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運維︱為安防服務正名

2020-12-04 騰訊網

如果說科技圈有風景,那安防的精彩又怎能錯過?

過往,我們慣常聚焦在前端的攝像機之能,後端的兼容並發,又或是量體裁衣後解決方案設計的精良,但卻一直忽視運維服務的存在,或是「有心無力」。

如今,隨著行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在保障業務連續運營、創造行業價值循環的目標驅動下,運維服務的重要性開始被廣泛地認識和識別。

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

一番新風景:一場運維服務的高端盛會

▲華為中國政企服務解決方案銷售部

部長 高利斌

全面闡述「1+5+N」服務產業體系

11月13日,華為中國政企運維峰會2020在成都成功舉辦,以「品質服務,護航數位化轉型」為主題。

峰會期間,華為中國政企服務提出了「智能感知—分析改進—輔助決策」的運維價值主張,以「懂行人」的角色和「1+5+N」服務體系為抓手,通過一站式運維方案+統一運維平臺IMOC,加速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推動基礎運維邁向業務運維、傳統運維向智能運維的高階升級。

要把運維服務帶到每一個遠方和每一個角落,安防,自不例外。

安防運維,一個被低估的市場

安防新十年,更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數位技術正在重塑世界。智能已經無處不在並深入影響到社會中的每一領域。

使得各行各業都在數位化升級轉型的浪潮中受益匪淺。

華為認為,數位化轉型有三個建設項,體驗提升、效率和效益提升、商業模式創新。而服務是數位化轉型驅動力之一。

聚焦到安防領域,長久以來重建設,輕運維就是安防的「短板」之一。

比如:在一個城市中,監控全覆蓋,幾十萬甚至百萬監控攝像機被交付使用,需要保障設備正常運行,在出現故障時,能快速恢復。這就是安防領域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安防是項目建設型的產業,一個項目,不存在一勞永逸,需長期性的運營維護。

為此,好的項目三分靠建設,七分靠運維。而運維服務直接面對用戶,是業務保障的最後一環,類似足球場的守門員,如何守好「底線」,對於項目建設和提升用戶滿意度而言,都可謂是意義重大。

此次峰會為行業帶來新思考,以便我們重新審視安防運維。

「不吹不黑」,就安防運維現狀而言,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

服務方式層面,安防運維無非有三種:

安防生產製造商產品質保:

這是最為常見的售後服務,一般質保期在一年到三年不等,只承諾質保期內設備故障免費維修與更換;

工程商的項目質保:

以前安防項目建設大多是「甩手掌柜」,工程商一般是藉助於產品供應商的產品質保,加上線路鋪設、系統功能等運行中問題的質保,質保期大多為一年;

運維公司進行維保:

此類是專業安防維保公司或具備維保能力的安防工程商承接用戶的防範系統維護,他們帶有服務商屬性。

但這類運維公司在安防行業並不太受待見,競爭也是亂象叢生,價格高,收費不統一;技術單一,還存在著無法解決多品牌、多類型、多專業的所有問題等困境。

安防作為一種業務形態,也已深入到千行百業之中,而安平一直是安防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子行業。為此,在市場應用層面看,以安平行業為例,有以下難點:

海量對象和複雜數據,對運維帶來巨大挑戰。

用戶希望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前了解設備及系統的狀態變化,提高管理效率及減少系統的故障發生率,並能實現數據查詢、業務操作、業務流程管理,實現對安防運維的可視化及便捷化。

標準不統一,接口協議不開放是行業「固有頑疾」,這對於系統化的運維管理,無疑是難題。

同時,安平行業,重建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在運維投入上卻十分有限,資產缺乏有效管理,運維缺頂層設計和規範流程。

因客戶需求,安平行業大聯網成剛需,這意味著監控點位激增且安裝位置不一。

視頻終端數量眾多,視頻質量難以評估,運維過程難以考核。

運維以前可能是解決「一點」的問題,而現在則是一條線、多條線和「面」的問題;同時,缺乏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就無法將設備故障發現、報修、維修、反饋、統計、考核等形成完整的閉環,也就無法保障系統維護的及時性,而安平重要業務系統不能停滯,設備故障對業務的影響將會很大。

可以看出,安防運維,是一個嚴重被低估的市場,這一市場有所期待:可視化與標準化、與大數據的融合、更加智能高效的運作方式、建立系統化統一的管理平臺、一站式的行業解決方案、打造創新的服務模式,以及加強運維人才培養等。

期許之下,總有破局之道。

安防運維,華為正名

戰安防,華為是後來者,也是善謀者,謀定而後動。

華為說,最好的運維是在自己的領域裡,由正確的人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為組織創造最具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華為中國政企運維解決方案總監 朱勻峰

解讀行業運維方案

戰安防,從安平到千行百業,華為如何布局,又提供了什麼樣的運維服務?

其一,做運維服務與安防領域的「懂行人」,以一站式運維方案+統一運維平臺IMOC應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風起雲湧。

傳統安防過度依賴於運維人員,「發現問題—提交反饋—作出決策」的模式不僅被動,在安平業務規模急劇增長下,降低了用戶決策效率,阻礙業務高效快速地發展與拓張。

面對海量對象和複雜數據關係,要懂安平,需做深做透場景,基於需求提供一站式運維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如果沒有服務,並不完整,只是產品包的堆疊。

華為以專業來運維,給方案以生命,圍繞行業場景化服務需求,不斷提升服務方案的場景化適配。

安防運維,平臺化管理極為重要。峰會上華為的IMOC平臺,構建了端管雲和數字平臺的一整套的監控體系,其全棧監控加主動監控方式,能掌控運維全局;預設多視角視圖,看得清,也看得懂;化繁為簡,數據與架構關聯可視。

為了更強適配性,適用於安防千行百業,峰會中的華為神農統一運維平臺智能應用管理及行業運維套件正式發布,提供快速構建運維服務的能力。

其二,化繁為簡,做標準化。

如何從複雜的需求當中,化繁為簡,用標準化服務能力去滿足不同行業需求,這是華為運維服務戰安防,必須跨越的一道「坎」。

安防有很多子行業,缺乏標準。華為認為服務的核心價值,就包括了建立行業和細分領域的標準化。

做一個標準化的工具平臺,可複製性強,吸引更多生態夥伴基於標準化平臺來找出適配不同行業的應用,來共同推進和加速運維服務在千行百業內的升級與迭代。

在河南,華為運維服務將產品標準化後面向夥伴開放,為其做培訓賦能。

其三,產品化,看見看不見的服務。

服務是抽象的,需要產品化來做具體應用,應具像化。

可見,安防運維服務要大力推行,標準化和產品化,都不可缺。

華為認為運維服務及能力,要產品化,讓用戶看得見也摸得著。

其中有三個基本要素:運維服務產品的定義、衡量標準、定價標準。

的確如此,安防運維現狀混亂不一,與標準化和產品化,大有關聯。

其四, 「1+5+N」,為品質服務「代言」。

華為中國政企服務今年提出了「1+5+N」服務產業體系:「1」 為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包括各類服務夥伴;「5」是五大類服務產品,分別為:諮詢規劃、行業應用集成服務、運維、雲使能和人才發展;「N」代表了多個行業與多個場景服務方案。

這是一個體系,安防運維服務在這體系之下。

過去,流程化與系統化或是奢望,而到現在這已經成為易事,甚至促成安防運維的產業化也猶未可知。

懂行的華為一直在做行業,而行業靠渠道、靠夥伴,如何拉動生態夥伴的服務能力提升,打造統一標準的高品質服務,為他們持續帶來效益與價值,這也是華為努力之處。

智能運維,瞄準智能世界

之於運維服務,華為是有初心與藍圖的。回首華為在運維服務上一路走來的歷程,從以個人能力為依賴的基礎運維開始,華為逐漸過渡到標準化、規範化的運維服務上。

並幫助千行百業客戶在業務規模逐步擴大、對業務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將運維本身變成可視化、自動化的過程,最後成為業務的合作夥伴,從基礎運維邁向業務運維,以智能化、服務化、產品化應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諸多變革。

未來,人類將進入智能世界。華為一直在瞄準智能世界,而建造之路非旦夕之功,所以華為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中。

運維服務在智能時代的角色,不輕反重,將有更多更高需求,需要智能運維承載。

目前華為提到的統一運維,則是智能運維前提。智能運維,將從被動走向主動,以更安全更高效的特點保障業務連續運營;從基礎支撐邁向智慧大腦,實現城市精細化社會治理場景等。

不管是機器視覺還是運維服務,都是華為在智能世界進程中,落子安防的一些具體體現。如此,智能世界似遠,也近。

結語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在安防,華為運維服務,更多絢爛風景。

相關焦點

  • 對話華為機器視覺總裁段愛國:大數據時代,安防「碎片化」是個偽命題
    華為機器視覺就是要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打造的一個行業數位化的智能生態系統。線下場景千千萬,不用一個算法一個硬體。我們就是要釋放開放平臺的力量,最快匯集社會最佳資源,為用戶解決各類問題。AI掘金志:你經常將安防攝像頭和智慧型手機類比,你覺得這個比喻恰當嗎?個人對手機有剛需,但對攝像頭是沒有的。
  • ...增速連降兩年 華為阿里紛紛入局智能安防競爭加劇丨財報AlphaGo
    不過,從近十年數據來看,2019年海康威視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均為近十年低點,且近年來業績增速呈波動走低態勢《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彥強提及國內安防市場,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康威視,002415.SZ)一直被視為行業龍頭,但近年來隨著傳統安防市場環境不斷變化以及競爭格局加劇,這家老牌安防巨頭正面臨著業績增速持續下滑的困境。
  • 安防的「江湖」
    在三大安防商圈中,又有三大安防市場中心:珠三角圈以深圳為中心,以廣州為次中心;長三角圈以上海為中心,以杭州為次中心;環渤海圈以北京為中心,以天津為次中心。  隨著市場的發展,安防行業舊的格局逐漸被打破,三大安防市場中心的江湖地位也發生了逆轉。
  • ...解密」華為如何實現物體檢測在大規模場景中的應用 助力智慧安防
    【嘉德點評】華為發明的物體檢測方法,通過構建跨域知識圖譜,可以捕捉到不同待檢測物體間的內在關係,從而更加精確的進行物體識別,在智能安防等複雜場景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集微網消息,2020年10月,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成都優普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普惠AI,破浪前行」2020華為好望秋季品鑑會在成都首座萬豪酒店成功舉辦,該會就機器視覺、智慧安防等領域展開了交流討論。
  • 中國安防集團研究院院長梅濤:安防型服務機器人需要什麼能力?| 新...
    在昨天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主辦的NEPCON智能服務型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上,中國安防集團研究院院長梅濤表達了對未來短期內專業服務機器人發展的看好。而而在專業服務機器人中,安防機器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應用領域。安防機器人行業需求梅濤表示:目前層出不窮的各種安全事故讓安全防範和安保服務都成為了世界性的難題,而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和多元化也讓公共安全形勢日趨嚴峻,所以人們對安保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安保行業大致可以概括為人防、物防和技防。
  • 「安防+AI」下半場,運維服務走向智能化轉型
    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落地的日益成熟,使得安防各細分領域日益向著「方案-實施-運維」的下半場邁進,智能運維服務市場逐步擴大。據深圳市安全防範行業協會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安防運維和服務市場約為660億元,同比往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增長率最高達到20%。
  • 華為商城智慧安防日,海雀AI攝像頭爆品限時直降
    華為商城「智慧安防日」於7月13日0點正式開啟,在這次為期三天、以「用AI安心護家」為主題的大促活動中,智能攝像頭、智能門鎖、智能插座等品類都將迎來全新一輪力度炸裂的特賣。在智能視覺領域,海雀科技與華為智選深入洞察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情感,以匠人精神持續創新與大膽嘗試,先後聯合開發出華為智選生態產品海雀AI全景攝像頭、海雀AI攝像頭雲臺超清版等多款居家好物,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家庭防護解決方案的同時,還能夠幫助照看家庭成員,時刻為你的家庭安全保駕護航。
  • 安防運維新模式,易安防引爆百億安防市場
    如今安防運維成為不僅僅是設備的維修這麼簡單而已。大數據時代的安防設備也應該規範化系統化管理。如果沒有在最初把運維單獨考慮,就應該把安防運維分包給專業的平臺,讓客戶享受定製的安防服務。易安防就是一個專業的安防運維服務平臺,它重新定義了安防運維服務,把安防運維服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易安防融合大數據處理技術,成為安防企業整個維修系統的中樞,掌控著安防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
  • 「數字新基建 平安新安徽」安防高峰論壇、協會五屆二次會員代表...
    、福建環宇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區域經理蔣青劍、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分別帶來《智慧視覺,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安防行業創新思考》、《AI與智慧警務》、《網際網路+運維服務》、《後疫情時代下的智慧社區》、《美一對講在智慧醫養和智慧安防中的應用》、《打造安防企業數位化管理平臺》的主題演講。
  • 「楓橋經驗」基因+華為科技智慧
    近日,諸暨市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了「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數智安防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華為將通過多元化合作和多領域融合,與諸暨共同構建機器視覺產業生態體系,打造華東機器視覺產品生產基地。「希望通過行業共建、產業合作等模式,催生數智安防產業發展新模式。」
  • 一場AI引發的攝像頭之戰:消費巨頭與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不僅為自己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小米模式」也刺激了整個攝像頭硬體行業的各路玩家。許多安防硬體廠商吐苦水:「一部消費類攝像頭物料清單成本已近百元,再加上人工、場地、運營等費用,怎麼可能只賣129元?」殊不知,小米、海爾、中興、小蟻等新玩家的「賣硬體轉向賣服務」網際網路玩法正在成為消費級攝像頭市場的主流。
  • 消費巨頭與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2)阿里、華為賦能AI雲平臺,操盤與收割在這種背景下,阿里、華為、360等科技巨頭通過AI賦能成為行業的背後「操盤者」。阿里對家用攝像頭的布局其實在2015年就開始了。彼時,阿里雲就攜手大拿為美國數百萬智能攝像頭提供雲計算服務。
  • 2017安防行業十大關鍵詞
    收購中興物聯將進一步豐富高新興「智慧城市」建設的內涵,為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助力。這一動作,也從側面反映了物聯網時代下,安防行業的延伸與跨界發展。通過本次交易,千方科旨在快速進入迅速增長的安防行業,分享行業增長紅利。
  • 2020年度 AI 安防十大關鍵詞 | 年終盤點
    通常,智能攝像頭產生的數據會被上傳到後臺伺服器中,然後由部署在伺服器上的神經網絡模型根據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訓練得到一個模型,服務商根據這個模型為用戶提供服務。這是一種集中式的模型訓練方法,這種方式很難保證數據隱私安全。
  • 華為發布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
    [深圳,2019年10月29日] 今日,主題為「洞見當下,預見未來——5G+AI+視頻,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的華為智能安防產業峰會在深圳召開。在會上,華為推出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重新定義智能安防新生態模式。
  • 安防產業深度分析:技術創新與格局重構,龍頭公司未來潛力如何?
    通過研究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安防產業發展歷史,我們把中國安防產業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較為系統完整地梳理了行業發展的動力,以及關鍵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催化作用,讓投資者對行業特性的理解更為深刻。2)我們首次梳理華為與阿里的進入對安防產業的影響。在華為與阿里進入安防行業之後,市場普遍擔心會對傳統安防廠商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
  • 2019 年度十大 AI 安防熱點事件丨年終盤點
    此前將企業加入黑名單(例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行動都說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與此同時,川普針對北京的關稅戰一直是圍繞智慧財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以及中國的產業政策等問題所進行。對此,包括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董秘黃方紅等人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並表示有能力持續、穩定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 華為機器學習服務ML Kit 為開發者提供高效多樣服務體驗
    2020年1月15日,華為官方宣布全面上線HMS Core 4.0,包括華為機器學習服務(ML Kit)在內的部分新能力引起開發者高度關注。華為機器學習服務(ML Kit) 提供機器學習套件,為開發者應用機器學習能力開發各類應用提供優質體驗。
  • 晶片國產化勢在必行:安防行業勇當先鋒
    2018年8月31日,證監會在對全國兩會提案的集中答覆中,明確定性「安防監控和晶片產業是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核心產業」,並表態「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創新,支持安防監控和晶片行業企業做大做強」。可以預見,未來我國晶片產業將乘風破浪,通過逐步「智造」更高質量的「中國芯」,破除前行之路上的迷霧。安防為何「芯芯念念」?
  • 雨打風吹安防三十年!細數從數字浪潮到AI進擊的歲月
    因為從2005年起,安防展的面積已經突破五萬平米。2、海思晶片為代表,國產安防迎來全面自主時代數位化浪潮來襲的同時,同樣在2005年,國產的安防晶片也於這一年首次實現了自主。這一年裡,由如今的華為副總裁,當年的海思核心負責人之一艾偉牽頭,海思定義了包括視頻編解碼晶片等多個產品的具體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