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電源設計中PFC段性能的方法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大多數的現代電源都要求從輸入線路所吸收的電流包含諧波含量。實際上,規範標準要求線路電流接近正弦波形,而且相位與線路電壓同相。為此,通常在橋電路與大電容之間插入所謂的PFC預穩壓器。這個中間段設計輸出恆定的直流電壓,同時從輸入線路吸收正弦電流。PFC段通常採用升壓配置,要求輸出電壓比線路可能最高的電壓電平都要高。這就是為什麼歐洲或是通用主電源輸入條件下輸出穩壓電平普遍設定在約390V的原因。

對於較低功率的應用而言,臨界導電模式(CrM)(也稱作邊界、邊界線甚至是瞬態導電模式)通常是首選的控制技術。這種控制技術簡單,市場上有採用這種技術的不同的商用控制器,容易設計。然而,高輸入電壓時,如果輸入和輸出電壓之間的差距小,PFC段會變得不穩定。本文將說明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PFC段一個更加常見的問題是通常發生在啟動時的大電流過衝,而不論採用的是何種控制技術。

臨界導電模式工作

臨界導電模式(CrM)工作是低功率應用中最常見的解決方案。這種控制方法可以採用可變頻率控制原理來描述特徵,即電感電流先上升至所需線路電流的2倍,然後下降至零,接著再上升至正電流,期間沒有死區時間(dead-time),如圖1所示。這種控制方法需要電路精確地檢測電感的磁芯復位。

圖1 臨界導電模式工作

零電流檢測

確定退磁完成的常見解決方案在於感測電感電壓,更具體地說,就是檢測電感電壓何時降至零。監測線圈電壓並非經濟的解決方案。相反,這升壓電感與小型繞組相關,這繞組(稱作「零電壓檢測器」或ZCD繞組)提供了電感電壓的一個縮小版本,能夠用於控制器上,如圖2所示。ZCD繞組採用耦合形式,因而它在MOSFET導電時間(反激配置)期間呈現出負電壓,如圖3中所示。這繞組提供:

VAUX=-NVIN,當MOSFET導通時;

VAUX=N(VOUT-VIN),當MOSFET開路時。

其中,N是輔助繞組與主繞組之間的匝數比。

圖2 NCP1607驅動的應用段典型應用示意圖

當ZCD電壓(VAUX)開始下降時線圈電流會達到零。許多CrM控制器內部比較VAUX與接近0V的ZCD參考電壓,檢測出下降沿,並準時啟動下一個驅動信號。為了實現強固的工作,應用了磁滯機制,並實際上產生較高的(upper)閾值(VAUX上升時有效)及較低的(lower)閾值(VAUX下降時有效)。出於不同原因(如安森美半導體NCP1607 PFC控制器中的ZCD引腳的多功能性),在大多數商用器件中這些閾值都相對較高(在1V及2V之間)。

例如,NCP1607數據表中可以發現下述的ZCD閾值規範(引腳5是監測ZCD信號的電路)。

Vpin5上升:最低值為2.1V,典型值為2.3V,最大值為2.5V;

Vpin5下降:最低值為1.5V,典型值為1.6V,最大值為1.8V。

要恰當地檢測零電流,VAUX信號必須高於較高的閾值。

圖3 波形

極高輸入線路時的不精確零電流檢測

圖4及圖5顯示出在高線路時會面對的一個問題。VAUX電壓在退磁相位期間較小,而這時Vin較高,因為VAUX與輸出輸入電壓差成正比VAUX=N(VOUT-VIN)。此外,如圖4所示,輸入電壓在開關頻率呈現出交流含量。因此,VAUX波形並不平坦,相反,它還包含紋波。在低線路時,這紋波可以忽略不計。在高線路時,VAUX幅度在退磁相位期間較小。因此,這些振蕩可能大到足以導致過早檢測電感磁芯復位。事實上,如圖4和圖5所示的那樣,零電流檢測的精度降低了。

圖4 不精確零電流檢測導致的不穩定性

圖5 連續導電模式工作

圖4顯示出現不穩定性問題時高輸入線路(正弦波頂端,此處Vin約為380V)下的VAUX電壓。我們可以看到MOSFET關閉時,VAUX電壓輕微躍升至高於ZCD閾值。由於其大紋波的緣故,在退磁相位期間,VAUX電壓首先增加,然後下降。由於在某些開關周期的末段VAUX接近ZCD閾值,這VAUX電壓下降導致零電壓比較器在電感磁芯完全復位前就翻轉(trip)。圖5證實了這一論斷。有時,升壓二極體仍在導電時,PFC段開始新的周期。這個現象主要導致線路電流失真(見紅色跡線)、功率因數退化,並可能有一些頻率處在人耳可聽到的噪聲。

改善高線路工作的簡單調整方法

如圖6所示,在VCC與引腳5(ZCD引腳)之間布設一顆電阻,能夠減輕或抑制這個現象。這樣一來,ZCD引腳上就產生了偏置。

圖6 ZCD引腳上的調整

在測試的應用中,VCC為15V,且Rzcd=68kΩ。在VCC與引腳5之間增加一顆電阻Roff=680kΩ,就改變了施加在引腳5(ZCD引腳)上的電壓。退磁相位期間ZCD引腳上施加的實際VAUX電壓就變為:

(1)

然後,施加在引腳5上的電壓就偏置。事實上,這就像是VAUX電壓與減小了1.36V的ZCD閾值比較。這樣一來,新的實際ZCD閾值就是:

Vpin5上升:最低值為0.74V,典型值為0.94V,最大值為1.14V;

Vpin5下降:最低值為0.14V,典型值為0.24V,最大值為0.44V。

這些降低的ZCD閾值增加了ZCD的精度,並能抑制CCM工作,在相同條件下獲得的波特圖(見圖7)就證實了這一點。

圖7 調整改善器件工作

必須注意,Vpin5下降(我們的案例中是1.5V)時,偏置必須保持在低於ZCD最低閾值。這是為了確保新的實際ZCD閾值(Vpin5下降時) 保持高於0V。否則,系統可能難於檢測磁芯復位並因此啟動新的開關序列。出於這個目的,應當考慮到VCC的變化。

啟動時的大過衝

PFC段從輸入線路正弦波電壓源吸收正弦電流,因此,它們為負載提供僅匹配平均需求的方波正弦功率。輸出電容(大電容)「吸收」實際提供的功率與負載消耗的功率之差值。

● 饋送給負載的功率低於需求時,輸出電容放電,補償功率差額。

● 提供的功率超過負載功耗時,輸出電容充電,存儲多餘的能量。

因此,輸出電壓呈現出輸入線路頻率2倍的低頻交流含量。不利的是,PFC電流整形(current-shaping)方法均基於控制信號無紋波的假設。否則,就不能夠優化功率因數,因為輸入線路電流重新複製了控制信號失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PFC電路動態性能差的原因。它們的穩壓環路帶寬設得極低,從而抑制100Hz或120Hz紋波,否則輸出電壓就會注入這紋波。

由於系統極慢,PFC段遭受陡峭的負載或輸入電壓變化時,會在大電容上呈現出大的過衝

相關焦點

  • 增強電源設計中PFC段性能的兩種簡單調整方法
    大多數的現代電源都要求從輸入線路所吸收的電流包含諧波含量。實際上,規範標準要求線路電流接近正弦波形,而且相位與線路電壓同相。為此,通常在橋電路與大電容之間插入所謂的PFC預穩壓器。這個中間段設計輸出恆定的直流電壓,同時從輸入線路吸收正弦電流。PFC段通常採用升壓配置,要求輸出電壓比線路可能最高的電壓電平都要高。
  •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 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10-09 10:21:32   本文主要是關於pfc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pfc的功能特點及優缺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帶PFC的開關電源作用介紹 淺談帶PFC的開關電源性能特點
    帶PFC的開關電源作用介紹 淺談帶PFC的開關電源性能特點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10-09 09:54:38   本文主要是關於PFC穩壓開關電源的相關介紹
  •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液晶電視電源pfc電路_液晶pfc電路維修技巧
  • PFC在電源設計中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典型電源的電源線上的負載由一個驅動電容的橋式二極體組成(圖2)。它是電源線的非線性負載,因為此橋式整流器的兩個二極體都位於輸入交流電源線電壓的正半周期或負半周期的直接電源通路中。此非線性負載僅在正弦電源線電壓的峰值期間汲取電源線電流,這樣會產生「多峰」輸入電源線電流,從而引起電源線諧波(圖3)。
  • LT1248在PFC整流電路中的應用
    引言 lt1248是凌特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較強大的pfc(power factor correct)控制晶片。該晶片採用dip16封裝,具有以下特點: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935.htm(1)能夠適應寬範圍內的負載變化。(2)採用平均電流控制方法。
  • 如何選擇最優的190 W纖薄PFC電源段方案?
    採用這種模式工作時,在高負載條件下,功率因數校正段以CrM工作,但在中等負載/輕載條件下( ),限制開關頻率以提升能效。與傳統CrM電路相比,FCCrM支持使用更小的電感(見參考資料[1])。實際上,交錯式FCCrM PFC似乎進一步縮減了磁性元件的尺寸及成本。這些優勢在190 W低高度電源中得以展現。
  • 工程師詳解PFC在電源設計中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典型電源的電源線上的負載由一個驅動電容的橋式二極體組成(圖2)。它是電源線的非線性負載,因為此橋式整流器的兩個二極體都位於輸入交流電源線電壓的正半周期或負半周期的直接電源通路中。此非線性負載僅在正弦電源線電壓的峰值期間汲取電源線電流,這樣會產生「多峰」輸入電源線電流,從而引起電源線諧波(圖3)。
  • 有源pfc電路工作原理
    有源pfc原理知識科普 PFC的全稱是Power Factor Corrector,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器,它可以在交流轉換為直流時提高電源對市電的利用率,減小轉換過程的電能損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 電源轉換器設計中的EMI輻射抑制方法探討
    隨著對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平板電腦和可穿戴健身手環等設備進行更新,他們對每一代新產品的性能預期也都會提升。他們不僅要求功能增強,而且期望設備變得更小、更快,運行時間也要比前代產品更長。 雖然這種對最新產品的強烈欲望推動了科技公司的業務發展,但它也對負責新設計的工程師們帶來了挑戰。為了創建高密度電路並增加運行時間,效率也必須提高。
  • PCB設計如何影響電源EMC性能?
    各位電子工程師想必都知道,設計時,PCB設計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以電源為例,PCB設計會直接影響電源的EMC性能、輸出噪聲、抗幹擾能力,甚至是基本功能。電源部分的PCB布線與其他硬體稍有不同,該如何設計?本文為你揭秘。
  • 改善功率因素(PFC)和電源的性能的方法
    為了消除給離線功率轉換器添加PFC前端級所產生的損耗,一些設計人員使用了各種各樣的PFC拓撲結構,例如:可降低開關損耗的PFC升壓跟隨器和/或能夠減少傳導損耗的交錯式PFC。
  • PCB射頻電路電源和接地的設計方法解析
    射頻(RF)電路的電路板布局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考慮到實際設計中PLL雜散信號對於電源耦合、接地和濾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 開關電源pfc的工作原理介紹
    電子電源產品中引入PFC電路,就可以大大提高對電能的利用效率。   PFC有兩種,一種是無源PFC(也稱被動式PFC),一種是有源PFC(也稱主動式PFC)。無源PFC一般採用電感補償方法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但無源PFC的功率因數不是很高,只能達到0.7~0.8;有源PFC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可以達到很高的功率因數,但成本要高出無源PFC一些。
  • 高頻電源變壓器磁芯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說明
    開關電源正向高頻化發展,作為主變壓器使用的軟磁鐵氧體磁芯,從材料性能、尺寸形狀等均應作相應改進。本文討論了磁芯設計中應考慮的通過功率、性能因子、熱阻係數等參數,並提出了降低材料高頻損耗的微觀設計方法。   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對高頻開關式電源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 PFC開關電源電路設計分享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繼續就這一PFC開關電源的電路設計展開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962.htm恆流恆壓電路設計在這一基於LED路燈的PFC開關電源電路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恆流恆壓的設計效果,在本方案中我們選擇使用恆流恆壓控制器件TSM101,來調節整體電路系統中的輸出電壓和電流
  • PFC開關電源硬體設計分享
    有源PFC技術目前已經在開關電源的新產品研發工作中應用的較為成熟,但是在公共照明領域中,這一技術的適用範圍還並不是很廣泛。在今天和明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為各位工程師們分享一種基於LED路燈的PFC開關電源設計方案。本方案採用有源PFC功能電路設計的室外LED路燈電源,其內部特別設置有EMC電路和高效防雷電路,能滿足室外照明和抗雷需要。今天我們將會就這一開關電源方案的硬體設計展開詳細介紹。
  • 磁珠在開關電源電磁兼容設計中的應用
    電磁兼容問題已經成為當今電子設計製造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實際應用中的電磁兼容問題十分複雜,絕不是依靠理論知識就能夠解決的,它更依賴於廣大電子工程師的實際經驗。為了更好地解決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這一問題,主要要考慮接地、電路與PCB板設計、電纜設計、屏蔽設計等問題。
  • 開關電源PCB設計中的四種布線技分享
    單面板,市場流通通用開關電源幾乎都採用了單面線路板,其具有低成本的優勢,在設計,及生產工藝上採取一些措施亦可確保其性能。   為保證良好的焊接機械結構性能,單面板焊盤應稍微大一些,以確保銅皮和基板的良好縛著力,而不至於受到震動時銅皮剝離、斷脫。一般焊環寬度應大於 0.3mm。
  • 主動PFC設計UPS電源山特C3KS現貨熱賣
    (中關村在線 西安行情)近日獲悉,一款節能環保,安全穩定的山特UPS電源正在熱賣中。該產品採用主動PFC設計,電源轉換效率出色。當市電頻率超出(46~54)Hz範圍時,輸出頻率為50×(1±0.2%)Hz輸出電壓波形正弦波 其它輸出參數轉換時間:0ms接口埠RS-232 + Intelligent Slot 過載能力110-150%維持30秒鐘後輸出轉為旁路,150%以上維持300ms後備時間由外配蓄電池決定分鐘電池類型Panasonic密閉式鉛酸蓄電池 充電時間10小時 外觀尺寸460×192×455mm產品重量34.5kg其它性能操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