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瑞三國三位科學家分享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多圖)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庫爾特·維特裡希(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記者吳平)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以表彰他們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領域的貢獻。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分別表彰了兩項成果,一項是約翰·芬恩與田中耕一「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他們兩人將共享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另一項是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他將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完)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以表彰他們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領域的貢獻。
    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191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940年獲耶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67年到1987年間任該大學教授,1987年起被聘為該大學名譽教授,自1994年起任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教授。他因為「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而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1/4的獎金。
    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首府富山市,1983年獲日本東北大學學士學位,現任職於京都市島津製作所,為該公司研發工程師,分析測量事業部生命科學商務中心、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他對化學的貢獻類似於約翰·芬恩,因此也得到了1/4的獎金。
    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1938年生於瑞士阿爾貝格,1964年獲瑞士巴塞爾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學位,從1980年起擔任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理工學校的分子生物物理學教授,還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市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他因「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而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

相關焦點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圖)
    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三位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從左至右)的肖像展示在屏幕上。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新華社發(石天晟攝)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據諾貝爾獎推特介紹,今年的化學獎得主成功利用基因變化和選擇研究出可以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他們開發的方法正得到國際上的應用,例如促進了更環保的化學工業的發展,生產新的材料、製造可持續生物燃料、緩解了人類的病情並拯救生命。在三位獲獎者中,弗朗西絲·阿諾德首次進行了酶的定向進化。
  • 美英兩國三位科學家共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Arnold)獲得一半化學獎,以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進化;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爾(Gregory P. Winter)分享另一半,以表彰他們實現了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日本科學家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www2.mrc-lmb.cam.ac.uk/group-leaders/emeritus/greg-winter/歷年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從1901年至2017年,共頒發了109次,擁有178位獲獎者。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輕巧、可充電且能量強大的鋰離子電池已在全球範圍內被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並可以儲存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大量能量,從而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
  • 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快訊: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在冷凍電子顯微術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三位美英科學家分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一半獎金給她
    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多個世紀以來人類已了解氧氣的重要性,但卻一直不清楚細胞是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美英三位學者在研究中揭示分子機理,為了解細胞如何適應氧氣供應變化提供基礎。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
  • 美日科學家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日本人十年4奪化學獎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理察·赫克和日本科學家根岸榮一及鈴木章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宣布獲獎時投影屏幕上顯示的獲獎者頭像,從左至右依次為理察·赫克、根岸榮一和鈴木章(10月6日攝)。
  • 美日科學家榮獲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宣布,三名科學家因發現塑膠材料可以製成半導體的功能而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三人將分享91.5萬美元的獎金。  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以及日本科學家白川秀城等三名科學家因發現塑膠材料的導電性功能而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 三名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發展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女科學家
    中新網10月7日電(劉丹憶)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 錢永健等三位美國科學家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馬丁-查爾菲、家下村修和錢永健(從左至右)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消息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0月8日11時45分左右(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45分左右)宣布,將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下村修、馬丁-查爾菲,華裔化學家錢永健,他們是因為發現和發展綠色螢光蛋白
  • 瑞士、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瑞士科學家雅克  新華社發(石天晟攝)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4日電(記者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3位科學家獲獎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獲獎 (1/4) "← →"翻頁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35時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他因對鋰電池研發領域做出的貢獻,在97歲時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古迪納夫也是目前所有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 看見納米世界,三位科學家因超解析度顯微鏡獲諾貝爾化學獎
    看見納米世界,三位科學家因超解析度顯微鏡獲諾貝爾化學獎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周辰 實習生 陶盛輝 2014-10-09 06:03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35時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他因對鋰電池研發領域做出的貢獻,在97歲時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古迪納夫也是目前所有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