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素校正對效率的重要性及PFC解決方案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功率因素校正對效率的重要性及PFC解決方案

咩咩 發表於 2020-01-30 17:37:00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公用事業帳單的規模,企業主希望遏制螺旋式增長的運營費用,能源使用和效率水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審查。日益重要的環境因素進一步加劇了所有這些問題,人們普遍認識到,效率低下的設備會產生廢熱,最終將產生有害的生態影響。

在電力電子領域,轉換效率一直是討論的關鍵主題,也是任何數據表中的主要參數之一。為了以最有利的方式展示其產品,電源製造商通常會引用「最佳可能」數字,該數字通常是負載約為80%時的單個值。但是,應注意,在實際應用中,所汲取的功率可能根本不在此水平。

負載可能會大幅波動-取決於它們的運行方式,在冗餘配置中,消耗的功率將始終低得多(除非發生故障情況)。這意味著系統的實際效率可能遠遠小於引用的效率值所暗示的。

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嚴重性,標準機構,行業團體和政府機構制定了新的能源指南。這些準則通常採用引用效率曲線的形式,該曲線規定了從20%到滿負載的所有運行負載的最低可接受效率水平。因此,設計工程師已經能夠評估電力系統中的基本組成部分,以識別將在何處發生損失,然後採取措施消除損失,從而確保滿足新的效率準則。功率因數校正(PFC)在解決潛在損失的來源方面至關重要,應相應地實施。

了解電力系統的損失

無電源系統將是完美的效率,而現代的開關半導體器件現在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但在操作過程中始終會

傳導損耗包括由橋式二極體的正向電壓引起的損耗,該正向電壓與系統功率以及諸如MOSFET和IGBT等開關器件的導通電阻成比例。這些與整個系統功率的平方成正比。由於它們會隨著輸出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它們傾向於在更接近滿負載的情況下發揮更大的作用。傳統上,這裡是最關注的焦點。

第二類損耗是開關損耗。隨著設計工程師努力提高功率密度水平並減小系統尺寸,開關頻率不斷提高,從而減小了集成到系統中的笨重磁性元件的尺寸。開關損耗與寄生電容(例如開關器件柵極中的寄生電容)不斷充電有關。它們與開關頻率成正比,並且在整個工作功率範圍內保持一致。這些損耗往往在較低的功率水平上最為普遍,這會對系統效率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PFC為什麼對效率如此重要?

電力公司提供的所有電網電源都是交流電,並且電壓波形始終為正弦波。但是,電流波形的形狀和相位不一定是正弦波,而是由供電負載決定的。對於最簡單的純電阻負載(例如加熱元件),負載電流與電壓同相併保持正弦曲線。在這種情況下,計算輸出的功率僅是將電壓和電流相乘的問題。

其他類型的負載(例如電動機)可能包括電抗組件(感性或容性)。在這種情況下,當電流波形保持正弦波狀時,它將相對於電壓波形發生相移,而負載中的電抗量將決定相移量。功率計算需要考慮相位,因此有效功率由以下公式確定:

有功功率= V * I * cos(Φ)

這裡f表示電壓和電流波形之間的相角,而cos(Φ)被稱為「位移因數」。在電阻性負載中,電流和電壓在同相中cos(Φ)的值為1 –表示正常功率仍然是電壓和電流的乘積。但是,實際負載通常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在負載是開關電源(SMPS)的情況下。這些單元通常具有二極體橋式整流器和浪湧電容器,這將導致電流波形失去其正弦形狀並變成一系列尖峰。

當波形失真且不再是正弦波時,將使用與波形的總諧波失真(THD)關聯的「失真因子」(cos(Θ))計算有功功率。因此,在電流和電壓同相但電流波形非正弦的系統中,適用以下公式:

有功功率= V * I * cos(Θ)

在電流波形既有相移又有失真的情況下,情況會變得有些複雜。在此,必須同時應用位移因子和失真因子:

有功功率= V * I * cos(Θ)* cos(Φ)

任何系統的功率因數僅是兩個因素的乘積:

功率因數= cos(Θ)* cos(Φ)

實際上,這意味著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相位差越大,或者電流波形越失真,功率因數就越低,因此有功功率就越低。由於功率因數也會影響效率,因此這現在是功率設計人員需要解決的關鍵領域。

需要校正功率因數

相對複雜的數學表明,如果頻率相同,將兩個正弦波形相乘只能得到大於零的值。結果,可以推斷出諧波電流對系統的有用輸出功率沒有貢獻,應該減少或消除。

正是這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主要的PFC標準EN 61000-3-2所採用的方法。與許多現代效率規格(包括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能源之星)一樣,EN61000-3-2試圖通過定義嚴格的諧波電流限制來降低電流波形的THD,直到40次諧波為止。

實現PFC的最常見方法是,使用市售PFC控制器中的幾種常見控制方案之一,在橋式整流器和大容量電容器之間插入一個有源級。可能最廣泛使用的控制方案是連續傳導模式(CCM),該模式以固定頻率運行,並且經常在功率更高(》 300W)的系統中找到。流行的替代方法是臨界傳導模式(CrM)控制。通過僅在電感器電流降至零時才進行開關,從而無需快速恢復二極體。這降低了系統成本,但導致了可變的開關頻率。 CrM在低功率系統(例如照明系統)中特別普遍。

圖1:安森美半導體的FL7921R QR電流模式照明控制器

PFC控制方案還有進一步的增強,其目的是提供更高的效率,例如將工作頻率限制在定義的範圍內。一些控制方案響應於負載變化而改變傳導模式,以確保實現最佳效率。

實用的PFC解決方案

儘管可以使用分立組件從頭開始設計PFC機制,但這很少見。大多數工程師會選擇使用內置有PFC控制方案的現成控制IC。安森美半導體的FL7921R CrM照明控制器是一種高度集成的器件,將PFC控制器與準諧振(QR)PWM控制器結合在一起。它採用受控導通時間技術來提供穩定的DC輸出,執行自然的PFC。該IC包括一個THD優化器,可減少過零時的輸入電流失真,從而提高功率因數。 PFC功能始終處於打開狀態,以確保始終在包括最重要的輕負載下始終充分優化功率因數(圖1和2)。

圖2:FL7921R的功能框圖(來源:安森美半導體)

圖3:STMicroelectronics的STNRGPFx2雙通道交錯式PFC控制器。 (來源:意法半導體)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STNRGPFx2適用於焊接,工業電動機,電池充電器和電源等高功率PFC升壓應用,是一種兩通道交錯式CCM PFC數字控制器。該固定頻率設備能夠驅動兩個交錯的PFC通道,並具有浪湧電流限制,以及諸如分相操作之類的更複雜的功能。使用意法半導體的eDesignSuite,客戶可以快速輕鬆地配置該設備(圖3)。

總結

管理和控制現代電力系統的功率因數是提高所有工作條件下效率的關鍵,包括傳統上效率非常低的輕負載。在具有挑戰性的效率指標的驅動下,由於消費者和公司越來越意識到運營成本以及廢能源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充足的PFC現在已成為關鍵的採購要求。幸運的是,有許多高度集成的控制器可供使用,使工程師可以輕鬆實現各種複雜的PFC方案以適合其特定應用。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詳解PFC(功率因素校正)及主被動PFC分析對比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處包含:  1. 節省電費  2. 增加電力系統容量  3.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處包含:  1. 節省電費  2. 增加電力系統容量  3.  什麼是主動式/被動式功率因數校正(Active/Passive PFC)?  被動式PFC,使用由電感、電容等組合而成的電路來降低諧波電流,其輸入電流為低頻的50Hz到60Hz,因此需要大量的電感與電容。而且其功率因素校正僅達75%~80%。
  •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 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10-09 10:21:32   本文主要是關於pfc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pfc的功能特點及優缺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開關電源功率因素校正(PFC)及其工作原理
    因此,隨著減小諧波標準的廣泛應用,更多的電源設計需要結合功率因數校正(PFC)功能 [1]~[4]。  2 高次諧波和功率因數校正的關係  一般開關電源輸入市電經整流後對電容充電,其輸入電流波形為不連續的脈衝。這種電流除了基波分量外,還含有大量的諧波。其有效值I為:  式(1)中:I1,I2,…,In分別表示輸入電流的基波分量與各次諧波分量。
  • 有源pfc電路工作原理
    有源pfc原理知識科普 PFC的全稱是Power Factor Corrector,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器,它可以在交流轉換為直流時提高電源對市電的利用率,減小轉換過程的電能損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 功率因數校正對實現新能效目標的重要性
    這些指導文件中通常引用所有工作負載(從20%到滿負載)範圍內最低能效水平的曲線,因此,設計工程師能夠評估功率系統中的基本構建模塊,以確定發生損耗的位置,然後採取措施消除這些損耗,從而確保滿足新的能效要求。功率因數校正(PFC)對於解決潛在損耗源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應予以實施。
  • 功率因數校(PFC)正標準優化解決方案
    這就是「功率因數」,對嗎?但難道它仍然是關於50Hz或60Hz時的「實際」和無功元件嗎?也對也錯。遺憾的是,這種概念化過程有些太過簡單了。  在電力配送系統中,對功率因數校正(PFC)的理解通常是在電力配送系統中的某些點增加(一般來說)電容性電抗以抵消電感性負載效應。我們可以說是「無功」負載,但電源工程師在解決功率因數問題時通常最關心的是電機負載。
  • 由單相功率因數校正(PFC)實現三相PFC的方案介紹
    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簡稱PFC)技術,尤其是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Correction,簡稱APFC)技術可以有效的抑制諧波,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 一文搞懂PFC(功率因數校正)
    圖2 自從用電器具從過去的感性負載(早期的電視機、收音機等的電源均採用電源變壓器的感性器件)變成帶整流及濾波電容器的容性負載後,其功率因素補償的含義不僅是供電的電壓和電流不同相位的問題
  • 電巢學堂:功率因數校正對實現新能效目標的重要性
    這些指導文件中通常引用所有工作負載(從20%到滿負載)範圍內最低能效水平的曲線,因此,設計工程師能夠評估功率系統中的基本構建模塊,以確定發生損耗的位置,然後採取措施消除這些損耗,從而確保滿足新的能效要求。功率因數校正(PFC)對於解決潛在損耗源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應予以實施。
  • 功率因數校正標準優化解決方案
    這就是「功率因數」,對嗎?但難道它仍然是關於50Hz或60Hz時的「實際」和無功元件嗎?也對也錯。遺憾的是,這種概念化過程有些太過簡單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0214.htm  在電力配送系統中,對功率因數校正(PFC)的理解通常是在電力配送系統中的某些點增加(一般來說)電容性電抗以抵消電感性負載效應。
  • 探討功率因數校正技術PFC中的電感材料選擇
    因此網側的功率因數不高,僅有0.6左右,並對電網和其它電氣設備造成嚴重諧波汙染與幹擾。在三相四線制供電方式中,由於多次諧波分量疊加,使中線電流增大,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而如今計算機電源、UPS、程控交換機電源、電焊機電源、電子鎮流器等早已高頻開關化,其對電網的汙染已達到必須治理的程度,因此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正在成為熱點,並將成為商家進入市場的關鍵。
  • 採用雙向PFC和混合變頻器解決方案
    對於能量存儲來說,系統集成意味著通過從單向功率轉換階段轉向雙向功率轉換階段,將電池充放電的兩條獨立路徑合二為一。   轉向雙向功率因數校正(PFC)和逆變器功率級   儲能市場的興起可歸因於方法和創新,這些方法和創新使設計人員能夠克服系統集成和成本等重大挑戰。
  • 滿足新應用需求的先進PFC技術及解決方案
    功率因數校正(PFC)是電源設計人員面臨的重要任務。根據IEC61000-3-2諧波標準中的D類規定,功率在75 W以上的個人計算機和電視機等電子系統的電源要進行功率因數校正。
  • 創新、簡單而又高效節能的PFC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1934.htm輸入電壓與輸入電流之間的關係用功率因數(PF)表示。在生成非線性負載電流的系統中,採用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可使電源的輸入端表現為供電系統的線性負載。有效的PFC電路可同時降低峰值電流和RMS電流,並優化AC電源的供電效率。
  • 三相功率因數校正(PFC)技術的綜述(1)
    摘要:綜述了三相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發展現狀,並對典型拓撲進行分析比較。 關鍵詞:三相整流器;諧波;功率因數校正   1 引言 近20年來電力電子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已廣泛應用到電力、冶金、化工、煤炭、通訊、家電等領域。
  • 單級功率因數校正(PFC)變換器的設計
    功率因數校正的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圖中,第一條波形是交流輸入電壓經整流橋後的電壓波形,第二條波形是流經Boost電感L1的電流波形,近似於正弦波。實驗得到的功率因數為0.97。而繞組N3提供UC3842的工作電源,其輸出功率很小,可忽略。
  • 帶PFC的開關電源作用介紹 淺談帶PFC的開關電源性能特點
    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因容性負載導致電流波形嚴重畸變而產生的電磁幹擾(EMl)和電磁兼容(EMC)問題。所以現代的PFC技術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功率因數補償技術,它是針對非正弦電流波形畸變而採取的,迫使交流線路電流追蹤電壓波形瞬時變化軌跡,並使電流和電壓保持同相位,使系統呈純電阻性技術(線路電流波形校正技術),這就是PFC(功率因數校正)。
  • 基於ICE2PCS01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的電路設計
    結果表明,該電路方案能大大減小輸入電流的諧波分量,在AC176V-264V的寬電壓輸入範圍內得到穩定的DC380V輸出,功率因素高達0.98。2 功率因素校正方法的選擇 目前主要用來提高功率因素校正的方法有:多脈衝整流,這種方案在變壓器具有平衡負載的情況下,對減少輸入端的低次諧波是有效的;無源濾波法,這種方法對抑制高次諧波有效,但是濾波設備體積龐大,提高功率因素效果也不理想,在產品設計中應用越來越少。
  • 詳解PFC電感的計算
    中心議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442.htm  Boost功率電路的PFC連續工作模式的基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