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除了國慶長假讓我們按耐不住,我們這些科(吃)研(瓜)人(群)員(眾)更操心的是——今年又是哪位科學家「喜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呢?
獲得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英國牛津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Peter J. Ratcliffe以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Gregg Semenza。
三位科學家由於發現氧氣感知通路獲諾貝爾獎殊榮。此前在2016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獎」授予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研究者。
歷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對血清療法的研究,特別是在治療白喉應用上的貢獻,由此開闢了醫學領域研究的新途徑,也因此使得醫生手中有了對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在瘧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顯示了瘧疾如何進入生物體,也因此為成功地研究這一疾病以及對抗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在用集中的光輻射治療疾病,特別是尋常狼瘡方面的貢獻,由此開闢了醫學研究的新途徑在消化的生理學研究上的工作,這一主題的重要方面的知識由此被轉化和擴增」通過對包括細胞核物質在內的蛋白質的研究,為了解細胞化學做出的貢獻發現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胚胎發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區域)效應與生物燃燒過程有關的發現,特別是關於維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發現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對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發現抑制某些機體物質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特別是對血管系統和骨骼肌的作用發現在神經細胞膜的外圍和中心部位與神經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理發現神經末梢中的體液性傳遞物質及其貯存、釋放和抑制機理「關於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控制特異性的理論,以及發現單克隆抗體產生的原理」「發現的可逆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是一種生物調節機制」「發現蛋白質具有內在信號以控制其在細胞內的傳遞和定位」「在利用胚胎幹細胞引入特異性基因修飾的原理上的發現」「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細胞核重編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