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晶振電容?請別說自己是晶振高手

2021-01-09 21IC中國電子網

對於晶振,小編曾從多方面進行過介紹,如有源晶振、陶瓷晶振、金屬晶振、晶振工作原理等。而在本文中,小編將為大家介紹晶振負載電容,並介紹其於電路中的具體作用以及工作原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什麼是晶振電容?

晶振的負載電容(pf)對於的選購固然重要,在工作中市場遇到一些顧客只知道尺寸、頻率。對於精度(ppm)、負載電容表示並無要求。通常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推薦常用的pf、ppm(進口晶振正品的一般為10、20)。等到發貨的時候才問是不是他們要的pf.

一些顧客表示並不知道pf是什麼,晶振的負載電容是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PF.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客戶向我們詢問晶振時我們都會問他們所需晶振的負載電容是多少。

因為晶振負載電容取值直接關係到調頻的準確度。如果負載電容不夠準確,那麼買來的晶體準確度就會差,關於負載電容的計算方法及從晶體兩端看進去電容的總和。

計算公式: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 Cg)] Cic △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 △C(PCB上電容)一般為3至5pf.

所以我們在採購的時候一定要找工程師詢問清楚對於pf、ppm的要求。不同的產品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在使用的時候帶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二、可調片電容的工作原理

1.可調貼片電容的含義

可調貼片電容是指容值可以調節的貼片電容,貼片電容是指封裝方式是貼片封裝的電容器,電容器是指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任何兩個彼此絕緣且相隔很近的導體(包括導線)之間都構成一個電容器,可調電容就是通過移動其中的一個導體(又稱動片)來調節電容器的容值。

2.可調貼片電容的結構原理

可調貼片電容首先是一種電容器,最簡單的電容器是由兩端的極板和中間的絕緣電介質(包括空氣)構成的。通電後,極板帶電,形成電壓(電勢差),但是由於中間的絕緣物質,所以整個電容器是不導電的。不過,這樣的情況是在沒有超過電容器的臨界電壓(擊穿電壓)的前提條件下的。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是相對絕緣的,當物質兩端的電壓加大到一定程度後,物質是都可以導電的,我們稱這個電壓叫擊穿電壓。電容也不例外,電容被擊穿後,就不是絕緣體了。不過這樣的電壓在電路中是見不到的,所以都是在擊穿電壓以下工作的,可以被當作絕緣體看。

還有一種情況在交流電路中,因為電流的方向是隨時間成一定的函數關係變化的。而電容器充放電的過程是有時間的,這個時候,在極板間形成變化的電場,而這個電場也是隨時間變化的函數。實際上,電流是通過電場的形式在電容器間通過的。有句話叫通交流,阻直流,說的就是電容的這個性質。

三、可調貼片電容的作用

可調貼片電容是電容器的一種,我們先看下電容器的作用。

1.旁路電容和去耦電容:旁路電容實際也是去耦合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也就是給高頻的開關噪聲提高一條低阻抗洩防途徑。高頻旁路電容一般比較小,根據諧振頻率一般取0.1μF、0.01μF 等;而去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據電路中分布參數、以及驅動電流的變化大小來確定。旁路是把輸入信號中的幹擾作為濾除對象,而去耦是把輸出信號的幹擾作為濾除對象,防止幹擾信號返回電源。這應該是他們的本質區別。

2.濾波電容:在濾波中,大電容(1000μF)濾低頻,小電容(20pF)濾高頻。曾有人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地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衝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3.儲能電容: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電壓額定值為40~450VDC、電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是較為常用的。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器件有時會採用串聯、並聯或其組合的形式,對於功率級超過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以上便是此次小編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本文。最後,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have a nice day!

相關焦點

  • ds1302晶振不起振_ds1302晶振電路圖
    打開APP ds1302晶振不起振_ds1302晶振電路圖 發表於 2017-08-26 18:31:28 DS1302引腳X1、X2接晶振引腳端,DS1302內置電容的,外部接電容的話可以增加時間的準確度。那麼為什麼有DS1302晶振不起振的情況呢?  DS1302晶振不起振分析   ①由於DS1302在晶片本身已經集成了6pF的電容,所以,為了獲得穩定可靠的時鐘,必須選用具有6pF負載電容的晶振。
  • 晶振工作原理 + 晶振ppm,不知道你就落後了
    你知道什麼是晶振嗎?你知道晶振ppm代表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晶振的主要參數以及工作原理嗎?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存在一定疑惑,不妨看看本文帶來的有關晶振這四方面的內容,讓本文幫你一次性掃清這些個障礙吧。這一點是不太重要的;3、頻率穩定度:一般是指頻率溫度穩定度,是指在晶振的工作溫度範圍內頻率隨著溫度變化的大小,一般用PPM或PPB來標示,1PPB=0.001PPM=1*10-9;4、老化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頻率值隨著變化的大小;5、相位噪聲: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率(C/N),是表徵頻率顫抖的技術指標。
  • 晶振為什麼要加電容_需要配多大電容
    這種晶體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如果給他通電,他就會產生機械振蕩,反之,如果給他機械力,他又會產生電,這種特性叫機電效應。他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其振蕩頻率與他們的形狀,材料,切割方向等密切相關。由於石英晶體化學性能非常穩定,熱膨脹係數非常小,其振蕩頻率也非常穩定,由於控制幾何尺寸可以做到很精密,因此,其諧振頻率也很準確。
  •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這兩個電容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發。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 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C(PCB上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
  • 晶振旁邊接的兩個電容是起什麼作用?
    有人說是負載電容,是用來糾正晶體的振蕩頻率用的;有人說是啟振電容;有人說起諧振作用的。當晶振接到震蕩電路上 在震蕩電路所引入的電容不符合晶振的負載電容的容量要求時 震蕩電路所出的頻率就會和晶振所標的頻率不同  再舉例說明:  一個4.0000MHz +-20PPM 負載電容是16PF 的晶振;  當負載電容是10PF時 震蕩電路所出的頻率就可能會是4.0003MHz;  當負載電容是20PF時 震蕩電路所出的頻率就可能會是
  • 晶振負載電容的計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圖中CI,C2這兩個電容就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法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晶體旁邊的兩個電容接地, 實際上就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 接地點就是分壓點。以接地點即分壓點為參考點, 振蕩引腳的輸入和輸出是反相的, 但從並聯諧振迴路即石英晶體兩端來看, 形成一個正反饋以保證電路持續振蕩。在晶片設計時, 這兩個電容就已經形成了, 一般是兩個的容量相等, 容量大小依工藝和版圖而不同, 但終歸是比較小, 不一定適合很寬的頻率範圍。
  • 恆溫晶振與溫補晶振的區別
    恆溫晶振與溫補晶振都屬於晶體振蕩器,都是有源晶振,所以組成的震蕩電路都需要電源加入才能工作。   溫補晶振,由於晶體振蕩器的震蕩頻率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為了抵消溫度對晶振頻率的影響,控制晶振的諧振電容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抵消溫度晶體影響提高頻率穩定性。   測量精度上   一般的恆溫晶振要比溫補晶振頻率穩定度高兩個數量級以上。如溫補晶振一般能達到-7量級,而恆溫晶振可達到-9量級。
  • 陶瓷晶振和石英晶振區別介紹
    簡單來說,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存在著本質的技術差別,而技術上的差別又導致了一些使用中的不同。簡單來說,石英晶振比陶瓷晶振高級,石英晶振既是天然的也有人造的。就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石英晶體諧振器,是一種重要的壓電晶體材料。
  • 石英晶振應用原則+方法,陶瓷晶振與金屬晶振區別
    晶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單片機、顯卡中皆具備晶振的身影,由此可窺晶振的重要性。本文中,將為大家介紹石英晶振的應用原則、方法,以及與陶瓷晶振相關內容。如果你對這兩大部分內容充滿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三、陶瓷晶振怎麼判斷好壞用DT890型數字萬用表的電容擋檢測晶振的容量,能快速準確判斷晶振的好壞。先將DT890型數字萬用表調到2000pF的電容擋,再用兩表筆分別接觸晶振的兩個引腳,萬用表上會顯示出被測晶振的容量。
  • STM32 RTC(實時時鐘) 32.768kHz晶振起振指南
    RTC晶振不起振怎麼辦」的問題,而其答案基本可以概括為「這次高手幫不了你了」更有陰謀論者提出讓人啼笑皆非的解釋——STM32的RTC晶振不起振是ST與晶振廠商串通後故意搞出來的,目的是提高某晶振廠商高端晶振的銷量。。。最近做的幾塊板子也用到了STM32的RTC,前後兩版一共做了大概6片,幸運的是並未遇到晶振不起振的現象。
  •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作用
    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F或12.5pF,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F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蕩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晶振與單片機的腳XTAL0和腳XTAL1構成的振蕩電路中會產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頻率的波) 這個波對電路的影響不大 但會降低電路的時鐘振蕩器的穩定性 為了電路的穩定性起見 ATMEL公司只是建議在晶振的兩引腳處接入兩個10pf-50pf的瓷片電容接地來削減偕波對電路的穩定性的影響 所以晶振所配的電容在10pf-50pf之間都可以的 沒有什麼計算公式。
  • 晶振簡介及如何使用示波器測試晶振
    難道200M的示波器還不能測10M的晶振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379.htm常見晶振首先我們來對晶振進行簡要的介紹,晶振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
  • 晶振有什麼作用,如何選擇合適的晶振,為什麼有時候用內部晶振?
    ,單片機可以看成是在時鐘驅動下的時序邏輯電路,那麼這個所需要的時鐘就是晶振來產生,可以說它的單片機的心臟,讓單片機時刻有脈動,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晶振的頻率有32.768kHz、1MHz、2MHz、4MHz、8MHz、12MHz……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頻率。
  • 晶振,數字電路的心臟~
    ,可以說只要有數字電路的地方就可以見到晶振。 這裡我們主要針對晶振諧振器,一般晶振的主要參數有:核心頻率、工作溫度、精度值、等效串聯阻抗、匹配電容、封裝形式等等。
  • 細說單片機晶振電路中22pf或30pf電容的作用
    剛學單片機的學長告訴我單片機的晶振電路中就是用22pf或30pf的電容就行,聽人勸吃飽飯吧,照著焊電路一切ok,從沒想過為什麼,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為什麼所以然,真是悲哀,最近狀態好像一直不太好,也難以說清楚為什麼,前幾天跟著老師去別的實驗室聽課,其實也就是聽一聽老師和師傅給別的實驗室的同學講嵌入式的種種,還有就是那天師傅單獨和談了挺長時間
  • 晶振決定數字電路的生與死
    數字電路的所有工作都離不開時鐘,晶振的好壞,晶振電路設計的好壞,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所以更多的了解晶振,選擇好系統使用的晶振,對數字電路來說是決定成敗的第一步。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8204.htm  我們目前常說的晶振都是石英晶體振蕩器或者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簡稱。他們都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製作而成。在石英晶體的兩個電極上施加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如果在晶體兩側施加機械壓力就會在晶體上產生電場。
  • 單片機晶振電路原理及作用
    有些通訊系統的基頻和射頻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過電子調整頻率的方法保持同步。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鐘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鐘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 是什麼決定了晶振的頻率?
    晶振的振動就像彈簧;晶體的振動頻率和石英晶體的面積、厚度、切割取向等有關。 越長的抖得越慢; 越粗的抖得越慢; 越軟的抖得越慢; 不過,太短太細太硬的抖不起來。 晶振是機械振動,具有機械振動的特徵:形狀、幾何尺寸、質量等,決定振動頻率。
  • 單片機晶振旁邊電容的作用及振蕩電路的分析
    我想很多的單片機愛好者對晶振兩邊要接22或者30pF的電容不理解,因為電容有些時候是可以不要的。
  • 晶體晶振區別、應用範圍及用法
    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於多種電壓,可用於多種不同時鐘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於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於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無源晶體相對於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號質量較差,通常需要精確匹配外圍電路(用於信號匹配的電容、電感、電阻等),更換不同頻率的晶體時周邊配置電路需要做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