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架設起中國空間天文臺——黑洞,中國「慧眼」來了
事實上,深邃而神秘的太空從未平靜,星辰大海中日復一日的鬥轉星移、繞行伴飛,黑洞張開大嘴吞噬光線,超新星突然爆發、中子星意外形成,恆河沙數的各類天體在太空這個大舞臺上無時無刻不上演著一幕幕「太空舞臺劇」。唯獨少了的,是來自中國的「觀眾」。 如今這一僵局被打破。
-
中國首臺空間望遠鏡升空,曾因質疑和經費「難產」20多年
6月15日11時,中國首顆空間望遠鏡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成功發射升空。它是世界上覆蓋能量範圍最廣的望遠鏡衛星之一,將肩負起高精度探測宇宙中黑洞和中子星的使命。
-
中國「慧眼」望遠鏡成功監測引力波源所在天區
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發布,中國首顆空間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參與監測並作出貢獻。資料圖:藝術家所描繪的雙中子星產生的引力波現象。 引力波源於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以後的預言,即極端天體物理過程中引力場急劇變化,產生時空擾動並向外傳播。從LIGO在2015年9月14日首先發現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事件以來,人們已探測到4例引力波事件。
-
中國睜「慧眼」洞見大宇宙
6月15日,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它將揭示宇宙中驚心動魄的圖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脈衝星瘋狂旋轉、宇宙深處猛烈的爆炸…… 據國防科工局消息,這顆衛星全稱為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送入550公裡近地圓軌道。
-
「慧眼」衛星新進展 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董瑞豐)「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上述工作,成果已於21日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研究者介紹,此次發現的低頻準周期振蕩起源於黑洞視界附近的相對論噴流(向外高速運動的等離子體流)的進動,為解決一直以來存在爭議的該現象物理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
「慧眼」衛星新進展
2020-09-22 17:55:34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慧眼」衛星新進展 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董瑞豐)「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
-
「慧眼」衛星投入使用 將探尋黑洞和中子星起源和演化
慧眼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張雙南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伽馬暴是黑洞和中子星產生過程中,甚至兩個黑洞、兩個中子星撞在一起時產生的現象。通過對伽馬暴的觀測,進而了解這些過程是怎麼發生的。「慧眼」衛星去年6月15日成功發射,迄今已經開展多個天區的掃描成像觀測、對特定天體的定點觀測和伽馬射線暴監測等測試,取得了銀道面掃描監測、黑洞及中子星雙星觀測、伽馬射線暴、引力波電磁對應體探測、太陽耀發、特殊空間環境事件等初步科學成果。 張雙南介紹,包括慧眼衛星在內的「發現極端宇宙」計劃將分探索、詳測、深巡三步走,慧眼衛星是第一步。
-
衢州傳媒網丨「慧眼」衛星新進展 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上述工作,成果已於21日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
-
「慧眼」首發!!我國首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一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天文衛星,於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首顆該衛星主要用於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加深對緻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使中國高能天體物理觀測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
「慧眼」最近又看見了啥?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慧眼』衛星發現,黑洞和中子星附近的物質發出的幾十到上百千電子伏特能區的高能X射線存在強度的準周期變化,這是以前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沒有看到的。」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慧眼」衛星系統有效載荷總設計師盧方軍介紹。「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Insight-HXMT)衛星是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
-
「慧眼」衛星最新進展: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董瑞豐)「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上述工作,成果已於21日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
-
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原標題: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獲悉,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以下簡稱「慧眼」望遠鏡)對此次引力波事件發生進行了成功監測,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以合作組形式加入了報告本次歷史性發現的論文(即發現論文),而且在論文的正文部分報告了觀測結果。該論文於10月16日正式發表。
-
「慧眼」最近又看見了啥?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慧眼』衛星發現,黑洞和中子星附近的物質發出的幾十到上百千電子伏特能區的高能X射線存在強度的準周期變化,這是以前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沒有看到的。」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慧眼」衛星系統有效載荷總設計師盧方軍介紹。
-
空間望遠鏡上新,快來了解一下吧!
圖3.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甚至把望遠鏡發射進入太空,比如慧眼空間x射線望遠鏡。圖9.兩顆緻密星(黑洞或中子星)產生引力波(圖片來自網絡)引力波跟其它波動一樣,可以用波長和頻率描述,雙緻密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頻率跟人類可聽見的聲波頻率類似
-
中國"慧眼"望遠鏡監測引力波 全球僅四臺能測到
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追蹤探測到首例引力波事件光學信號。在這次國際重大科學發現中,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南極巡天望遠鏡,我國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在這次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電磁對應體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
-
引力波大發現:雙中子星併合撞開宇宙起源新大門
第一,首次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LIGO項目組成員、美利堅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格雷戈裡·哈裡表示,此前觀測到的引力波均來自黑洞。黑洞完全由扭曲時空構成,本質上沒有物質,而中子星卻是一個切實星體,觀測兩個中子星併合與觀測兩個原子核併合「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能深入了解核物質的行為。
-
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成果獲國際期刊專輯發布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科學家們通過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最新完成的21篇科技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高能天體物理學期刊》以專輯形式發布。
-
首個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發射成功:中國太空「天眼」了不起
對「慧眼」電性件進行聯試「慧眼」的絕招——直接解調成像近些年,隨著X射線空間望遠鏡成果頗多,所以越來越受青睞。這種空間望遠鏡也稱空間高能望遠鏡,因為它們主要用於觀測宇宙中的高溫天體和宇宙中發生的高能物理過程。
-
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參與監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對其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簡稱引力波閃)在高能區(MeV,百萬電子伏特)的輻射性質給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相關探測結果發表在報告此次歷史性發現的研究論文中。
-
中科院:中國慧眼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強磁場,高達10億特斯拉!
中科院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團隊對正在吸積的X射線脈衝星Gro J1008-57進行廣泛的觀測,並在中子星表面探測發現大約10億特斯拉的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