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09-14 09:09:00
陶瓷晶振是屬於壓電材料頻率元件,目前常規分為兩種壓電材料,1:壓電陶瓷材料,2:壓電石英材料。
陶瓷晶振別名又叫陶振;在中國晶振廠家經常這樣叫法。陶瓷晶振是根據他內部的晶片採用的「壓電陶瓷晶片材料 [1] 」而得名,封裝一般採取塑封外形尺寸為7.5*9*3.5(單位:毫米),代表產品:455KHZ系列;還有一種是採取環氧樹脂和酚醛混合物作為包封材料,經過高溫固化形成為硬質陶瓷材料的外殼,一般為棕色和藍色,代表產品:ZTT4.0MHZ。
石英晶振就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石英晶體諧振器,俗稱晶振。起產生頻率的作用,具有穩定,抗幹擾性能良好的, 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
儘管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應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因其具有頻率穩定度高這一特點,故在電子技術領域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信息技術(IT)產業的高速發展,更使這種晶體振蕩器煥發出勃勃生機。石英晶體振蕩器在遠程通信、衛星通信、行動電話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遙控、航空航天、高速計算機、精密計測儀器及消費類民用電子產品中,作為標準頻率源或脈衝信號源,提供頻率基準,是其它類型的振蕩器所不能替代的。小型化、片式化、低噪聲化、頻率高精度化與高穩定度及高頻化,是行動電話和天線尋呼機為代表的可攜式產品對石英晶體振蕩器提出的要求。事實上石英晶體振蕩器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像頻率發生器這類電路的潛在威脅和挑戰。此類振蕩器只有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才能延長其壽命周期,在競爭中佔有優勢。
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存在著本質的技術差別,而技術上的差別又導致了一些使用中的不同。簡單來說,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存在著本質的技術差別,而技術上的差別又導致了一些使用中的不同。簡單來說,石英晶振比陶瓷晶振高級,石英晶振既是天然的也有人造的。就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石英晶體諧振器,是一種重要的壓電晶體材料。
石英晶振利用原生的壓電材料切割成不同形狀加工製作,而陶瓷晶振是通過人工技術處理,將細微的粉末給予壓電效應、燃結成型,製作成所需要產品的尺寸。
石英晶振的頻率受切割的軸向、大小及厚度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頻率,實際加工的石英晶振尺寸偏大,趨於滿足高集成化、高密度表貼的電路設計。而陶瓷晶振是利用壓電陶瓷材料配方製成,只能滿足高度集成化電路設計,且陶瓷頻率受壓電材料厚度決定,頻率與厚度成正比關係,厚度越厚頻率越大。
石英晶振是通過天然的材料製成,精度相對人工材料高,最高能達到10ppm-300ppm,可運用到高精度儀器及設備中,如航天航空器、衛星設備等電路場景中。
陶瓷晶振是通過人工材料製成,精度上相對於石英晶振來說偏低,精度一般能達到300ppm-5000ppm,主要運用場景運用於手機、USB、玩具、遊戲機、硬碟、MP Player、DVD/VCD、照相機、遙控器、各種驅動器等。
石英晶振通過通電後較長時間才開始起振,時間一般在毫秒級。而陶瓷晶振起振時間較短,通電後會立馬起振,時間一般在納秒級。陶瓷晶振對比石英晶振響應快幾個數量級,是陶瓷晶振的一大優點。
石英晶振結構:壓電體構成,無內置電容。
陶瓷晶振:有壓電體和內置電容構成,可以應客戶要求,不加內置電容部分,只有壓電體。
陶瓷晶振就是指用陶瓷外殼封裝的晶振,是用硅藻土經過高溫燒製成的電子元器件,裡面有一片很薄的壓電晶片,陶瓷晶振不像其他陶瓷工藝品很大個,陶瓷晶振由於體積較小,因此在製作工藝上很難達到某些技術要求,和石英晶振比起來精度要差一些,但成本也比較低,主要用在對頻率精度要求不高的電子產品中。
從上可以了解到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在技術、性能及成本上有一定的差異性。隨著技術不斷的改進,未來這兩類晶振在各方面的差異也會慢慢減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