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1/4266
2015年9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了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的變構調節的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核酸結合結構域(NBD)通過保守的氫鍵網與底物結合結構域(SBD)作用抑制ATPase活性,而與底物的結合激發ATP水解,ATP誘導底物釋放比底物激發ATP水解對Hsp70的活性更重要。這些證據首次解析了分子伴侶Hsp70的分枝變構調節機制。
底物結合結構域(SBD)通過與核酸結合結構域(NBD)形成氫鍵網抑制ATPase活性。前期,大腸桿菌大腸桿菌Hsp70蛋白DnaK與ATP結合的開放結構被解析證明了SBD與NBD之間廣泛的氫鍵網。研究者通過分析氫鍵網絡中關鍵胺基酸Asp481的DnaK變體,證明這樣的相互作用對SBD和NBD之間信號傳導,及抑制ATPPase活性是必需的。
底物與SBD結合促使ATPase活性。底物與底物結合結構域(SBD)結合後會導致結合口袋附近疏水胺基酸Val440轉移與Leu484相互作用,而Leu484轉移後與核酸結合結構域(NBD)的Asp140通過氫鍵作用,繼而引發ATP的水解。而DnaK-V440A/L484A/D148A可以NBD傳遞給SBD,但卻不能引發ATP水解。
F146A阻止NBD向SBD信號轉移。對於野生型的DnaK,ATP的水解促使NBD信號轉向SBD,即導致底物蛋白釋放。通過結構和突變體分析發現F146A保留了底物結合激活ATP水解的作用,但卻很大程度喪失了隨後底物蛋白的釋放作用。
最後,通過體外和體內蛋白摺疊實驗,表明ATP水解激發底物釋放過程比底物結合引起的ATPase活性對DnaK的正常功能更重要。
這些結果首次證明分子伴侶Hsp70的分枝變構調節機制,為全面了解Hsp70家族的變構模型提供了基礎。
劉金樂 摘自: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918/ncomms9308/full/ncomms9308.html
更多生物催化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服務號: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STS-iDeep)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