級)。

1、什麼是後沿與前沿脈寬調製

後沿脈寬調製比較器通過對比鋸齒電壓波形(OSC)和誤差電壓(ERR)來控制功率轉換器佔空比(D)。一般,誤差電壓由一個反饋運算放大器控制。在後沿脈寬調製中,OSC引腳被饋送給脈寬調製比較器的負輸入,而誤差電壓則饋送至脈寬調製比較器的非反相輸入。脈寬調製比較器的輸出用於控制功率轉換器(QA)的FET柵極。該柵極驅動導通信號與OSC信號波谷同步。在這種配置結構中,FET柵極驅動的後沿經過調製,以達到功率轉換器佔空比 (D)。該後沿為FET關斷時(請參見圖 1)。

請注意,在脈寬調製控制器中,在每個脈寬調製周期之前添加一個人為停滯時間,其在每個脈寬調製周期開始以前關閉功率級開關。必須使用停滯時間來防止出現100%佔空比,從而防止出現磁飽和。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簡便起見,圖1並未顯示停滯時間。

前沿調製脈寬調製稍微不同於後沿調製。OSC信號饋送至非反相脈寬調製比較器輸入,而誤差電壓則饋送給反相引腳。FET (QB) 關閉與OSC峰值電壓和前沿同步,當FET導通時對前沿進行調製以達到佔空比(請參見圖 2)。

圖2 後沿與前沿PWM

2、前、後沿調製一起使用的優點

首先,我們來看使用後沿調製控制圖1所示功率級Q1和Q2時PFC升壓電容器電流(IC)。請注意,我們將PFC控制電壓(ERR1)與振蕩器斜率(OSC)進行比較,以控制PFC FET(Q1) 的導通和關斷時間。另外,DC/DC轉換器(第2級)控制電壓(ERR2)與振蕩器斜線比較,以控制FET Q2的導通和關斷時間。

在振蕩器運行初期正常工作情況下,兩個FET同時導通(t1,案例 A)。在這段時間內,PFC 升壓電容器(CBOOST)必須對進入第2個功率級的所有電流(IT1)提供支持。在這種配置結構中,在FET開關期間,有一段時間FETQ1導通而Q2為關斷,這時PFC升壓電感(L1)通電,而功率級2的初級線圈不要求任何電流。這時,沒有電流(IC)進入升壓電容器。所有電感電流均流經電晶體Q1。

同樣,有一段時間兩個FET Q1和Q2均為關斷。這時,CBOOST傳導所有升壓電感電流,其流經二極體D1(ID1)。請注意,圖3為一張隨意照下來的圖片。正常工作情況下,第1級的佔空比隨線壓而變化,以保持PFC升壓電壓。功率級2的佔空比在正常工作時保持恆定不變,因為輸入/輸出電壓為固定。

其次,我們通過控制前沿調製控制的FET Q1和後沿調製的FET Q2,研究其對於升壓電容器電流(IC)的影響(圖3「案例B」)。在這種評估過程中,FET Q1和Q2的導通時間和佔空比與「案例A」情況相同。

在這種配置結構中,FET Q2在振蕩器谷底導通,並根據PWM比較器電壓水平關斷。FET Q1根據前沿PWM比較器導通,並在振蕩器峰值時關斷。相比使用前沿調製的兩個功率級,利用前沿/後沿PWM調製組合法錯開安排FET的首次導通,可以縮短FET Q1和Q2同時導通的時間(t1,「案例B」)。 與「案例A」情況類似,有一段時間(t2)Q1導通而Q2關斷,並且沒有電流進出升壓電容器 (IC)。同樣,有一段時間(t3,「案例B」)兩個FET均關斷,並且需要通過CBOOST吸收ID1。在「案例B」中,有一段時間FET Q2導通而Q1關斷。這時,進入升壓電容器的電流為ID1,其小於IT1(t4,「案例B」)。

相比兩個功率級都使用後沿調製控制,這種使用前沿/後沿調製控制的方法,可以減少FET QA和QB同時導通的時間。它帶來更低的升壓電容器RMS電流(IC)。 相比控制使用後沿調製的兩個功率級,這種配置結構中使用的前沿/後沿調製,升壓電容器 (IC) RMS電流減少30%。 升壓電容器中RMS電流的減少,可以降低升壓電容器 ESR 損耗,從而提高整體系統效率。


相關焦點

  •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 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為了提高用電設備功率因數的技術就稱為功率因數校正。   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 帶PFC的開關電源作用介紹 淺談帶PFC的開關電源性能特點
    ,並著重對PFC穩壓開關電源的作用及性能特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無源PFC一般採用電感補償方法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但無源PFC的功率因數不是很高,只能達到0.7~0.8;有源PFC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可以達到很高的功率因數,但成本要高出無源PFC一些。
  •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 開關電源功率因素校正(PFC)及其工作原理
    3 功率因數校正的實現方法  從不同的角度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有不同分類方法。從電網供電方式可分為單相PFC電路和三相PFC電路;從採用的校正機理可分為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PFC)和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簡稱APFC)兩種。  無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出現最早,通常由大容量的電感、電容組成。
  • 詳解PFC(功率因素校正)及主被動PFC分析對比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 有源pfc電路工作原理
    有源pfc原理知識科普 PFC的全稱是Power Factor Corrector,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器,它可以在交流轉換為直流時提高電源對市電的利用率,減小轉換過程的電能損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 如何分清PFC功率參數與電源效率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如果PFC代表著功率因數校正,那麼其和電源的效率之間存在什麼區別呢?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PFC電路功率因數和整個電源效率的區別。功率因素:網絡吸收的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之比稱為該網絡的功率因數,公式為:cosφ=P/S。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從一些資料中得知效率=輸出功率/輸入功率,那麼電路中的輸入功率是有功功率P(=UI*cosφ)嗎?相信很多新手都被這樣的問題迷惑過,本文就將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通常來說,PFC能夠做到的只是改善功率因素,而對效率來說卻只能起到降低的作用。
  • 開關電源pfc的工作原理介紹
    開關電源中PFC電路的作用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Factor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
  • 增強電源設計中PFC段性能的方法
    這就是為什麼歐洲或是通用主電源輸入條件下輸出穩壓電平普遍設定在約390V的原因。對於較低功率的應用而言,臨界導電模式(CrM)(也稱作邊界、邊界線甚至是瞬態導電模式)通常是首選的控制技術。這種控制技術簡單,市場上有採用這種技術的不同的商用控制器,容易設計。然而,高輸入電壓時,如果輸入和輸出電壓之間的差距小,PFC段會變得不穩定。本文將說明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
  • 如何使用諧波注入法降低 PFC 諧波並改善 THD(第 1 部分)
    開發高端功率因數校正 (PFC) 設計,不僅需要在特定負載下使總諧波失真 (THD) 低於一定百分比,而且還需要每個諧波都不超過 IEC 61000-3-2 合規性標準中規定的特定限值。在這篇共分兩部分的博客中,我將介紹用於降低 PFC 諧波和改善 THD 的諧波注入法。
  • 增強電源設計中PFC段性能的兩種簡單調整方法
    這就是為什麼歐洲或是通用主電源輸入條件下輸出穩壓電平普遍設定在約390V的原因。  對於較低功率的應用而言,臨界導電模式(CrM)(也稱作邊界、邊界線甚至是瞬態導電模式)通常是首選的控制技術。這種控制技術簡單,市場上有採用這種技術的不同的商用控制器,容易設計。然而,高輸入電壓時,如果輸入和輸出電壓之間的差距小,PFC段會變得不穩定。本文將說明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
  • 功率因素校正對效率的重要性及PFC解決方案
    日益重要的環境因素進一步加劇了所有這些問題,人們普遍認識到,效率低下的設備會產生廢熱,最終將產生有害的生態影響。 在電力電子領域,轉換效率一直是討論的關鍵主題,也是任何數據表中的主要參數之一。為了以最有利的方式展示其產品,電源製造商通常會引用「最佳可能」數字,該數字通常是負載約為80%時的單個值。但是,應注意,在實際應用中,所汲取的功率可能根本不在此水平。
  • 功率因數飆升 航嘉低端電源加入主動PFC
    因為對於硬體配置一般,追求穩定、靜音的絕大多數主流用而言,航嘉冷靜王鑽石版是一個定位十分精確的子系列,它用合適的成本創造出值得信賴的質量、恰到好處的額定功率和不俗的靜音效果,以至於經過人們多年的口口相傳,買航嘉冷靜王鑽石版電源甚至變成大眾攢機的標準裝備。當你正絞盡腦汁尋覓一款物美價廉的電源時,別人給你的建議多半是「買航嘉冷鑽不就行了?」。
  • 選購PC電源必讀:主動PFC與被動PFC有啥不同?
    而PC電源品質的好壞,不但會影響到整機性能的發揮,還與整體的穩定性和兼容性有很大關係。試想電源經常出問題,又怎麼能保證電腦整機的正常使用呢?而即使電腦配件的超頻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充足的供電動力作為保障,也很難得償所願。而面對市面上越來越多的電源產品,很多朋友也陷入了選擇困難當中。
  • 硬體巴士:怕電源性能過剩 我教你算功率
    這些最多只是幫你解決選什麼電源的問題,而不是幫你解決「電源到底買多大功率」這個根本問題。倒是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買電源功率高的大品牌電源就好了。嗯,沒錯!如果你的電腦用不了,導致電源性能過剩,想想你多支付的錢又何必呢!選一款功率相匹配的電源既省錢也能未定運行。在教大家如何選到適合自己電腦的電源功率之前我們先來普及一下基本知識。我們的電腦是由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外設等多個硬體組成的,電腦在運行時各部分硬體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功耗,一般來說CPU和顯卡的功耗是最高的,佔電腦整體功耗的絕大部分。
  • 功率因數校正器(PFC)在電源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應用於開關模式電源之前對輸入電流整形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器(PFC)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自從歐盟建立了針對電子設備的EN61000-3-2標準和A14修正案以來,PFC變得更為重要。該標準規定允許ac線電流諧波。規定視輸入功率、產品類型和特定的諧波而有所不同。原始設備分類和A14修正案分類列表見下表。
  • PFC電路是什麼?PFC電路的作用
    無源PFC一般採用電感補償方法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但無源PFC的功率因數不是很高,只能達到0.7~0.8;有源PFC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可以達到很高的功率因數,但成本要高出無源PFC一些。
  • PCB射頻電路電源和接地的設計方法解析
    射頻(RF)電路的電路板布局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考慮到實際設計中PLL雜散信號對於電源耦合、接地和濾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 UPS電源功率容量單位,UPS電源容量計算方法
    UPS電源功率容量單位,UPS電源容量計算方法。UPS電源容量的確定是根據負載容量及性質,選擇適當UPS,既可保證UPS的供電質量,降低故障率,又可節省投資,提高經濟效益。一般來說,UPS容量的確定主要是要滿足當前負載的需要,當前大部分UPS生產廠家在產品說明書中所給的輸出功率都是指負載功率因數為0.8。UPS電源功率容量單位我們在討論一臺UPS電源的功率時,會提到兩個參數。比如3KVA/2400W、又或者10KVA/9000W。W和VA都是UPS電源的容量單位,W為有效功率,VA為視在功率。
  • 開關電源PFC及其工作原理(圖文)
    什麼是功率因數補償,什麼是功率因數校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590.htm功率因數補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經針對具有感性負載的交流用電器具的電壓和電流不同相(圖1)從而引起的供電效率低下提出了改進方法(由於感性負載的電流滯後所加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