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遺產·瑰麗文化】西班牙世界遺產之安達盧西亞篇

2020-12-03 老司機境外遊解答

出境遊就用百度地圖。

查路線!看攻略!應有盡有!

本文來源:西班牙國家旅遊局

西班牙擁有眾多世界遺產,排名全球第三,僅次義大利和中國

西班牙世界遺產——安達盧西亞地區

縱使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歷史總會留給後人一些璀璨的瑰寶,讓我們緬懷過去。2016年,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墓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西班牙瓦倫西亞法雅節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也許這就是西班牙的魅力所在,不僅有令人嚮往的陽光、沙灘,刺激你味蕾的饕餮美食,還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那麼西班牙到底擁有多少世界遺產呢?

自1982年5月4日西班牙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7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西班牙世界遺產共計46項(包括自然遺產4項,文化遺產40項,雙重遺產2項),在數量上居世界第3位,僅次於義大利(53項)和中國(52項)。西班牙一共2次擔任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並主辦過第33屆世界遺產大會。

▲ 截至2017年,全球各國世界遺產排名情況

安達盧西亞自治區

安達盧西亞位於西班牙的南部,南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是西班牙的第二大自治區。歷史上有眾多民族先後進駐安達盧西亞,而其中最為人銘記的就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從公元711年到1492年,摩爾人在安達盧西亞統治了約800年,伊斯蘭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最為絢麗的一幕和無數珍貴的遺產。安達盧西亞由於出色的氣候條件,土地肥沃,成為橄欖油、甘蔗、葡萄、香蕉和棉花的盛產地,同時,南部沿岸著名的太陽海岸也讓其成為全球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世界文化遺產

1

阿爾罕布拉宮、赫內拉利菲及阿爾拜辛區

令人震撼的阿爾罕布拉宮殿和赫內拉利菲繁花盛開的花園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西班牙第一批獲此殊榮的文化瑰寶,如今也成為西班牙格拉納達的遊覽勝地。

▲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是西班牙著名的故宮,其名字來源於阿拉伯語,意為「紅堡」,是摩爾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阿拉伯文化古遺蹟中的精華,有「宮殿之城」和「世界奇蹟」之稱。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的代表,坐落于格拉納達城外的內華達山上。作為伊斯蘭教建築與園藝完美結合的建築,遊客們可以參觀包括阿卡薩巴碉堡(Alcazaba)、納塞瑞斯皇宮(los Palacios Nazaríes)、軒尼洛裡菲宮(Generalife)、清真寺浴場 (Bao de la Mezquita)、花園(Jardines)在內的區域。

▲ 阿爾罕布拉宮

同時,格拉納達城區最古老的一部分——阿爾拜辛住宅區還保留著大量具有六百多年歷史、摩爾人建築風格的各式建築。它所呈現的是典型的安達盧西亞街道風味,隨處可見阿拉伯式的大門及裝潢,遠處眺望,整座山丘就像是座白色的小村莊。

▲ 眺望格拉納達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俯瞰著低處的現代城鎮,阿爾罕布拉宮和阿爾巴辛坐落在兩個相鄰的小山上,一直保持著中世紀格拉納達地區的風貌。阿爾罕布拉堡壘和民居區的東面是風景秀美的赫內拉利弗花園,公元13世紀至14世紀統治著西班牙這部分土地的埃米爾們就曾居住在這裡。阿爾巴辛住宅區保留著大量摩爾人建築風格的各式建築,同時在這些建築中還可以看到傳統的安達盧西亞建築風格被完美地融入其中。

2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

科爾多瓦(Córdoba)被譽為歐洲文化的燈塔,與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並稱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又與塞維亞、格拉納達一同列入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三大伊斯蘭瑰寶。科爾多瓦坐落於西班牙南部的瓜達爾基維爾河畔,是一座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保守而現代的大都市。曾經的榮耀與顯赫,在歷史的變遷中慢慢凋零,只留下殘存的遺蹟、精美的建築,足以彰顯過去的輝煌。

▲ 科爾多瓦古羅馬橋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1984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4年該遺產進行了增擴。科爾多瓦歷史中心保留了中世紀的規劃和街道狹窄的奇特布局,廣場,大街,漂亮的水池和精巧的花園巧妙地融入城市景觀,讓人領略到古城獨特的風貌。如今,清真寺、阿爾卡薩城、猶太人取和波特羅廣場已成為科爾多瓦最主要的遊覽景點。從古羅馬時代到伊斯蘭教時代,再到基督教時代,科爾多瓦在歷史上經歷數度變遷,成就了其融合入多種宗教與多元文化的城市特色,使其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閃耀出燦爛的光華。

▲ 科爾多瓦清真寺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公元8世紀,摩爾人佔領了西班牙,於是科爾多瓦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在這段全盛時期中,城中建起了約300座清真寺、數不清的宮殿和公共建築與君士坦丁堡、大馬士革和巴格達的輝煌繁榮相媲美。公元13世紀,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德三世時期,科爾多瓦大清真寺被改建成大教堂,一些新的防禦性建築也修建起來,特別著名的有基督教國王城堡和卡拉奧拉高塔要塞。

3

塞維亞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塞維亞最初是一個羅馬城市,現在是西班牙南部的藝術、文化與金融中心,也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首府。這裡除了擁有世界上最大木結構建築的「都市陽傘」,讓人稱讚不已的西班牙廣場,還匯聚了三處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7年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韻味。

▲ 塞維亞大教堂

▲ 塞維亞城堡內景

塞維亞大教堂堪稱為世界第三、西班牙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作為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長眠之地,宏偉美麗,讓人印象深刻;塞維亞的城堡建於羅馬人統治時期,是塞維亞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城堡擁有數個別致的院落和廳室,尤其是卡洛斯五世廳和大使廳,布置富麗堂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西印度群島檔案館至今保存著關於發現、徵服新大陸的珍貴文獻,時間跨度從1492年到19世紀末,文獻數量超過8000萬頁。

▲ 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位於塞維亞中心的三座建築——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共同組成了非凡的古蹟建築群。大教堂和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48年至公元16世紀間收復領土時期,這兩個建築受到了摩爾人風格的影響。同時,它們也是阿爾默哈德文明和信奉基督教的安達盧西亞文明的歷史見證。西拉爾達大寺院是阿爾默哈德時代的建築傑作,在它旁邊是塞維亞大教堂。該大教堂共有五個大殿,是歐洲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教堂中存放著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棺墓。西印度群島檔案館由一個拍賣廳改建而成,館中存放著早期殖民者發現美洲時的寶貴檔案文獻。

4

烏貝拉及拜薩的文藝復興時期古蹟群

烏韋達和拜薩的文藝復興時期古蹟群,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自治區東部哈恩省的烏韋達和拜薩兩座小城中。烏韋達山俯瞰著瓜達爾基維爾河,山坡上坐落著烏韋達和拜薩,兩座小城最早建立的時間已不得而知。兩城間隔不過10公裡,數百年來一起緩緩向前發展,風格各異,相得益彰,又相依相望,不可分離,歲月益久,聯繫彌堅,尤以復興時期更為突出。看世上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幾個可以有此等情誼?因此,烏韋達和拜薩人將這兩座小城稱為「雙子城」。

▲ 拜薩文藝復興時期古蹟

烏韋達婉如嫻淑沉靜的少女,拜薩則婉如優雅精緻的美人。如果你漫步在兩座小鎮中,隨處可見宏大或華麗的建築,教堂、廣場、市政廳、皇宮、醫院....可謂是」一步一景「,應不暇接。

▲ 烏韋達文藝復興時期古蹟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在西班牙南部坐落著兩個小城——烏韋達和拜薩,對於當地城市形態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摩爾人統治時期以及公元13世紀的收復領土時期。到了公元16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當地也出現了文藝復興的形勢,使這兩個小城得到了重大發展。這種有計劃的影響其實就是新人文主義思想從義大利被介紹到了西班牙,這一思想後來從西班牙帶到了拉丁美洲,對那裡的建築一直產生著巨大影響。

5

伊比利亞地中海盆地的巖畫藝術

伊比利亞地中海盆地中擁有750多個史前時代晚期的巖畫藝術範例,這些巖畫所表達的信息各不相同,有的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有的描繪了男性狩獵動物時的場景,特點鮮明。

▲ 巖畫藝術作品

伊比利亞半島東部的地中海盆地有750多個史前文化遺蹟。自從1879年西班牙桑坦德爾的阿爾塔米拉山洞的舊石器時代壁畫被發現以來,在阿拉貢、加泰盧尼亞、瓦倫西亞、穆爾西亞、安達盧西亞以及卡斯蒂利亞-拉曼確地區都發現了許多史前石器時代的巖畫壁畫,幾乎分布在半個伊比利亞半島,這些巖畫所表達的信息各不相同,有的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有的描繪了男性狩獵動物時的場景,特點鮮明。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遺產。

▲ 巖畫藝術作品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盆地的史前晚期石壁畫藝術遺址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大規模壁畫群。人類發展中一個至關重要時期的生活方式被生動形象地描於石壁畫之中。這些石壁畫無論從風格還是從主題來評價,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6

安特克拉石墓遺址

安特拉特是距離西班牙南部城市馬拉加不遠的小城,在這裡有一座超過6000年歷史的石屋——安特克拉石墓遺址,其中包括了三個巨石紀念碑——孟加(Menga)和維埃拉(Viera)紀念碑、埃爾羅梅拉爾(Tholos de El Romeral)地穴,以及兩大自然遺蹟——埃納莫拉多斯山(Pea de los Enamorados)與埃爾託卡爾(El Torcal)。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這三個石墓是歐洲史前最令人驚嘆的建築作品之一。

▲ 安特拉特石墓遺址

▲ 安特拉特石墓遺址西班牙紀念版郵票

世界自然遺產

1

多尼亞那國家公園

多尼亞那國家公園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自治區西部的韋爾瓦省、塞維亞和加的斯省,是西班牙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公園,也是歐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1994年,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被列入生物圈保護區和溼地公約,2005年其範圍擴大。多尼亞那國家公園以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而著稱,這裡有環礁湖、沼澤地、固定和移動的沙丘、從林地和灌木地帶。這裡還生活著5中瀕危鳥類,同時,此地還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鳥類蛋孵化地之一,每年都有超過50萬隻候鳥和水鳥在這裡過冬。

▲ 候鳥棲息

▲ 多尼亞那國家公園生存著多類動植物

感謝 @西中理事會 供稿

相關焦點

  • 專題| 文化遺產的批判性研究
    在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遺產之於多層次認同建構的意義和對遺產保護中國經驗的論證成為當前中國遺產研究的熱點。作為國際性的文化實踐,遺產保護是在全球化的語境中發生的,需要在全球社會的格局中梳理遺產保護興起的歷史脈絡。在對遺產保護國際性經驗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反思中國學界的遺產觀,推動中國遺產研究理論和保護實踐進步,實現中國與世界遺產研究的交互推進。
  • 安達盧西亞西班牙之旅
    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省擁有自己獨特而美麗的文化。它還遍布連綿起伏的山脈,山谷,美麗的海岸線和國家公園。如果您前往西班牙,這是必遊之地!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按照自己的節奏完美地遊覽安達盧西亞。您可以花一整天的時間來了解這個充滿活力的地區。這裡到處都是歷史悠久的城市,迷人的村莊和美麗的大自然。
  • 2019年新增的世界文化遺產,哪些你還未去的?
    世界遺產是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它們是人類文明智慧的體現,它們保存著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最新一屆的世界遺產大會,又通過了全球29項新增的世界遺產,and,這次我們國家一下子就增添了兩處!還成為全世界世界遺產總數最多的國家。
  • 拉丁美洲的這些地方隨便點一個就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一部《摩託車日記》讓我認識了格瓦拉,和他的國家古巴,一部《速8》讓我愛上了拉丁美洲這片獨特的土地,當了解了拉丁美洲發現這些地方竟然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同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聖米格爾也是歐洲殖民地風格的小城,這裡是藝術家的聖地,很多畫家、雕刻家、攝影家被阿連德美術學院培育出來,這裡還被稱為墨西哥的藝術之城,每一次的科爾託國際電影節和奔牛節,都吸引著全世界大量的遊客。墨西哥古文明,是世界性的話題,瑪雅文明更是當中被人談起最多的,特奧蒂瓦坎有著太陽和月亮金字塔,亡靈大道貫穿兩座金字塔之間,這裡是考古興趣者最喜歡的地方。
  • 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讀書報:現在,保護世界遺產、人類遺產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世界遺產公約裡規定,文化、自然遺產是並重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開會,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兩方面的專家都應該到場,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可是我們國家從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後,迄今20多年,每年派去參加會議的都是文化遺產專家,沒有一個自然遺產方面的專家參加過國際會議。
  •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含香港薄扶林村
    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桑給巴爾島石頭鎮的奇蹟屋   8月26日,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WMF)和美國運通公司聯合宣布了一個價值150萬美元的基金項目,用於資助全球9處「面臨風險」的文化遺蹟的保護工作
  • 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體系探析
    1993年,位於西班牙境內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Routes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從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士普遍認為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與以往的世界遺產相比,不論在形制還是類型上均有諸多不同之處。這種以線形串聯起來的文化遺產,成為人們研究世界文化遺產內涵的新課題。
  • 世界文化遺產遊
    瀋陽是遼寧省省會,因地處渾河(古稱「瀋水」)之北而得名,面積約1.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830萬(2016年),中國的工業重鎮和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皇太極在此建立了清王朝。  Shenyang is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Liaoning.
  • 日本值得一去的世界文化遺產
    1.古奈良的歷史遺蹟奈良(なら)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在那個時期,日本國家政府的結構確定了下來,並且奈良到達了其鼎盛時期,成為了日本文化的發源地。所以奈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於歷史悠久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 中國·鹽城溼地,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7月5日,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一個被上帝親吻過的地方
    安達盧西亞位於西班牙最南的歷史地理區,也是西班牙南部一富饒的自治區。西班牙語寫作Andalucía,來源於阿拉伯語,意思是「汪達爾人的土地」。南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也許是受到了上帝的偏愛,安達盧西亞每年擁有超過300天的日照,這就使得那裡的世界仿佛比其他地方更加明亮,因此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安達盧西亞是被上帝親吻過的地方。」當年生活於此的西班牙詩人曾說過:「安達盧西亞的太陽唱起他的火焰之歌,萬物都誠惶誠恐的俯首聆聽......」
  • 永遠珍視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自序  中華民族具有保護、傳承優秀文化遺產的深厚傳統,但我國現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卻是近十幾年的事情。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我國的崑曲藝術名列其中。
  • 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根據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中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布達拉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需要保護的不僅僅是一個單體建築,其周圍環境的協調也十分重要。當地社區是抵制世界文化遺產同質化和全球化的直接作用者,因此在世界文化遺產的管理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遺產管理過程中的社區參與問題已經成為遺產研究中非常有意義並且日益國際化的問題。
  •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武夷山脈是中國東南部最負盛名的生物保護區,也是許多古代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其中許多生物為中國所特有。九曲溪兩岸峽谷秀美,寺院廟宇眾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為廢墟。作為一種學說,朱子理學曾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中佔據統治地位達很多世紀,並在哲學和政治方面影響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  自然和文化遺產
  • 邁向批判性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知識困惑與範式轉型
    [注] 王傑文則指出,以物化的方式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從根本上帶有漠視文化遺產之主體的弊端。文化傳統的主體仍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政府、學者和文化公司都把民眾當作啟蒙的對象,因此,地方民眾沒有被賦予基本的主動性。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深秋時節的周口店。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世界文化遺產——天壇
    概況   中文名稱: 天壇  英文名稱: Temple of Heaven  編號: 200-021  天壇於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殿高九丈,取「九九」陽極數之意。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高18.5米,大頭直徑1.2米),古鏡式柱礎,海水寶相花柱身,瀝粉堆金,美觀壯麗,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徵。中層金柱十二根,象徵一年12個月,外層有簷柱十二根,象徵一日12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節令的象徵。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的28星宿。
  •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2017年02月15日 07: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高,「考古學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西班牙為何被稱為是歐洲的「異類」?
    鬥牛是傳統的民族文化,是西班牙的「國粹」。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顯貴的王室、浪漫的吉他民謠、奔放的佛朗明戈舞蹈。優越的旅遊資源,其大部分國土氣候溫和,山青水秀,陽光明媚,風景綺麗。在3000多公裡蜿蜒曲折的海岸線上,遍布著許多天然的海濱浴場,其中有聞名遐邇的三大海濱旅遊區。西班牙擁有許多王宮、教堂和城堡,還有許多古老的、獨特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娛樂活動。
  • 細數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十個最美的村莊 六至十
    6、Mojácar (Almería) 莫哈卡爾,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阿爾梅裡亞省的一個市鎮。 Mojácar的名字來源於「Monxacar」,意為聖山,這個小鎮有著悠久的歷史。1983年被列為西班牙歷史遺產。8、Dos Torres (Córdoba) 兩座塔樓是這個小鎮標誌性的建築,也因此而得名。9、Capileira (Granada) 卡皮雷拉被稱為風景如畫的歷史藝術遺址,多年以來一直被當作流行建築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