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國際要聞TOP10:三名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要聞一】俄美謀劃敘利亞空戰相遇準則 預防打亂仗

  在俄羅斯開始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目標之後,敘領空當前已有三方面空中力量在開展軍事行動,另外兩方面分別是敘政府軍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俄美雙方都擔心,這將讓各方在空戰中遭遇甚至發生誤擊的可能性增大。俄羅斯國防部6日說,俄美已就此開展協商,準備制定敘利亞空戰的空中相遇準則。>>

  【要聞二】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三名科學家分享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複方面的貢獻。>>

  【要聞三】安倍改組內閣 9名核心大臣留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改組內閣,19名內閣大臣中,官房長官菅義偉等9名核心大臣留任。這是安倍2012年底再任首相後第二次改組內閣。>>

  【要聞四】巴西監獄暴動 上千犯人打砸劫人質與警方對峙

  巴西南部巴拉那州一座監獄6日上午發生大規模暴動,上千名犯人在所內進行打砸,並劫持了至少10名人質與警方展開對峙。>>

  【要聞五】查德政府軍與「博科聖地」交戰致近50人死亡

  查德軍方6日晚說,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武裝人員當天向查德政府軍發動襲擊,造成政府軍士兵11人死亡,13人受傷,而「博科聖地」方面有37名武裝人員被擊斃。>>

  【要聞六】斯諾登曝英間諜用「藍精靈組件」侵入手機過程

  美國「稜鏡」事件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5日接受採訪時說,如果美國方面能和他達成認罪協議,他願意回到美國坐牢。同時,他曝光了英國間諜使用「藍精靈組件」侵入智慧型手機的過程。>>

  【要聞七】美企海外藏金2萬億美元 蘋果是「逃稅大戶」

  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數百家大企業在海外藏金多達2.1萬億美元,以逃避稅收。這項調查由美國稅收公平中心和美國公共利益研究中心聯合發起,結果6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底,位列財富500強名單的美國大企業中,近四分之三存在上述避稅現象。>>

  【要聞八】德國駐華大使:「創新」將是默克爾再次訪華的重點議題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創新」將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訪華的重點議題。據悉,默克爾總理有望於近期再次訪華。今年是「中德創新合作年」,圍繞「創新」這一主題,「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工作穩步推進。>>

  【要聞九】「世越號」打撈現場爆炸 一名中國潛水員受傷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消防當局6日消息稱,當地時間5日晚7時45分許,在全羅南道珍島郡附近海域,負責打撈「世越號」的中國打撈組為打撈準備工作進行水下切割作業時發生燃氣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一名中國潛水員受傷。>>

  【要聞十】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首超MIT 工程類專業居世界第一

  繼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其「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同愛爾蘭和日本科學家一起於10月5日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國科研10月6日再創一項新紀錄。清華大學的工程類專業在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力壓歐美知名理工院校位居第一。>>

相關焦點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日本科學家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名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人民網斯德格爾摩10月7日電(記者 商璐)當地時間7日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以及兩位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阿齊茲 ·桑賈爾,表彰他們在DNA修復機械理論的研究。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輕巧、可充電且能量強大的鋰離子電池已在全球範圍內被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並可以儲存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大量能量,從而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圖)
    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三位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從左至右)的肖像展示在屏幕上。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新華社發(石天晟攝)
  • 三名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發展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獲獎。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35時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他因對鋰電池研發領域做出的貢獻,在97歲時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古迪納夫也是目前所有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 [東方新聞]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高清「抓拍」生命分子 三名科學家...
    [東方新聞]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高清「抓拍」生命分子 三名科學家分享殊榮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高清「抓拍」生命分子,三名科學家分享殊榮。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35時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他因對鋰電池研發領域做出的貢獻,在97歲時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古迪納夫也是目前所有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 2名基因編輯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Doudna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化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旨在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值得一提的是,阿諾德是第五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此前獲獎的女性包括居裡夫人母女,以及在1964年得獎的英國科學家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和2009年得獎的以色列科學家約納特(Ada Yonath)。喬治·史密斯現年77歲,美國密蘇裡-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學教授。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Arnold、密蘇裡大學科學家George P. Smith及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實驗室Sir Gregory P. Winter獲得2018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 「肽類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的貢獻。Frances H. Arnoid因研究酶的定向進化而分享一半獎金;George P. Smith 和Sir Gregory P.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美國、土耳其三位科學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獲獎。 Tomas Lindahl,瑞典公民,1938年1月28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967年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 Paul Modrich,美國公民,1973年從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及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當地時間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授予三名科學家
    中新網10月9日電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自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0次。因受二戰影響和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化學獎有8年沒有頒發。截至2018年,共有180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兩次獲此殊榮。
  • 【盤點】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111次,有183人獲獎。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2016年:法國科學家讓-彼埃爾·索瓦、美國科學家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和荷蘭科學家伯納德·費林加因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而獲得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2015年: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和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因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上的貢獻而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當地時間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