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所等在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11-29 中國生物技術網

3月20日,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組題為Kinetics of the conformational cycle of Hsp70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ynamic and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Hsp70 for its function 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報導了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研究人源應激型Hsp70蛋白的構象動態及與輔分子伴侶Hsp40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

Hsp70蛋白是分子伴侶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參與細胞內蛋白質摺疊、轉運、降解等多種生理活動,對於維持細胞內蛋白質穩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Hsp70 包括核苷酸結合結構域和底物結合結構域,Hsp70通過核苷酸結合域將ATP水解為ADP,引發結構域之間的變構,實現對底物結合域的調控。Hsp70通常與輔分子伴侶Hsp40協同作用,Hsp40可提高Hsp70的ATP水解酶活性,促進功能循環和底物重摺疊效率。此前結構生物學研究已解析了Hsp70在不同核苷酸結合態下的全長結構,然而對Hsp70結構域間的構象動態性,以及輔分子伴侶Hsp40引發Hsp70發生分子內及分子間構象變化的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採用單分子FRET技術揭示了不同核苷酸結合態下,人源應激型Hsp70(hHsp70)的核苷酸結合域與底物結合域之間均具有構象多態性,同時發現輔分子伴侶Hsp40(Hdj1)可提高hHsp70在ATP結合態下發生結構域分離的構象比例,並誘導hHsp70分子間二聚化,從而激活hHsp70的ATP水解酶活性。通過進一步動力學研究,獲得了Hdj1與hHsp70結合、引發hHsp70發生分子內變構、以及引發hHsp70二聚化組裝的速率,提出了Hsp70-Hsp40參與ATP水解循環的多步動力學機制。該研究揭示了Hsp70分子動態性對其發揮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闡明序列和結構高度同源的不同種類Hsp70之間的差異及其與功能的關係提供了新的線索。

生物物理所研究員柯莎為論文通訊作者,柯莎課題組副研究員吳思、清華大學副研究員洪柳、柯莎組博士生王宇清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等的資助。

圖示:單分子FRET技術揭示hHsp70構象動態及Hdj1引發hHsp70發生分子內變構和分子間組裝的過程

參考文獻:

Kinetics of the conformational cycle of Hsp70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ynamic and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Hsp70 for its function

DOI: 10.1073/pnas.1914376117

相關焦點

  • 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輝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共同通訊作者形式在Nature 雜誌上發表全文(Article)。
  • 我國在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飛秒強雷射為在原子時空尺度(阿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尺度)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國專家在利用飛秒強雷射探測原子分子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科技)我國在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社武漢12月25日電(記者李偉)飛秒強雷射為在原子時空尺度(阿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尺度)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國專家在利用飛秒強雷射探測原子分子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朱林繁教授課題組在原子分子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朱林繁教授課題組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日本SPring-8同步輻射等國內外同行合作,在乙炔和氧分子的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敏化分子三線態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基於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有效地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萘三線態敏化。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化學快報》(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揭示真核生物tRNA加工成熟分子機制研究方面...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的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發現該體系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載流子壽命與之前理論預測的「聲子瓶頸」機制不符,進一步研究發現熱載流子能量耗散通道由表面配體分子誘導的非絕熱弛豫機制所主導。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科學網—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陳志超)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開軍和楊學明院士團隊在水分子真空紫外波段光解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O+O2反應散射微分截面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重要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理論中心研究人員孫志剛,劉蘭,張東輝以及他們的合作者撰寫的論文 「State-to-state quantum dynamics of O+O2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s reveals nonstatistical behavior at atmospheric conditions」(態-態動力學揭示O+O2同位素交換反應在大氣條件下的非統計行為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12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 分子振動對化學反應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是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H2以及它的同位素分子是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被最為廣泛研究的分子。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對H/D/F/O/Cl/OH+H2/HD/D2等反應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反應動力學研究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我們對化學反應本質機理的認識。
  • PTRS:熱休克蛋白結構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3月25日,英國皇家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雜誌出版了以Assembly chaperones in health and disease為題的專刊,重點報導了在熱休克蛋白、二硫鍵異構酶等分子伴侶結構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 物理所在氧離子輸運動力學的原位電鏡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雪冬課題組在過去十多年裡,利用自行研發的原位電鏡技術,觀測表徵功能氧化物中氧離子及其傳輸動力學過程,在離子調控結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 化學所在生物分子馬達組裝體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生命體活動所必需的能量來源是三磷酸腺苷(ATP),一般情況下由旋轉生物分子馬達蛋白ATP合酶在跨膜質子梯度勢的推動下合成。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峻柏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生物分子馬達ATP合酶的分子組裝與應用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磁重聯擴散區動力學過程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奧地利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在磁重聯擴散區內部動力學過程及其能量釋放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證實了磁重聯擴散區內部多磁通量繩相互作用並最終演化為湍流的物理過程
  • 水生所非編碼RNA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組致力於採用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非編碼RNA的分子調控網絡及其作用機制,近日該研究組又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該研究也是首次利用定量蛋白質組學策略從模式生物的整體來系統尋找miRNA功能靶標分子的報導。  針對CDR1as這種與多種癌症和神經性疾病發生相關的環狀RNA分子,研究組採用基於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策略,構建了CDR1as在肝癌細胞中的蛋白調控網絡。
  • 軟物質表面浸潤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現實生活中,流體界面在固體表面的運動普遍存在,其涉及氣-液-固三相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和三相接觸線的動力學行為,是力學、物理、材料等學科致力解決的基礎性問題之一。三相接觸線在非理想表面運動時通常呈粘滑運動(釘扎-脫釘)特徵,該動力學特徵存在於各種失衡的無序系統中,如磁疇壁和渦旋線的動力學、固體摩擦、晶體和玻璃態材料的塑性變形、斷層地震和雪崩現象等。
  • 科學網—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