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黨員幹部抗「疫」日記】從午夜到凌晨六點,風雨中我守護在...

2020-12-04 合肥在線

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寒風冷雨

14日上午,蕪湖路街道蘭亭社區王強主任在群裡呼籲,大夜班(晚11點到早7點)人員嚴重不足,作為市委辦下沉社區幹部,我義不容辭報了名。很快,值班表出來,我被重新分配在傳染病院、製藥廠、紡苑、幸福家園東南角上的點。

下午,為熟悉環境,特意去探了個班。點上有兩名志願者,一名中年大叔,一名小姑娘,都是金水坊文化產業園的員工。聊天知道,金水坊包了社區兩個點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的值守時間,從10號開始已經堅持了4天。看得出他們都很疲憊,但身體的勞累澆不滅內心的火焰,仍舊精神飽滿,心裡不禁為這樣的良知企業大大的點讚。這個點是傳染病院的老宿舍樓,屬於典型的老舊小區。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小區,只有三棟樓,大多數住房已經出售或出租,一共132戶約350人。小區毗鄰宜購菜場,又沒有物業,整體環境一般。

14日晚,天氣忽變,狂風大作,陰雨霏霏,溫度驟降。為了讓金水坊的志願者能早點回去,我晚上10點20就到了點上。到了才知道,大風將原來的帳篷吹得東倒西歪,社區的領導緊急協調了一個不鏽鋼崗亭,剛剛安裝完畢。聽說這是整個包河區安裝的第一個崗亭,心裡有點小確幸。電燈尚未來得及接通,交接之後,一個人坐在崗亭裡,還是冷。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想此刻我應該已經鑽進了溫暖的被窩。北風猛烈的怒吼著,把紅色的宣傳條幅撕扯著上下翻飛,透過手電散發的昏黃的光柱,我看著漫天綿綿的雨霧,恍惚之間,我仿佛有了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這真的是2020年的初春嗎?

不過我很快發現一個問題,不知道外面是不是真的打雷,風吹在不鏽鋼崗亭的頂棚上,發出轟隆隆的巨響,一刻不歇,讓我老有一種「五雷轟頂」的感覺。我在市委辦群裡調侃,難道我做錯了什麼事嗎?朱夢逗我,你最近肯定發誓了吧。

原以為夜裡應該沒有人,不想我錯了。10:50,一位父親騎著電瓶車帶著兒子從外返回小區,按照規定仔細測量了體溫,查驗了出入證件,父子非常配合,兒子特意取下手套,讓我檢查。11:30到12:40之間,共有4名人員進出,2人上夜班,2人下夜班,經詢問大都是附近醫院的護士,快速測過體溫,查驗了出入證件,予以放行。透過厚厚的口罩,能發現都是些不大的姑娘,不要耽誤這些抗疫戰鬥中最美的逆行者。1:30至2:30之間,前後有兩輛三輪車出門。兩對中年夫妻,老遠就大聲告訴我,他們是出去賣菜的,主動配合了檢查。這麼早,他們應該是去周谷堆販菜吧,這鬼天氣,騎那麼遠,不凍成冰棍了嗎?我的天,不敢想。2:40,一位看起來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紅衣大姐一個人獨自騎著三輪車出門,車上滿載著牛奶瓶,主動出示了出門證件,告訴我她出門送牛奶,5點多鐘回來。室外真得很冷,我不禁打起寒顫,在地上跺著腳。目送著大姐騎車遠去,如果不是值班,我是絕對不會知道,平常生活中看到的精神抖擻的菜販和送奶工,原來是這麼得辛苦!我感慨萬分,民生不易,咱們機關人員應多理解他們,多為他們服務,也要更加珍惜和忠實於自己的本職工作。3:50,包河區環衛車來小區清運垃圾,一位中年環衛工,熟練地把小區裡六個滿滿的垃圾筒搬上車,又更換了清潔的垃圾筒。前後不到十分鐘,詢問了下,一年365天,每天如此,真心佩服他們!4:35,一家三口冒著雨從外返回小區,拎著大包小包,詢問得知從肥西小廟回來。丈夫出示了社區發放的出門證,我本想著要他們填報外來人口登記表,但黑燈瞎火實在不便。測量體溫均正常,放行入小區。心中總覺不安,留意到他們開燈的房間是第2棟樓第1層第1戶。4:50,紅衣大姐回小區,告訴我牛奶拿少了,回來取一些馬上就走。看著大姐著急忙慌的樣子,沒好意思再讓她出示證件直接放行。5分鐘後,大姐騎車再次離開小區。6:50,蘭亭社區副主任韓永錦到了,簡單拍照交接。

發動車子的時候,發現腳已經完全麻木,差點撞上路邊的石墩。回到家真好,老婆堅持起床穿著睡衣給我下了元宵。吃完簡單熱水洗把臉,困得不行,上床,想想還是向社區包片幹部王冰玉報告下肥西小廟歸來人員情況。微信剛聊完,倒頭便睡著。再次醒來,已是下午2點多,手機上全是王冰玉的信息。人員已找到,信息已登記。原來戶主叫王*,家中老人生病,他們回去看看。懸著心終於放下,王冰玉,好樣的!

這段時間以來,我經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動著,震撼著! 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但今年以來在很多時刻我都有一種莫名的戰士的情懷,充滿了鬥志,充滿了力量,守土有責為民請命的熱情一直在我心中激蕩。「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我堅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這場人民戰爭的勝利!(喻大成)

相關焦點

  • 豐臺區氣象局: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共戰「疫」
    2月12日,從單位工作信息中得知13日至15日北京市將有一次明顯的雨雪降溫天氣過程,劉海悅第一時間就向下沉的盧溝橋鄉小屯村兩委班子通報了天氣預報情況,商討在此期間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準備措施。
  • 北京戰「疫」再下沉幹部自述:雨衣外是雨水,裡邊是汗水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北京市分秒必爭,主動出擊,果斷調升應急響應級別,快速鎖定疫情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實現精準防控,開展千萬級的人員核酸檢測……▲下沉到街道社區參加防疫工作的機關黨員幹部在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檢測居民體溫(6月19日攝)。
  • 川口鄉黨旗引領匯聚抗「疫」合力黨員當好「三大員」嚴防死守抗疫情
    本報訊(通訊員 喬小宇)在寶塔區川口鄉防疫檢查隊伍裡有這樣一位小夥子,他叫封樂,是川口村監委會主任,也是一名預備黨員。「需要我做什麼,我一定全力以赴!」這是封樂了解疫情後的第一句話。 正月初一,封樂便來到川口鄉報到,走上防疫崗位。「你好,你從哪裡出發的?
  • 發揚抗疫精神 守護百姓安康
    昨天中午,表彰大會結束後,日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我市受表彰人員和參會代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心聲:發揚好抗疫精神,守護好百姓健康!陳金亮:這是激勵,更是鞭策「當我從省委婁勤儉書記手中接過榮譽證書時,感覺沉甸甸的。這份榮譽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更是對我們全體醫療隊的肯定。」
  • 2020肇慶關鍵詞盤點:抗疫大考
    面對大戰大考,肇慶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 266名市縣領導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奮戰在抗疫一線。
  • 同心抗「疫」(三):堅強防線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推出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第三集《堅強防線》昨晚播出。在一些老舊社區,下沉幹部的重要作用尤為明顯。武漢市鄭家咀社區是一個城中村,面積約3.3平方公裡。與普通的居民小區不同,這個社區面積大,居民房屋多,分布也不規則,這給大排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下沉幹部中有14名來自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的工作人員。
  • 北京文博|建黨99周年「下沉日記」盡職盡責 嚴守社區防線
    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推動首都文博事業發展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最前沿,處處都有咱們文博系統青年黨員幹部的身影,他們站在第一線、衝在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責任擔當守護著首都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讓黨旗始終在首都文博戰線上高高飄揚。
  • 安徽亳州:紅橙藍綠白……看抗「疫」路上的最美色彩
    面對疫情,亳州市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幹部衝在前當先鋒。把疫情防控作為錘鍊黨性的戰場,讓黨旗在「疫」線飄揚,讓黨徽在「疫」線閃耀,讓支部在「疫」線戰鬥,讓黨員在「疫」線衝鋒。「無人售賣便民服務供應點」,每天凌晨搬運、碼放好品種繁多的蔬菜,方便社區居民生活。
  • 為黨旗添彩丨逆水而行,蕪湖市司法局黨員幹部奔赴抗洪搶險一線
    面對嚴峻的防汛壓力,安徽司法行政人聞「汛」而動,全力以赴防汛抗洪,從長江沿岸,到新安江畔……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廣大幹警、法治工作者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奮戰在防汛一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
  • 「戰疫丨天眼直擊」畢節市七星關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奮戰疫情...
    與此同時,為強化全區各級黨組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七星關區立足實際,在全區629個疫情防控卡點和30個區級卡點及村(社區)重要卡點成立了756個臨時黨支部,全區2.1萬餘名黨員參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把初心和使命踐行在疫情防控一線。面對疫情,基層黨組織主動擔當作為,疫情就少一分肆虐,群眾就多一份安康。
  • 最美漢江人•抗「疫」風採錄之㉚楊保
    挺身而出的「白袍勇士」「一線值守點人手告急,我是黨員,我請戰!」2月1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雨雪襲擊了江漢平原,在室外值守點擔任值守任務的第二隊部分幹警因風吹雨淋而病倒,值守點人手緊張,得知此消息後,楊保一邊心疼生病的「戰友」,一邊主動向院領導請纓上一線。「讓生病的同志安心回家休息,我來頂上!」
  • 全市各級黨組織黨員奮力防禦颱風「黑格比」
    挺身一線,在應戰風雨中踐初心應戰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一聲「出徵號」迅速凝聚戰鬥力——市委組織部昨天(8月3日)發出通知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即響應,在風雨來臨前提早進入戰鬥狀態,在狂風暴雨中奮勇衝鋒在前,用敢於擔當的行動全力打好今年防臺第一仗。
  • 永平街黨員幹部奮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永平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勇挑重擔,持續發力,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在村社、社區大街小巷、樓宇入口的疫情防控關鍵節點、重點部位,無數「紅馬甲」閃爍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陳勇軍說:「雖然我不是醫護人員,但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給赴湖北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家庭送去組織溫暖,能鼓舞戰『疫』一線人員的鬥志、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 「巾幗姐妹花,抗疫綻芳華」 西鹹新區大王中心衛生院「抗疫八姐妹」
    中國醫師節前夕,陝西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第四屆「三秦最美抗疫團隊」名單,大王中心衛生院「抗疫八姐妹」團隊入選。該衛生院也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基層單位。大王中心衛生院是一家一級甲等公立醫院,也是灃西新城四家鄉鎮衛生院之一,負責灃西新城27個行政村約3.5萬餘人的「生老病死」。劉敏代表團隊上臺領獎,她的思緒又回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那段日子。
  • 宿遷公路中心:在學思踐悟中鞏固升華黨員幹部理想信念
    今年來,江蘇省宿遷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黨總支順應時代召喚,以「螻蟻之穴、潰堤千裡」的憂患之心,用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錘鍊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讓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腦入心、滋心潤魂。在加強理論修養中堅定理想信念。
  • 舍小家為大家 90後鐵路人連續11天堅守抗疫一線
    剛剛生產完的苗女士疲憊的臉上帶著欣喜的笑容,這笑容在望向產房門口的時候露出了一瞬間的失落,老公「果然」沒有來,是大姐在焦急的等待著……「特殊時期,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我理解他,如果不是因為生孩子我也一定會堅守一線;也心疼他,這麼多天不知道吃的好不好,有沒有休息好,我跟兒子等他回家……」車寧的妻子苗女士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鄧真曉走訪慰問抗疫一線人員代表
    全縣廣大黨員積極響應,踴躍捐款。根據中央有關部門通知要求,黨員捐款資金主要用於慰問抗疫一線人員。在縣疾控中心,鄧真曉看望慰問工作人員韓登峰。鄧真曉說,今天來就是按照黨中央要求,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廣大黨員的美好祝福帶給大家。
  • 築起守護平安的堅固堤壩
    「一樓中戶那位老奶奶呢?」紮根社區9年的李軍,對哪棟樓住著什麼人了如指掌。聯繫過社區幹部,了解到老奶奶還在屋裡後,李軍把鞋一脫,衝了進去。「我的東西……」因為擔心屋裡的東西被水衝走,老奶奶看看衝進來的李軍,踟躕不前。刻不容緩,李軍拉起老奶奶就往安全的地方走。安頓好她,李軍又回到現場幫其他幾戶人家轉移。不一會兒,樓裡的水已經漲到腰間位置。
  • 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醫療隊|護士|北京大學...
    張薇 攝1月28日晚9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改建完成的傳染病房正式啟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鄂醫療隊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護理工作,成為國家衛健委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進駐病房的醫護人員。兩天前的晚上10時多,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兄弟醫院專家共同組成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連夜抵達武漢。
  • 「我是黨員我先上」成江蘇抗擊疫情最響亮的口號
    主動應戰請求逆行而上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一線黨員醫務工作者們不分晝夜奮,逆行而上。江蘇省衛生健康委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組派醫療隊,支援湖北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通知後,黨員「請戰書」成為讓人感動的特殊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