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奧陌陌?它與其他彗星有何不同?

2020-12-05 科技領航人

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大學的Pan-STARRS1望遠鏡觀測到了第一個已知的穿越太陽系的星際物體。它被命名為奧陌陌(Oumuamua),意思是「來自遙遠過去的偵察兵」。

它在銀河系中遊蕩了數百萬年。然而,科學家們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到關於這個不尋常物體的數據。因為它離太陽太遠,無法反射足夠的光線,所以科學家們無法更早地探測到它。

發現

奧陌陌第一次吸引了天文學家的目光,它以每秒87.3公裡的非自然高速飛過太陽。這意味著它的速度太快,不可能起源於太陽系。來自太陽系內部的物體通常以平均每秒19.2公裡的速度移動。

另一個讓科學家們相信它是星際遊客的線索是它的飛行軌跡。它最接近太陽一個月後首次被觀測到。當時它在水星軌道內,它從傾斜軌道上的行星平面上方飛過太陽。它以足夠快的速度移動以躲避太陽的引力。

此外,它顯示出強大的非引力加速度。它的運動表明,除了引力以外,還有別的東西在支配它的路徑。最終,科學家得出結論,加速的最可能原因是奧陌陌排放氣體。

最後一個奇怪的特徵是它的形狀。它看起來像雪茄一樣細長,長達400米,寬約40米。這個長寬比比比太陽系中觀察到的任何其他物體都要高。

是彗星還是小行星?

起初,天文學家認為奧陌陌是一顆彗星。彗星是由圍繞太陽運行的冰凍氣體、巖石和塵埃組成的小天體。由於太陽的熱量,它可以將灰塵和氣體噴入一個相當大的發光的頭部,塵埃和氣體形成一條遠離太陽的尾巴。然而,在望遠鏡圖像中,奧陌陌是一個沒有尾巴的單點光。因此,天文學家斷定它是一顆小行星。

進一步的觀察顯示,它正在輕微加速。科學家們意識到,他們的望遠鏡可能根本看不到尾部和噴流。他們假設「放氣」,即揮發性物質的噴射,可能是其加速的原因。它導致了它的軌跡與先前的預測略有不同。這種加速是它表現得更像彗星的跡象。結果,科學家們又回到了原來的結論。奧陌陌是一顆彗星,儘管它不尋常。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什麼?

科學家們幾乎沒有時間調查這個星際訪客(大約一年)。因此,他們能夠收集到有限但重要的信息。他們肯定地知道它來自太陽系之外。它的軌道是雙曲線,從黃道平面上方進入太陽系。由於太陽的引力,它在太陽系下急轉,開始向外移動。它從地球軌道下經過,然後在火星和土星軌道上。在它的向外旅行中,它再次越過黃道軌道。最終,在2018年12月之後,它走得越來越遠,科學家們無法繼續觀察。

科學家們目睹了其亮度隨時間的變化。 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它是高度拉長的,具有彎曲的形狀。這些變化也表明它正在繞兩個不同的軸旋轉。從它的軌跡我們也知道它不會回來。

它的組成與小行星相似。它是一個緻密天體,要麼是巖石構成,要麼是金屬構成。由於宇宙射線的照射,表面具有淡紅色調。 它是完全惰性的,沒有任何灰塵,水或冰。

結論

關於這個物體,我們還不知道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它的起源,科學家也不太了解它的成分。我們對它現在所做的事情知之甚少,而且我們不太可能再看到它。

早些時候,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劃分曾經非常清楚。小行星有圓形軌道,它們由巖石和金屬製成,生活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上。彗星的軌道呈橢圓形,它們是由巖石和冰構成的,來自太陽系之外。

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在整個太陽系都發現了小行星家族。他們還發現了長軌道和短軌道的彗星。他們在他們認為非常熟悉的物體上發現了不尋常的特徵。例如,穀神星的表面有鹽。這些鹽是在冰升華蒸發時留下的。這個過程是典型的彗星,而不是小行星!

在過去的幾年中,奧陌陌和許多其他對象似乎表現出這種歧義。出於這個原因,科學家認為可能是時候超越小行星和彗星的二元論了。現在可能是提出各種新類別的時候了。 這些物體的發現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尚未發現太陽系的所有物體或秘密,還有許多秘密待我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奧陌陌或不是彗星?科學家:未知動力驅動它翻轉,加速離開太陽系
    2017年10月份,一位「不速之客」突然光顧了我們的太陽系,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其命名為1I/Oumuamua,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奧陌陌」。當時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奧陌陌並非外星飛行器,而是一顆造型奇特的彗星,不過事到如今,我們又迎來了關於它的另一個研究成果,奧陌陌或許並不是彗星。
  • 首個星際訪客「奧陌陌」其實是彗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7年10月底宣布,「奧陌陌」是人類檢測到的「拜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也是迄今所發現的第一個此類天體。該星由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臺首次發現,隨後歐空局(ESA)也進行了證實。它體形細長,直徑約400米,表面呈深紅色,移動速度很快,運行軌跡不同於普通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沿雙曲線軌跡運行,不受太陽系束縛,也就是說它來自太陽系之外。
  • 被舊事重提的「奧陌陌」:是外星訪客還是彗星划過
    「我們都試圖相信,但都沒有證據;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早些前,美國的哈佛大學天文系教授勒布,在自己即將出版的新書裡邊重申了自己過去的一個觀點——「奧陌陌」是外星文明的造物。這個「奧陌陌」是什麼東西呢?事情還得追溯到2017年的10月份,當時有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外星物體以極高的速度衝進了太陽系,不過很快就消失了。
  • 極其神秘「奧陌陌」如今科學家有了新解釋;關於它的「前世今生」
    「奧陌陌」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的從其他地方闖進太陽系的小型天體,既然是第一次發現引起轟動那就是必然的。根據這2個月收集的信息天文學家確定「奧陌陌」大約長400米,寬40米,顏色偏紅,具有固態表面,但是不能區分或巖石或金屬構成,被形象地形容為一根打滾的雪茄。推算出「奧陌陌」以每秒26公裡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且速度遠超太陽系內的小天體。2.在駛離太陽系時天文學家發現「奧陌陌」的加速和科學家們推測的不同。
  • 奧陌陌「身份」又變了!不是彗星、外星飛船,科學家:或是塵埃星
    ,還沒有等待科學家們研究就已經消失了,所以對於它的身份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到底是什麼呢?,而是其他的物體,而在9月,美國科學家家又發表出了新的結論,再次對奧陌陌添加了一個「新身份」,所以算是又變了。根據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
  • 奧陌陌「身份」又變了!不是彗星、外星飛船,科學家:或是塵埃星
    ,所以對於它的身份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到底是什麼呢?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並且在2020年的時候,不同的科學團隊已經多次進行結論的公布。只不過這些結論都不一致,主要可能就是推翻大多數科學家所說的這個「星際飛船」奧陌陌不是彗星,而是其他的物體,而在9月,美國科學家家又發表出了新的結論,再次對奧陌陌添加了一個「新身份」,所以算是又變了。
  • 不明天體「奧陌陌」
    然而「奧陌陌」的軌道數卻是開放而非密閉形狀的,這說明它一定來自於太陽系之外,從恆星際空間遠道而來。  由於距離太遠,科學家只能通過「奧陌陌」影響了多少反射到地球上的光來分析和判斷。利用「奧陌陌」不同時間的光變曲線,我們得知它的長度大約是200米至400米,長寬比大約是6比1。  恆星系生成的時候,濃厚的物質雲會環繞著新生的恆星,雲裡的小行星互相撞擊並產生碎片。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由挪威奧斯陸大學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領導的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2017年,「奧陌陌」偶然闖入太陽系,其外觀呈雪茄形狀,速度高達92000公裡/小時。隨後有關其真實身份、如何形成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太空飄蕩等問題,科學家提出了諸多理論。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由挪威奧斯陸大學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領導的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  2017年,「奧陌陌」偶然闖入太陽系,其外觀呈雪茄形狀,速度高達92000公裡/小時。隨後有關其真實身份、如何形成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太空飄蕩等問題,科學家提出了諸多理論。
  • 星際訪客「奧陌陌」,可能由一顆彗星脫落塵埃組成
    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有研究人員提出,也許「奧陌陌」由固體氫組成,當接近恆星時,固體氫會變成氣體並推動「奧陌陌」向前移動;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實際上更像盤狀;還有一些人懷疑,「奧陌陌」可能是外星飛船等等,不一而足。在最新研究中,盧珍妮團隊則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可能曾經有一塊大巖石,將一個彗核砸開,從彗核中流出的塵埃和氣體顆粒附著於巖石碎片上,最終形成了「奧陌陌」。
  • 這個星際天體和奧陌陌有何不同?
    新的星際天體和奧陌陌有什麼不同?這位新到訪者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有什麼區別呢?自從業餘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在8月30日第一次觀測到C/2019 Q4鮑裡索夫之後,科學家們渴望對其有更多了解。後續的觀測發現,它的軌道表明其起源於太陽系之外。通過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作比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觀察這些物體的一般情況。
  • 似行星似彗星!它到底是什麼怪物?太陽系首位外星來客!
    還記得來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來客「奧陌陌」嗎?它是科學家於2017年發現的一位神秘星際來客,同時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位外星來客,這顆擁有著怪異形狀的「造訪者」來太陽系的目的是什麼?或者它為什麼來到太陽系!來到太陽系之後又要去哪裡?這些疑問深深地吸引著科學家!
  • 「奧陌陌」:一個神秘的物體,是外星飛船?還是自然天體?
    它可能是彗星或者小行星,甚至有可能是行星的一塊碎片。更加離譜的是,一些科學家猜測這是一艘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雖然它看起來像雪茄,但是也可能和煎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即便是雪茄狀也是可以解釋的。「奧陌陌」可以是更大天體的碎片,在被拋出之前就被拉扯成長條狀。在它自己的太陽系裡,與其他物體慢碰撞也能產生如此奇異的形狀。或者是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高速塵埃將它雕刻成長條的雪茄狀。再或者它完全就是其他東西。
  • 第二個奧陌陌被發現:C/2019 Q4 彗星,如何判斷它來自太陽系外?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曾經讓全世界天文愛好者激動不已,不只它是被發現的第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而且它的雪茄形外形,實在讓人浮想聯翩,另外還發現了其在運行比預測速度要高的加速現象更是令人振奮,但據研究表明它就是一顆外來天體而已
  • 「奧陌陌」的目的地是太陽系嗎?也許它只是個過客!
    根據經驗,如果這個物體是彗星的話,會有相應的彗尾存在,但是這個物體卻沒有類似的結構,所以科學家們排除了彗星的可能性!彗星那麼,這個物體是什麼呢?是外星飛船嗎?一開始科學家確實有過類似的觀點,但是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這個觀點慢慢被拋棄了!因為它的行為實在太過沒有目的性,完全不像是飛船該有的樣子,即使是廢棄的飛船也不可能,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奧陌陌」!
  • 星際訪客二號,鮑裡索夫彗星,與奧陌陌前輩有什麼不同呢?
    但這個新訪客是怎樣不同於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呢?既定的後續的觀測中發現,它的運行軌道暗示它可能源自太陽系之外。與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對比,可以提供一個關於這些天體一般來說是怎樣的的有趣視角。有一些關於它來源的瘋狂的猜想和導致它加速的原因(「外星人!」),但是更加非推測性的討論則圍繞著這個天體是否更像巖態小行星或是發出某種氣體的彗星隨著太陽讓它升溫而加速。觀測並沒有發現類彗星的尾巴的證據,但根據一篇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的文章,「奧陌陌的富有揮發性的氣體排放結構為它奇特的軌跡提供了一個最簡單的解釋」。
  • 彗星的公轉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公轉有什麼不同?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有問必答 提個醒彗星的公轉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公轉有什麼不同?答:在太陽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矮行星,以及眾多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都環繞太陽公轉。話是這麼說,但注意到了嗎?彗星有周期彗星與非周期彗星之分。周期彗星公轉的軌道是橢圓,非周期彗星公轉的軌道是拋物線或雙曲線。也就是說,周期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陽身邊,像太陽系其他天體公轉那樣。非周期彗星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永遠拜拜。這類彗星或許原本就不是太陽系成員,只是無意中闖入太陽系的過客。
  • 星際來客「奧陌陌」或是宇宙「塵兔」!什麼是塵兔?
    由挪威奧斯陸大學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領導的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
  • 「奧陌陌」不是彗星?美國科學家猜測:很大可能是一艘外星探測器
    奧陌陌據說是第一個穿過太陽系的已知星際天體,到2020年截止,奧陌陌也已成為了十大研究天體之一。「奧陌陌」不是彗星?美國科學家猜測:很大可能是一艘外星探測器!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卻顯得有些離譜了。物理學家認為似乎有什麼推動它,它可以改變速度。很多物理學家認為這個名為奧陌陌的「天體」即便不是外星探測器,也絕非普通的天體,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 星際來客奧陌陌·彗星還是小行星?
    ,幾何反照率(0.04)更是和彗星非常相似,也就是光譜特徵不僅沒有體現出什麼與眾不同之處,而且還和很多彗星很像!那麼,僅僅因為在近日點(0.25 AU)附近不夠活躍(沒有水冰揮發)就判斷『Oumuamua不是彗星…這,是不是太草率了?『Oumuamua(當時還叫A/2017 U1)與幾種不同類型的小行星和彗星的反射率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