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開啟,如何在漫長的寒假做好防疫的同時,指導學生居家學習並開展有益的實踐活動,這裡選編解放路第三小學很多同學們的科創小實驗分享。]
讓我們看看這些有趣的實驗視頻吧~
實驗材料:氣球、打氣筒、小車、吸管、玩具小車、膠帶、剪刀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氣球和吸管固定
第二步:將綁好的吸管和氣球粘貼到小車上,然後把氣球吹大
第三步:將小車放置平地,小車會向前行駛
實驗原理:
充氣後的氣球具有能量,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產生了和噴氣方向相反的反衝力,小車就在這個反衝力的推動下向前運動起來了。
請長按小程序碼觀看:
實驗材料:膠帶、剪刀、彩泥、吸管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吸管剪成高低不同的樣子
第二步:剪好後,用膠帶固定吸管(吸管需整齊排放)
第三步:固定好後,用彩泥分別堵住吸管的口(統一方向)
第四步:用嘴巴吹吸管的另一端,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實驗原理:
剪短了的吸管,發出的聲調變高了,如果再剪短一些,音調又高了。由於吸管變短了,吸管的空氣柱就變短了,長短不同的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不同。較短的空氣柱振動的頻率較高,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較高。
請長按小程序碼觀看:
實驗材料:洗潔精、少許白糖、手套、吸管、清水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洗潔精擠少許放入清水中,用吸管攪拌均勻
第二步:攪拌均勻後,加入少許白糖,再次攪拌均勻
第三步:用吸管蘸許溶液吹出泡泡,觀察用手去觸碰泡泡和戴手套觸碰泡泡的結果
實驗原理:
如果直接用手接觸泡泡,泡泡的表面張力會減少。如果使用手套去觸碰泡泡,手套有粘附性,彈力足,會產生輸水作用,隨意泡泡會彈起來。
請長按小程序碼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