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電影業:奏出新百年的第一曲交響樂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 周婷玉) 2006年,國產影片產量達到330部,比上年增加70部;電影票房收入超過26億元,比上年增長近6億元;27部影片捧回國際電影節獎項,比上年多了11部……這些日益見長的數字證明了我國電影產業政策的有力和電影產業改革的成績,同時也表明了電影業為構建和諧文化所做的努力。這些數字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共同「演奏」出我國電影業在新百年的第一曲交響樂。

    「第一樂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獲豐收

    主旋律影片、中小成本現實題材影片、各類藝術片、國產大片……「2006年國產電影初步形成了豐富多彩、品質多樣的產品體系。」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說,這些作品豐富了中國電影的藝術畫廊,推動了中國電影的創作進步。

    《脊梁》《真水無香》《生死託付》《情暖萬家》《大道如天》等紀念建黨85周年的作品獲得了各界觀眾的普遍好評;《天狗》《馬背上的法庭》《紅色滿洲裡》《燃情歲月》等中小成本作品有的在商業運作中成功,有的獲得國際電影獎項,為促進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創新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作出了貢獻。

    觀眾的好評是影片質量提高的明證,票房收入的增加則提升了電影市場對國產電影的信心。2006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26.2億元,電影綜合效益達到57.3億元。「目前的統計數據已經顯示出電影市場效益的良好勢頭,顯示出電影產業的巨大潛力。」童剛說。

    隨著國產影片質量的上升,國產電影「走出去」的步伐也逐年加大。據中國電影海外推廣中心的不完全統計,2006年我國共有73部影片在44個國家和地區的影院發行和電視臺播映,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國產影片回收成本和擴大贏利的重要渠道。

    童剛介紹說,2006年我國共在38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48次電影展,共有170部次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其中有27部影片獲得了44個獎項。「無論是獲獎影片數還是獎項數都創下了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第二樂章」:多種投資主體齊頭並進

    「在國產電影產量激增的背後,是多主體投資電影格局的支撐。」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說,「這一投資格局改變著電影創作生產的傳統模式和封閉機制,投資不足和數量不高這一長期困擾電影產業的局面已經發生根本轉變。」

    在電影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全社會投資電影的積極性日趨高漲。2006年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及海外資本等多種投資主體繼續齊頭並進。據了解,2006年國產電影的投資主體已經超過300家,其中民營公司和其他性質的社會機構多達277家。

    曾經一度「無電影可拍」的長春電影集團公司2006年喜訊頻傳:集團全年共拍攝影片18部,其中廣電總局推薦的重點影片《大道如天》票房收入1350萬元,《兩個裹紅頭巾的女人》獲第十三屆中國人口文化獎電影二等獎,《大東巴的女兒》獲希臘-賽普勒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服裝設計獎……長影集團董事長趙國光說,長影煥發青春得益於不斷地深化改革。歷經8年的轉企改制後,長影從一個面臨倒閉的企業成為一家擁有10多億元總資產的集團。

    與此同時,民營影視機構的發展勢頭也相當迅猛。華誼兄弟傳媒集團8年多來共投資30多部電影,其中90%以上全部盈利,30%以上達到高額回報。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說,民營企業雖然產量較低,但是總體市場佔有率高,國內華語片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大部分來自民營企業與合拍片。他表示,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和同行的支持。如廣電總局出臺的《關於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簡化了電影立項程序,進一步調動了全社會拍片的積極性。

    「第三樂章」:城鄉三種市場得到拓展

    2006年全國新增影院82家,新增銀幕366塊,城市現代化多廳影院的建設呈現快速發展狀態。據最新統計,全國各院線擁有影院1325家,擁有銀幕3034塊。童剛說,院線制改革的顯著成果和現代化影院的經濟效益,為城市影院的投資和建設提供了不竭的動力。「隨著影院的不斷增加和銀幕數的不斷擴大,一個蓬勃發展的城市電影市場已初現端倪。」

    為拓展城市主流院線外的二級市場,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八一電影製片廠、香港銀都電影機構、山西電影製片廠等38家電影製片機構於2006年組建了「九州同映國產數字電影院線公司」,致力於解決「國產影片找不到影院,影院找不到影片」的尷尬局面。

    同時,農村電影改革發展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電影放映規模和覆蓋面逐年擴大。2006年,全國8個省區的16個試點地區共放映電影19萬場,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以數字放映為先導,帶動農村電影體制、機制的轉換,從各地實際出發,組建新的農村電影數字院線公司是本次試點工作的重點。」童剛說,截至2006年10月底,全國已成立15條農村電影數字院線。

    2006年底,活躍在全國農村的電影放映隊已接近3.75萬支,全年放映電影422萬場,觀眾超過14億人次。「電影放映空白區正在逐漸縮小,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已成為各級電影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成為基層電影工作者的奮鬥目標。」童剛說。

相關焦點

  • 第五人格小提琴家煉獄奏曲怎麼獲得 小提琴家煉獄奏曲皮膚獲取方法
    第五人格小提琴家煉獄奏曲怎麼獲得 小提琴家煉獄奏曲皮膚獲取方法時間:2020-05-07 16:20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五人格小提琴家煉獄奏曲怎麼獲得 小提琴家煉獄奏曲皮膚獲取方法 第五人格小提琴家煉獄奏曲怎麼獲得?
  • 十部中國著名交響樂品鑑——下
    皮仙森小課堂——十部國內外都熟悉的中國交響樂昨天我們說了十部國內外都熟悉的中國交響樂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五首。今天我們把其餘的五首講完。皮仙森小課堂——十部國內外都熟悉的中國交響樂昨天我們說了十部國內外都熟悉的中國交響樂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五首。
  • [光榮綻放]十大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
    央廣網北京3月2日消息 今晚《中國大舞臺》將邀您一同欣賞的「光榮綻放—十大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這是一場由著名指揮家餘隆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演奏的精彩的音樂會,匯聚了鋼琴協奏曲《黃河》、《春節序曲》、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芭蕾舞《白毛女》選段、《喬家大院交響組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交響詩《嘎達梅林》、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交響曲、管弦樂《紅旗頌》等十首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可謂是一場難得的交響盛宴。今天,邀請中國愛樂樂團團長李南團長做客《中國大舞臺》。
  • 《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中國故事
    原標題:《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中國故事 9月6日晚,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推出的大型原創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人文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女高音劉暢、潘杭葦《新韶九章》項目藝術總監葉小綱介紹,全曲緊扣「善美」兩字,借鑑《詩經》的頌體,抒發對先祖的追思和讚美,表達華夏子孫繼承先祖美德遺志、復興中華民族的美好期望。「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中央音樂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共同策劃,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精神,展現多民族民俗文化生活的美麗畫卷,服務人民,激發愛國情懷、高揚民族精神
  • 疫情下的世界電影業,「裂痕」正在發生
    中國觀眾已經近兩個多月無緣電影院,世界多個國家的電影觀眾,眼下也進入了無法在大銀幕上欣賞影片的階段。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電影業或進入「寒冬期」,撤檔、延期、停拍、電影院關閉……被按下「暫停鍵」的世界電影業,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考驗。
  • 世界文化探秘: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樂》
    1893年11月6日凌晨3時,俄國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猝然而亡,起因是「喝生水」。12天後,即11月18日,他所創作的《第六交響樂》(「悲愴」)第二次公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樂曲自始至終的悲劇性的形象和氣氛,給人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 李四光鮮為人知故事:曾創作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他在巴黎寫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是中國人創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國後曾請音樂家蕭友梅過目提意見。這首提琴曲寫於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後的北大百年校慶的晚會上,第一次得到公開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馬思聰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說法。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簡單。飲食上不沾葷腥。衣著也很不講究,得過且過,甚至補丁摞補丁。
  • 國風秦韻20:守望長安問大道古壎開奏復興曲
    國風秦韻20:守望長安問大道古壎開奏復興曲人的生命有限,物質財富可以毀滅,唯有非物質文化精神才能夠永恆。現代人擁有更先進的科技和更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不是就享有比古人更自由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呢?這個歷史之問,答案其實早已經不言自明。
  • 交響樂為曲唐詩為詞:中國男高音演繹《大地之歌》驚豔柏林
    中新網常州10月10日電 (記者 唐娟)李白的《悲歌行》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王維的《送別》……用德文歌劇的方式,演繹中國的詩詞之美。北京時間10月10日,來自中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的音樂家在德國柏林愛樂大廳聯袂獻唱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響樂套曲《大地之歌》,其中擔任該場演出唯一男高音獨唱的是來自中國常州的「90後」青年歌唱家徐憶巍。徐憶巍演出後接受採訪 唐娟 攝《大地之歌》是以德國詩人漢斯·貝特格的德譯唐詩集《中國之笛》中的七首中國唐詩為歌詞,由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1806年譜寫而成。
  • 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d小調交響樂,G大調小奏鳴曲
    大家好,我是吳培豪,今天給大家說說《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在捷克尼拉箱夫斯村裡,一個小生命誕生了,他就是捷克大音樂家、著名的《新世界交響曲》的作者德沃夏克。他親自出馬,說服了德沃夏克的父親,於是1857年秋天,16歲的德沃夏克考人了布拉格風琴學校,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由於學費較貴,他曾一度停學。德沃夏克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歲月中開始創作的。1862年,布拉格建立了國民劇場,德沃夏克參加了那裡的管弦樂隊。他在這所院劇裡整整服務了10年。
  • 中國新藝術音樂 知名作曲家老鑼入駐,曲多多(AGM)再添大師精品
    繼上周「音樂版權查詢」功能正式上線後,HFIIVE旗下曲多多(AGM)平臺又迎來一件大事。中國新藝術音樂 知名作曲家-老鑼入駐曲多多(AGM),平臺曲庫再添高品質大師精品。老鑼(Robert Zollitsch)老鑼,一位致力於中國新藝術音樂創作的德國作曲家。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交織民歌 丁善德創作長徵題材交響樂
    著名指揮家餘隆翻開1964年出版的《長徵交響曲》總譜,感慨萬千。    《長徵交響曲》是我國第一部以長徵為題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記錄了長徵的萬裡徵途、紅軍的英雄氣概;這部作品用朗朗上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穿五大樂章,交織著西南民歌,成為新中國交響樂史上的裡程碑之作;這部作品創作50多年來,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還多次在海外的音樂廳響起,所錄製的唱片一度成為歐洲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 聊聊老閘北的電影業
    中國最早放映影片的地方 1883年,徐園在西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建成,系滬上富商徐鴻逵所建,故名徐園。徐園徐園佔地3畝,築有十二樓、又一村、孔雀亭等建築,被譽為滬北十景之一。1887年,徐園正式對外開放,經常舉辦蘭花、菊花、梅花等盛會,晚間還張燈結彩,增設曲會、書會等雅集。
  • 美媒:中國電影業計算新冠病毒成本
    美國《銀幕日報》網站2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影業計算新冠病毒暴發的代價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參加今年歐洲電影市場(EFM)的中國內地與香港買家及賣家明顯減少。但對國際影壇的幹擾只是此次疫情嚴重後果的冰山一角。
  • 西安外事古樂團在CCTV一展中國古代交響樂新魅力
    2021年1月8日,由西安外事古樂團帶來的節目《王者戰歌》、《清平樂》精彩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4中文國際頻道《非常傳奇》欄目,同時中國流行女歌手張紫寧也在《清平樂》節目中進行了首秀演唱。元月9日,西安外事古樂團力作《加勒比海盜》、《大魚》將在《非常傳奇》盛典中播出。
  • 中國2020 年電影票房收入首次超越美國,新冠疫情徹底顛覆電影業未來
    但 2020 年也是第一年中國首次在全球電影市場上超越美國。到 2020 年底為止,中國的整體電影票房收入為 27 億美元,美國的票房收入則為 23 億美元。 根據《好萊塢》的報導,去年北美的票房收入慘跌 8 成,全球票房收入也大幅下滑 7 成。雖然美國有些電影院用低價出租放映廳作為私人電影院的做法來招攬顧客,但終究還是杯水車薪。
  • 【曲】【時光留聲機】電影《雨中曲》插曲 《Singin'in the Rain...
    電影《雨中曲》海報 《雨中曲》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歌舞片,由斯坦利·多南、吉恩·凱利執導,吉恩·凱利、黛比·雷諾斯等主演。1952年3月27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89年,該片被美國國家電影登記部收藏於國會圖書館。2006年,該片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 。2007年,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該片位列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