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也會跳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用塑料吸管蘸一點在家調試好的泡泡水,用嘴輕輕一吹,冒出彩色的泡泡,有大有小,從空中緩緩地向下掉落。這時,用帶著羊絨手套的手接住小泡泡,再輕輕地往上拋,就像拋氣球一樣,泡泡就會優哉遊哉地在我們手上飄上落下,像跳舞一樣,可愛又好玩。溫暖的陽光下,一個個泡泡跳著歡快的舞蹈,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好看極了。
那麼,會跳舞的泡泡如何做呢?今天,松山湖中小學科學老師、東莞市莫春榮名師工作室成員張國華老師給我們帶來「會跳舞的泡泡」實驗,利用簡單、常見的材料,就可以在家裡操作完成。
以後的周末,與孩子一起,在家「跳舞」吧!
一、實驗現象
我們常見的泡泡,如果用手觸碰,就會馬上破掉消失。而「會跳舞的泡泡」,不僅不會破,還會在手上輕盈地跳舞。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材料準備
洗潔精(適量)、純甘油(適量)、液體膠(適量)、水(適量)、一次性杯子1個、羊絨手套1副、塑料吸管1隻、勺子1個。
三、實驗步驟
第一步:準備。把洗潔精(適量)、水(量少於洗潔精)、甘油(兩三滴)、液體膠(兩三滴)依次倒入一次性杯子中。
注意:泡泡液的調試比例也會影響泡泡的效果。倒入洗潔精、水等材料時,要注意適量即可。可根據調試結果,再加入某一材料進行調試。
第二步:攪拌。用吸管進行攪拌,使洗潔精、甘油、液體膠和水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後,可利用勺子將杯子內表面的泡沫除去,靜置5-10分鐘,讓表面的泡泡完全去掉。
注意:攪拌時要耐心,不要想著隨意攪拌一兩下就行。同時,為了使泡泡的效果更好,一定要將攪拌後的泡泡水靜置一段時間。
第三步:測試。靜置一段時候後,開始對調試的泡泡液進行測試。先戴上準備好的手套,用吸管沾點泡泡液,然後吹出氣泡,看看效果怎麼樣。如果泡泡易破,可以選擇加一點點甘油,然後再充分攪拌。然後開始測試,泡泡是否真的會在手上「跳舞」。
注意:進行測試時,要根據每次測試的情況,耐心地對泡泡液進行調試,以使泡泡液吹出的泡泡「跳的」次數更多。
四、實驗原理
泡泡是由於水表面的張力而形成的。通常水分子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與空氣之間的吸引力強,這些水分子就行被黏在一起一樣。但如果水分子之間過渡黏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洗潔精「打破」了水的這種表面張力,把表面張力降到只有通常狀況下的三分之一。而這正是吹泡泡所需的最佳張力。
在這個實驗使用的材料中,甘油是一種吸溼液體,它與水結合會形成一種較弱的化學黏合劑,減緩水的蒸發速度。在泡泡液中加入甘油,正是為了不使泡泡消失得那麼快。通過泡泡,我們能看到斑斕的光,是因為光線穿過泡泡的薄膜時發生折射的緣故。而固體膠是為了增強泡泡的韌性。
當我們的手直接接觸泡泡的時候,減少了泡泡的表面張力,因此泡泡就被戳破了。而當我們戴上羊絨手套時,由於手套上有很多細毛,柔軟、細膩、光滑有彈性,粘覆性比較強,會產生疏水作用,所以不容易把泡泡弄破,泡泡碰到了一點就被彈開了。
五、實驗意義
張國華老師:兒童是天生的大自然和科學的愛好者,自然界中的無窮奧妙、生活中的奇妙現象,對他們來說,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吹泡泡」源自兒童們的生活,也是他們童年中難以忘記的遊戲。通過「吹泡泡」這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引導兒童通過認真地觀察、不斷地操作,體驗成功的樂趣,明白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培養他們對科學和生活現象的好奇心。
六、拓展延伸
為什麼用不同形狀的器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
實驗觀察:準備三角形、方形、梯形、五角星形等各種形狀吹泡泡的工具,觀察並記錄吹出來泡泡的形狀。
全媒體記者 劉召/文 李夢穎 圖/視頻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