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04 界面新聞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另一半同時授予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格雷戈裡·溫特(Gregory P. Winter)爵士。

據諾貝爾獎推特介紹,今年的化學獎得主成功利用基因變化和選擇研究出可以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他們開發的方法正得到國際上的應用,例如促進了更環保的化學工業的發展,生產新的材料、製造可持續生物燃料、緩解了人類的病情並拯救生命。

在三位獲獎者中,弗朗西絲·阿諾德首次進行了酶的定向進化。通過定向進化而產生的這些催化化學反應的蛋白質應用領域廣泛,包括生物燃料和藥品。

此外,喬治·史密斯發明了一種被稱為「噬菌體展示」(phage display)的技術:這種能感染細菌的病毒可以用來進化新的蛋白質。

格雷戈裡·溫特則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生產了新的藥物。如今,噬菌體展示已產生抗體,可以中和毒素,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治療轉移性癌症。

美國人弗朗西斯·阿諾德生於1956年,目前是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學領域的教授。1979年,阿諾德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目前,阿諾德的研究領域包括是綠色化學和替代能源,例如開發高活性酶和微生物,將可再生生物轉化為燃料和化學品。此外,她也是多項專利的共同持有者。

值得一提的是,阿諾德是第五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此前獲獎的女性包括居裡夫人母女,以及在1964年得獎的英國科學家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和2009年得獎的以色列科學家約納特(Ada Yonath)。

喬治·史密斯現年77歲,美國密蘇裡-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學教授。他本科畢業於哈弗福德學院,又在哈佛大學獲得細菌學和免疫學博士學位。

67歲的格雷戈裡·溫特來自英國,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蛋白質工程領域的權威。他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副院長、以及醫學研究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副主任和蛋白質及核酸化學部門主任。2004年,溫特因其對分子生物學的貢獻而被封為爵士。

關於諾貝爾化學獎:

自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09次。值得一提的是,以遺產設立該獎項,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的諾貝爾本人就是瑞典著名化學家。

由於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曾斬獲化學獎,因此諾貝爾化學獎也被戲稱為「諾貝爾理綜獎」。例如在2017年,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生物物理學家憑藉在冷凍電子顯微術領域的貢獻而斬獲諾貝爾化學獎。

在177位獲獎者中,唯一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是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爾(Frederick Sanger)。他在1958年憑藉開創蛋白質測序領域,測定胰島素胺基酸序列而首次獲獎,之後在1980年因發明測定DNA序列的方法梅開二度。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統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平均獲獎年齡為58歲。到目前為止,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時年35歲的法國科學家約裡奧-居裡。他和妻子,即居裡夫人的女兒因為發現人工放射性而共同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外,居裡夫人也曾因為發現釙和鐳獲得過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迄今為止,共有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拿過不止一次諾貝爾獎。除了兩次斬獲化學獎的桑格爾、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居裡夫人以外,美國化學家鮑林(Linus Pauling)則將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收入囊中。前者的獲獎成果是化學鍵研究,而後者則是為了表彰鮑林在1950年代積極反對把科研成果用於戰爭,特別是反對核戰爭。

專題:聚焦2018年諾貝爾獎

相關焦點

  • 美英兩國三位科學家共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來源:券商中國10月3日瑞典當地時間中午(北京時間17:45),被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終於宣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生物化學領域,分別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多個世紀以來人類已了解氧氣的重要性,但卻一直不清楚細胞是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美英三位學者在研究中揭示分子機理,為了解細胞如何適應氧氣供應變化提供基礎。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憑藉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獎。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憑藉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獲獎。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憑藉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
  • 三位美英科學家分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一半獎金給她
    來源:中國基金報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45分,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Frances H.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圖)
    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三位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從左至右)的肖像展示在屏幕上。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新華社發(石天晟攝)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日本科學家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原標題: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Frances H. Amold、George P.
  • 美英三位化學家獲2018諾貝爾化學獎 被譽能駕馭進化
    Winter爵士,因為在「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領域的貢獻而分享另一半獎金(本文共1927字,訂閱後可暢讀全文)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日下午5點45分,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該獎項授予三位生物化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的Frances H. Arnold(女)、美國的George P. Smith和英國的Gregory P. Winter爵士,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及「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領域的貢獻。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都受到進化的力量的啟發,並利用相同的原理——基因改變和選擇,來開發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輕巧、可充電且能量強大的鋰離子電池已在全球範圍內被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並可以儲存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大量能量,從而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其中,有 39 次個人獲得者,33 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38 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多人之所以能夠共獲同一屆諾獎,是因為在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有這樣的規定:獎金可以平分給都值得獲獎的兩部分,二人、三人共同獲獎的,應當聯合頒發,但在任何情況下,獎金不得分給三人以上。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三名科學家共享殊榮
    海外網10月3日電當地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喬治·史密斯(George P.
  • 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快訊: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在冷凍電子顯微術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位女科學家分享大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化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旨在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是在1901年,獲獎者是荷蘭化學家雅各布斯·亨裡克斯·范託夫,表彰其在發現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以及對立體化學和化學平衡理論作出的貢獻。
  • 2020年首個諾貝爾獎揭曉!美英三位科學家獲得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2018年——美國科學家James P. 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19 位諾獎得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從 1901 到 2019 年,共有 219 人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類獎項。其中,有 39 次個人獲得者,33 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38 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
  • 三名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發展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獲獎。
  •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被生物學家搶走,最尷尬一幕發生在1998年
    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但如今的諾貝爾化學獎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得過這一獎項。 繼去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物理學家之後,今年這個獎又被三位生物學家搶走了。
  • 美日瑞三國三位科學家分享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多圖)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庫爾特·維特裡希(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記者吳平)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分別表彰了兩項成果,一項是約翰·芬恩與田中耕一「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他們兩人將共享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另一項是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他將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
  • 瑞士、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瑞士科學家雅克  新華社發(石天晟攝)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4日電(記者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3位科學家獲獎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獲獎 (1/4)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