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跳舞的沉浮子,上演水中小芭蕾 | 2100實驗室

2021-01-14 2100實驗室



這是2100實驗室第0008個小實驗


蛟龍入海,神出鬼沒

厲害的潛水艇

是海洋裡的「神秘殺手」

 

不過

只需要簡單的器材

你也可以做出一個

在水中跳舞的「潛水艇」哦


難度係數★★☆☆☆   安全係數★★★★★


上課時間:今晚20:00-20:30



-跳舞的沉浮子-



步驟1

把吸管從彎折處對摺,剪去較長一端的多餘部分


將兩枚曲別針交叉固定在吸管口,使吸管不再張開


將製作好的沉浮子放入水中測試


步驟四

如果沒有辦法豎立漂浮在水中,將吸管繼續剪短


步驟5

重新固定好曲別針


步驟6

直到沉浮子可以豎立漂浮在水中,而且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小於2mm


步驟7

在塑料瓶中灌滿水,瓶口處留有一定量空氣



步驟8


效果圖

用手擠壓塑料瓶,控制你的沉浮子上下運動


你可以多做幾個沉浮子,讓它們一起在水中跳舞哦!



吸管制作的沉浮子中有一定體積的空氣,擠壓瓶子時,瓶中壓力增大,水會壓縮空氣,進入吸管,導致沉浮子重力增加,大於浮力後,沉浮子就會下沉;反之,放鬆瓶子時,瓶中壓力減小,空氣膨脹將水從吸管排出,沉浮子重力減小,就又會漂起來。


特別提示

●使用剪刀過程中請注意安全

●瓶蓋一定要擰緊

●浮沉子不能露出水面太高,否則可能會出現怎樣擠壓都不會沉下去的情況哦!


|致爸爸媽媽們的話:

科學隊長於2018年4月28日發起「2100實驗室」。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用孩子們可感知的方式去體會科學。


在孩子還處於朦朧時期,給他們幼小的心靈播下一顆科學的種子,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成長,讓科學精神陪伴他們一生,這是我們成人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科學隊長「2100實驗室」,願意用「小」的方式,許下一個「小」承諾。一天一個小實驗,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一個理想:


「為孩子們留下一個可以自由去質疑、獨立去發現、學會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嘗試用科學解釋這個世界的美好童年,成為一個適應未來社會的公民。」


●本次實驗需要用到剪刀,請一定要輔助孩子使用,以免操作不當受傷。



|致小朋友們的話:

親愛的小朋友們,科學實驗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那樣遙不可及。你只需要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好奇的心,就能發現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實驗雖然不難,但需要和爸爸媽媽一起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剪刀的正確使用和擺放,保證安全。


-潛水艇-

潛水艇靠改變自身的重量來實現上浮和下潛,它的內部會設置專門的沉浮箱,當需要下沉時,就會向沉浮箱內注入更多的水,加重自身重量,重力大於自身所受浮力以後,即可下潛;而需要上浮時,則排除沉浮箱中的水,減輕自身重量,重力小於所受浮力時,則可上浮。


潛水艇

1578年,英國數學家威廉·伯恩在他的《發明與設計》一書中,首次描述了潛艇的構想。1620年,荷蘭裔英國人戴博爾建成了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艘潛艇,不過這個潛艇非常簡易,它需要人力操作槳產生動力。

第一艘潛水艇



↓↓↓


—實踐—


你可以製作幾個不同的沉浮子,讓它們的先後下沉嗎?想一想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快來留言區,告訴科學隊長你的發現!

相關焦點

  • 沉浮子系列2——吸管沉浮子
    ,了解沉浮子的原理。4月14日也推送了一期《愛潛水的筆帽》也是和大家一起做沉浮子,用筆帽做沉浮子你學會了嗎?沒有關注的可以再次學一下哦~今天我們繼續來學做沉浮子。不過我們今天要用的是吸管,看我們如何用吸管做沉浮子。物體為什麼會在水中有沉浮呢?這其實和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有關。浸在液體(或氣體)裡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託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
  • 沉浮子系列3——番茄醬沉浮子
    鬆開,番茄醬會慢慢浮起來。不斷擠壓和鬆開,它就會上下運動了。實驗具體步驟和原理點擊視頻觀看番茄醬沉浮子為什麼能夠沉浮自如呢?(原理和筆帽沉浮子、吸管沉浮子基本相同)它在瓶子中的重量並沒有改變,那麼改變的因素只能是體積。
  • 沉浮子的秘密
    材料:一個透明塑料筆帽,AB膠各一支,兩枚回形針,一個透明的塑料瓶,適量的水,一把鑷子。做法:1. 混合AB膠,並用其堵住透明塑料筆帽頂部的通氣孔。2. 在它的下面纏繞(或者用AB膠粘)兩枚回形針,使它放入水中時有一小部分露出          水面。3. 在透明的塑料瓶中灌入並留少量的空氣。4.
  • 趣味實驗:沉浮子
    「沉浮子」製作簡單,表演性強,其中還包含很多物理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製作一個「沉浮子」吧!      1、我們用手按高貯水筒口的橡皮膜,壓縮高貯水筒裡被封閉的空氣,封閉的空氣壓力增大,就會把壓力傳遞給水。高貯水筒裡壓強隨封閉的空氣壓強增大的水就會壓入浮沉子的瓶子裡或倒置的試管裡,同時壓縮浮沉子的瓶子裡或倒置的試管裡的空氣。這時的浮沉子裡多進了一些水,於是浮沉子的排水體積就減少了,就是浮沉子所受的浮力減少了,此時浮沉子所受的重力大於它所受的浮力,浮沉子就向下沉了。
  • 【親子實驗】科學小製作《魚鰾與沉浮子》小論文,科學小發明-沉浮子,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品,設計製作成科技作品,變廢為寶之趣味沉浮裝置
    我利用這個原理設計了一個能在水裡上下沉浮的玩具——把一個果凍盒當做魚鰾製作成一個沉浮子,巧妙地往沉浮子裡充入空氣和放出空氣,使沉浮子在水裡上下沉浮自如,非常有趣。還能清楚地觀察到沉浮子裡的空氣增多了,它便上浮,空氣減少了,它則下沉。結構裝置如圖l所示。
  • X實驗室|「會跳舞的泡泡」 可愛又好玩
    泡泡也會跳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用塑料吸管蘸一點在家調試好的泡泡水,用嘴輕輕一吹,冒出彩色的泡泡,有大有小,從空中緩緩地向下掉落。這時,用帶著羊絨手套的手接住小泡泡,再輕輕地往上拋,就像拋氣球一樣,泡泡就會優哉遊哉地在我們手上飄上落下,像跳舞一樣,可愛又好玩。
  • 迷你世界:6步造會跳舞的燈籠魚,沒水也能存活,30條魚一起蹦迪
    在遊戲中除了正常使用道具建造建築物以外,還可以修改道具屬性來製作既好玩的效果,接你就有一位玩家6步修改了一款燈籠魚,修改後的燈籠魚不但可以無視沒有水的環境,還能在陸地上歡快地跳舞,要知道魚離開水後幾秒鐘就會變成魚乾,而玩家造出的這款燈籠魚沒水也能存活,是不是相當的神器呢,下面就來瞧一瞧大神的高操作吧。
  • 2100年珊瑚消失
    在近日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2020年海洋科學會議上,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讓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全部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面臨嚴重挑戰。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重回健康狀態。但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初步研究表明,海洋表面溫度和酸度是決定是否適合恢復的最重要因素。「2100年,形勢看起來相當嚴峻。」夏威夷馬諾阿大學生物地理學家Renee Setter說。
  • 這「不」科學 ⑤|牙籤竟然會自己「跳舞」?
    水居然能往高處流?家裡可以打造「磁懸浮列車」!這不科學!?你相信嗎,將牙籤排成一列,按壓最末端的牙籤,另一頭的牙籤會跟著「跳舞」。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呢?來,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吧!所以當我們按壓最後一根牙籤的時候,第二根牙籤會翹起來。隨著牙籤層數的增加,第二根牙籤抬起的高度越來越不明顯。這是因為,力的傳遞會產生損耗。怎麼樣是不是既簡單又有趣呢,家長們趕緊帶著孩子們玩起來吧!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學習科學知識,還可以鍛鍊小朋友的專注力呦。
  • 看,布氏鯨在跳舞
    (圖片:陳默老師拍攝)我們會悄悄的跟隨布氏鯨大概 2 個小時左右,偷拍它們吃飯,甚至激動的去撈它們的便便~(圖片:陳默老師拍攝)        在楊桃樹下吃完午餐,意猶未盡,陳老師邀請我們去他的科考站參觀,我和哥們小D騎著小電驢跟著陳默老師的電動摩託車到達西角村陳默博士的科考站,平時陳默老師和團隊的居住也在科考站,在西角村普通的農家院落中,樸實無華的大門上掛著廣西水生物聯合實驗室
  • 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
    ,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而得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吧!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跳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據科學研究發現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每當太陽照射,溫度上升,植物體內水分加速蒸發,海綿體就會膨脹,小葉便左右擺動起來。而且,跳舞草有聲感,當受到音量35~40分貝的歌聲振蕩時,海綿體也會收縮,帶動小葉片翩翩起舞。
  • 【每日科學製作】-會跳舞的娃娃
    科愛迪科學思維教育隸屬於河南科愛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推廣幼少兒DIY科學實驗箱、家庭版科學DIY實驗禮包、機器人、3D列印、雷射雕刻等系列創客教育課程;建設幼兒科學探究館、青少年創客實驗室2、 探索娃娃能夠長時間跳舞的原因。3、 通過實驗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活動講解:磁鐵具有兩極,會產生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力。也就是說磁鐵會產生能量。娃娃裡的磁鐵和固定板上的磁鐵之間產生的能量,其實是因為磁鐵間相互吸引或者排斥的力,所以娃娃才能長時間來回擺動。
  • 2100年珊瑚或將消失
    2月18日,據外媒報導,在2020年世界海洋科技會議上提出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上升的海面溫度和酸性水可能會在2100年之前對所有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造成毀滅性破壞,這也對珊瑚礁保護工作帶來全新挑戰。
  • 到2100年,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可能會導致珊瑚礁棲息地幾乎消失
    到2100年,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可能會導致珊瑚礁棲息地幾乎消失>一項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會導致幾乎所有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挑戰。
  • 休·傑克曼發布洗手視頻,忘情跳舞未關水龍頭,被粉絲指責浪費水
    3月14日,「金剛狼」休·傑克曼發布了如何正確洗手的視頻,在完成洗手教學環節後,他在視頻裡忘情跳舞,結果未關水龍頭,被粉絲們指責浪費水!目前,這種冠狀病毒正在全球肆虐,而且這種情況暫時沒有好轉。現在這個故事和狼叔休·傑克曼有關,誰會不喜歡休·傑克曼的《金剛狼》呢?就在3月初,休·傑克曼還在Instagram曬出了7張照片,感謝多年來這個角色帶給他的回憶,這令許多粉絲淚目,大家紛紛要求狼叔回歸。
  • 看中國科學家如何操縱水滴跳舞
    只要有合適的「舞臺」,任何一顆水滴都可以跳舞。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的實驗室中,就有一些經過特殊設計的表面,水滴落到上面後,會扭曲、旋轉甚至跳起了「芭蕾舞」。液滴迴轉與模擬結果的比較 | 宋延林會跳舞的水滴 | 宋延林這是宋延林團隊與清華大學馮西橋
  • 關於月球的最新冷知識:礦藏比地球少、水分子會「跳舞」
    1表面有水在「跳舞」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月球表面乾燥,不適宜液態水存在。但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提供的數據表明,月球上有水冷凍在月球兩極隕石坑中孤立的冰穴裡。
  • 小尾巴科學童話:太陽也會跳舞嗎
    金絲猴突然叫起來,「咱們看太陽跳舞吧!」 「太陽會跳舞?」長尾猴很驚奇,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哩! 「可不是嘛!」金絲猴眨巴眨巴眼睛說,「八年前的春節,我們就在這兒見過,可有意思哩!」 「真有這麼回事?」長尾猴和小猩猩的眼珠滴溜溜直轉。他們多想飽一飽眼福,看一看這太陽奇觀呀!
  • 2100年的德國氣候預測
    德國本地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會出現哪些情況呢?全球氣候保護組織IPCC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可以肯定氣候會越來越暖和,從1880年以來氣溫已經升高了1°C。造成地球變暖的原因95%確定為人類自己。德國氣象部門預測,從1881-2016年德國全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4°C,到2100年氣溫還將繼續上升,相比前工業革命時期(1850-1900年)上升2.5-5°C。
  • 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
    《中—英合作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氣候風險指標研究》報告發布——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如果2100年氣溫升溫5℃,地球會是怎樣?「如果繼續推行現行政策不做出任何改變,將使世界處於高排放路徑,會導致2100年全球升溫的中心估值為5℃,最壞情況將有10%的概率升溫7℃。」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