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訪客再臨?這個星際天體和奧陌陌有何不同?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新的星際天體和奧陌陌有什麼不同?

圖解:彗星鮑裡索夫(左側)和奧陌陌(右側)

拍攝:雙子座天文臺/國家科學基金會/大學天文研究協會,威廉·赫歇爾望遠鏡

圖源:gizmodo

根據一周中的天文觀測,第二個被記錄的星際天體到訪了我們的太陽系。這位新到訪者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有什麼區別呢?

自從業餘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在8月30日第一次觀測到C/2019 Q4鮑裡索夫之後,科學家們渴望對其有更多了解。後續的觀測發現,它的軌道表明其起源於太陽系之外。通過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作比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觀察這些物體的一般情況。

圖解:星際天體奧陌陌想像圖

圖源:wikipedia

2017年10月19日,天文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星際天體C/2017 U1「奧陌陌」。並且在它掠過太陽系的時候,收集了上百次的觀測記錄。它呈奇異的雪茄形,並且似乎在加速離開太陽系。關於它的起源和加速的原因,有一些瘋狂的猜想(「外星人!」)。但對於其是類似於一顆巖態小行星,還是在太陽加熱下釋放氣體並加速的彗星,則很少有一些猜測性爭論。觀測並沒有發現它有一個彗星一樣的尾巴。然而,一篇《天體物理期刊》上的文章表示,「奧陌陌」上的高揮發性氣體的排氣結構為其奇怪的軌跡提供了最簡單的解釋。

圖解:最出名的彗星——哈雷彗星

彗星C/2019 Q4鮑裡索夫也有稍微不同的特徵——首先最初的觀測發現了彗星樣的相差和尾巴。而它的軌道看起來也不一樣。「它的軌道特徵更符合我們對星際天體的期望」,小行星中心的馬修·霍爾曼上周告訴Gizmodo網。「奧陌陌進入太陽系很深,並且接近了太陽。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我們不期望的行為。」

圖解:鮑裡索夫彗星與奧陌陌軌跡對比圖

圖源:sci-news

根據推測,星際天體是在它們自己的星系中形成的,所以相比於巖態小行星,天文學家期望它們能更像冰質彗星。「離恆星越遠就越冷,所以星際天體會含有更多的冰」,亞利桑那大學的副研究員凱特沃爾特向Gizmodo網解釋。他們推測星際天體更像太陽系中遙遠的柯伊伯帶中的冰質物體:「大多數被噴出的物體會有更多的冰」

圖解:柯伊伯帶及奧爾特雲

沃爾克說,儘管模糊的彗星像差導致彗星C/2019 Q4鮑裡索夫的形狀不好辨認,天文學家仍然認為這個物體會比「奧陌陌」大一點。

從我們地球的視角來看,它離天空中的太陽比較近。而天文臺僅僅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來推斷出這個物體可能起源於星際間。目前,觀察它成為(並將一直持續)一件困難的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該物體朝向太陽運動,意味著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它。而不是像「奧陌陌」一樣,在離開我們的時候才被發現。

科學家們希望不久能發現更多的星際天體。

圖解:彗星中的彗發等結構

圖源:new.qq

「樣本容量只有兩個實在是太少了,但也比只有一個好」,沃爾克說,「在我們捕捉到它們快速通過時,我們將一直研究它們」。

被檢測到穿越太陽系的奧陌陌是第一個已知的星際天體。它被正式命名為1I/2017 U1。 2019年10月19日,距離它在9月9日經過離太陽最近點40天後,羅伯特·韋裡克在夏威夷哈萊亞卡拉天文臺用泛星計劃望遠鏡發現了它。在奧陌陌第一次被觀測時,它距離地球3300萬公裡(2100萬英裡;0.22個天文單位,大約是地月距離的85倍),並且已經在遠離太陽。

作者: Ryan F. Mandelbaum

FY: 飛天鍋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星際訪客二號,鮑裡索夫彗星,與奧陌陌前輩有什麼不同呢?
    根據天文觀測,第二個記錄在案的星際天體到訪了我們的太陽系。但這個新訪客是怎樣不同於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呢?與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對比,可以提供一個關於這些天體一般來說是怎樣的的有趣視角。圖解:奧陌陌概念圖 圖源:歐洲南部天文臺天文學家們在2017年10月19日發現了記錄在案的第一個星際天體1I/2017 U1奧陌陌,隨著它穿過太陽系,他們也收集到了這個天體的數以百計的觀測。
  • 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形成謎團揭開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星際訪客」奧陌陌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被寄主星的潮汐力撕裂。這一發現或能解釋奧陌陌的一些獨有特性,包括其不尋常的扁長外形,缺乏霧狀的彗發,以及在飛掠太陽時所受到的非引力。    奧陌陌是人類確認的「拜訪」太陽系的第一個星際天體。
  • 和奧陌陌一樣,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也保持無線電靜默
    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神秘天體奧陌陌引起廣泛關注。作為人類發現的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本來就極具話題性。在驚人外形與怪異行為雙buff的加持下,奧陌陌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影響。遺憾的是,奧陌陌到太陽系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科學家沒能獲取關於它的太多信息。
  • 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形成謎團揭開—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星際訪客」奧陌陌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強大的引力,為何「星際訪客」奧陌陌卻可以?
    就在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失去信心的時候,2017年一個神秘的「星際來客」意外地闖入了太陽系,這個「星際訪客」的到來讓人類感覺異常興奮,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找了那麼久都找不到,如今你自己送上來門來了,當這個星際訪客剛闖入太陽系的時候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巨大關注。
  • 「星際訪客」奧陌陌,可能並非是一座氫分子冰山……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圖片來源:eso.int2017年10月,第一顆星際天體關於奧陌陌的起源及其分子結構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所爭論的焦點。近日,一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文章表明,這位首個「星際訪客」可能並不是由氫分子冰構成的。此前曾有研究認為,奧陌陌是一座由氫分子組成的冰山,其理論是基於一個假設——氫分子冰可以在稠密的分子雲中形成。
  • 首位太陽系星際訪客,奧陌陌起源之謎,終於有了答案
    他和來自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的道格拉斯·林(Douglas N. C. Lin)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展示了奧陌陌這樣的天體是如何像地球上的海洋一樣在潮汐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林陳述道:我們發現,當母體與宿主星近距離接觸時,像奧陌陌這樣的星際天體可以通過大量潮汐碎片產生,並隨後被拋射進星際空間。
  • 「星際訪客」奧陌陌可能是一顆被撕碎的行星碎片
    奧陌陌是2017年發現的第一個穿越太陽系的星際物體(ISO),但它的起源仍然很神秘。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是它的幾個不同尋常的特徵,包括它奇怪的雪茄狀形狀。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種理論,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解釋來解決所有這些未知的問題:奧陌陌是一顆被恆星撕裂的行星碎片。
  • 「星際訪客」奧陌陌的真實身份...
    'Oumuamua(奧陌陌,音似閩南語「黑麻麻」),1I/2017 U1,是已知第一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於2017年10
  • 神秘的星際訪客
    2017年10月,這個長約100米、長短軸比例為6∶1到10∶1的小天體,以每秒25.5公裡的速度第一次闖入太陽系,隨後一度達到44公裡/秒。這個速度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星際訪客的運動軌跡沿雙曲線運行,而這,明顯不同於普通太陽系的小行星或彗星。天文學家初步判斷,這個傢伙來自太陽系之外。
  • 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他們的研究認為,奧陌陌這類星際天體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因為太靠近恆星而被撕裂甩出,其中一塊恰好路過了太陽系。在多孔的表面下,它可能深藏著水。這項研究以數值模擬結果首次全面系統地復現了奧陌陌的所有特徵。這也是奧陌陌在2017年首次被發現後,第一次有科學家明確提出其起源。
  • 奧陌陌是星際飛船?是真相還是謠言?
    問題:我們最近的星際訪客奧陌陌在離開我們的太陽系時加速並改變了它的矢量,沒有留下任何碎片尾巴。這真的是一顆彗星嗎?還是一艘星際外星飛船? 是的,我認為這是「奧陌陌可能是人造的,它的路徑是設計來利用我們的太陽作為彈弓」的又一證據。
  • 新消息,奧陌陌是星際「塵埃團」
    它不是由皮屑和蜘蛛網組成,而是由彗星塵埃顆粒組成。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覺得我們首次探測到的來自太陽系外的訪客像是一個星際中的塵埃兔子。關於奧陌陌這個第一個被發現並且被證實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就是它的形狀。一個常見的藝術概念是將其身形描繪成雪茄的形狀。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我們對這個星際訪客越了解,它就越古怪。簡介:2017年小行星奧陌陌被人類捕獲,這是可能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枚可能穿越過銀河系頸部位置的天體,發現者取「第一回遠道而來的信息」之意為它命名。這個巖石豐富的細長物體從太陽領域的後面向我們靠近,是有記錄以來第一個穿越銀河系的星際物體。我們授予它奧陌陌的稱號,在夏威夷語裡的意思是「從遠處而來的首位信息傳遞者」。 從那以後,科學家們就對這個雪茄狀外星人身體的物體感到困惑。它從哪裡來?它是一顆畸形的彗星嗎?是從遙遠世界而來的外星人調查?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我們對這個星際訪客越了解,它就越古怪。簡介:2017年小行星奧陌陌被人類捕獲,這是可能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枚可能穿越過銀河系頸部位置的天體,發現者取「第一回遠道而來的信息」之意為它命名。「儘管我們不能確定下來究竟發生了什麼,而我們有足夠的自信關於這個設想。」恆星的潮汐力作用在組成物體的粒子上導致它被拉長。張雲如果這一發現真的成立,那就意味著可能還有更多類似於奧陌陌的天體真實存在著。
  • 天文學家揭示「星際訪客」起源
    廈門日報訊 據中新網報導,太陽系內探測到的首個系外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這個「星際訪客」或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張韻博士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林潮教授共同完成的這一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已獲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小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命名為「奧陌陌」。
  • 奧陌陌是艘星際飛船,專程探測太陽系資源,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它就是已知第一個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意為「來自遠方的使者」。自從發現奧陌陌那天起,人類就夜以繼日地對它進行了密切觀測。奈何奧陌陌來訪得太突然,飛行速度又太快,每秒約26公裡。眾多觀測手段也只能得出為數不多的有用信息。2018年10月,就連專門捕捉紅外線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也失去了奧陌陌的蹤影。
  • 細說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
    在我們太陽系之外,有一位星際訪客這是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藝術圖當奧陌陌小行星橫穿我們太陽系的時候但這始終讓我們保持警惕——不久後,在2019年10月,下一個星際物體就又一次造訪了我們,這是該彗星鮑裡索夫首次被發現。12月,彗星主體在近日點搖擺並穿越太陽系加速返回。據預測,它將於2020年七月到達木星附近,並於2021年3月到達土星的附近。然而,到目前為止,小行星和彗星——我們的兩個星際訪客卻驚人的不相似。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內第二個星際天體:C/2019 Q4彗星
    紅圈處模糊的天體便是星際彗星C/2019 Q4,它具有怪異的雙曲線軌道特徵這種雙曲線軌道模式不同於太陽系中天體的橢圓軌道,表明該彗星很可能會永遠離開太陽系。另一方面,這也預示著,與以前的「星際訪客」相比,C/2019 Q4停留的時間更長,天文學家也更有可能進行深度觀測。
  • 星際訪客「怪異天體奧陌陌」是一座星際氫冰山?
    怪異的星際天體 "奧陌陌"的確切性質仍然是個謎。一直以來,人們不乏各種想法,但現在耶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這是一個全新的天體類型:氫冰山。星際天體 "奧陌陌"在2017年繞著太陽轉了一圈後被發現,根據它的軌跡很快就確定它不是來自太陽系,而是在星系間空間中度過了數百萬年後,意外闖入了我們的附近。''奧陌陌''也是科學家首個確認來自外太空的星際天體,其特徵是它的細長形狀,長度是寬的10倍。