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趙雅楠 中拉智訊
DNA作為人類最基準的信息,數千年來都存在於我們的體內。長久以來,警方可以通過DNA技術從一堆骨頭中識別失蹤人員,還能利用DNA信息從大批嫌疑人中精準地找出罪犯。但隨著美國警方越來越多地藉助基因分析技術破案,部分美國民眾開始擔心由此引發的數據隱私和披露個人DNA信息的許可問題。同時,他們也對隨之而來的政府無理侵入他們的生活充滿警惕。
相比而言,儘管拉丁美洲地區政府才剛開始將DNA技術運用在打擊犯罪上,以上問題也勢必會出現。因此,政府應出臺何種政策來規範DNA技術在破案上的應用,也成為了刻不容緩的問題。
北加州連環殺人案去年四月,美國警方破獲的一起連環殺人案引發了相關討論。20世紀七八十年代,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直被籠罩在十幾起殘忍謀殺案的陰影之中。多名受害者的描述均指向一名嫌疑人。更嚇人的是,這名嫌疑人還在同一時間內犯下了多起強姦和盜竊案。美國警方努力了三十多年,一直都沒能破獲此案。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美國有越來越多的基因數據公司開始向消費者提供獲取DNA信息的服務。這些公司通過分析消費者唾液或者血液中的DNA,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先天基因疾病,同時也讓他們利用該信息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甚至是解密自己的家譜。為了擴大搜索範圍,一些基因數據的愛好者還自發創立了一個名為GEDMatch的公開網絡數據平臺, 允許任何註冊會員在這個平臺上上傳自己的DNA信息。正是因為這一類數據平臺的存在,美國警方才得以抓獲北加州連環殺人案的兇手。
在GEDMatch網站風行了一段時間之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警方從1980年的一起兇殺現場的證物裡提取了嫌犯的DNA。他們將此DNA信息轉化成數據文本上傳到該網站。由於兇手的一些遠房親戚早先已經將自己的DNA公布在這個網站上,警方得以通過這些用戶的信息,縮小對嫌疑犯的搜查範圍。他們從嫌犯門外的垃圾桶裡搜集毛髮、指甲等樣本,提取出DNA同1980年的兇案現場DNA進行比對,最終確定了犯罪嫌疑人並將其抓獲。
自北加州連環殺人案破獲以來,美國警方已經成功利用DNA技術調查了50多起犯罪案件,其中大多數是謀殺案和強姦案。但這項技術的應用仍然引發了嚴肅的社會討論:執法機構在使用公民上傳的DNA信息來協助破案之前,是否有必要徵求這些公民的許可?相關機構是否能夠保證這些私密的DNA信息不會落入第三方手中?例如,如果保險公司或者潛在僱主通過DNA信息得知申請人有某些生理缺陷,他們是否可以取消這些候選人的申請資格或者提高保險金額門檻?最後,一旦罪犯被繩之以法,公民是否可以要求執法機關在其資料庫裡刪除自己的DNA資料, 以免其他無辜家庭成員的信息落入不法分子的手裡?
利用DNA 技術在拉丁美洲打擊犯罪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如23andMe和Ancestry.com這類風靡美國的商業家譜服務尚未進入市場。當然也不存在像GEDMatch這樣的公共數據平臺。但鑑於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基本可以肯定這些服務會在不久的將來在拉美地區大規模出現。
與此同時,拉美警力已經開始搜集整合犯罪嫌疑人和已被定罪嫌犯的DNA資料庫,用以調查犯罪。迄今為止,智利、烏拉圭、巴西和牙買加已經通過建立DNA資料庫的法案,允許收集和使用DNA。今年五月,時任薩爾瓦多總統薩爾瓦多·桑切斯宣布,其政府正在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DNA 實驗室。這些措施可以幫助拉美地區有效打擊大規模犯罪和有罪不罰的問題。但是,正如在美國已引發的討論一樣,數據隱私侵權和公民權利受到影響的議題勢必將會出現。
例如在關於DNA 資料庫建立的討論上,有專家表示,即便警方只獲得了一小部分人口的DNA,他們仍可以創造出一個涵蓋全體公民DNA資料的資料庫。而在今天,一些發達的科技已經足以讓警方通過遺留現場的DNA樣本,合成出嫌疑人的臉部照片,其精準度遠遠高於傳統破案程序中基本勾勒的草圖。這些都加大了公民被監視的可能。有人擔心,即便只是犯了小罪或者是無足輕重的違法行為,自己也可能因為一些由DNA透露的遺傳特徵而被捕。
再者,DNA資料如果落入第三方手中,也能提供與當事人健康和遺傳缺陷有關的信息。在領養和親子鑑定結果等方面,有些家庭持有高度的保密態度。政府和相關部門是否能保證他們的權利不受侵犯?
確保公民能自主保護DNA信息一些評論認為,如果有人在公開的DNA數據平臺上分享自己的信息,該用戶有權決定警方是否能夠在破案的過程中使用其個人基因信息。比如在破獲北加州連環殺人案中立功的數據平臺GEDMatch, 就於今年五月出臺新的政策,允許用戶在上傳信息前選擇是否同意警方於日後使用其DNA數據協助破案。還有一些評論認為,警方只應該在試圖破解如謀殺和強姦等一類極重大案件的時候,通過在公共數據平臺比對DNA來尋求線索。另外還有一些人表示,政府和相關部門在使用公民DNA的時限上需要有節制。尤其是在刑事案件解決後,警方應立即銷毀犯罪嫌疑人親屬的DNA信息。
上述所有問題都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辯論,有立法機構監管,並由法院裁決。目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兇殺案發生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而且還有大量未破獲的案件和未處決的罪行。可以相信,DNA技術的到來勢必將會受到大眾的歡迎。但是,政府必須建立正確的機制來保護無辜者,合理約束國家職權,從而鼓勵更多的民眾通過提供他們的DNA信息來打擊犯罪。
[作者: 趙雅楠 就職於美洲開發銀行。 ]
中拉青年學術共同體(CECLA)官方微信公眾號,專注於提供拉美歷史和現實的深度閱讀,挖掘拉美資訊背後的理性分析,致力於了解拉美、研究拉美、傳播拉美,助力中拉關係可持續發展。
投稿薦文:歡迎將原創作品或已刊優秀文章投薦給我們。薦稿最好已獲原刊或作者轉載許可,或幫助提供聯繫方式。
加入我們:歡迎加入CECLA的作者、運營或活動團隊,讓我們交流、分享、共同成長——你我他和CECLA。
反饋討論:歡迎您的任何意見,鼓勵或批評,請直接留言或寫信。聯繫方式:latinsights@163.com。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