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看中國科學家如何操縱水滴跳舞

2020-11-02 川娃老宋


只要有合適的「舞臺」,任何一顆水滴都可以跳舞。

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的實驗室中,就有一些經過特殊設計的表面,水滴落到上面後,會扭曲、旋轉甚至跳起了「芭蕾舞」。

液滴迴轉與模擬結果的比較 | 宋延林

會跳舞的水滴 | 宋延林

這是宋延林團隊與清華大學馮西橋、李群仰等的合作研究,它實現了對液滴碰撞行為的精確控制,並且首次實現了物體碰撞前後運動形式的轉變。這些研究適用於從汽車的擋風玻璃到飛機機翼的各個地方。

該研究於 3 月上旬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但最近,有國外媒體將這項研究中高速拍攝的水滴舞蹈視頻剪輯發布,水滴的優美舞姿吸引了眾多點擊觀看。

液滴對疏水性膠粘劑表面的衝擊和回彈 | 宋延林

控制水滴的行為

納米綠色印刷技術是宋延林和其團隊的一個主攻方向。「我們在對列印墨滴控制的過程中發現這個現象。」宋延林向 DeepTech 表示,當墨滴落到有圖案的基底上,不是簡單地反彈或濺射,而是會出現旋轉。

他們抓住了這個有趣現象,持續跟進研究。

水滴落到固體表面後的動態行為一般在幾毫秒到十幾毫秒的時間內完成。

來源:宋延林

當一顆水滴撞到荷葉表面,水滴會先鋪展,然後回縮、回彈,脫離表面;而滴到玻璃上的水滴,會直接攤開成一層水膜。這是由於荷葉的葉面具有極強的疏水性, 灑在上面的水會自動聚集成水珠;而玻璃表面比較親水,同時對水具有較大的粘附力。

研究人員把這兩種效應結合,構築圖案化的親疏水表面。

首先,給氧化鋁板穿上超防水塗層「外衣」--類似於不粘鍋中的塗層;接下來,研究人員掩蓋了表面的一些區域,並在整塊板上照射紫外光。暴露於紫外線的區域變得非常親水,水接觸這些區域後立即擴散,而不是反彈回來。

表面非均勻性引起的液滴驅動的多樣性 | 宋延林

如此一來,當一顆水滴落到經特殊處理的表面,接觸親水圖案的水比接觸疏水表面的水,反彈速度要慢很多。速度的差異導致反彈水滴會向右或向左反彈,還會旋轉起來,這取決於表面上的圖案。

宋延林表示,圖案的對稱性對於液滴的行為非常重要。而且圖案的大小應該與液滴大小相當。

目前,通過改變材料表面上的圖案,研究人員可以基本上控制舞蹈水滴的舞姿。主要的圖案設計包括,半月形、風車形和一種分成三條曲線的圓形。

通過對圖案的設計,可以對粘附力的大小及方向進行調節。當粘附力的作用在液滴內部形成力矩時,隨著液滴的回縮,力矩作用逐漸累積,液滴就獲得角動量,從而產生旋轉行為 | 宋延林

液滴產生旋轉的分解圖 | 宋延林

對於兩個物體的碰撞,艾薩克·牛頓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做了大量實驗研究。一般來說,碰撞前後改變的是物體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很難改變物體的運動形態。

但在本研究中,水滴的運動形態首次由碰撞之前的平動變為了碰撞之後的轉動。宋延林認為,該現象與經典的「牛頓碰撞定律」有明顯不同。

潛在應用前景

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生產、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液滴落到固體表面的碰撞行為,如雨打芭蕉、農藥噴灑、噴墨列印等。

一顆染料液滴的獨舞 | 宋延林

液滴在撞擊這些表面後,可能會彈回或飛濺,這取決於固體表面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由於液滴具有可變形性,且撞擊液滴與固體發生相互作用的速度極快,操控這種行為並不容易。

利用單個液滴進行物體驅動的新型液滴驅動器 | 宋延林

事實上,液滴碰撞行為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關係緊密。如雨滴對多孔土壤的撞擊被認為是空氣中浮塵形成的成因之一;農藥噴灑過程中,超過 50% 的農藥液滴因為碰撞到作物葉片後的回彈而浪費;噴墨列印的墨滴碰撞行為對列印的精度和質量起到關鍵作用。

在研究人員特殊設計的表面上,水滴的碰撞運動變得十分聽話。

研究人員通過同步高速成像系統,對水滴的行為進行了詳細記錄與分析。他們發現,下落的水滴撞擊到特殊表面後,能夠產生高速旋轉,每分鐘約 7300 轉。

水滴在親水圖案粘附力的作用下,形成四角的裂分結構,在空中跳起了「芭蕾」。

通過理論分析與數值模擬,水滴跳舞背後的科學原理揭開了:當液滴碰撞到基底表面後,首先鋪展形成圓形液膜,然後液膜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開始回縮;此時,由於基底表面不同區域具有差異化的粘附力,導致液滴各部分的回縮速度不同,並在液滴內部形成力矩;力矩的作用效果隨著液膜的回縮逐漸累積,在液膜回縮完成後形成角動量,賦予液滴旋轉的能力。

宋延林分析稱,水滴碰撞後產生高速旋轉,實現液體平動能向轉動能的轉化。這與水力發電過程中,水的動能轉化為發電機轉子的動能進而產生電能類似,這種水滴的轉動能也能夠被收集與利用。

基於此原理,研究人員研製了利用單個液滴進行物體驅動的新型液滴驅動器,將圖案化處理的基底漂浮在磁懸浮系統中,水滴落在表面後產生旋轉運動。在此過程中,基底在液滴驅動下會朝著特定方向旋轉。

此外,宋延林表示,這項技術未來也許可以用來開發自清潔的汽車擋風玻璃,為飛機機翼除霜,甚至回收雨滴的能量。

相關焦點

  • 水滴什麼時候會爆炸?新發現太神奇了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公式,它控制著物理學中看似最不可知的極限之一:水滴在爆炸前能承受多大強度的電場?然而這個公式卻是出人意料的簡單。物理學家研究這個無窮小的現象已有數十年,但儘管整體的理論概念相對容易,但要弄清楚這種帶電爆炸則完全不可能。
  • 如何簡單畫跳舞的企鵝(逐步詳解)
    有位科學家到了南極,碰到一群企鵝。他問其中一個:「你每天都幹什麼呀?」那企鵝說:「吃飯睡覺打豆豆。」他又問另一個:「你每天都幹什麼呀?」那企鵝也說:「吃飯睡覺打豆豆。」他問了很多很多的企鵝,都說:「吃飯睡覺打豆豆。」後來他碰到了一隻小企鵝,很可愛的樣子,就問它:「小朋友,你每天都幹什麼呀?」小企鵝說:「吃飯睡覺。」
  • 科學家如何操縱基因表達?(上)
    基因的敲低、敲除和敲入為了研究某個基因的功能,科學家經常需要操縱某個基因的表達。常見的方法有兩種:降低該基因表達,或完全敲除該基因。這兩種方式操縱的位置,位於遺傳信息流的不同地點。DNA雙螺旋之父克裡克,早在上世紀就提出了關於遺傳信息的中心法則。
  • 科學網—科學家讓原子伴光子「跳舞」
    據新華社電 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實驗中讓原子伴著光子「跳舞」,並揭示了這種「舞蹈」的「
  • 中國科學家打造水滴發電機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新型水滴發電機的瞬時功率密度,即每平方米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最大電能可達50.1W,是其他原理類似的水滴發電機的數千倍。實驗顯示,一滴水產生的電能足以點亮100盞小LED燈。兩個關鍵設計多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這種發電方式。此前根據摩擦起電效應製造的水滴發電機,利用每個液滴撞擊表面時的摩擦和靜電感應產生電力。
  • 「水滴」出現了?科學家發現這種形狀的恆星!
    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種形似水滴的宇宙探測器,它由強力材料製成,能反射電磁波,瞬間就摧毀了人類數千艘太空戰艦。這種武器讓很多讀者記憶猶新。而近日,科學家竟然真的找到類似水滴狀的恆星!通常,恆星的形狀是接近完美的球形,像這種不規則形狀的恆星,科學家也是大感吃驚。
  • 寄生蟲如何操縱螞蟻大腦?科學家首次真實觀察到了
    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這種寄生蟲如何與螞蟻大腦相互影響,他們首次相機拍攝到這種可怕的殭屍關係。柳葉刀肝吸蟲的生命開始像許多其它寄生蟲一樣,最初蟲卵生活在牛羊糞便中。之後蝸牛吞食糞便,它們成為柳葉刀肝吸蟲的第一宿主體,蟲卵停留在蝸牛腸道之中,並進行孵化和發育。最終,這種寄生蟲附著在蝸牛的黏液球上,被螞蟻吞入腹中,從而螞蟻成為它們的第二宿主體,在螞蟻身體上柳葉刀肝吸蟲發生了奇特的轉變。
  • 火星發現藍色「水滴」,或許是一種罕見寶石,科學家十分興奮
    我們知道,火星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紅色的荒蕪星球,地表到處都是乾燥的紅色沙丘,然而在火星上,也有水以固態的形式存在,而且上面還有十分豐富的礦產。最近,科學家們就從探測器捕捉到的一張圖片中,發現了一個非凡的存在,那就是藍色的「水滴」。據了解,這張照片的拍攝是由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HiRISE)儀器完成的,拍攝地點位於火星上的哥白尼火山口附近。
  • 科學家發現,水滴在冷凝時可以轉化為過氧化氫
    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微小水滴的尺度下,水可以變得驚人地具有活性。在只有百萬分之一米寬的微小水滴中,存在的一部分水分子可以轉化為一種化學物質——過氧化,過氧化氫是一種通常用作消毒劑和漂白劑的刺激性化學物質。
  • 毫米大小水滴裡竟然有一個實驗室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魏昕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說到彈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液體彈珠如何製備?很簡單,例如只要把一滴水滴在鋪滿聚四氟乙烯微粒的盤子上,然後搖動盤子,讓水滴滾動幾番,水滴表面就會沾滿聚四氟乙烯的微粒。這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滴水變得像小石球一樣在固體表面滾動自如,毫無阻力。此時,我們就得到了一顆液體彈珠。
  • 用風雲氣象衛星看珠峰,太美了!
    用風雲氣象衛星看珠峰,太美了!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珠峰地區氣候覆雜多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60年來氣象部門精細服務保障了每次珠峰科考沒看過癮嗎
  • 太美了!北京天空現迷人雙彩虹,和落日餘暉相映成趣
    畫面太美!在大興採育鎮看到的雙彩虹。陳斌 攝話不多說,看圖:氣象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彩虹都出現在雨後,彩虹主要是因為水滴對太陽光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對太陽光的角度要求較高,一般得在50度以下。今天北京正好有雨,太陽在西邊照著水滴,但由於雨水結束得比較早,形成了一道不是那麼完整的彩虹。
  • 站在水滴、銀河航天、猿輔導背後 IDG王辛如何看VC投資人的成長
    原標題:站在水滴、銀河航天、猿輔導背後,IDG王辛如何看VC投資人的成長   在中國的創投
  • 中外科學家:近場光研究促進粒子操縱、高解析度顯微鏡等
    還有另一些看不見的光,是因為它永遠不會到達我們的眼睛。當光線照射到某些表面時,它的一部分會粘在後面並留在後面,而不是被傳輸或散射開,這種類型的光稱為近場光(near-field light)。與近場光相對應的是遠場光(far-field light),今天我們有很多工具和技術來設計遠場光,比如有透鏡、望遠鏡、稜鏡和全息圖像。
  • 沸騰的液滴會跳舞:萊頓弗羅斯特現象動圖集合
    當一個液體遇到了一個溫度遠超過它沸點的表面時,它們的交界面上液體會迅速地氣化形成一層「氣墊」,產生隔離作用,這樣一來,沸騰反而會變慢,還會帶來蒸汽託著液滴「跳舞」的有趣現象。在燒熱的鐵鍋上就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但其實它還有很多別的玩法,今天我們就來集中欣賞一下:①水滴逆行:
  • 澳大利亞科學家新發現50種蜘蛛 孔雀蜘蛛求愛時會跳舞
    澳大利亞科學家新發現50種蜘蛛 孔雀蜘蛛求愛時會跳舞發稿時間:2017-04-12 11:19: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近日,科學家們在澳大利亞北部的昆士蘭州發現了50種新的蜘蛛種類,其中有一種餐盤大小的,還有一種通過跳舞來吸引異性。
  • 這隻寄生蟲,在蝸牛的眼睛裡跳舞
    來源:Gills San Martin, Wikimedia一些寄生蟲能夠操縱宿主的行為,而彩蚴吸蟲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了抵達繁衍的下一站,它們能操縱宿主琥珀螺違背原本的生活習性,用蝸牛百米賽跑的速度奔到陽光下,爬上高處,來到捕食者面前,好讓自己開始表演。
  • 中國科學家發明磁性機器人:由兩顆小鋼珠構成 可操縱液滴進行多種...
    在這項研究中,An Li等人想出了一種可靠的方法,在可編程的磁場中,使用帶鋼珠的磁性驅動機器人操縱液滴。科學家們通過調節磁場來控制機器人的結構。不同的機器人結構導致不同的液滴行為組合,包括分裂、釋放、旋轉和運輸。適用於水、油、氣等各種流體。An Li等人幫助機器人在有限的空間、不平整的表面甚至在無水或無氧條件下驅動。這項工作在材料運輸、微細加工和臨床醫學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 看,布氏鯨在跳舞
    看,布氏鯨在跳舞2019年9月,北京已經略有秋意,秋蟬在最後的吟唱,彷佛要把畢生的氣力都用來與世界溝通,吱吱聲在空氣中單循環卡農
  • 這裡的荷花太美了,連蜻蜓看了都捨不得離開
    2018年6月28日,安徽蕪湖,這裡的荷花太美了,連蜻蜓看了都捨不得離開!盛開萬畝荷花的陶辛水韻,你去過嗎?中國是荷花的世界栽培中心,花蓮以杭州、北京、濟南、蕪湖陶辛等地較為集中。「藕花深處田田葉,葉上初生並蒂蓮」,這美麗的水蓮花,開得可真嬌豔!漫步在陶辛水韻,兩邊盛開的荷花為景區增添了色彩,讓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