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天壇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築之一,它是中國古建築的傑作,其造型優美,藝術價值極高。

 

概況


 
  中文名稱: 天壇

  英文名稱: Temple of Heaven

  編號: 200-021

  天壇於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鑄造精細的乾隆大鐘是珍貴的古文物,其鍾環雙龍頭是皇權的象徵,它表示威嚴。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時期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天壇壇域近方形,南側兩角為直角,北側呈圓弧狀,體現中國古代對天地的認識「天圓地方」。天壇壇域由兩重壇牆環護,外壇牆南北相距1650米,東西相距1725米。內壇牆南北相距1243米,東西相距l046米。中心稱「內壇」,兩壇牆之間的地段,稱「外壇」,主要入口設在外壇西側。

  祭祀建築集中於內壇,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圜丘壇」,北部是「祈谷壇」。南北兩壇由一條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磚砌甬道——丹陛橋相連,組成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圜丘壇佔地44.66公頃,由圓丘、欞星門、皇宮宇、神庫神廚、宰牲亭組成,每年冬至日,在此舉行「祭天大典」。祈谷壇佔地72.34公頃,主體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神廚、宰牲亭、長廊,每年春季在這裡舉行「祈谷大典」,祈禱豐年。

齋宮正殿大廳內的編鐘

  內壇西天門內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環繞的宮城,名「齋宮」,是皇帝祭祀前「齋戒」期間居住的宮室。內有無梁殿、寢殿、鐘樓等建築,佔地4公頃。外壇西部偏南有附屬建築「神樂署」(管理祭祀樂舞)和「犧牲所」 (圈養牲只)。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裡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年殿是一座三重簷攢尖頂圓型大殿。該殿是按所謂「敬天禮神」的「天數」而建的。殿高九丈,取「九九」陽極數之意。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高18.5米,大頭直徑1.2米),古鏡式柱礎,海水寶相花柱身,瀝粉堆金,美觀壯麗,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徵。中層金柱十二根,象徵一年12個月,外層有簷柱十二根,象徵一日12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節令的象徵。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頂部的八根童子柱(短柱),則為三十六柱,象徵36天罡。大殿寶頂有一短柱,叫雷公柱,是皇帝「一統天下」的象徵。

皇穹宇大殿是專門安放神牌的殿宇,它全木結構,殿頂由八根立柱支撐,無橫梁,有人稱之為"無梁殿"。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天壇,建於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松環抱,是一組精美、莊嚴肅穆的祭祀建築群,無論在整體布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廟宇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圜丘壇又稱祭臺,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

 

 遺產價值


 
  古代祭壇建築組群,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天壇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明、清建築技術、藝術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製構件、圓形平面、形體巨大、工藝精製、構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國古建中罕見的實例。天壇又以大面積樹林和豐富的植被創造了「天人協和」的生態環境,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的實物,極具科學價值,是皇家祭壇建築群中傑出的範例。

祈年殿的龍鳳藻井

  另一方面,天壇深刻的文化內涵,使之更具特色。天壇從選址、規劃、建築的設計以及祭祀禮儀和祭祀樂舞,無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成功的把古人對「天」的認識、「天人關係」以及對上蒼的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至。例如圜丘的尺度和構件的數量集中並反覆使用「九」這個數字,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天壇祈年殿以圓形、以藍色象徵天,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時辰,每時辰合兩小時)以及象徵天上的星座——恆星等。處處「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一種禮制建築,處處象天法地)式建築僅存的一例,是中國古文化的載體。

 

用來焚化配祀供品的燎爐

齋宮又稱小皇宮,專供皇帝祀天齋戒時使用。圖為齋宮東門。

天壇回音壁

祈谷壇皇乾殿

齋宮內皇帝專用水井

祭品陳列

道家認為,祈年殿東南方空虛,需放置巨石以鎮風水,明嘉靖皇帝信道,於是命人放置鏤刻有山形紋圖的巨石七塊,名稱"七星石"。後清乾隆皇帝又命人增放一塊,象徵"北極星"。

寢殿北面房間為皇帝冬季臥室,內設火炕,掛黃緞帳。

皇帝祭服

齋宮寢殿正中房間陳設

齋宮正殿神位

皇穹宇殿頂的金龍藻井,中心繪金團龍,周圍配金龍360條。

保存在齋宮裡的祝版亭,用於祭祀前恭送祝版。

聯結祈谷壇和圜丘壇的丹陛橋

神座前的供燈

祈年殿內邊沿頂部結構

皇穹宇前琉璃門上的精美雕飾

祈年門東側的燔柴爐,祭祀時用來燔燒黑色牛犢和燃燒松柏枝,祭祀後焚燒祝板(祭文)和祝帛(藍色綢幅)。

祈年殿南三層石階級中的三組精美石浮雕,自上而下分別為"雙龍山海"、"雙鳳山海"和"瑞雲山海"。

正殿配位

圜丘的24座欞星門已於1992年按原貌全部修復

遠眺天壇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來源:中國網)

編輯:齊曉靖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遺產在北京,這7個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世界文化遺產究竟指什麼?你了解嗎?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中國在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行列,至今已有55項中國世界遺產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其中世界文化遺產有32項,其中北京有7項。這七個地方你都去過嗎?
  • 再見,老天壇!你好,新天壇!(附新院區公交線路)
    緊鄰天壇公園的北京天壇醫院今天迎來了最後一個門診日,醫院將整體搬遷至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19號(南四環花鄉橋東北)的新院區。醫院搬遷期間:10月1日至3日,天壇醫院老院區門診停診,保留急診;10月4日8時起,預約患者及急診患者請到新院區就診,老院區門急診關閉;10月6日,新院區試開診,接待各科患者就醫。
  •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武夷山脈是中國東南部最負盛名的生物保護區,也是許多古代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其中許多生物為中國所特有。九曲溪兩岸峽谷秀美,寺院廟宇眾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為廢墟。作為一種學說,朱子理學曾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中佔據統治地位達很多世紀,並在哲學和政治方面影響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  自然和文化遺產
  • 歐洲最美廣場奏響天壇中和韶樂
    (圖片由協辦方比利時ATLAS國際文化公司提供)    中青在線布魯塞爾2月2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歐盟記者 鞠輝)當地時間2月24日,被譽為「歐洲最美廣場」的布魯塞爾大廣場人頭攢動、古韻悠揚。美輪美奐的自貢彩燈與廣場周邊歷史悠久的哥德式建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折射出中歐文化和諧共存、交流互見的深刻內涵。
  • 【人類遺產·瑰麗文化】西班牙世界遺產之安達盧西亞篇
    2016年,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墓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西班牙瓦倫西亞法雅節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也許這就是西班牙的魅力所在,不僅有令人嚮往的陽光、沙灘,刺激你味蕾的饕餮美食,還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那麼西班牙到底擁有多少世界遺產呢?
  • 世界文化遺產遊
    瀋陽是遼寧省省會,因地處渾河(古稱「瀋水」)之北而得名,面積約1.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830萬(2016年),中國的工業重鎮和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皇太極在此建立了清王朝。  Shenyang is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Liaoning.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深秋時節的周口店。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日本值得一去的世界文化遺產
    1.古奈良的歷史遺蹟奈良(なら)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在那個時期,日本國家政府的結構確定了下來,並且奈良到達了其鼎盛時期,成為了日本文化的發源地。所以奈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於歷史悠久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 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根據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中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布達拉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需要保護的不僅僅是一個單體建築,其周圍環境的協調也十分重要。在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中如何維護當地人的利益是每個世界文化遺產都面臨的問題。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2019年年會在足召開
    )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文物管理機構代表、遺產地代表、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機構代表及專家共120餘人齊聚大足,交流分享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監測的先進經驗。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世界遺產司)世界遺產處處長肖莉,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解冰,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幸軍;區委書記章勇武,區長李步彬,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中武,副區長錢虎等出席會議。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趙雲主持開幕式。
  • 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地方,全城文物古蹟7309項,位於我國北方
    導讀: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地方,全城文物古蹟7309項,位於我國北方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如今放眼全球,我們的文明史也有個幾百年上千年了,剛都留下了這麼多的歷史遺蹟,而且在1976年的時候,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時,建立了世界遺產名錄,能夠被列入其中的全都是世界級的名勝古蹟,是非常珍貴的存在,無論何時都是最值得保護的。
  • 大運河(紹興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芻議
    (二)重要遺產點紹興是一座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繁榮的城市。大運河的發展演變給紹興留下了豐富的運河文化遺產。這些遺產包括運河河道、橋梁、堤壩、水閘、碼頭等水利工程設施,運河沿岸興建各種附屬建築物,運河文化景觀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紹興市運河世界遺產點段主要包括運河河道、八字橋、八字橋歷史街區和紹興古纖道。這些運河遺產點段是紹興古運河最珍貴的閃光點和最具文化價值的地方。
  • 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1處,數數你去過多少處?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四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五十一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至此,我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合計已達51處!還有我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福建省鼓浪嶼」正在全力衝刺。
  • 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讀書報:現在,保護世界遺產、人類遺產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旅遊業使很多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資源變味、變形、遭到破壞。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徐蘋芳:這種情況應該堅決制止,沒有第二條路,這個不能夠聽旅遊部門的。文化遺產不能夠成為資產,只能保護,只有向裡面投錢,不能夠老想著從裡面生錢賺錢。
  • 專題| 文化遺產的批判性研究
    專題導語 遺產研究的興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發起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始將遺產研究推上了新的臺階。
  •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2017年02月15日 07: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高,「考古學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含香港薄扶林村
    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桑給巴爾島石頭鎮的奇蹟屋   8月26日,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WMF)和美國運通公司聯合宣布了一個價值150萬美元的基金項目,用於資助全球9處「面臨風險」的文化遺蹟的保護工作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5-08-21 15:16:4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來賓8月21日電 (廖敏佳)「我們將積極推進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拉丁美洲的這些地方隨便點一個就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一部《摩託車日記》讓我認識了格瓦拉,和他的國家古巴,一部《速8》讓我愛上了拉丁美洲這片獨特的土地,當了解了拉丁美洲發現這些地方竟然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同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聖米格爾也是歐洲殖民地風格的小城,這裡是藝術家的聖地,很多畫家、雕刻家、攝影家被阿連德美術學院培育出來,這裡還被稱為墨西哥的藝術之城,每一次的科爾託國際電影節和奔牛節,都吸引著全世界大量的遊客。墨西哥古文明,是世界性的話題,瑪雅文明更是當中被人談起最多的,特奧蒂瓦坎有著太陽和月亮金字塔,亡靈大道貫穿兩座金字塔之間,這裡是考古興趣者最喜歡的地方。
  • 提洛島--愛琴海心臟地帶的世界文化遺產
    提洛島位於雅典東南約150公裡處的愛琴海心臟地帶,是希臘最著名的文化古蹟之一,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希臘神話,太陽神阿波羅就出生在該島,也因此該島在古代世界極為著名。島上有愛琴海地區從公元前3000年到古基督教時代各階段文明的遺蹟,其文明對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建築等產生了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