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轉換器設計中的EMI輻射抑制方法探討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現代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熱衷於追求和接受新鮮技術。隨著對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平板電腦和可穿戴健身手環等設備進行更新,他們對每一代新產品的性能預期也都會提升。他們不僅要求功能增強,而且期望設備變得更小、更快,運行時間也要比前代產品更長。

雖然這種對最新產品的強烈欲望推動了科技公司的業務發展,但它也對負責新設計的工程師們帶來了挑戰。為了創建高密度電路並增加運行時間,效率也必須提高。然而,隨著設計中的電子元器件變得越來越小型化和密密麻麻,在電磁幹擾(EMI)相關問題上不偷工減料就顯得愈發重要。

電源轉換

所有的可攜式設備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由某種形式的電池供電。然而,來自電池的電壓不太可能直接為構成產品設計核心的半導體器件所用,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轉換,將電壓變換(並穩定)到正確的水平。

所謂的「降壓」轉換器已經變得非常流行——它為將電池電壓轉換為穩定的半導體電源提供了一種簡單且更有效的方式。降壓轉換器通過「斬斷」來自電池的直流電壓來改變電平,但是此舉有可能引入EMI相關問題。

雖然EMI話題可能非常複雜,但設計人員在設計大多數降壓轉換器時有許多問題都應當關注:

· 電流迴路的布局

· 元器件放置

· 輸出紋波電壓

· 輸入電容器的選擇

· 輻射EMI抑制

為了減小電源轉換器和相關磁性器件的尺寸,設計人員通常會使用更高的開關頻率。然而,隨著電流變化率(di/dt)的增加,產生EMI的可能性也會增加。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影響,了解電流如何在元器件之間流動就非常重要。一旦清楚地了解了電流路徑,設計人員就應確保所有的返回電流路徑,尤其是接地走線,儘可能短並且低阻抗。

電流以及所選拓撲結構(此例中為降壓拓撲)在確定元器件布局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

一個關鍵考慮因素是在放置電容器和電感器時要確保電流迴路最短。這樣做時,需要對輸入電源走線進行布線。在此,設計人員應確保使這些走線的電感大於輸入電容器的ESR——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低ESR的電容器會是不錯之選。

同時,在輸入方面,電容器的選擇也很重要,設計人員不應予以忽視。電容器是電源轉換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具有高能量的電容器,如基美電子(KEMET)的KO-CAP聚合物電容器,或低ESR的MLCC器件,是很好的做法。將這兩種類型組合在一起,可以降低紋波電壓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元器件數量。

選擇輸入電容時,還應記住輸出電流會直接影響輸入紋波電壓。對瞬態電流的要求進行定義可能很艱巨,但它會直接影響輸入電容的選擇,因此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通常,在解決EMI問題時,儘管紋波電壓較大極有可能引起EMI問題,但電流卻是首要考慮因素。根據歐姆定律,通過功率電感器的交流電流流入輸出電容器,遇到ESR會產生紋波電壓。因此,選擇具有低ESR的輸出電容可降低輸出紋波電壓。

傳導EMI通常是降壓轉換器設計中最常見的問題。然而,特別是在密集排布的設計,例如現代消費類設備中,輻射EMI也是一個問題。雖然良好的布局和布線設計等技術可以減少這個問題,但它無法完全避免。

鐵氧體器件,例如基美電子的Flex Suppressor(柔性抑制片)產品,對於創建電路內屏障非常有用,其可有效地將敏感電路區域與可能耦合到不期望輻射噪聲的其他部分相隔離。

高效設計

解決了潛在的噪聲問題後,就需要考慮降壓轉換器設計的整體效率。更高效的設計可以實現更長的運行時間;由於發熱量減少,元器件也可以更緊密地放置在一起,這樣,設計人員就能夠靈活地縮短走線,從而解決EMI問題。

電源工程師可使用降壓控制器IC和精心設計的功率電感器來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並提高效率。選擇能夠在高頻下工作並能提供大電流飽和特性和低直流電阻(DCR)的電感器,對於高效降壓轉換器設計至關重要。

基美電子的METCOM新系列電感器可有效支持更高效的降壓轉換器開發,並適用於包括EMI濾波在內的其他電源相關應用。金屬複合磁芯具有大電流飽和特性,可使電感器在大紋波電流下保持運作。高磁導率可實現低DCR,這樣就可在大電流工作期間顯著減少自發熱,從而提高系統效率並減少對散熱設計考慮的需要。

METCOM電感器具有屏蔽結構,因此可將大部分磁通量控制在電感器體內,從而實現更高效的工作。這樣就可增強輻射EMI性能,並顯著降低與附近電路區域的RF耦合。

基美電子新型電感器的取值範圍從0.10mH到47.00mH,DCR值低至1.5mW。它們可以處理高達35.4A的電流,工作溫度在-55℃至+155℃之間。其封裝面積小至5.3mm×5.00mm,高度低至2.0mm,非常適合現代電源應用中的密集電路使用。

本文小結

在這個互聯時代,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各種高科技設備,而電源轉換對於提供這些產品來說至關重要。設計人員要想創建更密集的設計,提高效率和控制EMI是其關鍵挑戰。但是,若能遵循良好的設計實踐並仔細選擇元器件,這些挑戰就能迎刃而解。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源設計過程中的EMI抑制要素講解
    大部分電路設計終究都會需要考慮電磁幹擾的問題,而電磁幹擾是否合格將關係到產品能夠最終上市。因此設計者們都希望在設計製造過程中就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EMI,本文就將對如何通過抑制EMI來降低電源的幹擾來進行講解。
  • 如何降低開關電源中產生的EMI輻射
    開關電源意味著器件內部有電子開關,EMI可通過它產生輻射。 本文將介紹開關電源中EMI的來源以及降低EMI的方法或技術。本文還將向您展示電源模塊(控制器、高側和低側FET及電感器封裝為一體)如何幫助降低EMI。 開關電源中EMI的來源 首先,必須尊重物理定律。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交流電可產生電磁場。
  • 乾貨| 高手教你輕鬆消除Buck轉換器中的EMI
    電子元件中的寄生成分常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其表現常常與預期的大相逕庭。本文針對低壓Buck轉換器工作中的EMI問題進行很基礎的分析,然後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很實用的解決方案,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在設計開關模式轉換器的時候,電磁兼容問題通常總是要在設計完成以後的測試階段才會遇到。
  • 開關電源設計中減小EMI的方法
    當然電源也不例外的,所以我們有理由好好了解EMI以及其抑制方法。  下面結合一些專家的文獻來描述EMI.從源頭抑制幹擾。  2.切斷傳播途徑  3.增強抵抗力,這個就是所謂的EMC(電磁兼容)  先解釋幾個名詞:  傳導幹擾:也就是噪音通過導線傳遞的方式。  輻射幹擾:也就是噪音通過空間輻射的方式傳遞。
  • 為什麼開關電源會產生emi,有什麼抑制方法
    一類是外部噪聲,例如,通過電網傳輸過來的共模和差模噪聲、外部電磁輻射對開關電源控制電路的幹擾等。另一類是開關電源自身產生的電磁噪聲,如開關管和整流管的電流尖峰產生的諧波及電磁輻射幹擾。如圖1所示,電網中含有的共模和差模噪聲對開關電源產生幹擾,開關電源在受到電磁幹擾的同時也對電網其他設備以及負載產生電磁幹擾(如圖中的返回噪聲、輸出噪聲和輻射幹擾)。
  • 探討高頻開關電源設計中的電磁兼容問題
    目前,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EMC)日益受到重視,抑制開關電源的EMI,提高電子產品的質量,使之符合EMC標準,已成為電子產品設計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本文就高頻開關電源設計中的電磁兼容性問題進行了探討。
  • 無Y電容反激電源如何抑制EMI
    無Y電容反激電源如何抑制EMI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29 08:15:00 在常用的開關電源設計中,為了抑制電磁幹擾的共模噪音,通常會在原副邊之間跨接一個
  • 直流電源EMI濾波器的設計原則
    2)能有效地抑制差模幹擾和共模幹擾——工程設計中重點考慮共模幹擾抑制。  3)最大程度地滿足阻抗失配原則。  幾種實際使用電源EMI濾波器網絡結構如圖3所示。     3電源EMI濾波器參數確定方法  a)放電電阻取值
  • 輕鬆教你移動電源順利通過EMI測試
    設計一個移動電源的一個關鍵設計挑戰是通過EMI測試。對於諸如移動電源的消費類產品,設計周期短,而EMI認證限制又嚴格,因此您想添加足夠的EMI濾波器順利通過EMI測試,但您又不想增加空間,也不想在電路方面增加過多成本。這似乎很難兼顧兩者。   TI design低輻射EMI升壓轉換器參考設計(PMP9778)提供了這樣一個解決方案。
  • DC/DC電源轉換器設計原理介紹
    DC/DC電源轉換器設計原理介紹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09 10:22:00 當今利用現有的組件、參考設計、工具和資源來設計一個基礎且好用的DC/DC電源穩壓器(或稱為電源轉換器)已經不是一件難事了
  • 開關電源輸入EMI濾波器設計與Pspice仿真
    考慮到電磁兼容性的有關要求,應採用EMI電源濾波器來抑制開關電源上的幹擾。文中主要研究的是開關電源輸入端的EMI濾波器。  2EMI濾波器的結構  開關電源輸入端採用的EMI濾波器是一種雙向濾波器,是由電容和電感構成的低通濾波器,既能抑制從交流電源線上引入的外部電磁幹擾,還可以避免本身設備向外部發出噪聲幹擾。開關電源的幹擾分為差模幹擾和共模幹擾,在線路中的傳導幹擾信號,均可用差模和共模信號來表示。
  • 開關電源EMI設計與整改策略100條!
    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隨機頻率法和調製頻率法。  隨機頻率法是在電路開關間隔中加人一個隨機擾動分量,使開關幹擾能量分散在一定範圍的頻帶中。研究表明,開關幹擾頻譜由原來離散的尖峰脈衝幹擾變成連續分布幹擾,其峰值大大下降。  調製頻率法是在鋸齒波中加人調製波(白噪聲),在產生幹擾的離散頻段周圍形成邊頻帶,將幹擾的離散頻帶調製展開成一個分布頻帶。
  • Vicor推出首款輻射容錯 DC-DC轉換器電源模塊
    打開APP Vicor推出首款輻射容錯 DC-DC轉換器電源模塊 Vicor 發表於 2021-01-07 09:13:55 波音衛星使用
  • DC/DC 轉換器 EMI 的工程師指南(第3部分):了解功率級寄生效應
    DC/DC 轉換器中半導體器件的高頻開關特性是主要的傳導和輻射發射源。本文章系列 [1] 的第 2 部分回顧了 DC/DC 轉換器的差模 (DM) 和共模 (CM) 傳導噪聲幹擾。轉換器開關波形分析建模如第 2 部分所述,開關節點電壓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別是非隔離式轉換器中 CM 噪聲和 E 場耦合的主要來源。在EMI 分析中,設計者最關注電源轉換器噪聲發射的諧波含量上限或「頻譜包絡」,而非單一諧波分量的幅值。藉助簡化的開關波形分析模型,我們可以輕鬆確定時域波形參數對頻譜結果的影響。
  • 低EMI電源能否安裝在擁擠的電路板上?
    在整個設計周期中,基本上電源設計通常是處於設計過程的最後階段,設計人員需要努力地將複雜的電源擠進更緊湊的空間,而這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也非常令人沮喪。UpUednc為了按時完成設計,設計者只能在性能方面做出妥協,把問題丟給測試和驗證環節去處理。
  • 電源設計秘籍:如何將EMI/EMC控制在「搖籃」中
    例如在計算某個頻率下襯墊的大小和間距時還必須考慮信號的強度,如同在一個設備中使用了多個處理器時的情形,表面處理及墊片設計是保持長期屏蔽以實現EMC性能的關鍵因素。  由於接縫會導致屏蔽罩導通率下降,因此屏蔽效率也會降低。要注意低於截止頻率的輻射其衰減只取決於縫隙的長度直徑比,例如長度直徑比為3時可獲得100dB的衰減。
  • 通過輻射發射測試:如何避免採用複雜的EMI抑制技術以實現緊湊、高...
    對於帶隔離的電路設計,一個重要的步驟是跨隔離柵傳輸功率,並緩解產生的RE。雖然傳統方法可能行之有效,但它們往往需要權衡取捨。其中可能包括使用分立式電路和變壓器來傳輸功率。這種方法笨重耗時,會佔用寶貴的PCB空間,無一不會增加成本。更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是將變壓器和所需的電路集成到更小外形中,如晶片封裝。
  • 開關電源emi濾波器典型電路及分析
    打開APP 開關電源emi濾波器典型電路及分析 發表於 2017-12-06 08:51:16   作用   EMI濾波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抑制高頻幹擾   抑制交流電網中的高頻幹擾對設備的影響;   2.2、抑制設備幹擾   抑制設備(尤其是高頻開關電源)對交流電網的幹擾
  • 數字電路PCB設計中的EMI控制技術分析
    從系統設備EMC/EMI設計的觀點來看,在設備的PCB設計階段處理好EMC/EMI問題,是使系統設備達到電磁兼容標準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手段。 EMI的產生及抑制原理 EMI的產生是由於電磁幹擾源通過耦合路徑將能量傳遞給敏感系統造成的。它包括經由導線或公共地線的傳導、通過空間輻射或通過近場耦合三種基本形式。
  • 開關電源產生電磁幹擾的具體原因與抑制方法解析
    打開APP 開關電源產生電磁幹擾的具體原因與抑制方法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4 16:07:05 關於開關電源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