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來了!三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2021-02-10 醫藥時間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除了國慶長假讓我們按耐不住,我們這些科(吃)研(瓜)人(群)員(眾)更操心的是——今年又是哪位科學家「喜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呢?

獲得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英國牛津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Peter J. Ratcliffe以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Gregg Semenza。

三位科學家由於發現氧氣感知通路獲諾貝爾獎殊榮。此前在2016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獎」授予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研究者。

歷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對血清療法的研究,特別是在治療白喉應用上的貢獻,由此開闢了醫學領域研究的新途徑,也因此使得醫生手中有了對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在瘧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顯示了瘧疾如何進入生物體,也因此為成功地研究這一疾病以及對抗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在用集中的光輻射治療疾病,特別是尋常狼瘡方面的貢獻,由此開闢了醫學研究的新途徑在消化的生理學研究上的工作,這一主題的重要方面的知識由此被轉化和擴增」通過對包括細胞核物質在內的蛋白質的研究,為了解細胞化學做出的貢獻發現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胚胎發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區域)效應與生物燃燒過程有關的發現,特別是關於維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發現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對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發現抑制某些機體物質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特別是對血管系統和骨骼肌的作用發現在神經細胞膜的外圍和中心部位與神經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理發現神經末梢中的體液性傳遞物質及其貯存、釋放和抑制機理「關於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控制特異性的理論,以及發現單克隆抗體產生的原理」「發現的可逆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是一種生物調節機制」「發現蛋白質具有內在信號以控制其在細胞內的傳遞和定位」「在利用胚胎幹細胞引入特異性基因修飾的原理上的發現」「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細胞核重編程技術」

相關焦點

  • 諾貝爾「開獎周」來了!因發現C肝病毒 3科學家獲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三位大咖共享今年殊榮   10月5日首個登場的獎項就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   歷史看點一覽:   最年輕得主僅32歲屠呦呦曾獲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今年首個揭曉的諾貝爾獎,備受各界關注。此外,其為國人所熟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於2015年獲得此獎項,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
  • 諾貝爾「開獎周」來了!因發現C肝病毒,3科學家獲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位大咖共享今年殊榮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2020年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頒發給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作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Harvey James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頒發給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二者因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而獲獎。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威廉·凱林(William G.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研究者。氧氣對細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細胞如何應對外界環境氧氣變化的機制仍不清楚,三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關鍵的分子,從而能夠幫我們了解多細胞動物體如何應對氧氣的變化。他們的發現對生理學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並為有望為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是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她因發現青蒿素,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中年齡最高的,獲獎年齡為85歲。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邢斯嘉 李行健 見習記者苗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時間昨天傍晚,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兩年前,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女科學家,也讓這個獎項被更多中國人所了解。屠呦呦是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而得獎。今年,這三位科學家又是因為什麼得獎呢?為了搞明白這個問題,昨晚,央廣記者多方求教,用了近四個小時,力求給大家做靠譜兒的翻譯。
  • 3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三位科學家簡介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新聞—科學網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籤署了他的遺囑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219 位諾獎得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從 1901 到 2019 年,共有 219其中,有 39 次個人獲得者,33 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38 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多人之所以能夠共獲同一屆諾獎,是因為在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有這樣的規定:獎金可以平分給都值得獲獎的兩部分,二人、三人共同獲獎的,應當聯合頒發,但在任何情況下,獎金不得分給三人以上。
  • 2017諾貝爾醫學獎公布,這三位科學家老厲害了
    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遺傳學家傑弗裡·霍爾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這三個獲獎人有何來歷?
    三位獲獎人「發現了一種調節氧氣含量下降時細胞如何適應的分子開關」。全文3868字,閱讀約需7.5分鐘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文/謝蓮━━━━━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爆了冷門?三位科學家通過長期研究,發現了「人體內如何調節並適應氧濃度的『開關』」。
  • 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0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10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獎項很少頒發。未頒獎的9個年份分別是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記者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因發現新型病毒,三名美英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位獲獎者開創性發現C型肝炎病毒綜合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北京環球網、中新網報導,據介紹,三位獲獎者取得了開創性發現,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由於他們的發現,如今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的血檢,並且基本上已經消除了的輸血後肝炎,從而大大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