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含香港薄扶林村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資助9處遺蹟

  桑給巴爾島石頭鎮的奇蹟屋

  8月26日,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WMF)和美國運通公司聯合宣布了一個價值150萬美元的基金項目,用於資助全球9處「面臨風險」的文化遺蹟的保護工作。

  這9處文化遺蹟包括中國香港的薄扶林村、法國巴黎的聖梅裡教堂和羅萊特聖母院、墨西哥蒙特雷的「高爐公園」、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奎爾公園、坦尚尼亞桑給巴爾島石頭鎮的奇蹟屋、英國倫敦的巴特西發電站和北安普敦郡南部的薩爾格雷弗莊園等。

  該基金是美國運通公司贊助的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為期5年、總價值500萬美元的「世界文化遺產觀察」項目的第二期款項。9處文化遺蹟均列於2013年10月發布的「2014世界文化遺產觀察」名單之上。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成立於1965年,是一家非營利的私立國際組織,致力於保護和修復世界瀕危的藝術、文物和建築。該機構總部位於美國,在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秘魯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從1996年起,每兩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發布一份「世界文化遺產觀察」報告。「2014世界文化遺產觀察」名單列舉了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67處「面臨風險」的文化遺蹟。(鄭 苒 編譯)

相關焦點

  • 繁花似錦覓香港的薄扶林村和摩星嶺
    (小婷看天下原創文章,每天帶你遊玩世界,未經作者允許禁止轉載!)導語:繁花似錦覓香港的薄扶林村和摩星嶺香港現在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那麼它的前身是什麼樣子呢?你們可知道嗎?所以我今天去的這個目的地就是香港的原住民村,一個歷史悠久的鄉村,它位於香港島,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據傳康熙年間三藩之亂時約有二千餘人從中國大陸避難到此,成為香港島的最早的原居民。所以村民都會自豪地說,論輩分,薄扶林村是香港的"長"。第一眼看薄扶林村,講真的,確實沒感覺有什麼驚豔。
  • 古奈良的歷史遺蹟—日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古都奈良的歷史遺蹟」是指奈良市地區的古蹟,包括6座寺院和原始森林等8處遺蹟。從古至今,奈良是日本文化的搖籃,特別是在工藝、文學和產業方面。由於奈良得到世代天皇的庇護,佛教首先在奈良繁盛起來。公元752年東大寺大佛塑成,使佛教的影響力達到了頂點。
  • 日本值得一去的世界文化遺產
    1.古奈良的歷史遺蹟奈良(なら)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在那個時期,日本國家政府的結構確定了下來,並且奈良到達了其鼎盛時期,成為了日本文化的發源地。所以奈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於歷史悠久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 2019年新增的世界文化遺產,哪些你還未去的?
    今兒,就和列車員去看看新增的這29個世界遺產,有沒有你去過的呢?2019世界遺產大會7月5日至7月7日,在亞塞拜然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審議了今年各國新的申遺項目。今年共新增29項世界遺產,和一個擴展項目,這個數量創下2004年在蘇州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後的新高。
  • 日本20處世界遺產,更適合自由行的朋友
    世界遺產遭遇大火,讓無數人心痛不已(見下圖)圖片來源:《琉球新報》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紀伊山地的聖地與參拜道」遺產包括了橫跨日本和歌山縣、奈良縣及三重縣的宗教聖地「吉野大峰」、「熊野三山」、「高野山」以及連接這些聖地的朝聖路線。三處最具特點的神殿由朝聖路線相連,一直通向古代城市的遺址。這些遺蹟和周圍的森林景觀反映了1200年前日本的古老文化。
  • 【人類遺產·瑰麗文化】西班牙世界遺產之安達盧西亞篇
    2016年,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墓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西班牙瓦倫西亞法雅節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也許這就是西班牙的魅力所在,不僅有令人嚮往的陽光、沙灘,刺激你味蕾的饕餮美食,還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那麼西班牙到底擁有多少世界遺產呢?
  •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
    自11世紀以來,理教對中國東部地區的文化產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公元1世紀時,漢朝統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處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堅實的圍牆環繞四周,極具考古價值。  概 況  武夷山位於中國東南部福建省西北的崇安縣境內,總面積達99975公頃。武夷山的自然風光獨樹一幟,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稱於世。
  • 提洛島--愛琴海心臟地帶的世界文化遺產
    5月28日,遊客在名為「迪奧尼索斯(Dionysos,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的一處提洛島(Delos)古民居前參觀。提洛島位於雅典東南約150公裡處的愛琴海心臟地帶,是希臘最著名的文化古蹟之一,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希臘神話,太陽神阿波羅就出生在該島,也因此該島在古代世界極為著名。島上有愛琴海地區從公元前3000年到古基督教時代各階段文明的遺蹟,其文明對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建築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2014-12-26 16:31:27昨日,廣州市首次「曬」出478處已在冊的歷史建築名單,市民可上廣州市規劃局網站通知公告欄進行查詢,循著具體門牌地址去領略老廣州底蘊。  據了解,在冊歷史建築中最年長的有208歲,是建於1806年的伍氏宗祠遺蹟,最年幼的25歲,是建於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館建築群;最密集的區域是荔灣區耀華大街、越秀區鹽運西街、海珠區溪峽街。
  • 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1處,數數你去過多少處?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四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五十一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至此,我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合計已達51處!還有我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福建省鼓浪嶼」正在全力衝刺。
  • 專題| 文化遺產的批判性研究
    專題導語 遺產研究的興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發起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始將遺產研究推上了新的臺階。
  • 世界文化遺產在北京,這7個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大會主席的落錘,中國提交的「良渚古城遺址」項目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處,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文化遺產究竟指什麼?你了解嗎?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面對著民族與國家的鮮活文化生命,我們應當極為珍視、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文化遺產彰顯著獨特的民族精神,這是文化遺產保護責任之源。梁啓超曾言:「凡一國之能立於世界,必有其國民獨具之特質。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風俗、習慣、文學、美術,皆有一種獨立之精神。祖父傳之,子孫繼之,然後群乃結,國乃成。」這些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可,是熔鑄在民族基因之中世代傳承的。
  • 2019年新增世界遺產盤點 你的旅遊新方向
    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地址:江蘇省鹽城市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東臺條子泥、高泥溼地公園) 亮點: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上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江蘇省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是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
  • 寶應明代劉堡減水閘:世界文化遺產點
    它經歷了三次大的建設高潮期(秦漢、隋唐、明清),成就了今日京杭運河之雄姿,成為世人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劉堡閘是怎麼被發現的?2011年,寶應沿河鎮段的運河東岸,為了建設一處碼頭,工人們正在進行緊張施工。可是,不斷出土的條石卻打亂了施工節奏,隨著施工深入,條石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還出現了幾段來歷不明的木樁和較多的青磚。
  • 中國與歐洲文化遺產管理制度對比分析
    從表格1中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是世界遺產大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已達41處,數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西班牙與義大利所以國家旅遊局看重的是對於挖掘世界文化遺產背後的旅遊資源;而國家文物局可能更看重的是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很容易引起平行各部門之間的矛盾,也會導致國家提出的新政策無法順利的實施。
  • 日本文化歷史的味道——巖手平泉,一個需要用心品味的世界遺產
    日本文化歷史的味道——巖手平泉,一個需要用心品味的世界遺產 日本有好多珍貴的古蹟建築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在瀋陽順利舉行
    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堅定文化自信,傳承非遺文化及技藝,推動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2019年9月9日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黃金文化專項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承辦的「文化黃金 傳承創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
  • 土耳其格貝克利石陣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安卡拉7月2日電(記者秦彥洋 施春)據土耳其外交部官網公布的消息,土耳其格貝克利石陣7月1日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土耳其第18處世界遺產。  格貝克利石陣位於土耳其東南部桑利烏爾法省,距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直線距離約50公裡。
  •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行多處涉海遺產地申遺成功
    6月30日~7月10日,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了35項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提名,並對166處世界遺產地的保護狀況進行了審查。其中,共有包括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在內的多處涉海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