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一種調節蛋白合成的分子計時器

2020-12-05 生物谷

2018年2月9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合成調節機制,他們稱之為「分子計時器(molecular timer)」。它控制著細胞產生的蛋白分子數量,並且阻止額外的蛋白分子產生。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月18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MD1 mRNA employs ribosome stalling as a mechanism for molecular memory formation」。

圖片來自Dmitry Andreev。


DNA中編碼的遺傳信息經轉錄後產生信使RNA(mRNA)分子,隨後mRNA經翻譯後產生蛋白。一種蛋白的每個胺基酸對應於mRNA中的三個核苷酸(一個三聯體)。負責蛋白合成的細胞器被稱為核糖體。它是一種由一個較大的亞顆粒(即大亞基)和一個較小的亞顆粒(即小亞基)組成的分子機器(每個亞顆粒都由核糖體RNA和多種蛋白組成)。終止蛋白合成的信號由三個終止密碼子給出。在大多數生命體中,這些終止密碼子是UGA、UAA和UAG(U-尿嘧啶,A-腺嘌呤,G-鳥嘌呤)。mRNA分子總是要比閱讀框---含有關於一種蛋白的

遺傳

信息的序列元件---長。不編碼任何蛋白相關信息的元件被稱作非翻譯(或非編碼)區。在哺乳動物中,mRNA通常要比閱讀框架大得多,能夠含有數千個核苷酸。鑑於mRNA合成是一個耗能過程,科學家一直在想要了解這些長的非翻譯區的作用。

如今,我們知道非編碼區調節mRNA的生命周期。與DNA不同的是,一段時間後,mRNA分子在細胞中會被破壞。它們中的一些在合成後存活很長時間,另外的一些則在幾分鐘內遭受降解。mRNA的非翻譯區在這個過程中經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些非編碼區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調節蛋白合成。有很多例子表明mRNA的非編碼區與抑制或促進蛋白合成的調節蛋白(或短RNA)結合,因而允許細胞開啟或關閉某個mRNA分子的翻譯。這是一個重要的功能,這是因為依賴於環境條件,細胞需要一組蛋白。蛋白合成調控存在的任何異常都可能導致不可控的蛋白產生。比如,負責細胞分裂的蛋白調節異常可能導致新細胞的不斷增長,這是癌症的一個典型特徵。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通過研究Amd1酶對mRNA翻譯的調控,來自莫斯科國立大學、愛爾蘭科克大學和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蛋白合成調控機制。Amd1是多胺生物合成的一個關鍵組分。

莫斯科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Dmitry Andreev解釋道,「我們早就知道核糖體很難合成某些三聯體序列。因此,當遇到這樣的一種序列時,核糖體可能會停滯在mRNA分子上。這會導致所有跟在後面的核糖體都停滯,這是因為它們不能跳過它們的停滯下來的夥伴,因此蛋白合成暫停。在我們對Amd1調節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停滯信號。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何它位於Amd1閱讀框的終止密碼子之後。它在那裡的作用是什麼?」

這種翻譯機制應當會阻止蛋白合成中的任何錯誤,這是因為存在差錯的蛋白能夠對細胞造成傷害。然而,它的精確度是有限的。核糖體到達一個終止密碼子時可能會將它錯誤地讀取為一個胺基酸並進一步移動,從而合成一種更長的蛋白。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非常低。據這些研究人員的說法,這種概率是百分之幾。不夠,讀取終止密碼子是理解這種新的Amd1調控機制的關鍵。這種機制是利用核糖體分析(ribosome profiling)技術發現的。核糖體分析是一種基於大規模鑑定與核糖體反應的m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的方法。這種方法允許在全基因組水平上研究細胞中的蛋白合成。隨後,利用傳統的報告基因構建---由被研究的基因和顯示細胞中的基因表達水平的報告基因組成的基因簇---研究這種機制。就這項研究而言,所使用的報告基因是螢光素酶和綠色螢光蛋白(GFP)。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大約每60個核糖體中就有一個通過Amd1的終止密碼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它就停止在「錯誤的」序列上。孤立地說,這並不是壞事,但是通過這個終止密碼子的下一個核糖體就會在它的後面停滯下來。這些核糖體排成一個隊列直到這個隊列到達這個終止密碼子。一旦這種情形發生,蛋白產生就停止了。

Andreev說,「我們把這種調控機制稱為分子計時器。這樣的一個mRNA分子有一種非常精確地調節合成的蛋白分子數量的內在機制,即使核糖體頻繁地出現這個mRNA上,這個終止密碼子的讀取和進一步的停滯(分子計時器)在多輪循環之後就會關閉蛋白合成。」

Amd1具有致癌性。人們已證實它在細胞中的過量產生可能導致極具侵襲性和轉移性的

腫瘤

生長。如果我們學著利用藥物啟動這個調節著它合成的分子計時器(比如,增強讀取終止密碼子的能力),那麼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一些基於激活終止密碼子讀取的藥物已經正在開發中,其中的一種藥物已在歐洲被批准用於治療杜興氏營養不良症。(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Martina M. Yordanova, Gary Loughran, Alexander V. Zhdanov et al. AMD1 mRNA employs ribosome stalling as a mechanism for molecular memory formation. Nature, 18 January 2018, 553:356–360, doi:10.1038/nature25174

相關焦點

  • Nature:揭示基因調節的新型分子機制
    2014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編碼的信息可以翻譯成為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最終會介導機體的生化代謝,其中信使RNA(mRNA)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其也是蛋白質翻譯的模板;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識別mRNA的一種新型分子機制
  • 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 7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題為《葡萄糖轉運蛋白識別與轉運底物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 Nature:利用CRISPR/Cas9揭示蛋白ENL促進AML白血病產生
    AML是一種快速增加的起源自骨髓細胞和血細胞的癌症,而且是兒童和成年人中第二大最為常見的白血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揭示出蛋白ENL能夠促進白血病產生。該蛋白含一種被稱作YEATS的結構域,這種結構域「讀取」組蛋白修飾。組蛋白纏繞在染色質上。正如掃描器「讀取」員工牌上的數據,蛋白ENL識別一種被稱作乙醯化的組蛋白修飾。
  • Nature:揭示lncRNA在調節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2016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日本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揭示出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可能在以一種組織特異性的方式控制細胞組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項新研究指出一種lncRNA在協助與肌肉再生和癌症相關的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 Nature | 膜內分子伴侶複合物協助膜蛋白的生物合成
    圖1 GPCRs七次跨膜結構域示意圖為了找到協助跨膜蛋白生物合成的相互作用的分子伴侶,作者們對G蛋白偶聯受體GPCRs生物合成過程中不同階段中間產物的相互作用伴侶進行鑑定。翻譯停滯的複合物中包含不同長度的新生多肽,可以通過在跨膜結構域TMD1區域引入的半胱氨酸(圖2)與鄰近的蛋白發生相互作用,可以用該方法「釣到」協助跨膜蛋白生物合成的分子伴侶。在早期階段(TMD1產生和插入的階段),半胱氨酸交聯主要釣取到的是與核糖體相關蛋白。
  • Science:揭示一種調節RAS蛋白新機制
    2018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誰在調節關鍵的調節因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新發現的機制,通過這種機制,RAS蛋白的活性和定位受到調節。
  •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術揭示腎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聯受體變化
    Blanchard和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理學教授Brian K. Kobilka。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位於細胞膜內的蛋白,將信號傳遞到細胞中以便調節人體生理學的重要方面。GPCR接收到的信號包括激活細胞中的這些蛋白而能夠產生視力的光線,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等化學物,觸發疼痛的信號等。將近一半的臨床使用的藥物通過靶向不同種類的GPCR發揮作用。
  • 科學家揭示MLL家族蛋白甲基轉移酶活性調節的分子機制
    )於2月18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雷鳴、陳勇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國輝研究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activity regulation of MLL family methyltransferases,揭示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 科學家揭示固醇分子通過Smoothened蛋白分子內通道調節Hedgehog信號的機理
    近日,美國一科研團隊通過結構生物學的方法,結合相關細胞生物學實驗詳細闡述了固醇類配體通過Smoothened(SMO)蛋白分子內通道調節Hedgehog(HH)信號通路的機理。相關研究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 Nature:揭示NNMT是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的主代謝調節蛋白
    2019年5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高分級漿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 HGSC)是一種主要起源於輸卵管或卵巢並在整個腹腔內擴散的腫瘤類型。HGSC是最常見的卵巢癌形式,也是最致命的。當這種疾病已發生擴散時,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晚期。這種疾病的五年生存率約為50%。
  • 朱健康院士等揭示SnRK2蛋白激酶調控miRNA合成的新機制—新聞...
    朱健康院士等揭示SnRK2蛋白激酶調控miRNA合成的新機制通過調控mRNA的剪切和翻譯,miRNA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脅迫應答等許多生物學過程。III型核糖核酸酶DCL1、鋅指蛋白SE以及雙鏈RNA結合蛋白HYL1是miRNA合成複合體的核心組分。已知植物激素脫落酸和滲透脅迫應答途徑能夠影響miRNA的積累,但詳細的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
  • Nature: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分子機理
    2014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揭示了成體幹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學過程,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研究者闡述了造血幹細胞產生精確數量的蛋白質對其功能是至關重要的
  • Nature | 宋保亮組揭示進食後膽固醇合成調控的機制
    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Feeding induce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via the mTORC1-USP20-HMGCR axis,揭示了進食誘導膽固醇合成的機制
  • 我校醫學部王昆教授團隊揭示piRNA調節心臟肥大的分子機制
    在心臟肥大過程中,一類與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非編碼核酸(piRNA)大量表達,但是,它們在心肌肥大中的功能和分子機理仍然未知。王昆教授團隊的研究確定了與心肌肥大相關的piRNA(CHAPIR),可通過靶向METTL3介導的Parp10 mRNA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來促進病理性肥大和心臟重塑。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在蛋白質數據銀行(Protein Data Bank)的100000多條蛋白詞目裡,超過90%的蛋白結構是利用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解析得到的。
  • 中國科學家揭示抗凍蛋白對冰晶成核的分子機制
    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健君與中科院上海應物所副研究員王春雷、研究員方海平和新疆大學教授馬紀合作,揭示了抗凍蛋白的不同面對冰核形成分子層面的機制。這一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Nature:MLL家族蛋白甲基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
    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組蛋白甲基化修飾在多種生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細胞內有多種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共同調節組蛋白的修飾狀態,在組蛋白甲基化狀態確定後,多種效應分子特異地讀取修飾信息,從而參與基因轉錄調控過程。近年來,人們逐漸鑑定出了一系列組蛋白甲基化修飾位點。組蛋白的甲基化修飾主要發生在賴氨酸(K)和精氨酸(R)殘基上。
  • Nature:中美科學家聯手揭示軍團菌效應蛋白SidJ調節磷酸核糖泛素化...
    2019年7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細菌病原體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使用通過它的Dot/Icm分泌系統遞送的數百種效應蛋白廣泛地調節宿主細胞功能,從而產生一種允許它複製的細胞內微環境(intracellular niche)。
  • Nature:從結構上揭示神經元同步釋放化學信號
    2017年9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Axel Brunger和同事們通過可視化觀察三種神經蛋白彼此間如何相互作用,揭示出它們如何協助成群的腦細胞同步釋放化學信號。一種類似的相互作用可能也在細胞如何分泌胰島素和氣道粘液中發揮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