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寒風冷雨
14日上午,蕪湖路街道蘭亭社區王強主任在群裡呼籲,大夜班(晚11點到早7點)人員嚴重不足,作為市委辦下沉社區幹部,我義不容辭報了名。很快,值班表出來,我被重新分配在傳染病院、製藥廠、紡苑、幸福家園東南角上的點。
下午,為熟悉環境,特意去探了個班。點上有兩名志願者,一名中年大叔,一名小姑娘,都是金水坊文化產業園的員工。聊天知道,金水坊包了社區兩個點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的值守時間,從10號開始已經堅持了4天。看得出他們都很疲憊,但身體的勞累澆不滅內心的火焰,仍舊精神飽滿,心裡不禁為這樣的良知企業大大的點讚。這個點是傳染病院的老宿舍樓,屬於典型的老舊小區。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小區,只有三棟樓,大多數住房已經出售或出租,一共132戶約350人。小區毗鄰宜購菜場,又沒有物業,整體環境一般。
14日晚,天氣忽變,狂風大作,陰雨霏霏,溫度驟降。為了讓金水坊的志願者能早點回去,我晚上10點20就到了點上。到了才知道,大風將原來的帳篷吹得東倒西歪,社區的領導緊急協調了一個不鏽鋼崗亭,剛剛安裝完畢。聽說這是整個包河區安裝的第一個崗亭,心裡有點小確幸。電燈尚未來得及接通,交接之後,一個人坐在崗亭裡,還是冷。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想此刻我應該已經鑽進了溫暖的被窩。北風猛烈的怒吼著,把紅色的宣傳條幅撕扯著上下翻飛,透過手電散發的昏黃的光柱,我看著漫天綿綿的雨霧,恍惚之間,我仿佛有了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這真的是2020年的初春嗎?
不過我很快發現一個問題,不知道外面是不是真的打雷,風吹在不鏽鋼崗亭的頂棚上,發出轟隆隆的巨響,一刻不歇,讓我老有一種「五雷轟頂」的感覺。我在市委辦群裡調侃,難道我做錯了什麼事嗎?朱夢逗我,你最近肯定發誓了吧。
原以為夜裡應該沒有人,不想我錯了。10:50,一位父親騎著電瓶車帶著兒子從外返回小區,按照規定仔細測量了體溫,查驗了出入證件,父子非常配合,兒子特意取下手套,讓我檢查。11:30到12:40之間,共有4名人員進出,2人上夜班,2人下夜班,經詢問大都是附近醫院的護士,快速測過體溫,查驗了出入證件,予以放行。透過厚厚的口罩,能發現都是些不大的姑娘,不要耽誤這些抗疫戰鬥中最美的逆行者。1:30至2:30之間,前後有兩輛三輪車出門。兩對中年夫妻,老遠就大聲告訴我,他們是出去賣菜的,主動配合了檢查。這麼早,他們應該是去周谷堆販菜吧,這鬼天氣,騎那麼遠,不凍成冰棍了嗎?我的天,不敢想。2:40,一位看起來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紅衣大姐一個人獨自騎著三輪車出門,車上滿載著牛奶瓶,主動出示了出門證件,告訴我她出門送牛奶,5點多鐘回來。室外真得很冷,我不禁打起寒顫,在地上跺著腳。目送著大姐騎車遠去,如果不是值班,我是絕對不會知道,平常生活中看到的精神抖擻的菜販和送奶工,原來是這麼得辛苦!我感慨萬分,民生不易,咱們機關人員應多理解他們,多為他們服務,也要更加珍惜和忠實於自己的本職工作。3:50,包河區環衛車來小區清運垃圾,一位中年環衛工,熟練地把小區裡六個滿滿的垃圾筒搬上車,又更換了清潔的垃圾筒。前後不到十分鐘,詢問了下,一年365天,每天如此,真心佩服他們!4:35,一家三口冒著雨從外返回小區,拎著大包小包,詢問得知從肥西小廟回來。丈夫出示了社區發放的出門證,我本想著要他們填報外來人口登記表,但黑燈瞎火實在不便。測量體溫均正常,放行入小區。心中總覺不安,留意到他們開燈的房間是第2棟樓第1層第1戶。4:50,紅衣大姐回小區,告訴我牛奶拿少了,回來取一些馬上就走。看著大姐著急忙慌的樣子,沒好意思再讓她出示證件直接放行。5分鐘後,大姐騎車再次離開小區。6:50,蘭亭社區副主任韓永錦到了,簡單拍照交接。
發動車子的時候,發現腳已經完全麻木,差點撞上路邊的石墩。回到家真好,老婆堅持起床穿著睡衣給我下了元宵。吃完簡單熱水洗把臉,困得不行,上床,想想還是向社區包片幹部王冰玉報告下肥西小廟歸來人員情況。微信剛聊完,倒頭便睡著。再次醒來,已是下午2點多,手機上全是王冰玉的信息。人員已找到,信息已登記。原來戶主叫王*,家中老人生病,他們回去看看。懸著心終於放下,王冰玉,好樣的!
這段時間以來,我經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動著,震撼著! 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但今年以來在很多時刻我都有一種莫名的戰士的情懷,充滿了鬥志,充滿了力量,守土有責為民請命的熱情一直在我心中激蕩。「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我堅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這場人民戰爭的勝利!(喻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