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能帶給我們的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

2020-12-15 小秘書日記

我們以為宇宙很遙遠,航天工業也很遙遠。

但是,錯了!現如今宇宙距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1小時進入星際。航天工業也並不陌生,它時刻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1航天工業對我們的影響

隔壁老王習慣在每天晚上7:30準時收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他最近身體不適,要去醫院做核磁共振、腦部CT。他會根據前一天的天氣預報,制定第二天的出行計劃。在出門前,他會提前使用導航軟體查詢路線地圖。

傍晚回來的時候,老王會專門經過路邊便利店去兩個孫子購買嬰兒紙尿褲、氣墊鞋、壓縮餅乾等東西。

老王的衣食住行裡,幾乎處處充斥著航天工業帶來的技術和產品。航天衛星24小時為我們提供導航定位、信號傳輸等服務,核磁共振、CT是航天工業衍生出來的技術,紙尿褲、氣墊鞋、壓縮餅乾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原本是太空人的專供。

航天工業技術和產品已經深刻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這,恐怕是一開始發展航天工業的那些人絕對沒想到的。

老王的生活也是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航天工業的商業價值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當然,如果要細分,上述所說這些應該算作是航天工業帶給我們的民用價值。這只是商業經濟活動中的很小一部分。航天工業帶給我們的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商業價值。

2嫦娥五號最重要的商業價值

眾所周知,在工業化社會中,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命脈。這也就是現階段石油如此重要的原因,也是美國不斷在中東產油區攪局發動戰爭的原因。現在全球能源處於"僧多粥少"的狀態。所以,從地緣政治來說,各國急需在能源方面找到突破口。

人類探索月球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能源資源。

因為在月球土壤中富含著地球上極為稀有的氦-3。氦-3不僅本身無毒,而且也不會產生輻射、汙染等問題,是所有元素中最理想的"清潔環保高效能源"。最為要命的是,這個氦-3在地球中的儲存總量僅為0.5噸,但是在月球上僅地殼淺層就儲存了超過500萬噸。

所以,這就是嫦娥五號這次帶回來的兩公斤月球土壤最重大的商業價值和戰略價值。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之前美國阿波羅計劃從月球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已經有130億年歷史。但是,這次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是月球上一個火山口的新土壤,只有不到2億年的歷史。所以,這兩公斤的土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了。

當然,除此以外,嫦娥五號給我們帶來的其他方面商業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3航天產業的"風口"

嫦娥五號之後,我國還有嫦娥六號、七號……根據目前的計劃,嫦娥六號將在2023年至2024年實施登月,並重點開展月球著陸點區的描摹探測和地質布景勘測。說得直白點,就是要在月球表面創建現場探測數據,並與實驗室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航天工業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個觀點是所有人都認同的。特別是,當前的探月工程要在環繞月球探測方面實現技術突破,月球軟著陸技術、現場勘查數據建立、自動採樣分析技術等方面,將為商業經濟活動提供一定的技術借鑑作用,進而推動發動機、運載火箭新材料等硬體技術,遙感傳輸、光電技術、人工智慧等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分析、通信技術等技術服務方面得到有效提升。這些都是最難能可貴的商業價值和民用價值。

如果說產業真的有"風口",那麼航天產業的"風口"已經來了。按照目前發展速度,預計到2030年全球航天工業經濟規模將達到近4000億美元。這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規模。

在我國,今年4月,發改委首次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內容,上海、福州、北京、重慶等地也分別發布涵蓋火箭、衛星、地面、應用服務等在內的衛星網際網路細化商業生態方案。從政策層面支持引導資本向航天產業集結。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民營航天產業相關公司已達到140家,其中,有接近10家公司將在今年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這也是社會資本對航天產業未來商業價值的肯定和信心體現。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不過畢竟還是美國贈送的,我們更希望自己國家採集的月球樣品,未來也能放在天文館,讓老百姓能夠近距離接觸。」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告訴記者。通過研究月壤,能進一步了解月球狀態、物質含量、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新的信息,這將幫助中國人在月球研究領域為全球做出貢獻。此次嫦娥五號降落的地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著陸,從未有探測器到訪過。這裡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對人類來說是全新的月球樣本。
  • 嫦娥五號登月採土,美國航天局異常緊張,月球上到底有什麼秘密?
    為什麼這次卻格外對嫦娥五號的月球樣本感興趣,難道真的是別人家的東西更香一些?▲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還真猜得沒錯,我們這次帶回來的月壤確實不同凡響。▲月球地形圖嫦娥五號的落點則比較特殊,這是位於月球風暴洋北部一個叫呂姆克山的地方,這個地方直到10到15億年前才停止火山噴發,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取得這一部分的月壤,對於研究月球的整個演變歷史具有重大意義,外人幾乎沒有不眼饞的。除了美國之外,包括歐洲、俄羅斯在內的宇航局也都表示希望能得到嫦娥五號的月壤樣本。
  •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科學家詳解——我們為什麼...
    據計算,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氦-3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極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前期嫦娥工程探明,月壤中的氦-3儲量達上百萬噸,能滿足人類約1萬年的能源需求。實際上,隨著人類對月球認識的加深,科學家發現月球氦-3的總儲量可能更多。  當然,由於地月運輸的高昂成本,目前所謂的月球資源還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只有潛在開發價值。
  • 嫦娥五號歸來後,載人登月離我們還有多遠?
    嫦娥5號二次射入月地轉移軌道,歷時23天的嫦娥5號工程也即將進入尾聲。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於16~17日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空投採樣樣品,而採樣樣品最終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工作人員已在零下30多度下著大雪的著陸區等待多時,為此次五姑娘的月球之旅畫上完美的句號。
  • 嫦娥五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欒恩傑院士。
  • 「嫦娥五號」我們來了
    喀什深空站即將投入到嫦娥五號任務準備的最後階段。目前,嫦娥五號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順利進行,這段時間的工作將對任務的成敗起到關鍵作用。」任務實施期間萬無一失,克服即將面臨可能存在的前所未有的嚴峻任務形勢,進一步激發大家戰鬥熱情,發揚不怕苦、連續奮戰的戰鬥作風,喀什深空站積極召開「嫦娥五號」任務誓師大會,宣讀決心書,立下軍令狀。
  •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不管是整流罩轉運還是火箭廠房測試,他總要在現場陪著這位「胖五兄弟」一起,走完每一步。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不管是整流罩轉運還是火箭廠房測試,他總要在現場陪著這位「胖五兄弟」一起,走完每一步。
  • 嫦娥五號奔月
    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 嫦娥五號登月:我們始終在展望星空
    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月面登錄 2020年12月2日凌晨3點:探測器開始鑽取 2020年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月面起飛 2020年12月6日5時42分:上升器成功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胖五』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背後上市公司的價值待挖掘
    夾雜在「丁真」、「辛巴」等一眾熱搜之中,「嫦娥五號」的存在感似乎被削弱了。事實上,「嫦娥五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小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步。完成之後,嫦娥工程「大三部曲」中的「探」基本成功落幕,也為第二部曲的「登」,也就是載人登月,做好了鋪墊。「嫦娥五號」成功登月,離不開眾多大小企業的支持,其中有不少是上市公司。
  • 嫦娥五號返程多虧歐洲幫忙?歐洲專家:我們早能做到,但沒有錢!
    而就在「嫦娥五號」探月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指定的降落點,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的時刻,歐洲航天局發布了一個簡單的聲明:歐洲航天局宣布自身跟蹤探測「嫦娥五號」的任務已經結束。所以,在「嫦娥五號」的任務中,歐洲航天局到底做了什麼呢?
  • 嫦娥五號挖2公斤月壤,美俄兩國求著想要,有何科學價值和意義?
    在探測火星之餘,我們在探測月球上也是步步為營,我們終於實現了「盼月亮」這一偉大工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還要帶回至少2公斤的月壤,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科學價值極高,就連美國和俄羅斯也急著想要我們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我今天要講的話題是,嫦娥五號即將挖回2公斤月壤,為什麼美國俄羅斯急著想要呢?這2公斤月壤有何重要的科學價值呢?對我們又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 嫦娥五號有哪些技術積累,又有哪些「新題型」?
    上集我們詳細介紹了多大四件套,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有多麼複雜,為什麼這麼複雜:但在月球上操作有一定活動能力的機械臂,嫦娥三號的月球車玉兔一號是做過的,所以也算是有一定技術積累的。2016年,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 | CCTV7、返回艙再入地球我們也是有經驗的,神舟五號和之後的多個神舟任務都用類似的返回艙
  •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置在哪?嫦娥五號登月時間什麼時候
    嫦娥五號的落月點就在「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距離「嫦娥三號」的落月點虹灣約1000公裡。這是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區域。科學家推斷,這裡土壤體質更年輕,土壤中鈾、釷、鉀等放射性元素含量更高,更有研究價值和意義。此次任務,如果能成功採樣返回,對於研究月球的起源及演化歷史,將有很高的價值。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
    據央視新聞12月1日消息,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