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1-01-11 環球網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多個世紀以來人類已了解氧氣的重要性,但卻一直不清楚細胞是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美英三位學者在研究中揭示分子機理,為了解細胞如何適應氧氣供應變化提供基礎。此外,他們還發現氧氣含量如何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和身體機能,為治療貧血、癌症和其他疾病起關鍵作用。

3名獲獎者將可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金額與上屆相同。

三人介紹:

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195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他獲得杜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接受內科和腫瘤學的專科培訓。後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實驗室,並於2002年成為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自1998年起,他就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1954年出生於英國蘭開夏郡,在劍橋大學的岡維爾-凱厄斯學院學習醫學,並在牛津大學接受腎臟病學專科培訓。後在牛津大學建立一個獨立的研究小組,於1996年成為教授。他是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臨床研究主任,塔吉特發現研究所主任,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成員。

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1956年出生於美國紐約。他在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1984在,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在杜克大學接受培訓,成為一名兒科專家。之後,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博士後培訓,還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研究小組。他於1999年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正教授,自2003年起擔任約翰霍普金斯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項目主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正面為諾貝爾的半身側面像,右邊為諾貝爾的生卒年(羅馬數字),左下角有作者籤名「E.LINDBERG 1902」。獎章背面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許癸厄亞,正在從巖石中收集泉水,為生病的少女解渴。獎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譯為: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的屠呦呦,創造性地研製出抗瘧新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獲得對瘧原蟲100%的抑制率,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指明一條方向。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5年獲獎者

2018年,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憑藉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獲得諾獎。

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憑藉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獎。

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憑藉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憑藉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4年,擁有美國和英國國籍的科學家約翰•奧基夫以及兩位挪威科學家梅-布裡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憑藉他們發現大腦定位系統細胞的研究獲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以來的一些歷史數據(1901-2018):

109次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總共頒發了109次。期間有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9年沒有頒發。在這109次頒獎中,39次授予了單個獲獎者,33次由兩人分享,37次由三人共享。

216人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有216位獲獎者,至今無人二度獲得該獎項,平均年齡為58歲。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加拿大外科醫生、發明胰島素的Frederick G. Banting,他在1923年被授予醫學獎時僅32歲。最年長的得主則是美國病毒學家、發現腫瘤誘導病毒的Peyton Rous,他在1966年獲得醫學獎時已87歲。

12名女性

在216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中, 12人是女性。其中,美國細胞遺傳學家Barabara McClintock是唯一一個由單個人獨得該獎項的獲獎者。最近一次獲得該獎項的女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的屠呦呦。

家族

夫妻:Gerty Cori和Carl Cori獲得了194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現已離婚)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父子:Hans von Euler- chelpin(1929年化學獎)和Ulf von Euler(1970年醫學獎);Arthur Kornberg(1959年醫學獎)和Roger D. Kornberg(2006年化學獎)。

兄弟:Jan Tinbergen(1969年經濟學獎)和Nikolaas Tinbergen(1973年醫學獎)

諾獎界「小李子」

奧地利神經學家、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曾32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但從未獲獎。諾貝爾獎提名被保密期為50年。

相關焦點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19 位諾獎得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從 1901 到 2019 年,共有 219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19 位諾獎得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從 1901 到 2019 年,共有 219 人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類獎項。其中,有 39 次個人獲得者,33 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38 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記者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3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三位科學家簡介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頒發給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研究者。氧氣對細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細胞如何應對外界環境氧氣變化的機制仍不清楚,三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關鍵的分子,從而能夠幫我們了解多細胞動物體如何應對氧氣的變化。他們的發現對生理學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並為有望為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來自美英科學家獲獎
    【環球網快訊】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快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原標題:快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作者:梅進 馮麗妃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是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她因發現青蒿素,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中年齡最高的,獲獎年齡為85歲。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華網這是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作者|梅進 馮麗妃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來了!三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除了國慶長假讓我們按耐不住,我們這些科(吃)研(瓜)人(群)員(眾)更操心的是——今年又是哪位科學家「喜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呢?
  • 「快訊」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附: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
    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Robert G.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3日揭曉,美國、法國三位科學家因在免疫學方面的發現獲獎。其中一半的獎金歸於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獲獎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發現」;另一半獎金歸於Ralph M.
  • 2020年首個諾貝爾獎揭曉!美英三位科學家獲得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 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原標題: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2日電 (記者 李玫憶)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當地時間10月2日揭曉。
  • 剛剛,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