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蛋白質摺疊過程中關鍵作用因子的發現

2020-11-29 生物谷

蛋白質是細菌的分子結構單元和功能組件,和生物代謝過程息息相關,為了完成正常的生理過程,蛋白質需要被摺疊成三維的複雜立體結構形式,近日,來自德國馬克思普朗科生物化學研究所(MPIB)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子,即分子伴侶DnaK,研究者Ulrich Hartl表示,理解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分子機制,尤其是摺疊錯誤,對於了解很多疾病發病的分子機制很有必要。比如阿爾茲海默症病人和帕金森患者,研究人員的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雜誌Cell Reports上。

我們都知道,蛋白質可以介導很多機體的生理學過程,人類機體可以以胺基酸的形勢合成眾多的不同種類、不同功能的蛋白質,為了有效地行使功能,蛋白質必須摺疊成三維結構來發揮作用,如果摺疊過程發生錯誤,那麼將會生成無用蛋白質或者危險的蛋白質團,所有細胞,不管是細菌還是人類細胞都存在一類蛋白質網絡,那就是分子伴侶,可以幫助蛋白質進行合適摺疊,而不至於發生摺疊錯誤。

MPIB的科學家如今研究了大腸桿菌的這種蛋白質組織網絡,運用蛋白質組學分析的方法解析了不同蛋白質分子伴侶在蛋白質摺疊過程是如何協同作用的,研究者表示,他們識別出了蛋白質網絡中的一個中央關鍵調節單薄Hsp70蛋白DnaK,它行使如同轉盤一樣的作用,DnaK可以結合到大約700個不同的蛋白質合成鏈當中發揮作用,在這些鏈中發揮蛋白質摺疊的作用,如果DnaK不能進行摺疊的話,將會由另一個分子伴侶-桶裝蛋白GroEL來完成,GroEL是一個高度特異性的蛋白摺疊機器,可以進行單一的蛋白質鏈的摺疊,而且保護被摺疊的蛋白質鏈不受外界影響。

分子伴侶網絡的破壞

研究人員同時也研究了當分子伴侶網絡被破壞以後對蛋白質摺疊帶來的影響,例如,當蛋白質GroEL被破壞掉之後,不能被摺疊的蛋白質將會堆積到DnaK那裡,DnaK將會把過多的蛋白質轉移到蛋白質酶處,進行蛋白質分解,這樣一來,蛋白質鏈將不能夠成熟從而行使應有的功能,最終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物學功能。類似地,眾多複雜的蛋白質分子伴侶可以控制人類細胞的蛋白質組,理解這其中的分子反應機制,對於更好的了解一些因為摺疊錯誤所導致的神經變性疾病可以提供一定的治療線索和基礎。(生物谷:T.Shen編譯)

DnaK Functions as a Central Hub in the E. coli Chaperone Network

Giulia Calloni1, 4, Taotao Chen1, 4, Sonya M. Schermann1, 5, Hung-chun Chang1, 6, Pierre Genevaux2, Federico Agostini3, Gian Gaetano Tartaglia3, Manajit Hayer-Hartl1, , , F. Ulrich Hartl1, ,

Cellular chaperone networks prevent potentially toxic protein aggregation and ensure proteome integrity. Here, we used Escherichia coli as a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se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DnaK system with the upstream chaperone Trigger factor (TF) and the downstream GroEL.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ed that DnaK interacts with at least ∼700 mostly cytosolic proteins, including ∼180 relatively aggregation-prone proteins that utilize DnaK extensively during and after initial folding. Upon deletion of TF, DnaK interacts increasingly with ribosomal and other small, basic proteins, while its association with large multidomain proteins is reduced. DnaK also functions prominently in stabilizing proteins for subsequent folding by GroEL. These proteins accumulate on DnaK upon GroEL depletion and are then degraded, thus defining DnaK as a central organizer of the chaperone network. Combined loss of DnaK and TF causes proteostasis collapse with disruption of GroEL function, defective ribosomal biogenesis, and extensive aggregation of large proteins.

相關焦點

  • Mol Cell: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
    但是這種所謂的多肽鏈在其被摺疊成穩定的三維結構後就會變成功能性的蛋白質,不正確摺疊的蛋白質會對細胞產生破壞性的影響,甚至對機體也會帶來大的不利作用,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阿爾茲海默症或者帕金森疾病等神經變性疾病。為了預防摺疊的失誤,細胞擁有一套完整的摺疊助手「工廠」,這種摺疊助手就是分子伴侶(molecular chaperones)。
  • Cell reports:肥胖炎症新紐帶——PKR
    reports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雙鏈RNA依賴性激酶(PKR)能夠通過影響翻譯起始因子eIF2α和JNK磷酸化,促進肥胖過程中的炎症反應,導致代謝惡化,通過抑制PKR活性能夠有效改善系統性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謝。
  • Stem Cell Reports:發現關鍵的幹細胞調節因子可以延緩小腸癌生長!
    此外,他們還發現一種關鍵蛋白質可以延緩小腸腫瘤生長。對這種機制的更深入了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小腸疾病如何發生以及幫助我們開發針對小腸癌的新型療法。這些研究結果於近日發表在《Stem Cell Reports》上。
  • Cell Reports:腫瘤復發關鍵蛋白,就是它!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確定了在這復發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蛋白質HIGD1A。這篇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 Reports。實體腫瘤多有壞死或瀕臨死亡的癌細胞組成的中心。研究人員研究焦點集中於包圍著壞死核心的腫瘤區域(perinecrotic region)。環壞死區域內的細胞歷來比那些靠近腫瘤表面的細胞更難根除,因為這塊區域是缺乏氧氣和營養物的。
  • Nature|德國科學家發現控制X染色體失活的關鍵因子
    2020年2月6日,德國海德堡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dith Heard研究組在Nature發文題為SPEN integrates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control of X-inactivation,發現SPEN對於胚胎植入前的小鼠胚胎以及胚胎幹細胞中X染色體中基因沉默起始非常關鍵,揭開了SPEN調控X染色體失活的具體分子機制。
  • 揭示先鋒轉錄因子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中的關鍵作用 | Cell Research
    Liang, Sirisha Cheedipudi, Julio Cordero, Xue Jiang, Qingquan Zhang, Luca Caputo, Stefan Günther, Carsten Kuenne, Yonggang Ren, Shoumo Bhattacharya, Xuejun Yuan, Guillermo Barreto, Yihan Chen, Thomas Braun
  •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4:14:30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Alan R.
  • 細胞生物學新貴—Cell reports
    Cell Reports優勢Cell Reports的作者受益於一個嚴格、快速、深入和公正的編輯審查和諮詢過程最後,所有Cell Reports論文都將包括Cell Press出版社系列期刊中可用的增強特性,包括圖形摘要和高亮介紹,以及所有在線附加內容,如播客、音頻文件、視頻摘要等。
  • PLoS Genet:神經退行性疾病:蛋白質錯誤摺疊新發現
    2012年9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可以引發許多類型的神經變性疾病,如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SCAs)或者亨廷頓病,這些疾病都是由於大腦中缺失發育中的神經元所致。近日,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者識別出了21種蛋白質,其可以特異性地結合到稱為ataxin-1的蛋白質上發揮作用。
  • Plant Cell | 新思路!揭示玉米內質網中的未摺疊蛋白反應出人意料地促進了核/細胞質熱休克反應,進一步完善植物耐熱機制
    揭示植物通過轉錄因子bZIP60,將應對熱脅迫的兩條主要途徑:未摺疊蛋白響應(UPR)與熱應激響應(HSR)相互聯繫起來,從而為植物耐熱脅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點基因。高溫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植物有多種系統來保護自己免受熱脅迫。熱脅迫幹擾蛋白質在合成過程中的正確摺疊,導致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積累。
  • RNA翻譯與蛋白質摺疊之間的微妙舞蹈
    核糖體顆粒是由RNA和蛋白質聚集而成的複合物,分子量為數兆道爾頓。通過了解核糖體顆粒的結構,我們就能夠從分子水平上詳細地了解mRNA解碼和肽鍵形成的活躍部位,也能夠了解核糖體配體、合成因子及核糖體亞基的活動路徑。雖然我們掌握了如此豐富的知識,但是仍然不清楚蛋白質產物的命運。蛋白質在mRNA翻譯過程中如何進行摺疊?蛋白質摺疊可能會如何影響mRNA的翻譯?
  • Science|發現全新的決定內質網應激下細胞命運的調控因子
    具體來講,當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在內質網中大量積累,遠超過分子伴侶輔助摺疊的能力,超出降解系統清除錯誤蛋白的限度時,往往造成內質網的損傷,此時通過內質網應激,細胞可激活下遊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在內的信號通路,使得蛋白質摺疊功能恢復或者細胞死亡。
  • Cell reports:靶向AMPK治療白血病
    近日,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通過小分子藥物激活AMPK能夠特異性殺死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對於該病治療藥物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傳統的化療方法只對一小部分病人起作用,化療方法造成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在老年病人和患有併發症的病人中的應用。 AMPK是細胞代謝的一個主要調控因子,在不同細胞環境下可表現出促癌和抑癌兩種不同的活性。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AMPK特異性激動劑GSK621能夠選擇性殺傷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但不會對正常的造血祖細胞產生毒性。
  • Cell:可視化觀察核仁中的核糖體大亞基組裝過程
    一個生長中的酵母細胞每小時產生10萬個核糖體,每個核糖體包括80個核糖體蛋白和4個核糖體RNA(rRNA),這些核糖體蛋白和rRNA分布在每個核糖體的兩個不同的功能上相互作用的亞基(即大亞基和小亞基)之間。此外,核糖體組裝需要約200種其他蛋白的介入,這些蛋白作為生物發生因子(biogenesis factor)發生作用,但不是核糖體最終結構的一部分。
  • Cell: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催化蛋白質正確摺疊的分子機制
    ,比如細胞代謝、信號傳輸都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在蛋白質完成其多種任務之前,其像鏈狀一樣的分子會採取一種三維成像的構象模式,這個過程叫做蛋白質摺疊,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實際上蛋白質在進行不恰當的摺疊過程中,其就不會在履行正常的職責了,或者說是其會聚集在一起形成無用的聚集體,隨後則將引發一系列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氏症等,因此為了避免蛋白質發生這樣的不恰當摺疊,就需要有蛋白質分子伴侶的幫助,其可以幫助蛋白質以使得蛋白質順利完成摺疊成為有用的蛋白質。
  • 科學網—新方法可辨別蛋白質摺疊關鍵因素
    本報訊 蛋白質摺疊模式幫助其執行特定任務。
  • Stem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胚胎幹細胞向血管細胞分化的開關分子
    2015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驅動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成熟分化的一條分子機制,內皮細胞是可以形成血管的一類細胞,通過這一機制了解該分化過程對於幫助科學家們有效地將幹細胞誘導為內皮細胞用於組織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 JCB:華人學者發現蛋白質錯誤摺疊後處理的新機制
    生物谷報導:通常,細胞中的錯誤摺疊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降解。但是在一定的病理和生理條件下,一些錯誤摺疊蛋白質幾乎不被降解,反而可以形成蛋白質聚集體。研究表明,許多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與錯誤摺疊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聚集體沉積有關。
  • Cell:重磅!新研究顛覆對轉錄因子的傳統認知
    2017年12月10日/生物谷BIOON/---轉錄---將一段DNA轉錄為用於蛋白合成的RNA模板---是幾乎所有細胞過程(包括生長、對刺激物作出反應和繁殖)的基礎。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推翻了我們對轉錄是如何受到控制的和轉錄因子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的理解。
  • Scientific reports:多能幹性因子NANOG促進癌症發生機制研究
    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對胚胎幹細胞核心轉錄因子NANOG在鱗狀細胞癌形成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究。 NANOG是小鼠胚胎幹細胞中調節細胞多能幹性的一種核心轉錄因子。而癌細胞與胚胎幹細胞具有一些類似特徵,如無限增殖能力,自我更新以及表達一些多能幹性基因如NANOG,OCT4和SO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