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催化蛋白質正確摺疊的分子機制

2020-11-29 生物谷

2014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蛋白質是細胞維持正常生存及進行許多生化過程的主角,其對於很多細胞活動,比如細胞代謝、信號傳輸都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在蛋白質完成其多種任務之前,其像鏈狀一樣的分子會採取一種三維成像的構象模式,這個過程叫做蛋白質摺疊,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實際上蛋白質在進行不恰當的摺疊過程中,其就不會在履行正常的職責了,或者說是其會聚集在一起形成無用的聚集體,隨後則將引發一系列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氏症等,因此為了避免蛋白質發生這樣的不恰當摺疊,就需要有蛋白質分子伴侶的幫助,其可以幫助蛋白質以使得蛋白質順利完成摺疊成為有用的蛋白質。

細菌中的分子伴侶GroEL和GroES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其二者可以形成一種籠狀結構,在籠狀結構中分子伴侶可以包入其中,並不是這得蛋白質而是指導蛋白質進行正確摺疊,然而其具體指導蛋白質正確摺疊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於是來自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這一機制在本文中進行了解析,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Cell上。

研究者Florian Georgescauld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闡明,分子伴侶不僅可以抑制蛋白質聚集,而且可以明顯加速蛋白質進行摺疊,令我們意外的是分子伴侶可以通過改變蛋白質的摺疊機制來完成指導蛋白質摺疊的過程。研究者認為,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分裂反應看似可以阻斷分裂過程,實則會引發更快速的摺疊反應,因此蛋白質的摺疊過程是在數秒鐘內完成的,而並不是在數分鐘內完成的。

本文研究首次揭示了分子伴侶不僅可以通過抑制蛋白質聚集,而且可以作為一種活性的摺疊「籠」來催化蛋白質的摺疊過程,對於科學家們理解蛋白質摺疊的分子機制帶來了巨大幫助;實際上蛋白質摺疊的速度遠比其產生的速度要快,因此細胞自身往往就會避免不合適的蛋白質摺疊以及一些災難性的後果。(生物谷Bioon.com)

GroEL/ES Chaperonin Modulates the Mechanism and Accelerates the Rate of TIM-Barrel Domain Folding

Florian Georgescauld4, Kristina Popova4, Amit J. Gupta4, Andreas Bracher, John R. Engen5, Manajit Hayer-Hartl5, F. Ulrich Hartl5

The GroEL/ES chaperonin system functions as a protein folding cage. Many obligate substrates of GroEL share the (βα)8 TIM-barrel fold, but how the chaperonin promotes folding of these proteins is not known. Here, we analyzed the folding of DapA at peptide resolution using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and mass spectrometry. During spontaneous folding, all elements of the DapA TIM barrel acquire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in a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a long search time. In contrast, GroEL/ES accelerates folding more than 30-fold by catalyzing segmental structure formation in the TIM barrel. Segmental structure formation is also observed during the fast spontaneous folding of a structural homolog of DapA from a bacterium that lacks GroEL/ES. Thus, chaperonin independence correlates with folding properties otherwise enforced by protein confinement in the GroEL/ES cage. We suggest that folding catalysis by GroEL/ES is required by a set of proteins to reach native state at a biologically relevant timescale, avoiding aggregation or degradation.

相關焦點

  • 分子伴侶和異構酶合作機理揭開 可促進蛋白質正確的摺疊活動
    蛋白質摺疊問題是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尚未解決的一個重大生物學問題。近日,德國科學家實驗發現,蛋白質摺疊過程中分子伴侶亞基能夠增強異構酶的活性,兩者功能的聯合產生了高效的蛋白質摺疊輔助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胺基酸鏈必須摺疊成特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才具有生物學功能。當一種蛋白質沒有正確地摺疊時,會導致很多種疾病,例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狂牛症和老年痴呆症等。
  • JBC:分子伴侶幫助蛋白質摺疊的分子機理
    2015年5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分子伴侶是一種協助蛋白質進行摺疊的分子助手,其中一種伴侶分子是所謂的熱激蛋白60(Hsp60),這種蛋白可以在線粒體中形成一種類似於「桶狀」的結構,從而便於蛋白摺疊過程的發生,近日刊登於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這些「桶狀」蛋白結構形成的分子機制。
  • Mol Cell: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
    2012年8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國際著名雜誌Molecular Cell上。細胞中的蛋白質是由核糖體來產生的,核糖體是大的分子機器,負責將遺傳信息翻譯成為長鏈的胺基酸分子。
  • JBC:揭示神經變性疾病中蛋白質錯誤摺疊的分子機制
    2014年2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和神經變性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摺疊的新型機制朊病毒感染和阿爾茲海默氏症都是因蛋白質錯誤摺疊而引發的腦部疾病,為了增加對這種神經變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理解,研究者Ayodeji Asuni及其同事通過對朊病毒感染的大腦腦部組織進行對比,同時以對照小鼠的腦組織作為對照進行研究,朊病毒感染的大腦腦部組織可以間接反映出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腦組織。
  • 生物物理所等在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研究人源應激型Hsp70蛋白的構象動態及與輔分子伴侶Hsp40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Hsp70蛋白是分子伴侶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參與細胞內蛋白質摺疊、轉運、降解等多種生理活動,對於維持細胞內蛋白質穩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Cell:分子伴侶Hsp70讓細胞的蛋白合成速度最大化
    , 也被稱作伴侶蛋白)的作用機制。這些所謂的多肽隨後需要「摺疊」成三維結構,從而形成功能性蛋白。蛋白合成是高度複雜的,容易出現錯誤,因此被稱作分子伴侶的分子摺疊輔助者監管和指導這個至關重要的過程。在多肽合成期間,一些分子伴侶直接結合到核糖體上,協助摺疊。
  • 科學家闡明剪接體激活過程的摺疊機制
    科學家闡明剪接體激活過程的摺疊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8:52 德國哥廷根生物物理化學MPI Reinhard Lührmann和Holger Stark
  • Cell | 雷鳴組揭示人源核糖核酸酶P的分子機制
    RNase P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核酸內切酶,由一種催化RNA和可變數量的蛋白質組分組成,可從pre-tRNA中切割50個前導序列【1,2】。RNase P保守存在於古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目前已發現的蛋白組分在細菌中有一種,古細菌中五種,真核中有九至十種【3】。人源RNase P是一種大的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含有10種蛋白質成分和一條催化性長鏈非編碼RNA。
  •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
  • Cell Reports:蛋白質摺疊過程中關鍵作用因子的發現
    ,近日,來自德國馬克思普朗科生物化學研究所(MPIB)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子,即分子伴侶DnaK,研究者Ulrich Hartl表示,理解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分子機制,尤其是摺疊錯誤,對於了解很多疾病發病的分子機制很有必要。
  • Mol Cell:揭示細胞收集並丟棄損傷蛋白質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UCH37酶類調節細胞廢物處理系統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尋找新方法和工具來理解該酶類的特性及作用方式。
  • 科學家揭示催化烯反應酶及其周環選擇性分子機制
    Houk課題組合作,首次表徵了自然界中催化Alder-ene反應(烯反應)的酶及其催化氧雜Diels-Alder(DA)反應的同源蛋白,解析了這兩類酶及其複合物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並通過定點突變實現了周環選擇性的逆轉,闡明了兩類酶如何利用幾乎相同的活性位點實現周環選擇性的精準控制。日前,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如何保護核糖體蛋白
    2017年2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核糖體這個複雜的蛋白質合成機器上每個組成核糖體的蛋白都有自己的分子伴侶將其指引到正確位置,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核糖體分子伴侶如何發揮作用的信息,發現每個分子伴侶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與被保護的蛋白結合。研究人員藉助X射線晶體成像技術解析了結合分子伴侶的核糖體蛋白的原子結構。「組裝核糖體的過程有點像做麵包。每一種成分都會有特別適合它們尺寸和形狀的包裝,一直到組裝的時候才會拆開包裹彎曲成需要的形狀。
  • 上海生科院揭示胸腺嘧啶水解酶底物特異性的分子基礎和催化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胸腺嘧啶水解酶底物特異性的分子基礎和催化機制 2015-10-1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今日《自然》:真沒想到,分子伴侶還能用來治療帕金森病?
    它就是在蛋白質摺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子伴侶蛋白(chaperone proteins)。在健康的人類細胞裡,α突觸核蛋白周圍總能找到分子伴侶蛋白,後者能協助前者維持自己的功能。為了研究兩者之間的結合會如何影響到α突觸核蛋白的積聚,研究人員們做了系統的分析。
  • 研究揭示Chz1識別並組裝H2A.Z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研究組綜合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方法對組蛋白變體的特異識別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報導了Anp32e識別H2A.Z並將其移除染色質的結構和分子機制(Cell Research 2014),以及染色質重塑複合物亞基YL1識別H2A.Z並幫助其染色質組裝的結構和分子機制(Nat Struct Mol Biol 2016)。
  • EMBO:致病性蛋白質錯誤摺疊背後的關鍵控制元件
    這些生物分子納米機制,如胺基酸肽鏈打造出的大分子,能夠摺疊成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形狀和形式,這使它們能夠執行同樣令人眼花繚亂的多種基本生活功能。因為蛋白質摺疊實際上與所有生物系統實際上一樣重要,這一過程背後的機制仍然是一個謎。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大師講堂】揭開蛋白質摺疊的奧秘
    2011年,來自耶魯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Arthur Horwich獲得了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獎。
  • 我委支持建設的蛋白質上海設施在揭示人源核糖核酸P的分子機制方面...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準醫學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利用利用蛋白質上海設施,在RNase P的底物識別和分子催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錄用並發表。研究中,研究團隊成功從Expi293F細胞中提取出人源RNase P複合物,並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重構技術(Cryo-EM),第一次揭示了高解析度的人源RNase P的複合物結構,為深入研究tRNA底物識別和加工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