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蛋白調節HSP70機制研究獲進展

2020-11-29 科學網

 

2月17日,國際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胡紅雨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he C-terminal Helic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re Essential for J-domain Binding and ATPase Activation。該論文闡明了人源誘導型分子伴侶HSP70的C-端螺旋亞結構域在輔伴侶蛋白HSJ1a結合和激活ATP酶活性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首次觀察到J蛋白結合HSP70後引起C-端螺旋構象的變化。

 

神經特異性表達的輔伴侶蛋白HSJ1a是輔伴侶蛋白家族的一員,它同時具備與分子伴侶HSP70作用並調節其ATP酶活性的J結構域和能與泛素結合的UIM結構域。博士生高雪超等人之前已經闡明了HSJ1a可以通過與HSP70作用,雙重調節底物Ataxin-3的降解(PLoS ONE, 6, e19763, 2011)。在此基礎上,高雪超等利用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方法,研究了HSJ1a的J結構域與HSP70結合併調節ATP酶活性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首先發現,HSP70的C-端螺旋對HSP70酶活性的激活非常重要。隨後,他們利用HSJ1a與不同HSP70蛋白片段相互作用的差別,來解釋酶活性激活程度的差異性。結果表明,只有在C-端螺旋完整存在時,HSJ1a的J結構域才能有效地與HSP70結合併最大程度地激活HSP70的酶活性。進一步發現,HSP70的C-端螺旋並不為J結構域提供直接的結合位點,而是通過影響N-端ATP酶結構域的構象來促進J結構域與HSP70的相互作用,而且在J結構域結合後,C-端螺旋結構域發生明顯的構象變化。通過解析HSP70的C-端螺旋結構域的結構,研究人員找出了那些發生變化的殘基位於螺旋與螺旋之間的連接區域。

 

該研究為進一步理解HSP70的別構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分子伴侶作為疾病幹預靶點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的經費支持。(來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JBC:胡紅雨等提出輔伴侶蛋白調節HSP70的ATP酶活性的分子機制
    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在線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胡紅雨課題組的研究成果「The C-terminal Helic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re Essential for J-domain Binding and ATPase
  •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這一調控機制的發現為分子伴侶蛋白維持細胞內穩態的作用和機制提供了新認識。  內質網作為蛋白質加工的重要場所,其穩態對於維持蛋白質代謝平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內質網內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的過度滯留會引起內質網應激。持續高水平的內質網應激與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密切相關,如肥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脂質代謝異常等。
  • HSP70降解澱粉樣蛋白的分子機制
    HSP70降解澱粉樣蛋白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4:31 海德堡大學(ZMBH)和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Bernd Bukau及其團隊揭示了人
  • 科學家發現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調控劑的抗腫瘤作用機制
    這些信息顯示了腫瘤細胞的生存可能依賴於這些銅離子伴侶蛋白。與金屬螯合劑相比,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可以更加特異、精細地調節胞內銅離子的濃度以及分布,從而在實現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毒副作用。該抑制劑可同時靶向兩種銅伴侶蛋白Atox1和CCS,選擇性調控銅離子轉運,從而選擇性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且在多種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該研究成果於11月9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hemistry 雜誌。  銅是一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然而,銅離子水平的紊亂也會導致多種疾病。近年來,體內銅調控機制研究已經成為腫瘤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 Cell:分子伴侶Hsp70讓細胞的蛋白合成速度最大化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382017年9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科隆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在蛋白合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分子伴侶(molecular chaperone
  •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2014-12-15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氧還感應蛋白RSP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伴侶蛋白ClpB清理有毒蛋白聚集物機制
    2020年2月4日訊/生物谷BIOON/---細胞如何解開聚集在一起的蛋白?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國家原子分子研究所(AMOLF)和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如今發現伴侶蛋白ClpB可強行拉開蛋白鏈中暴露的環狀結構(loop),隨後將它們從蛋白聚集物中拉取出來。
  • 科學家發現調節基因活性的表觀遺傳學機制
    一個由KAUST領導的國際團隊在研究成年人基因組及其所處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調節基因活性的表觀遺傳學機制。來自KAUST的Valerio Orlando實驗室一直在研究Ezh1的作用,該基因在成熟組織中的功能研究在近25年來毫無進展。
  • 研究揭示穀胱甘肽化修飾調控Hsp70功能的機制
    蛋白質半胱氨酸Cys上的穀胱甘肽化修飾作為一種可逆的氧化還原修飾,一方面可以保護蛋白免於發生磺酸化(-SO3H)等不可逆的氧化損傷,另一方面和磷酸化修飾一樣發揮信號轉導功能,傳遞氧化還原信號。Hsp70是蛋白質質量控制體系中的核心分子伴侶,對於生命體穩態平衡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組蛋白伴侶調控神經幹細胞機制
    正常胚胎大腦皮層發育對於維持皮層功能十分關鍵,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腦皮層發育機理及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胚胎大腦皮層發育過程受到細胞內外多種信號分子的精準調控,以保證大腦正常發育的時序性。表觀遺傳調控是皮層發育過程中的關鍵調控因素。
  • TPJ︱復旦大學董愛武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及組蛋白伴侶在調控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MRG1/MRG2和組蛋白伴侶NRP1/2在精細調節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MRG2結合了NAP1 (NUCLEOSOME ASSEMBLY PROTEIN 1) 家族的組蛋白伴侶蛋白,這其中包括NRP1 (NAP1-RELATED PROTEIN 1)和NRP2。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5】Cell Reports:研究揭示組蛋白伴侶調控神經幹細胞機制大腦皮層是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發達的中樞區域,負責控制認知、記憶、情感行為等重要機體功能。正常胚胎大腦皮層發育對於維持皮層功能十分關鍵,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腦皮層發育機理及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胚胎大腦皮層發育過程受到細胞內外多種信號分子的精準調控,以保證大腦正常發育的時序性。
  • Nature子刊:發現全新表觀遺傳學基因調節機制
    2017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個由KAUST領導的國際團隊在研究成年人基因組及其所處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調節基因活性的表觀遺傳學機制。來自KAUST的Valerio Orlando實驗室一直在研究Ezh1的作用,該基因在成熟組織中的功能研究在近25年來毫無進展。
  • 生物物理所等在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研究人源應激型Hsp70蛋白的構象動態及與輔分子伴侶Hsp40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Hsp70蛋白是分子伴侶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參與細胞內蛋白質摺疊、轉運、降解等多種生理活動,對於維持細胞內蛋白質穩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上海光源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
    近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上海光源晶體學線站,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該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頂級期刊
  • PTRS:熱休克蛋白結構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3月25日,英國皇家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雜誌出版了以Assembly chaperones in health and disease為題的專刊,重點報導了在熱休克蛋白、二硫鍵異構酶等分子伴侶結構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調節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調節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2:14:4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Xiaolu Yang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2019-04-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在此工作的基礎上,王方軍等人進一步實現了基於定量賴氨酸反應性變化的蛋白受體結構調節機制質譜分析,對小分子配體託卡朋和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以及Ro25-6981,Gavestinel,UBP710和膜蛋白受體NMDARs的相互作用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證明了該方法不僅可以發現小分子與蛋白質的直接作用區域,還可以監測蛋白質產生了構象變化的其它區域。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真核生物DNA複製、轉錄與修復一直伴隨著核小體的組裝/去組裝過程,該過程需要依賴組蛋白分子伴侶的幫助。已有的研究發現,酵母Chz1是組蛋白變體 H2A.Z特異的組蛋白分子伴侶,系統進化樹分析顯示在酵母、真菌、植物及動物中都存在Chz1同源蛋白,但目前對Chz1蛋白的功能研究僅在酵母中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