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粉紅燕鷗成群光臨廈門環島路

2021-01-08 就愛大廈門
  燕鷗集體覓食。 陳浩攝
 鳥友遠觀不打擾。 阿卉攝

小鳥在海邊淺灘躍躍欲試;大鳥像炮彈一樣砸入海中;鳥爸爸鳥媽媽捕到魚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魚兒餵給小鳥,而是讓它們奔跑過來……6月30日下午,一場鳥類嬉戲覓食的場面在會展海灘盛大上演,吸引眾多鳥友和攝友圍觀。觀鳥愛好者、85歲的馮老先生讚嘆:「我喜歡觀察記錄鳥兒生活的全過程,求偶、嬉戲、孵蛋、捕食……每一幕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當天的主角是白額燕鷗、黑枕燕鷗和粉紅燕鷗。它們是廈門的夏候鳥,每年夏天,都會飛來廈門繁衍生息。特別是粉紅燕鷗,一般在遠離岸線的無人島礁活動,這次來到海灘和人類近距離接觸,實屬少見。

期待

下一秒鏡頭裡出現什麼畫面?真不知道

上周,市觀鳥協會會員柯玉坤發現,漲潮時,環島路會展海邊就會出現成群燕鷗捕魚的盛況,甚至有平時難得一見的粉紅燕鷗。信息在群裡一發布,鳥友們立即炸了鍋,大家相約要去會會這群小精靈。

6月30日下午4點左右,太陽炙烤著沙灘,海邊熱浪滾滾。記者來到海邊時,已有3名鳥友在拍攝了,長槍短炮、帽子、小馬扎、望遠鏡、毛巾、袖套,裝備十分齊全。市民狄先生家住前埔南區,住得最近所以也來得最早,他說:「我怕曬,又想拍好畫面,因此準備要做得齊全一些。」

此時,海面上飛翔的多是黑枕燕鷗和白額燕鷗。狄先生一路追隨著鷗群,非常興奮。他說,他早上就來過一趟,當時海水十分清澈,小魚兒成群跳躍,但捕食的燕鷗較少,沒想到再來時,發現燕鷗們數量增加了,而且戰鬥力十足。

「我就想拍到燕鷗捕魚的畫面。」狄先生說,平時他拍的都是鳥兒展翅高飛的畫面,這次它們集體捕魚,非常吸引他,「你不知道下一秒鏡頭裡會出現什麼畫面,都是鳥兒帶給你的驚喜。」

感悟

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看看它們

下午將近5點,海邊的淺灘上仍是白額和黑枕燕鷗的主場。一隻黑枕燕鷗飛快掠過水麵,迅速下墜砸入水中,再飛起時,嘴裡已叼著一隻小魚。有趣的是,當它來到小鳥們身邊時,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魚兒餵給「孩子們」,而是飛到另一邊淺灘。嗷嗷待哺的孩子們追著飛了一段,它才把魚兒餵給「孩子們」。

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凌飛鶴感慨道:「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看看它們就知道了。燕鷗成鳥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鼓勵幼鳥多練習飛行,餵食教育兩不誤。」

淺灘邊,此時風還不算太急,幼鳥們嘗試張開翅膀短距離飛行,海浪湧來時,多隻幼鳥躲閃開,不過仍有一隻立在潮中,潮水退去後,它仍穩立不動。稍後,它試探地把一隻爪子探入淺水,儘管沒有收穫,但還是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這是它成長的一步,今後它就要自行覓食了。

驚喜

長槍短炮在守候什麼明星?粉紅燕鷗

下午5點半,海邊一處堤岸成了「C位」觀鳥地,多位鳥友架起了長槍短炮。此時,鳥兒們在疾風中飛翔觀察著,一看到食物便俯衝而下,遠看像一顆顆炮彈砸入水中。一位市民感嘆:「最初我還以為它們被風打進海裡了,後來才發現是在覓食,就像坐跳樓機一樣,太刺激了!」

下午6點,觀鳥的隊伍更壯大了,人和機器搭成了一堵「觀鳥圍牆」。

「來了!粉紅來了!」凌飛鶴最先注意到粉紅燕鷗闖入鏡頭。不同於熱衷群體行動的黑枕燕鷗,姍姍來遲的粉紅燕鷗三三兩兩齣現。它們旁若無人,眼中只有食物,對不遠處的長槍短炮和興奮的人群絲毫不理睬,頗有點明星範。到場後,它們表現得「快準狠」,一次又一次朝海裡猛扎。

此時潮水已升高,風大浪急,海風的呼嘯和海浪的拍擊聲裹挾著燕鷗的鳴叫,分外喧囂,而堤岸上顯得十分寂靜,反差鮮明而有趣。

「粉紅燕鷗、黑枕燕鷗……」舉起望遠鏡,一隻只細數闖入鏡頭的燕鷗,就讀於何厝小學6年級的鄒文露顯得很專業。因為喜歡畫鳥,她媽媽從三年級起便帶她一同觀鳥,「為了觀鳥,她凌晨4點多一叫就起來,跟著她,我也學到很多。」文露媽媽說。

【科普一下】

 粉紅燕鷗

正值繁殖季的粉紅燕鷗。 凌飛鶴攝

體型中等,喙直,燕形尾。擅長俯衝潛水,但多不常遊泳。以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也取食昆蟲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等。雌鳥雄鳥相似。

在繁殖季節,它們的胸呈粉紅色,故而得名粉紅燕鷗。成年後,尾巴深叉,頭頂呈黑色,翅膀為珍珠色,腳為紅色。

【分析】

為何這次離人這麼近

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介紹,燕鷗因與家燕的尾型相似而得名,是鷗科中體型較小的類群,種群較多。在華南地區,繁殖季一般在4月到8月左右,通常成小群棲息於沿海島嶼和內陸湖泊等處,黑枕燕鷗、白額燕鷗、粉紅燕鷗是廈門的夏候鳥。

廈門常見的燕鷗有黑枕燕鷗、白額燕鷗、粉紅燕鷗、大鳳頭燕鷗等。粉紅燕鷗並不少見,但一般在遠離岸線的無人島礁活動,今年在近岸處聚集覓食,應該是因為魚群密集,吸引燕鷗聚集,因而產生了觀察機會。

往年,燕鷗常見於環島路書法廣場、白城到胡裡山炮臺海邊一帶。「燕鷗數量的增長和氣候、食物、附近海島人為活動情況等多種因素都有關。」他說,相較於附近幾個海島,環島路沙灘一帶退潮後較為平整,食物豐富,是燕鷗幼鳥學習覓食、飛行的好場所。

  捕食 阿卉 攝

溫馨提示

市民遊客觀鳥時,最好與鳥兒保持20米左右的安全距離,不要驚擾它們正常捕食、餵食及生活,儘量不要在附近釣魚。此外,環島路堤壩邊沒有圍欄,觀鳥時要留心腳下。

來源:廈門晚報

相關焦點

  • 上百隻燕鷗組團覓食
    一瞬間,兩三百隻燕鷗乘風破浪而來,踏著翻滾的浪花,叼起湧動的魚群,飽餐一頓後便消失在天際。日前,在環島東路香山遊艇碼頭附近,觀鳥愛好者拍下了這一群燕鷗覓食的場景,「驚豔」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的眾多資深觀鳥人。連日來,大家紛紛齊聚在此,等候抓拍燕鷗的照片。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資深觀鳥人林鴞表示,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往年很少有機會能觀測到數量如此龐大、種類如此之多的燕鷗。
  • 浙江三婦人違法撿拾鳥蛋,導致當地一粉紅燕鷗種群被徹底摧毀
    粉紅燕鷗 體型較小,喙直,燕形尾。擅長俯衝潛水,但多不常遊泳。 在繁殖季節,它們的胸呈粉紅色。成年以後,尾巴深叉,頭頂呈黑色,翅膀為珍珠色,腳是紅色。 棲息於海岸、港灣的巖礁、沙灘、海上島嶼及開闊海洋,常結群或與其他燕鷗混群活動。
  • 來生我願變成一隻北極燕鷗,用一生去追尋光明
    成群活動。以魚、甲殼動物等為食。分布於北極及附近地區,是候鳥,每年經歷兩個夏季,從其北部的繁殖區南遷至南極洲附近的海洋,之後再北遷回繁殖區,全部行程達40000多公裡,這是已知的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北極燕鷗是一種輕盈的海鳥,它們能進行長距離的飛行。在所有的徒徒動物中,北極燕鷗長途跋涉的本領是罕見的。當北半球是夏季的時候,北極燕鷗在北極圈內繁衍後代。
  • 地球出現罕見天象,「粉紅月亮」出現上空,預示了什麼?
    但是地球有時候出現的一些罕見的天象還是非常令人震撼的,比如月食等現象都是百年難遇的,往往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圍觀天象。如今在地球上又出現了一種罕見的天象——「粉紅月亮」,「粉紅月亮」是一個粉紅色的超級滿月。超級滿月是一種滿月現象,當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由於月球會圍繞地球運轉,因此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會不斷發生變化,當滿月發生時月亮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
  • 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卻頻頻光臨青島「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日前,自然資源部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科研人員陪同黃海大海洋生態系II期項目評估專家開展膠州灣溼地考察時,在大沽河口西北側灘涂溼地意外觀測到3隻「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 中華鳳頭燕鷗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目前,中華鳳頭燕鷗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由於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被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
  • 六月初一適逢大潮 環島路海灘眾多市民遊客潮間趕海
    >記者 陳理傑 攝記者 陳理傑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理傑)昨日是農曆六月初一,適逢大潮,傍晚6時許,潮水處於低位,在廈門環島路海灘上,眾多市民和遊客拎著袋子或塑料桶討海,從泥沙中挖出花蛤、沙蟲、螃蟹等海洋生物。
  • 廈門最佳三天旅遊攻略——玩轉廈門收藏這篇就夠了
    第一天:廣州---廈門 入住位於中山路附近酒店,晚上自由逛逛街第二天:鼓浪嶼(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國際刻字藝術館)——中山路第三天:南普陀寺——廈門大學——沙坡尾藝術西區——貓街第四天:曾厝垵+環島路——廣州
  • 廈門旅遊攻略,遊客最愛去的5個景點
    說起廈門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一座城市,本篇文章帶你打卡,遊客到廈門旅遊,最愛去的五個地方。1.廈門鼓浪嶼有這麼一個說法,來到廈門旅遊不去鼓浪嶼等於白來廈門,所有廈門鼓浪嶼成為外地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前往鼓浪嶼需要搭乘輪船,對於許多內地的朋友來說是一次非常值得紀念的一次行程,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近大海,因為這個景點由於太過於熱門所有如果想去,一定要提前購買好船票。
  • 日照發現「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近日,日照萬寶濱海風景區發現一種世界級瀕危鳥類,經專家確認,為傳說中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 廈門武夷山最佳旅遊自助遊,廈門自由行靠譜的當地導遊和廈門旅遊...
    廈門武夷山最佳旅遊自助遊,廈門自由行靠譜的當地導遊和廈門旅遊景點推薦 想和家人去廈門和武夷山旅遊,8天時間夠玩嗎?廈門哪些景點比較好玩?廈門遊玩路線怎麼安排合理?人擠人排隊買票太費勁了,聽說廈門自由行的導遊可以提前安排路線和各種門票住宿之類的,有沒有比較靠譜的自由行導遊推薦一個唄!
  • 廈門旅遊最全攻略
    廈門是文藝之都,拍過《一起來看流星雨》的廈門大學,有鋼琴博物館的鼓浪嶼,午後浪漫陽光下的環島路騎行,沙坡尾的創意園區,思明區各種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廈門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城市。小編推薦一份3日遊的景點攻略給大家,即有大眾景點,也有小眾風光,好玩的好吃的都在裡面了Day1:南普陀廈大沙坡尾環島路【南普陀】無門票,不過我沒去成,因為上次去是過年的時候,大年初一香火鼎盛,根本擠不進去,只好改道【廈門大學
  • 廈門連續三日大潮 海精靈上「陸」旅遊啦
    可疑翼手參,長相特別可疑,如同一條中了毒的苦瓜,渾身包裹著粉紅、嫩黃。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璐 本版圖/記者陳理傑攝)白日裡的燥熱,在太陽下山後,被海風一掃而淨。13日、14日、15日連續三日的大潮,讓「躲」在波浪下的大片潮間帶,狠狠地露了幾回臉。  人們趕海,海裡的精靈們也趁著這幾日好時光「趕陸」,來到陸面旅遊。
  • 廈門的兩大著名景點,其中一個是《一起來看流星雨》拍攝地點!
    2003年至2011年的廈門國際馬拉松的路線包括白城附近的環島路。在這裡拍婚紗照的人很多。這裡還是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拍攝地點之一。明朝以來,倭寇不斷騷擾我國東南沿海,1387年,為了防禦倭寇入侵,明太祖派江夏侯周德肖來福建策劃設防建築城堡。廈門乃我國東南門戶與海防重鎮,則在設防之列,於1394年建成廈門城(即現中山公園附近)。
  • 來廈門旅遊不可錯過的十大景點
    上榜理由:曾厝埯位於廈門島東南部,東至白石炮臺與黃厝接壤,西至胡裡山炮臺,南至環島路與大擔島隔海相望,北至御屏山西姑嶺,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面積約為6.5平方公裡,風景秀麗。曾厝埯原為臨海漁村,近年來隨著廈門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基礎設施的完善,旅遊人數增加,家庭旅館迅速興起,年遊客流量近300萬人次。
  • 罕見!遼寧海域驚現成群大型海獸
    突然間,成群的大型海獸浮出海面,它們黑脊如鐵,魚貫而行。「1頭,2頭……有5頭之多,恐怕是一大家子!」罕見而又壯觀的一幕,震撼了釣魚愛好者鄭先生。他連忙掏出手機,拍攝了現場視頻。海洋生物專家看過視頻後,認為這群大型海獸的部分特徵接近於虎鯨。
  • 罕見!大連海域出現成群大型海獸
    突然間,成群的大型海獸浮出海面,它們黑脊如鐵,魚貫而行。" 1 頭,2 頭 …… 有 5 頭之多,恐怕是一大家子!"罕見而又壯觀的一幕,震撼了釣魚愛好者鄭先生。他連忙掏出手機,拍攝了現場視頻。海洋生物專家看過視頻後,認為這群大型海獸的部分特徵接近於虎鯨。
  • 國內罕見粉色玄鳳鸚鵡?你肯定沒有見過,其實它叫「粉紅巴丹」
    看完學會挑選健康的鸚鵡,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國內比較少見的鸚鵡,一種特別冷門的鸚鵡,國內飼養的人非常少,粉紅巴丹鸚鵡屬於葵花鸚鵡的品種。大家可能不認識,下面讓我告訴大家一些關於粉紅巴丹鸚鵡的知識吧。粉紅鳳頭鸚鵡別名:粉頭巴丹鸚鵡、玫瑰鳳頭鸚鵡、桃紅鸚鵡、玫瑰葵花鸚鵡。
  • 2018最新廈門旅遊三日遊攻略-不能錯過的精華版
    廈門精華三日遊路線行程攻略:DAY1:沙坡尾藝術西區→中華美術館→雲上廈門→演武大橋→廈門大學DAY2:鼓浪嶼:菽莊花園→風琴博物館→顛倒博物館→廈門海底世界DAY3:曾厝垵→環島路→鐵路公園→中山路第一天
  • 天文大潮廈門千人趕海挖花蛤(圖)
    環島路市民撿花蛤的場景(圖片來自網友「廈門大城小事」的微博)  閩南網7月這句話昨天在廈門網絡圈中特別流行。原來,這兩天恰逢陰曆十五、十六日,又趕上了天文大潮,在廈門環島路海水退潮時,海水「後撤」到離海岸一兩公裡的遠處,露出大片海灘,引來上千群眾下海挖花蛤。  昨天,陳先生在網上看到很多人來到環島路海邊挖花蛤,有的還曬上自己的戰利品,隨即便決定帶上家人一起過來。沒想到,來到海灘上便看到黑壓壓的一群人,好多人,估計上千了吧。
  • 環島路千人掘地三尺挖花蛤 文昌魚的家"鏟"不忍睹
    文昌魚  每月農曆十五,環島路會展中心一帶海域潮水退得遠離岸邊,總有許多人,有時甚至有上千人蹚著淺淺的海水挖花蛤。  呼籲  沒了家四處逃竄,容易被天敵吃掉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方永強教授是研究文昌魚的專家,他說,文昌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廈門,文昌魚主要把家安在了環島路沿線的前埔-黃厝海域,此地已經被確定為文昌魚四大保護區之一,另外還有大小嶝海域、鱷魚嶼保護區和靠近金門的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