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乘上時光機,回顧「天壇獎」。本期「天壇獎」時光機,將帶我們感受一段劍拔弩張又充滿溫情的祖孫故事。它就是《開心點,糟老頭》。作為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入圍作品之一,本片導演蒂娜·裡米也將為我們分享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與感悟。
《開心點,糟老頭》講述了一對祖孫之間充滿逗趣的日常。
不合群的爺爺,脾氣暴躁,是個典型的怪老頭。他與兒子的關係長年在冰點上下徘徊,在失去最愛的妻子後,生無可戀,一心赴死,並親自動手做起了自己的棺材。未婚先孕的孫女索菲亞,麻煩不斷,每天都有各種雞飛狗跳的問題要爺爺幫忙解決,一來二去,反倒打破了老頭兒原本的等死計劃。在不斷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兩人的關係從劍拔弩張變得溫情平和,祖孫兩人也逐漸改變了自己原本的人生態度,爺爺與彆扭了半生的親人消弭隔閡,從新生兒的身上找回了生命的意義,邁出了一潭死水的生活。
片中外表冷漠,內心溫暖的爺爺是電影最大的看點之一。飾演者海基·肯奴倫是芬蘭的國寶級老戲骨,從1965年至今,已經參與過100多部影視作品的演出,他演技精湛,真實自然,尤其在人物情緒的拿捏上非常到位。《開心點,糟老頭》中,這個脾氣不好的老爺爺多半時間都是一臉「莫挨老子」的表情,明明內心火熱,卻硬要裝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彆扭又可愛。而當嘴硬心軟的倔老頭遇上自家古靈精怪的小孫女,幾個回合的過招,就明顯破功,萬年冰山臉的線條變得柔和,連眼神都有了溫度。
從孤身一人到回歸家庭,從自我封閉到釋放愛意,從迎接死亡到選擇延續生命,在接踵而來的麻煩事中,老頭兒也完成了從孤獨老人到慈祥長輩的身份轉變。
血脈相連的羈絆真的非常神奇。可能親親熱熱彼此扶持,可能吵吵鬧鬧互不相讓,也可能別彆扭扭劍拔弩張,卻為人漫長的生命提供了一份情感的依賴和寄託。導演蒂娜·裡米說:「只要還活著,一切都為時不晚,你就還有機會去接觸你認為永遠失去的人。」有時一通電話、一個問候、一張明信片,就足以讓看起來疏遠的親情變得緊密、親厚,足以讓幾顆各自跳動的心感受到彼此帶來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