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某個基因的功能,科學家經常需要操縱某個基因的表達。常見的方法有兩種:降低該基因表達,或完全敲除該基因。
這兩種方式操縱的位置,位於遺傳信息流的不同地點。
DNA雙螺旋之父克裡克,早在上世紀就提出了關於遺傳信息的中心法則。中心法則告訴我們,DNA首先轉錄成信使RNA(mRNA),然後mRNA再翻譯成蛋白質。這是遺傳信息流動的標準路徑。
中心法則
降低基因表達的操作通常在這一路徑的mRNA上,即通過下調mRNA的水平,使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表達水平下降。這種方法不影響DNA,mRNA依舊可以被轉錄出來。雖然大部分mRNA會受影響,但仍有漏網的mRNA被翻譯成蛋白質。因此,科學家稱此類技術為Knock-down,敲低,只是下調蛋白表達,並不能完全消除蛋白。
與之相對的是基因敲除。基因敲除(knock out)的操縱位置則位於遺傳信息流的起始點——DNA。通過突變等手段,基因敲除技術使目標基因無法表達或表達不出正常的蛋白。
對應於基因敲除,還有一種基因操縱方式叫敲入。顧名思義,敲入是指將一個基因片段插進細胞基因組。
敲除和敲入都是對基因密碼的刪減和添加,因此稱為基因編輯技術。
相對於敲除、敲入的基因編輯,敲減則是對mRNA的操作,即通過下調mRNA的水平,使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表達水平下降。
敲減基因有多種方法:siRNA,shRNA,CRISPR-CasRx等。
而敲除基因的方式最常見的是CRISPR-Cas9技術。
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些神秘高深的生命科學技術。
小幹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一般是20-25bp的雙鏈短RNA鏈,它可以通過降解mRNA,幹擾翻譯過程,從而降低蛋白質的表達水平。
通過脂質體轉染、電轉等方式,直接將siRNA導入細胞後,細胞內的一種特殊蛋白複合體(RISC複合體)能夠和siRNA結合,解開其雙鏈,使雙鏈RNA變為單鏈RNA。
打開的單鏈RNA能夠和mRNA上的互補序列結合,然後RISC複合體會切斷與其互補的mRNA序列。完成這一系列操作後,RISC-siRNA複合體帶著單鏈的siRNA,會從切斷的mRNA上解脫,再去結合、降解其他的mRNA。
基因的mRNA被切斷以後,就不能進行後續的蛋白翻譯,無法合成蛋白質。因此,蛋白質的表達水平下降,基因的功能被沉默掉。
siRNA敲低降解mRNA過程
除了直接導入siRNA到細胞內,還可以導入siRNA的前體——長雙鏈RNA進入細胞。長雙鏈RNA進入細胞後,會被細胞內部的Dicer酶切割,生成siRNA,進而敲減相應的基因。
除長雙鏈RNA外,短髮卡RNA(shRNA)也可以作為siRNA的前體。shRNA被切割成siRNA後,也可以敲減目標基因。
siRNA在細胞內屬於消耗品,消耗完之後,mRNA的表達便不再被抑制,蛋白水平也會恢復。因此,siRNA的敲減是一種瞬時的作用。
短髮卡RNA(short hairpin/ small hairpin RNA, shRNA)是一種短的頸環結構,類似發卡。
shRNA形似發卡
shRNA一般通過質粒病毒等載體導入細胞內。以病毒載體為例,導入的shRNA是以DNA形式存在。在細胞核內,載體上相應的序列會轉錄出pri-miRNA,這是一種具有頸環結構的小RNA(microRNA, miRNA)。細胞內的Drosha酶會修剪pri-miRNA的兩端序列,使其變成小RNA,這正是shRNA的前體(pre-shRNA)。pre-shRNA會走出細胞核,到達細胞質。進入細胞質以後,pre-shRNA便形成了成熟的shRNA。
shRNA在Dicer酶作用下,環狀結構被切掉,只剩下發卡的「莖」,這是核心的siRNA序列。siRNA會以上述同樣的機制,發揮基因敲減的作用。
shRNA發揮作用全過程
shRNA需要經細胞內的酶進行切割,才能轉變成siRNA而發揮作用。與siRNA的瞬態效果相比,shRNA可以通過病毒載體整合到基因組,因此可以穩定表達,長久持續地發揮作用。
近幾年大熱的CRISPR技術,既可以更高效地敲減基因,又可以敲除、敲入基因,是最有潛力運用到臨床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技術的發明人是麻省理工的華人科學家張峰,是諾貝爾獎的熱門候選人,難怪連王力宏都為其站臺。
張峰和王力宏
下篇文章,我將詳細講解CRISPR基因編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