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ENCODE獲重大進展!科學家成功繪製出調節基因表達的分子...

2020-11-30 生物谷

2020年8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繪製出了調節基因表達的分子元素/元件的完整目錄。研究者表示,這項歷時17年的研究計劃如今繪製出了一份詳細的基因組圖譜,其能夠揭示成千上萬個潛在的基因調控區域的位置,這一資源未來或將幫助所有人類生物學的研究向前發展。

圖片來源:Ella Maru Studio

在人類基因組的30億個鹼基對中,僅有2%的鹼基能夠編碼構建和維持機體功能的蛋白質,另外98%的基因組中則蘊藏著潛在的基因調控區域,這些序列能夠為細胞提供所需要的指令和工具來將蛋白質配方轉換成為一種極其複雜的生物體,儘管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目前研究人員對非編碼基因區域的研究明顯少於對基因編碼區域的研究,部分原因可能是科學家們在研究非編碼區域上存在一定困難。

這項名為DNA元件百科全書(ENCODE,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的計劃由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發起,旨在開發新型工具並且運用專業的知識來闡明人類基因組中的大部分奧秘,如今在該計劃實施的最後一年,ENCODE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這要得益於幾十個機構幾百名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研究者Len Pennacchio表示,我們對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確定了不同基因的位置,但當我們得到外部基因時,繪製出基因組「暗物質」的功能或許就令人生畏,而對於我們而言,如何尋找在98%的範圍/區域內尋找功能性的區域或許就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表示,該計劃最新的研究進展對於研究疾病的科學家們而言非常有用,當嘗試確定引發一種基因的潛在原因時,研究者往往會尋找受影響患者機體所攜帶的基因突變,但有時,他們會發現基因內部不同序列之間的關聯,但研究者的分析往往會確定遠離蛋白編碼序列的區域,而且他們並不容易發現這些DNA的作用,即其到底是在心臟中更重要,亦或者是在胃中更重要,或者說其一直非常重要,還是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發育階段很重要?

最後研究者說道,我們的資料庫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研究線索來闡明特殊的基因序列何時以及在何處會發揮功能,或者其會影響哪些基因的表達;同時相關研究結果或許還能為研究者提供一種即時的途徑更加深入地對人類基因組進行研究。(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Chung-Chau Hon,Piero Carninci. Expanded ENCODE delivers invaluable genomic encyclopedia, Nature (2020). doi:10.1038/d41586-020-02139-1

相關焦點

  • 14篇Nature系列合集:DNA元件百科全書最新成果出爐
    然而這些基因只佔人類基因組的 2%。因此,在隨後的 20 年時間裡,科學家一直在嘗試尋找人類剩餘 98% 的 DNA 具有什麼功能。現在,一項名為 DNA 元件百科全書計劃(ENCODE)的系列研究朝著這一目標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研究第三階段發現了 120 多萬個基因調節元件,以及它們何時、何地調節基因的 「開關」。
  • 14篇Nature系列合集:DNA元件百科全書最新成果出爐
    2003 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揭開了人體 30 億個鹼基以及約 20000 多個蛋白編碼基因的秘密。然而這些基因只佔人類基因組的 2%。因此,在隨後的 20 年時間裡,科學家一直在嘗試尋找人類剩餘 98% 的 DNA 具有什麼功能。
  • Nature:miRNA前體新功能開闢基因調控新領域
    2015年4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法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植物中miRNA的初級轉錄本pri-miRNA能夠編碼一類具有調節功能的多肽,促進miRNA積累,調節基因表達。這一研究發現了pri-miRNA的新功能,為基因調控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轉錄因子足跡的全局參考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轉錄因子足跡的全局參考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22:25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John A.
  • 俄羅斯科學家繪製出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
    俄羅斯科學院普通基因研究所與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聯合課題組共同繪製了人和鼠的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相關成果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學期刊上。
  • Nature:重磅!科學家成功繪製出腸道類器官再生的表型藍圖!
    2020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過去十年裡,科學家們共同見證了類器官研究領域的發展和繁榮,即在體外利用幹細胞培育的微型器官;這些類器官能夠展現親緣器官(比如大腦、腎臟、腸道或肺臟)的細胞類型組成和多種功能,而且其能完美地適用於實驗操作,這就使其能夠成為全球研究人員使用的一種無價的工具。
  • 美國科學家成功繪製玉米「跳躍」基因
    根據科技部網站消息,日前,玉米「跳躍基因」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冷泉港實驗室的科研小組成功繪製。這一成果將最終有利於玉米的繁殖和生產。轉座元件或轉座子是可以移動基因組內位置(「跳躍基因」)的DNA序列。
  •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4:43 德國亥姆霍茲協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Nikolaus Rajewsky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Nir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史上最詳細轉錄因子TFIID三維結構出爐,力助揭示人類基因表達秘密
    你的基因含有製造你身體所有蛋白的指令,而這些指令是你的細胞讓你存活所持續需要的。但是在此之前,基因表達在分子水平上如何運行的一些關鍵細節一直有點神秘。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羅卡索拉諾物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理解我們體內被稱作轉錄起始前複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的分子機構(molecular machinery)如何發現合適的DNA片段進行轉錄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Nature:科學家成功繪製出大腸桿菌的功能性蛋白質組藍圖 有望揭示...
    2020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理解基因的工作機理以及其如何與另一個基因之間發生相互作用是從事生物學研究的科學家們想要實現的一個主要目標,當然了,這在方法和所需要的的實驗數量上都能帶來巨大的挑戰,而最近的研究進展已經改變了科學家們繪製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圖譜的能力,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創新性的技術能同時測定成千上萬個基因的活性
  • Nature:史上最詳細轉錄因子TFIID三維結構出爐,力助揭示人類基因...
    你的基因含有製造你身體所有蛋白的指令,而這些指令是你的細胞讓你存活所持續需要的。但是在此之前,基因表達在分子水平上如何運行的一些關鍵細節一直有點神秘。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羅卡索拉諾物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理解我們體內被稱作轉錄起始前複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的分子機構(molecular machinery)如何發現合適的DNA片段進行轉錄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NATURE重大突破:世界首例長壽基因編輯猴模型在中科院誕生
    在嚙齒類動物中,Sir2的同源基因SIRT6也被認為參與了衰老及壽命的調控:過量表達SIRT6能夠延長雄性小鼠的壽命,而敲除SIRT6則會使小鼠表現出皮下脂肪減少、脊柱彎曲和變形、骨密度降低、腸道上皮受損、端粒縮短等加速衰老的表型,且小鼠壽命縮短至約1個月。
  • 韓國人繪製出最連續人類基因圖譜,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Nature:揭示一種調節蛋白合成的分子計時器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合成調節機制,他們稱之為「分子計時器(molecular timer)」。它控制著細胞產生的蛋白分子數量,並且阻止額外的蛋白分子產生。
  • Nature:科學家成功創建大腦神經元的基因表達「藍圖」 有望解釋...
    2020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基因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果蠅大腦中超過25萬個神經元進行分類,繪製出了大腦神經元中基因表達的發育藍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元細胞在發育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最豐富的分子多樣性,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此前未知類型的神經元細胞
  • 科學家繪製出腦幹迴路內各種前肢動作的功能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腦幹迴路內各種前肢動作的功能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25:45 近日,瑞士巴塞爾大學Silvia Arber及其小組繪製出腦幹迴路內各種前肢動作的功能圖譜。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用低溫電子顯微鏡解析TRPV1項目,一開始進展緩慢。但2013年底,技術進步使得這一項目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獲得了解析度為0.34納米的TRPV1蛋白的結構。該成果的發表對於領域來說,無異於驚雷。因為這證實了低溫電子顯微鏡能夠解析小的、重要的分子。儘管低溫電子顯微鏡發展迅速,很多研究者認為,它仍有巨大提升空間。他們希望能製造出更靈敏的電子探測器,以及更好地製備蛋白樣本的方法。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41:19 美國史丹福大學Mark A. Krasnow、Stephen R.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毛白楊基因組序列框架圖
    北京林業大學的科學家們選用百年古樹作為測序的樣本,利用最新的全基因組鳥槍法測序和拼接策略,繪製完成了毛白楊的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毛白楊分子育種進入基因組時代。 在「985」平臺建設資金支持下,北林大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專家們用短短的6個月完成了這一開創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